登陆注册
44246200000004

第4章 天元宗

李世民脸色不禁一变,沉声问道:“道长是说,在下的父亲会成为那样的明主?”

玉衡微微一笑,不急不缓的道:“李渊也算难得的枭雄,但要一统天下,还是不够的。”

“那是我的大哥?”李世民声音更显低沉,心里好像有些发酸。

“大公子倒是德才兼备,文治武功俱佳的才俊,可惜仁义之心过重,霸气不足!”玉衡子捻这胡须,轻摇着头。

李世民直了直身子,朗声问道:“还望道长明示!”

玉衡不再卖关子,指了下站在面前的李世民,大声道:“我说的能够完成霸业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公子你!”

玉衡接着道:“二公子你有着他人所没有的王者气息,而且年少有为。虽然,个人武功的高低,对于追求霸业,没有决定作用,但是,起到的意义却是非凡的。无论是威慑力还是号召力,相信,二公子应该能理解一个具有超强武力之人的作用吧!而且如果二公子你能更进一步的话···”说着变拿出一张显露着凶戾气息的黑褐色劲弓,一个朴实无华的白瓷瓶置于案上。

李世民看着这些东西,虽说认不出,但直觉告诉自己,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啊!“请问道长,这些是?”

玉衡微微一笑,指着那个好像再普通不过的瓷瓶,道:“此乃补田丹。服后药力释放缓慢,却会不断地提升体质,拓展经脉,改造丹田,实乃夺先天造化之灵药。二公子虽然人才难得,但先天之路,何其艰难?但得此灵药,先天之路便不再是难事。”

什么?补‘天’丹?李世民一激动,‘田’和‘天’竟没听清楚。

李世民眼睛瞪圆,看着那个瓷瓶,就像是一个色鬼突然见到一个闭月羞花的美女似的。自己虽是可以指挥一方大军,但却深知绝世武力的重要性。大隋朝如今仍能鼎定天下,靠的还不是横扫群雄的靠山王杨林?

玉衡看到李世民慢慢回过神来,又指着那把强劲犹如吐信巨蟒的长弓:“此弓,名为‘猎虹’,开弓千斤,杀敌百丈,是这俗世中绝无仅有的弓类灵器。”

灵器?天啊!没听错吧!居然是灵器!

兵器和兵器是不同的。寻常武者使用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即使再锋利坚韧,也不过是凡铁一块而已。这些兵器可以伤敌,依靠的是武者自己的力量,或者是将内力附于兵器之上,形成额外的伤敌因素。但是,无论是体力还是内力,终究都来自于武者自身。

而灵器却不仅仅是这样。它不只是在质地、锋利上远超普通兵器,更能引动天地灵气,增加额外的攻击力,起到增幅效果。试想一位先天强者,使用灵器发出攻击,如果这灵器能起到一倍的振幅,那将是相当于两个该名先天强者发起合击。如果这个人本来和对手的实力相当,若再来一个同样修为的帮手,那对手的下场不问可知。

即使是后天武者之间的对战,如果一方拥有灵器,即使只能激发一丝的灵器威力,所引动的天地灵气也不是一个后天武者所能妄言抗衡的。

如今,李世民面对着曾经只能听说的灵器,无论是心理还是表情都是精彩万分。灵器何其稀有,当今天下,还没听说谁能拥有。那靠山王杨林所使的也不过只是一杆质地绝佳,厚重无比的虬龙棒而已。由此可见,灵器的珍贵啊!

李世民涩声问道:“不知这两件比之护灵玉如何?”

玉衡子不屑道:“哼!护灵玉在贫道眼中不过是无用之物。我见那孩儿有趣,才送给了他。”

玉衡接着道:“如此小儿虽然少见,但每隔数年,还是会有天赋古怪之人降生。所以区区一个娃娃,怎配案上这等宝物?况且,护灵玉不过只是对于守护先天胎息之气略有用处罢了,对于日后修炼,与天地灵力的沟通,并没有多少帮助。”

李世民艰难的平复下了心情,经过了刚才的激动之后,内心却充满的戒备之意:“道长如此厚待世民,在下不胜感激。只是无功不受禄,不知道长却是要在下如何报答?”

玉衡心理暗骂一句“这个兔崽子,心思这么快就稳定下来了!”嘴上却无比淡然的说道:“二公子言重了!我辈虽然是修道之人,不该卷入这世俗纷乱之中。但当看到这世间混乱不堪,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我等又怎能安心在山中静修?”

本来玉衡子说这些话时,意境相当高远,仿佛怀着仁爱之心,欲拯救万民的下凡仙人一般,一边向窗口踱着步,一边温和述说。但是当说完这段,回过头来,却看到李世民丝毫不为所动,满脸的不以为然。

玉衡倍觉尴尬,心里把知道的脏话都骂了一遍,自己一大把年纪,却连个十八岁小儿都忽悠不倒,怎么品都觉得自己有些凄凉。但脸上无甚变化,甩开心里的郁闷,干咳一声,又接着说:“当然了,这两样东西送于二公子,也是希望等到二公子君临天下之时,可以进行一些合作。”

看着李世民毫无表情的脸,玉衡子倒有些无奈,顿了一顿道:“实不相瞒,贫道确实有所来历。我乃天元宗门下是也。”说着脸上还带出一股得色之意。

“天元宗?”李世民是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的,却没有说破。只是,心里却明白,此事绝不简单了。若是一个听闻过的俗世帮派,是不足为虑的。即使帮派实力再强,人力又能有多少,绝顶的后天巅峰武者又能有多少?军队一旦开到,无论什么帮派就都只有被铲平的份了。不管是普通的高手,还是一流高手,一旦与军队碰上,都必须是迅速撤逃,否则,即便武艺精湛,也终将会内力耗光而战死当场。

要是真正强悍的虎狼之师,那就有更多的方法剿灭武林门派了。无论是万千弓弩齐射,还是骑兵冲击,都足以踏平任何帮派了。哪怕是结成战阵的重甲步兵团,也是武林门派望尘莫及的。

可是,如果是从没听说过的隐世门派就另当别论了。即便是康平盛世的朝廷也会倍感头疼,而不敢轻言得罪。因为,根本找不到人家的宗门所在,再多,再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也无用武之地。可是隐世门派一心清修,传承悠久,所以内部高手甚多,若是想要刺杀朝廷的重要王室成员和国家官员,那么,恐怕就要天下大乱了。

所以,听到了“天元宗”这个陌生名字,李世民的心,不得不提高了一节。

玉衡又接着说道:“我们天元宗乃是大型门派,自然不会看中你这俗世的王朝,只是需要二公子在将来帮助,寻找一件东西。”

“找东西?道长和您身后的宗门神通广大,难道还会找不到一件东西吗?”

“呵呵!如果是一件普通东西,自然无需劳烦于二公子。但可笑的是,这件东西在哪,却不是任何强大门派所能找到的。而是需要俗世中的帝王,广纳史学渊博之人,汇拢古籍,追根溯源,才可能有所希望啊!”

“令道长如此看重之物,到底是什么?”

玉衡悠悠说道:“秦皇墓藏!”

“什么?秦皇墓葬?秦皇之墓,八百多年前,不是已然被项羽付之一炬了吗?

“哈哈哈!”玉衡子大笑道:“二公子有所不知,骊山陵墓不过是个幌子。”

“墓是假的?”

“不,墓是真的。”玉衡抿嘴笑道:“但却不是那嬴政所图。他真正的用意是一块宝地,一块藏有真正重宝之地!”说到宝地时,玉衡子眼中不禁闪过一抹贪婪之色。“当年那嬴政邀集了一批强者,假借在骊山修建陵墓,想要将那至宝据为己有,却不成想后来竟音信全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受邀前去的强者均已身死命消。”

李世民不禁疑惑:“敢问道长,那些强者修为如何?身死地点在哪里?宝物究竟又为何物?”

玉衡脸色微变:“贫道只知道那些强者到了骊山,就尽数失踪,再无半点消息,他们的修为都不弱于我。至于宝物为何,哼!我比你更想知道。”

玉衡明显失去了耐心吗:“二公子,该说的已经说得够多了。何去何从,二公子心中该有定论了吧?”

李世民沉思一会,又看了一眼案上的两件厚礼,终于抬起头,看向玉衡的双眼···

随后的日子里,本就纷乱的天下,更加波涛汹涌。普通百姓,想要老实过活更是艰难万分。这个世界似乎已到了不得不巨变的地步了。

公元617年五月,李渊自太原起兵,征讨大隋朝,直奔隋朝都城‘大兴’而去。李渊携子李世民,带领精兵强将三万余人出征,由长孙无忌等重臣辅佐,同年十一月攻入大兴。

而后拥立杨侑为傀儡,即隋恭帝。618年五月,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死后,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建元武德,改名大兴为长安,定为都城。

进入长安后,唐军已发展至二十万大军,更有一大批能人智士,投入麾下。如:李靖、尉迟恭、房玄龄、屈突通等人。可谓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

但乱世远未结束,天下群雄四起,新兴的唐朝,以李世民为帅,经过6年,至624年,才基本平定天下。

就在这样一个不断征战的背景下,当初小小的婴儿李承道,身在后方长安,已经茁壮地长成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

他虽然年幼,却已有了几分俊秀,颇有乃父之风。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灵气十足。那眉角微微上挑,使得这个少年显出几分英气。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让谁看到都会打心眼里喜欢的。

李承道聪慧异常,又勤奋好学。两岁开始习字,不到三岁便开始跟着当时的一些大学问家学习经史,从不缺课。

刚开始时,毕竟是小孩子,觉得很是辛苦,但后来能够理解书中道理之后,竟然深深为之吸引,总是主动研究各类典籍,大有书痴之势。七八岁时,便经常将老师傅们问得瞠目结舌。

按照儒家思想,真正的儒者要习六艺,即:书、数、礼、乐、射、御。如此培养出来的便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的安邦定国之才。

如果不能六艺皆通,便不是真正的儒者。而后世的只会读死书,不知变通,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并不是真正的儒者,充其量只是腐儒、酸儒罢了。

同类推荐
  • 何以酒歌两相和

    何以酒歌两相和

    少女突降避世村落,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状似平静的生活之下,实则暗潮汹涌。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是前世今生,是阴谋诡计,亦或爱恨痴缠?本书又名《秃头流浪记》、《八卦小雷达的探听笔记》:问君能有几多愁,失忆少女变秃头。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变秃头就秃头。凌家有女初长成,偏偏是个大秃头。金风玉露一相逢,秃头也能有春天。总结:最后一句押韵失败,不是秃头,更胜秃头。
  • 嗜血功

    嗜血功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所目的性的,哪怕是活着!而我的生命就是为了一个字而存在——仇!
  • 外域妖魔传

    外域妖魔传

    一片平静的海域,一口从天而降的棺椁,碧海化为血海,腥风漫天,刮过大陆,冲向星空……原名《血浴魔尊》,不下心忘了之前账号,找了几天没找到回,只能从发。
  • 不要在逼我修仙了

    不要在逼我修仙了

    做为与天地同寿的一朵小花,只想做个懒散的小财主,绮罗觉得这是她永生最大的愿望,可是那一群的妖魔鬼怪为何个个都逼着她修仙?“快给我滚去修练,要不我怎么吃了你。”“你不修练,我怎么拿你练丹”“妖怪,快快显出原形,看我一棍……”岳绮罗做为一个本体是妖,根源是仙的小花草相当的郁闷,难道自己现在是唐僧肉,谁见了都想把她吞下肚?
  • 入夜桃花初沐雨

    入夜桃花初沐雨

    爱是什么?是成全还是枷锁?如果爱是不问你的意愿,豁出性命为你牺牲,这样的爱你可愿接受?如果爱是一直守护,不离不弃,这样的爱,你又为何始终不肯接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一年暮夏的阳光明媚耀眼,那一年晚春的夜风惊艳时光。到底是谁温柔了谁的岁月静好,又是谁成全了谁的现世安稳?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上穷碧落下黄泉,历经生生死死,蓦然回首,当岁月已然老去,也许剩下的,只有一句:再见!
热门推荐
  • 她来时翩若惊鸿

    她来时翩若惊鸿

    徐翩若在高一开学的那个燥热的夏天离开父母独自来到了B市,当天夜晚喧闹的酒吧里她偶然遇到了俞深木。从一朵栀子花开始,他们之间的故事展开了。他只是随手给了她一朵花,她却想用余生做代价。
  • 天山火焰之圣者遗物

    天山火焰之圣者遗物

    祸起东方,为何决胜天山?人间祸难,如何拯救苍生?
  • 墨宗风云录

    墨宗风云录

    自先秦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墨家分支,自成一派,名为墨宗,以其独特的以守为攻的武学特色,在江湖上享有盛名。20年前,一次江湖风波,波及了20年后的他们。危机能否安然无恙度过?他们又能否安然的在一起?且看《墨攻》,独步天下。
  •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审视既有研究和文本史事,叙述清季民国时期“共和”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将“共和”作为一个名词,以之为对象,进行概念史研究。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辛亥时期“汉奸”指称的转义及其使用为主题,进一步耙梳史料,重现史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历史本相及发展进程,进而依据历史实事把握相关概念及其演化。
  • 这个大学有点烦

    这个大学有点烦

    张宇无意间误吃了仙丹,得到了功力还得到了神秘人相助,从此开启了神话般的传奇。
  • 农门娘子来种田

    农门娘子来种田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个农村小媳妇儿?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要啥没啥,就说心里苦不苦?本来还想着早日回去,结果不管怎么办,都回不了家。她咬咬牙,大不了靠着自己的双手,带着全家人一起走上发家致富的匡庄大道。只不过,她捡回来的失忆小相公,怎么还有个隐藏大身份?
  • 那线

    那线

    那一身红衣的老头坐在云端,看着人间那两只被自己牵了红线却怎么都没交集的人,急的都快把红线绞断了“真是奇了怪,老夫这红线过期了?”老头身旁不知何时站了个一身黑袍的人“可以用法术嘛~”“此话有理,甚好甚好。”“不过老头,这样算触犯天条吧”“你不说不就没人知道了,再说你做的破事真当我不知道?”“放心,我不说,肯定不说,咱俩这么多年的……”“滚”“哎,得勒,您忙!”
  •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险象环生,疑案连连;悬念迭起,凶险诡异。美好的温存之下却暗藏杀机,亲密的挚友之间竟不共戴天,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张面孔……本书遴选了多篇代表世界推理小说界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让读者在纷乱的迷宫里探索智慧灵感的出路,在虚拟的环境里磨练敏锐的观察力,在精彩的故事中体验水落石出的快感。步步凶险,步步陷阱,步步推论,步步为营,但真相最终只有一个。本书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愿放下的推理集锦;本书是一个走进去就不愿离开的数十位世界著名推理大师邀你一起体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