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1900000018

第18章 第四讲 诗法(1)

按识字、知人、论世等命题,本章本可称“明法”,然而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不如称“诗法”来得便当。自由出于对必然的认识,赏析诗歌也应注意把握其客观规律性。“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欣赏也是如此。赏析诗歌最好能有一点写作诗歌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如完全没有写的经验,至少应该懂一点诗歌创作方法。纯粹的门外汉,是很难深入诗艺堂奥的。

1.佳句法如何

本节着重要谈的是诗词曲相对于散文,从语言到表现手法上的若干主要特点。对于诗文通用的修辞法如比喻、夸张等等,则不过多涉及。西方结构主义诗论对于诗歌语言到表现手法的特征,有极其精到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系统违反,诗歌手法在总体上显出一种普遍的反常规特征。

传统诗词特别是近体诗词创作,须寻章摘句,裁红量碧,约语准篇,锦绣成文。作者大体乘兴先得佳句,片言据要,即一篇中之主笔,亦一篇成败之关键,故前人或称作诗填词为觅句。佳句安放停当,即据以定韵。余笔则可以循韵以求,配合主意,或补充,或点缀。又由于诗韵较窄,如于句成后调整,难免乎削足适履。所以,也可以先定韵,然后觅句,这样比较为主动。古人多限韵乃至步韵之作,即是此理。

由此看来,诗歌较散文所受语言限制因素(如韵式、字数、格律等)较多。然而,限制的作用并不全是消极的,形式上的因素也能产生意义。一般语言(散文语言)所受限制越多,表现内容的可能性越小;而诗歌语言的限制越多,它表达的内容越丰富。这种看法完全符合我国古代诗词的悠久实践,可见旧体诗束缚思想的说法片面性很大,尤非绝对真理。

诗词在语言上与散文有明显不同,“这突出表现在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字上。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在齐梁以来的五言诗中已经可以一律省略。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只要试想想在今天的白话诗中如果一律省掉相当于一个‘之’字的‘的’字,就将会感到如何的困难和不自然,便可知了。散文中的虚字既不止于上述那些,而诗中能省掉的也不止于就是虚字,像‘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这类诗中常见的句法,就一律的没有了动词,像‘一洗万古凡马空’这样的名句,也只能是诗中的语法。事实上这是一些构成语句时通常的字的大量精减,然而却丝毫不感到不方便和不自然,相反的也就更集中,更灵活,更典型。”(林庚《唐诗的语言》,有删节)这样一种省略,也就是常规语言规律的违反,其结果怎样呢?是诗歌语言一方面更加整饬、铿锵了,另一方面则更加凝练、隽永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没有一个动词形容词,全是名词的拼接,类乎一些词组,然而它却比两个散文的单句能传达更多的意思。梅尧臣论作诗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于是拈出温庭筠的这两句说:“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欧阳修《六一诗话》)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白居易《长恨歌》)

后一句并列三种首饰,而花钿散落一地的景象如见。杨贵妃之死是多么凄惨。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后一句并列三乐器,则满堂丝竹,急管繁弦如闻。离别的情意渲染得多么浓厚。这一诗词(曲)语言上的特点,在以下一首著名的元人小令中达到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这支曲子五句二十八字,前三句共写九样景物,其间似乎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然而,由于词曲结构的规定性起作用,这些名物搁在一起,就能产生超越常规的语言功效,组成一幅鲜明图画,秋原的景色、旅人的寂寞悲凉,全都有力地表现出来了。以少胜多,似乎是诗词语言的一种特质。不懂这一层,有些看去简单的诗句,意思也不好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

第一句不是说“大道难于上青天”,而是说“对旁人来说是康庄大道,对我来说则难如上青天”,其间有多少省略!

词是由词素(或音节)构成的,一经约定俗成,便不能随意颠倒或拆散。但在诗人,往往有不予理会者:慨当以慷,幽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这里“慷慨”二字不但颠倒而且拆散了,给读者的感觉是比两字连用更具张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白露”这个节气名被拆散颠倒了,给人的感觉也更具张力,景色宛如画出,句式也因对仗更加好看而动听了。北宋时,有位年轻人写了一首绝句,第三句是“日长奏罢长杨赋”,王安石替他颠倒两个字,变成“日长奏赋长杨罢”,而且教导他——“诗家语必此等乃健”。这个“健”字,也就是张力的形象说法描述。原句虽然很溜,改后的句子却精神得多。为什么?他把“长杨赋”这个名词拆散,重新组装,“赋”字被放在七言句很关键的第四字上,比放在句尾响亮得多。同理,“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原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上下句各颠倒两字,反而觉声音和谐而意思警拔。

再从词语的搭配看诗词对散文语言常规的明显违反。散文的遣词造句,须根据词义考虑配合关系,有些词能够互相配合,有些词则不能配合,这是一种语言常规。而在诗词,结构因素(如平仄的相间相重,押韵或对仗规则)有更高的意义,以致在与语言常规发生冲突时,后者往往妥协;而具有创造天赋的诗人词客,又得因利乘便,骋其才思,“争价一字之巧,争竞一韵之奇”,写成的诗句以其富于创造性为人喜闻乐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在散文中,“相思”怎能以尺寸计量呢,“灰”也不能与“一寸”这个数量词搭配。然而李商隐这样写了,千古以来读者不但没有异议,而且还十分理解和欣赏它包含的痛切意味。在散文中,我们只说春意浓,而北宋词人中,却有一个大出风头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王国维还说“春意”下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我们不也表赞成吗?这种违反散文常规的词语配搭,古人美称为“炼字”或“炼句”,诸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那“蒸”、“撼”、“咽”、“冷”不也用得与散文有别吗?苏东坡说“反常合道为趣”,正是这话。

从古体诗到近体诗(新体诗),古代诗词在句法上也不断地打破散文常规,渐成规律。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脁《游东田》)

迥异于散文句法的散行自然,趋于浓缩、错综。相对散文来说,最为特殊的便是诗词的对仗句。散文句法接近口语,而诗词的对仗纯出于人工。因为有对仗这种形式,使得语言的浓缩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名岂文章著”一句单独看是不易理解的,然而由于有“官应老病休”的对句,两相比勘,得以揣摸,知为:“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之意。古人在散文中也偶有用对仗来使语言精练,又免于费解,如《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假如只说“从散”而不说“约解”,便属难懂。正是由于对仗句式的大量存在,导致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能使诗句既精练又可解的修辞手法——互文产生。如果忽略这种手法的存在,那就会对诗意产生误解,或莫名其妙。互文的本质还是一种省略,目的在于整饬文字,调和声韵。具体做法是两句中有同意语则此见彼省,令读者通过比勘去补足省略的意思。如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

说者或谓战争始于城南,终于郭北,颇觉牵强,就是不知互文的误会。其实两句是说:或战死于城南,或战死于郭北。极言战死者之多。上句言战省死,下句言死省战。与此相同,古诗:“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从下句可推知上句意即:南箕(星名)不能簸扬,北斗不挹酒浆,三事皆比喻徒有虚名。又如: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

“昨夜情”也属于少妇,“今春意”也属于良人,夫妇分担,也是互文。单个诗句有“当句对”式,往往也用这种手法。著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将关、月分属秦、汉是互文,其意义即李白诗所谓:“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犹有烽烟燃。”“有同义互文者,从互文之字定其意义。”(张相)徐仁甫《古诗别解》中的胜义,大多属于善用互文解诗。如解《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皎夜光》道:《古诗十九首》第七首原文曰“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其余十八首,皆词意显豁,初无自相刺谬之句,惟此一首,忽秋忽冬,时夜时昼,令人读之不得其解耳。自李善以来盖莫知其为互文者。莫知其为互文,故以秋蝉玄鸟为明实候,又以玉衡孟冬强合之,异说纷纭,而终不可通矣。《礼记》曰:“孟秋之月,白露降。”今“玉衡指孟冬”,则白露之时节已易矣,下句言“时节忽复易”,则上句白露其为时节已易,可知也。《礼记》曰:“孟秋寒蝉鸣。”又曰:“仲秋之月,玄鸟归。”今“玉衡指孟冬”,则寒蝉不鸣,玄鸟已逝矣,下句问昔日玄鸟今逝安适?则上句问昔秋蝉之鸣树间者,今逝安适?亦可知矣。盖诗句限于字数,非互文不足以达意。此《三百篇》之通例,由此可知,此诗首四句为眼前实景,次四句为追忆昔日之词,而决非实候也。特借白露时节之易,秋蝉玄鸟之逝,以兴起下文同门友之不念旧好,而高举弃我也。

骈句成为近体诗的主要句型,诗人逐渐从必然求得自由,奇迹便逐处发生,又非互文可尽: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读者造次一观,说:“这是以云霞出海写曙之美,以梅柳渡江形春之来呢。”反复玩味,原来在曙光出现于东方之前,即有朝霞满天的景象,故云“云霞出海曙”,暗示一个“早”字。梅残柳细,乃早春相互接替的两种物候;气候是由江南向江北逐渐转暖,物候的变化也是由江南往江北发生,故云“梅柳渡江春”,明点一个“春”字。诗人不但写出了春天美妙的景色,而且使人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两层意思,诗人各选五个字,按格律要求予以组合,便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字词的倒腾非常灵活,诗句的含蕴非常丰富,不愧为唐诗之名句。

应予专门指出的是诗词中倒装和错位的语序大量存在,也就是违反散文语序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律,不了解这一点,不但难于作诗,有时还难于解诗。如: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王维《陇西行》)

“盖云走马时一辔头走十里。才一扬鞭,不觉已走到半路了。写其心头火急,走马迅速如见。”(金圣叹)如按散文语法,解作走五里才扬一次鞭,就大错特错了。同样道理,“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是说:怜月光而灭烛,觉露滋而披衣。“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改写以散文语法应是“暗泉流于石壁,秋露滴在草根”。“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后一句是说“溪水直流到门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首云: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有人认为若“城阙”为长安则不通,长安怎能辅“三秦”呢?必得解为成都才是。这也是未谂倒装为诗句语序之常例而发的不通之论。其实这两句皆倒装:长安以三秦为辅,望五津只一片风烟。这是一句之中语序倒置例。古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陈柱释曰:“二句谓涉江原欲采芙蓉,而涉江之后,且有兰泽,内又多芳草也。”后人多从其说。徐仁甫别解道:“余疑两句系颠倒以协韵。其实是兰泽虽多芳草,而涉江只采芙蓉也。《冉冉孤生竹》‘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轩车来迟,故思君致老,亦倒句叶韵,此与之同。芙蓉是双关语,寓夫容。”(《古诗别解》)这是两句倒置例。

古代凡属讲究格律的文体,一般多用典故,诗词也不例外。作为修辞手法,古人又称“事类”,《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其主要功能除了使作品委婉、含蓄、典雅、精练而外,使用典故,还可使表达更灵活,属对更便利。如:“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两句实是诗人诉说自身的状况,然不托言贾生、王粲,则不易属对。又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连用关于张翰、许汜、桓温的三个典故,要表达的意思却是:虽有一官半职,却不能有所作为,使人顿生倦宦之心;然而,自己能够抛弃国是而不问,甘心做个求田问舍的凡夫俗子,让别人笑话吗?归既不忍,留又无用,虽然尚属壮年,但深恐岁月虚掷,时不我待。但直说无味,用典则增加了联想和回味,也方便了协律,尤其是趁韵。

抒情诗本质上接近音乐,古代诗词尤重音乐美,有整饬之美,抑扬之美,回环之美。诗人有时为了照顾音情,连诗法常规都不顾,更不用说常规语法了。而这种有意的形式突破,往往产生杰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这是律诗吗?三句三出“黄鹤”,在首联中还出现在两句同一部位;而三、四句根本不对仗。但这无妨它被人赞为盛唐七律的压卷之作。这是不顾诗式。至于李太白就更奇了,他似乎有意地要恢复一些散文句法,但又并非全部。“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长相思》)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却大为减色,怎么也读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像《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蜀道难》)、“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将进酒》)等等,“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用来无限美妙。又如《灞陵行送别》:“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意趣亦同。凡此,又可说是无法而法。并非崔颢、李白不知常法,是知之而不顾啊。

同类推荐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六朝文学史

    六朝文学史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是崇尚美的时代,六朝文学之美更是迷倒众生。诗歌有曹丕《燕歌行》、左思《咏史诗》、谢灵运《游南亭》、鲍照《拟行路难》……文赋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琰《冥祥记》……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其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 岐山文学

    岐山文学

    这是一本作家作品集。大都为岐山籍作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作家中有日如中天的杨红柯,也有近年涌现出的青年才俊秋子红、夏梦、梁亚军、李炫征、王英辉、墨玉等人。后生可畏,他们是岐山如云作家中的一批佼佼者。他们奉献给本期的作品蔚为大观,成为一道壮美而又秀丽的文化风景。
  • 冷眼看物

    冷眼看物

    凡事都是人去做的,凡人都要做事的。做事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因主观原因、客观情况会有不同结果。做人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则和自身的为人之道、处世原则、修身养性、心态心智有关。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热门推荐
  • 九黎无上圣朝

    九黎无上圣朝

    “启禀圣上,日月皇朝最近有些不安分,欲联合其他几国反攻我朝”坐在皇位上的叶黎大手一挥,“白起,韩信听令,即刻出征,灭了日月皇朝”
  • 甜蜜相遇

    甜蜜相遇

    一个天宫公主,被人陷害,阴阳擦错之下遇见了他,又在娱乐圈里风生水起。成了当红女明星
  • 我的迷茫青春,只为你陌上花开

    我的迷茫青春,只为你陌上花开

    我们再也不是原来的我们,我们都背负着两个人的命运,更要肩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茫茫乱世中,我们,究竟是对头,还是盟友。就算你将我当成掌控天下的一颗棋,我也不悔,因为我知道,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但是我也不会怨,因为这也是迫不得已。这一生,这一世,只要你还在,我就不会老,因为,你知道吗,你心爱的女孩还在彼岸等你..................
  • 凡人潜伏

    凡人潜伏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还在吃人。有这样一个地方,人族还在最底层苦苦挣扎。当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等着享用以人类血肉来作为祭品的时候,他驾着火雨流星来了。在这里,玄幻文明与星际文明猛烈的碰撞。在这里愚昧、信仰和科学、自信纠缠不清......
  • 末世霸途

    末世霸途

    “没有人可以在我面前耍横,因为老子最横!得罪了我只有一个选择:折枪、断杆、爆蛋,任选其一!不准动老子的朋友,因为老子就是疯子!”看一个疯子如何在这个末世里走出自己的霸途!
  • 位面永恒之路

    位面永恒之路

    梦想的天梯摆在眼前,少年是否能够证得永恒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名的悸动

    莫名的悸动

    一次意外的相遇,促使了两人纠葛暧昧的时光,在喧闹的都市里如果有那么一块净土,我希望是有你的地方
  • 小仙不敢当

    小仙不敢当

    【宠文】+【1V1】+【绝世爱恋】+【逗比】+【团宠】臭名千史我乐意,玩转五界我任逍遥,放下前程锦绣,但求潇洒余生.闯天涯。她生来十尾大能转世,却因身子赢弱承受不住力量,被迫封印。她本可借着强大家境翱翔五界无人敢欺,却遇到了那命中注定会欺负她的玄止天尊,爱恨别离,望永不相负,奈何命运多舛,究竟谁是谁的情劫,谁又爱谁多一些,谁又负谁多一些?他是上古之时灵气所化,一生灰白不曾明白情为何物,直到遇到殭九荫,那出现就带着彩色的人儿。但求一心人,赴死不相离,披荆斩棘灭她所恨,锥心刺骨心系一人。哪怕她的存在就是他的劫难,他也只愿承着痛苦,站在她身边。 女主幽默无厘头,实则很聪明。 男主冰山有实力,宠溺又专情。
  • 毒非

    毒非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鬼是人,空荡的房间有个黑影在晃动,永远留在这里!我早已闭上双眼,因为我只存在于黑暗里.苏南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所经历的一切。让他无法想象的事接连不断的发生,李明,徐意华等人的一切,只是一个开始。两个个女孩的出现改变他的一生,他将何去何从,蛊毒,巫术,这可怕的能力他又该如可应对。传说神秘的古玉,是否真的有灵魂,苏南是否真的那古玉灵魂的宿主。古玉中隐藏着什么,他居然一步步踏向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