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3800000021

第21章

母亲死后不久,学校就对我们一家下逐客令了,因为有几个老师没房子住,那几个从外乡调来的老师都盯着我们家那套房子。不久,在我母亲的追悼会上作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报告的女校长,找我伯伯谈话,要我们搬家,搬到校外的一栋公房里住,因为我母亲死了,我们再住着学校的房子就不对了。

伯伯点头说:“好好好,我跟他们说。”伯伯不是来跟我们说,而是拖着一辆板车、带着几个人来替我们搬家。那是个星期天,一早,太阳刚刚出来,伯伯就站在门口了。伯伯胸宽体胖,把一张门全堵了,低哑着喉咙对我和我姐说:“学校要你们搬家,找到了我。”

我和姐都望着伯伯,我才起床,姐姐在厨房里炒现饭吃。伯伯微笑着走进家,望眼四壁,壁上除了几个镜框和贴着张毛主席像,再没挂什么东西了。他把手一挥,像驱赶蚊子样说:“搬吧,你们赶快清东西。”

我们搬到了一幢大宅里。这幢大宅曾经是黄家镇最有钱的人家建造的,建造于三十年代初,是一幢门框上雕着石狮子的住宅。一进门是一个厅堂,厅堂两边是两间厢房。后面又是一个厅堂,两边是两间正房。中间一个天井,天井是一个小花园,还有假山和葡萄棚。然后又是一个厅堂,两边又是厢房,又是厅堂又是厢房,临了还有一个天井,当头则是杂屋、厕所和厨房。而另一头还有几间小屋,我们搬进了其中一间。

这是间壁灰早已剥落、门窗业已破旧的房子,地面也坎坷不平。我们在这间房子里摆了两张床,一张床给姐睡,另一张床我和我爹睡,准备了两床被子,一床是我盖的,一床被子是给爹准备的。

那段时间,爹住在伯伯家养病。伯伯请了个老中医开了药,每天熬药给我爹喝。然后他遵医嘱,每日早晚给我爹做头部和足底按摩。让我爹脱下袜子,将我爹那又大又宽的脚搭到他腿上,一下一下地按着,用这种方式来促进我爹身上的血液循环。接着,伯伯洗净手,又开始按我爹的头部,我爹怕痛,不肯按,伯伯强令我爹坐在椅子上不动,由轻到重地按着。我爹龇牙咧嘴地叫痛,伯伯说:“当然有点痛,痛才好,证明有用,不痛就不会好。”

伯伯这么说,爹似乎听得进耳朵了,不像一开始,伯伯说什么爹都听不进去。有天,我和姐去伯伯家看父亲,伯伯边按老中医教授的方法,给我爹的头部做着按摩,边充满信心地对我和我姐说:“看见吗?你们爹脸上的气色,越来越好了。”

果然,爹脸上有了红润,看我们时,也有了眼神。伯伯按摩得非常专心,每天早晚为我爹按摩头部和足底。他希望用他那两只有力的大手治愈我爹的精神病。我爹也乐意将一双又大又白的脚伸到伯伯腿上,这是被人按摩是很舒服的。我爹喜欢享受有人在他头上和脚上揉啊捏的。爹笑道:“嘻嘻嘻嘻,舒服。”伯伯说:“晓得舒服就好,就有救了。”

“嘻嘻嘻嘻,舒服、真舒服。”爹傻笑着说,嘴巴咧得很开。伯伯说:“这证明你身上的有些神经,恢复了。”“嘻嘻嘻嘻,舒服。”爹继续傻笑着说。每天兄弟俩演着同样的节目。先是头部按摩,后是足底按摩。每天两次。

半年后,伯伯把我爹送回了家,爹胖了,脸色红润,看人时目光也比过去精神些了,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很麻木。我姐过早地成了我和我爹的母亲。我是大孩子,我爹反成了不懂事的小孩子。这也是她后来脾气不好的原因。她还只是读初中,就得承担家里的一切,洗衣、买菜、做饭,还得将一担一担的煤从煤店挑回家,借个藕煤机,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一压一压地做着煤球。自然脾气就越来越大,对我和爹就叫叫嚷嚷的。“洗碗去。”姐对我吼叫。

或者:“把自己的臭鞋子洗掉,没有哪个给你洗臭鞋子。”姐对爹吼叫:“你看你,下巴上有眼一样,几十岁了,吃饭还掉饭粒。”或者跺着脚尖叫道:“我要是也死了,谁还会管你的死活?你要当那个国民党干什么?!害得妈妈都死了。一家人倒霉都倒在你身上。”姐常常煮一碗白菜给我和爹吃。“今天就一个白菜,没钱了。”她敷衍了事地道,脸上一脸烦躁,很像李香桃同志,这让我和爹都有点敬畏她。有时候我也会反抗,假如今天是一个白菜,明天又是一个白菜,后天还是拿一个白菜打发我和爹,我就会鼓足勇气问她:“姐,还是只有一个白菜吗?”姐立即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有一个白菜还是好的,没要你吃光饭已经够客气了。”

假如我渴望吃肉而说:“怎么好久不吃肉了,姐?”姐会对我怒目而视:“你想得美,吃肉,还吃人参燕窝哩!”姐的脾气比母亲还坏,这是她觉得她不该承担这一切。与她同龄的姑娘都无忧无虑的,这里玩那里看,在街上跳房子,跳橡皮筋,边跳着橡皮筋边快乐地唱道:“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如此等等。她们玩得很开心,不想一点事,事情都被大人想了,而我姐却不得不挑起照顾弟弟和精神失常的爹的衣食重担。她当然有很多理由来火。“我为什么要出生在这个家庭?”她恨恨地抱怨,“为什么我不是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或者革命群众家里?为什么放着共产党不当,你要当国民党高级特务?”爹问:“哪个是国民党高级特务?”

姐呛了口,望眼爹,“你还问我?”爹就掉头问我:“小毛,哪个是国民党高级特务?”这是爹疯了后,第一次认出我叫“小毛”,我高兴了,说:“爹,管它呢,反正不是你!姐,爹晓得我叫小毛了。”姐盯眼爹,“你晓得我叫什么名字吗?”爹想不起来道:“不记得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应该记得的。”姐伤心道:“小毛你都晓得,我你就不记得了,看来,我白做了。”我说:“爹,她是我姐小兰呢。”“姐小兰?”爹不相信道,“我不认识姓姐的。”“小兰不姓姐,是我姐,是您和李香桃的女儿。”“李香桃这名字我有印象,”爹问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姐火了:“洗碗去,小毛。”

姐后来在单位上脾气不好,说话不掂轻重,跟领导说话也像吵架一样,以致大家都怕了她。这是她小小年纪就又当爹又当妈而形成的爱跟人吵架的脾性。

我们家在“文化大革命”的那几年里,每月有三十元生活费,由我姐每月十号去镇革委会一楼的财会室领取。这是我爹工资的一多半。在我爹关进红楼的那一年半里,爹的工资是停发了的。母亲死后,我和姐尚不能自食其力,便通知我姐去领取我爹的一半工资。有天,也就在我和姐一筹莫展时,民兵训练股刘股长一步跨进我家,当时我们还住着学校的房子,他傲慢地瞅我和我姐一眼,对我和我姐绷着脸说:“你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所以,你们要跟你们的叛徒父亲划清界限。懂吗?”

“懂。”姐说。“你呢,小毛?”刘大鼻子又逼视着我问。我没回答他。我当时最恨的人就是他。

“你还没回答我呢,黄小毛?”刘大鼻子仍然逼视着我说。我只好说:“我早就划清界限了。”刘大鼻子在我头上摸摸,这才对我姐说:“明天,你去镇革委会领取生活费。”

爹的精神病在黄家镇人眼里直到一九七一年才全愈。事实上,爹在一九六九年底就康复了。知道这个秘密的在黄家镇只有三个人,我、姐及我伯伯。这要搭帮我伯伯。如果不是伯伯一次又一次地熬中药给我爹喝,如果不是伯伯努力且很有耐心地为我爹做足底和头部按摩,从而打通了我爹脑部的神经穴位,使一个个短路的系统畅通起来,也许爹早就因精神病死了。因为患了精神病且没几年就死了的人,在黄家镇就有好几例。

爹其实在叫我小毛之前几个月,头脑就清晰了,只是他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完全清醒,因为伯伯送他回家时一再嘱咐,如果他不想再被造反派找麻烦,务必要继续装疯。伯伯虽是个农民,但目光很能穿透当时的社会现象,看见很多人无端端地被整,好人被说成是坏人,有的人并没有我爹那么多复杂的政治历史,只因一句话没说好便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于是伯伯对我爹说:“山猫,”他一直叫我爹少年时候的名字,“你不能好,晓得吗?好了,你这国民党高级特务和叛徒的身份,会把你害死。”

爹说:“是啊,我是不能好。”伯伯说:“小毛还小,小兰还没到出嫁年龄,你死了,谁管他们?”爹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那好不得,好了就害了小兰、小毛。”但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的一个下雪天里,爹忍不住还是在我面前露了真相。

那是个星期天,姐出门买菜了。我躺在床上睡觉,迷迷糊糊中我感觉有人摸我的头。我探出头,发现是爹。爹披着棉袄,见我醒了,坐在我身边低头瞧着我。他的目光里有父爱。

“爸,是您。”“小毛,我好了,但你不能告诉别人。”爹一脸认真道。

我看着爹,一时没反应过来,爹又说“:他们要是晓得爹好了,又会找爹的麻烦。”我说:“爸,你真好了?”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爹说:“我们从迎春路小学搬了出来,是吧?”

我点头。“你妈妈死了,是吧?”我又点头。

爹满目凄凉地盯着我说:“你妈死了,爹对她不起。”我相信爹真的清醒了,叫了声:“爸。”

爹说:“我害了你们的妈,也害了你和小兰。”我不知道如何答。

爹热泪横流,一颗颗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掉在他那两只干瘪的手背上。我说:“爸,算了,哭也没用。”爹辛酸的样子说:“爹没用,对不起这个家。”伯伯于这个时候,挑着一担大白菜来了。伯伯把菜担放下,见我爹坦然地瞧着他,又见我一脸欣喜,就疑惑地瞪着我和我爹。我说:“伯伯,我爸清醒了。”“清醒了?”伯伯瞧眼门外,门外没人,天井里一地雪,伯伯听到隔壁有人说话,马上把一枚手指放到嘴边“嘘”了声,神色紧张地小声道:“别说话。”爹小声说:“哥,你来了。”伯伯把门关了,“下雪了,送些菜过来。”爹说:“哥,辛苦你了。”

伯伯摆下手,睁开那皱纹交错的眼皮,严肃着脸对我说:“小毛,千万不要到外面说,一定要记住伯伯的话,一个字都不能说。”

我懂地点点头。这时姐拎着菜篮子回来了,买了白萝卜和大白菜,看见伯伯,高兴道:“伯伯来了。”

伯伯一笑,爹也望着女儿笑,姐当了大半年家,人当精了,一见爹那表情,呆了。伯伯把手指放到嘴边说:“隔墙有耳,小兰,你爸是装疯。”姐姐听毕,立即低声呜呜呜呜地哭了。伯伯压低声音说:“你爸不装疯,武装部的人又会把你爸抓去批斗,懂吗?”姐哭着,哭得一张脸波澜壮阔的,这种形容一定不对,可是没有更好的词形容姐脸上那种一悲一喜、恨恨地、又哭又笑的表情。姐声音很轻地回答伯伯:“我懂。”

从那天起,我和姐便晓得爹是装疯。这样的好处是不会有人再揪住我爹整,因为谁也不会以整疯子为荣。

那天下午,我带爹去拜祭母亲。当时地上一片白,那是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所致。我和爹背着人的视线,一前一后地向坟山走去,当时镇上的人都坐在家里烤火。街上冷清清的,没一个人走动,只有冷冽的西北风穿街而过。坟山在街的尽头,离我们住的地方有三里多路远。走出街,还要穿过一片茂盛的油茶树林和枞树林,那儿没有住户,有的只是一座座没有墓碑的冰冷的坟墓。

我和爹花了一个小时,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到了我母亲李香桃老师的坟前,如果我不带爹来,爹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李香桃的墓的,那年月,黄家镇的人死了,埋葬时不立碑,只有最亲的人才知道亲人是葬在哪里。我母亲的墓前有一株龙柏,龙柏已有一米高了,它不是我们栽的,是死于我母亲前的一处墓的亲人栽的。我和爹偷偷走到母亲的坟前时,迎接我们的是扬起了雪子的北风,北风直往我们的颈脖里钻,冷得我直打噤。

我指着母亲的坟,对爹说:“妈妈就埋在这里。”在母亲安葬后的翌日,我做了个梦,梦见母亲在棺材里挣扎,一脚把棺材尾端蹬开并把埋着棺材的土也踹开了,叫我“小毛、小毛”,要我把压着她身体的棺材盖搬开,因为棺材里太憋闷了,实在没法出气。这个梦做得很真切。我把这个梦告诉姐,姐走上来摸摸我的额头说“没发烧啊你”,但我竟相信这个梦会灵验。于是那段时间我常常一个人跑到这里,看坟墓是不是被母亲一脚蹬开了,看母亲是否真的会破土而出,结果,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爹觑一眼四周,除了一座座坟,确实没有人。爹跪下前,对我说:“小毛,你注意下,看有没有人来。”

我就举目眺望,天近黄昏,白皑皑一片,我说:“没人,爸。”爹在母亲的坟前跪了几分钟。那几分钟里,我很紧张,生怕有人看见爹跪在我妈墓前从而去武装部告密,武装部的人又不是傻子,一听便会把我爹抓进镇武装部,重新让我爹交代,那我爹就真的成狡猾透顶的国民党高级特务了,不成也不行了。

爹默祷了几分钟后,三下两下把墓上的雪拂掉,接着他脱下烂呢帽,向着墓鞠躬。这有点像后来我在大学里看老电影里英国绅士的味道。这证明我爹还没那么老土。

我见爹鞠了一个躬又一个躬,天色在那一刻更暗了,就说:“好冷的,爸爸,走吧。”

爹转过身来,瞅着我。“小毛,你先回家。”“你不怕被别人看见?”我说,“伯伯说,只让我带您看一眼墓就走。”爹不说话,仍然站在母亲的墓前,低垂着他那张可怜的皱纹交错的猩猩脸。从墓地上回来后不几天,爹装起疯来了。这是爹压抑不住自己那种喧嚣的内心——那颗凄凉、愤怒的心,再不嚷、不叫,就要爆炸了。在街上,只要遇见小孩,爹会做出精神病相,吓小孩说:“咦,快跑啊,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来了。”

而那些小孩一看见我爹弓着腰经过,会在他背后大叫道:“黄老倌,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来了。”

爹会马上做出很害怕的样子,回头望那些小孩一看,然后大叫一声:“快跑啊。”街上的那些小孩会在我爹背后大笑,开心极了,更加起劲地叫嚷:“黄老倌快跑呀,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追上来了。”爹会在半分钟之内逃得没影子。

同类推荐
  • 父与子(世界名家丛书)

    父与子(世界名家丛书)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自从汇编成集后,几十年间重印了数十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暑假又将来临,我们精心制作出这本彩色典藏版《父与子》全集,作为假日的礼物,送给全国的小读者。
  • 人体彩绘

    人体彩绘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

    童仝最新力作!每一篇短小精干的文章背后,作者想告诉每一位女性的是:理性的女人,不应把爱情当做生命的全部,也不需将爱情憧憬得太过美好。当爱情遭遇现实,它只是徒有虚名。这不作品是作者多年来对爱情、生活、婚姻的思考、感悟和积淀。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允许我吃醋》《喜新厌旧》《未婚妈妈的芥末粉》《防不胜防》《其实我知道》《那么近又那么远》《童言无忌》。
  • 迷藏

    迷藏

    香港的顶级酒店御皇都发生爆炸导致火灾,致使另一酒店凤凰楼接下了原定驻扎御皇都的贵宾,从而成为全港焦点。同一时间,西九龙警局接到匿名信,举报凤凰楼中有国际毒品集团的暗哨,并从三年前开始毒品交易。高级督察邵英杰经过外围调查,锁定六个在三年前有重大人事变动的凤凰楼高层为嫌疑目标。令人意外的是,凤凰楼的接待组长袁子樱竟然是七年前从警队离职的原法证部化验员袁眉。调查陷入一个微妙的局面中……就在警方的调查秘密进行的时候,凤凰楼公关部部长匡雄伟突然死亡。警方决定派蒲天化名方世遥进入凤凰楼接替匡雄伟的位置,暗中调查,不料却遭遇意外连连……
  • 救赎之路

    救赎之路

    南方冷峻的小镇上,接连发生了三起令人匪夷所思的连环谋杀案!——三个年轻美丽的女人被人勒颈致死后放在教堂的祭坛上,尸身赤裸完好,盖着白色亚麻布。一名曾经当过警察的谋杀犯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却被一向理智的女警伊丽莎白袒护。而当他刚出监狱,就被一个男孩持枪寻仇。与此同时,伊丽莎白正因连开十八枪而致死两名毒贩的“双尸命案”接受警方盘问,却因证词站不住脚使案件扑朔迷离。受害少女则在经历四十小时常人难以想象的凌虐后,身心濒临崩溃……一边是深深迷恋过的男人,一边是遭受重创的少女,此刻的伊丽莎白,是一个人在作战。
热门推荐
  • 禅林宝训合注

    禅林宝训合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完美投射

    完美投射

    一个围绕着篮球围绕着一群爱好篮球的热血青年展开的故事。主角外形设定是来向《灌篮高手》这本漫画致敬的,因为正是灌高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篮球的魅力,从此一生爱上这样运动。从书中会看到灌高的影子请不要奇怪,但具体的故事却一定会让你有绝对不同的感受。############################################友情推荐:丁亦麟大大的大作《重生录》甜菜大大的《魔动》、《中关村启示录》血影狂刀的《K王之王》独行客的《槍神传说》穷秋的《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精彩不容错过哦!
  •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多彩禽鸟观赏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多彩禽鸟观赏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来爱情在路上

    缘来爱情在路上

    她,原本有着快乐的生活,只因为有一个太过爱自己的亲姐姐。让她失去了一切,包括记忆。如果说失去记忆是一件好事,那么就是成全她的另一段感情。如果说失去记忆是一件坏事,她冥冥之中又伤害了更多的人。
  • 迷途、红颜祸水

    迷途、红颜祸水

    佛说:擦肩而过亦是缘同床共枕也是缘;情缘是缘孽缘是缘;源于前世的缘深缘浅、缘起缘灭。“我去前世我一定是杀人父母抢人妻女;奸杀捋掠无恶不作。要不然怎么会在今生换来这么多的‘孽缘’。”她这样想。“现在的男人都怎么了?都有病?倾国倾城的女神在这,他们不去理。却围在她这个外表看来又丑又邋遢的恐龙妹身边转?是他们的审美观很另类还是他们都眼瞎?”她这样想。一个男人左手捂着她的嘴,右手掐着她的脖子,冷冷的对她说:“想生还是想死”一个男人邪佞的笑着说:“跟我玩游戏,你还没有那个资格。”一个神童少年对她大喊:“我就是有人养没人教怎么样?要你管。”另一个人挑起她的下巴,轻浮的对她说:“你最性感的不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大脑。”各种人生的交错,看似巧合其实却是早已注定。他们到底有何种缘由围绕在她的身边,真情还是假意?看似简单的背景原来很复杂,看似复杂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谜一样的人物,谜一样的事情。最后发现最大的谜团是自己。她将何去何从?她的感情将情归何处?让我们一起来当感情的福尔摩斯,走进‘迷途、红颜祸水’。
  • 六界巅峰:魔尊请自重

    六界巅峰:魔尊请自重

    穿越成废材,却总不消停。话说,菇凉,你杀手的气势去哪了,为啥就变成这样一个爱捣乱的鬼丫头……
  • 活在蓝天净土之上

    活在蓝天净土之上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她被养母的家人诬陷栽赃,怒怼养母的家人,发誓要脱离苦海。带着恨带着痛生活了很多很多年,但她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武汉爆发疫情,她身先士卒,在生死面前,她看懂了生命传承的意义,最终饶过了自己……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本书沿着中国早期思想家追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合理性的初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