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74600000144

第144章 推荐甘薯

“不是想吃,是想向皇上推荐这种甘薯。”钟进卫无奈解释道。

“哦,中兴伯以为这甘薯可以推广到大江南北?”徐光启一听,心里一动,连忙询问。

“岂止大江南北,大明全国各地都可以种。不但可以种,而且还是耐旱高产作物,是百姓粮食补充必不可少之物。对了,你不是写过这《甘薯疏》么,你不知道?那你的《甘薯疏》都写了什么?”钟进卫有点疑惑。

徐光启有点惭愧,老脸微红,对钟进卫道出了《甘薯疏》的前后来历以及为什么最终没有向皇上推荐的原因。

原来,这甘薯,原是海外吕宋之物。当地西洋官府严禁甘薯出口,万历二十一年闽人陈振龙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带回福州试种。

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甘薯可以救荒。金允试种,俟收成后呈验。当年,试种成功,金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万历三十六年,长江以南发大水,稻麦都没有收获。徐光启的门客莆田徐生多次给他送了甘薯种子。徐光启试种成功,遂写《甘薯疏》意欲推广。

《晏子春秋》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观念在明人中根深蒂固,徐光启在甘薯疏序中对这种观念提出了质疑,以甘薯为例,倡导不同地区的作物不一定就不能互相引种。

老百姓没文化,看不到徐光启的《甘薯疏》。士大夫不愁吃喝,加上长江以南地区,次年麦稻丰收,基本不愁吃,所以没几个人操心甘薯是否能在当地引种,甘薯的引种就极为缓慢。

徐光启后来又忙于科学研究,中外交流和宦海生涯,也就没有向淮河以北极力推广,更是没有向朝廷推荐,怕万一有问题被政治对手弹劾。

甘薯这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就以极缓慢地速度在民间传播着,一直到清初才推广到全国。

钟进卫听完不禁哑口无言,要是明朝就有专门的农业研究院研究农作物产量的话,甘薯早就会被推荐到研究院进行全国范围的试种推广,这样的好处是有用则推荐人有功,无用也没关系,多了研究院一道缓冲。

甘薯推广到大明全境的话,就能缓解明末的农民起义,说不定满清也入主不了中原,后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真是可惜。

今日天色已晚,钟进卫和徐光启当场商定,明日一早,徐光启带《甘薯疏》与钟进卫一起,联名向皇上推荐甘薯,务必全国推广试种。

当晚,徐光启回到自己府邸,找出自己当年写的《甘薯疏》,又看了一遍,唏嘘不已,要不是中兴伯的极力推荐,自己当初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就被埋没了。

次日,天刚亮,徐光启就早早来到陶瓷厂,汇合钟进卫,前去觐见崇祯皇帝。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在文华殿处理政务了,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

昨日下午,刑部接到他的指示,又有东厂听审,加上证据确凿,二个御史全部被判抄家流放。

从这几个御史家里抄出了六十多万两白银,其中历次贪污受贿所得就有四十万两之多。御史以清廉自居,承担朝廷监察百官之职责,自己却已有如此严重之贪污,可见其他官员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吏治烂到何种程度,崇祯皇帝不敢去想像,因此心情沉重。

他听到中兴伯并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求见,以为水泥已经试验出来了,心中一喜,冲掉了刚才的郁闷,连忙召见。

钟进卫一进文华殿,也顾不上向崇祯皇帝行礼,就先开口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喜啊!”

钟进卫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话,听起来有点像喜得贵子的贺语。

跟他身后的徐光启一听,心中不禁有点无语,这万一甘薯在北方推广有问题,你中兴伯这么嚷嚷不怕皇上降罪?

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的恭喜,连忙从御座上站起来,总算有好消息了:“可是水泥烧制出来了?”

“啊,没有。”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会错意了,连忙否认。

崇祯皇帝一听,失望地坐回御座,埋怨钟进卫道:“钟师傅待在陶瓷厂,水泥没有烧制出来,还有什么事情能值得朕大喜。”

钟进卫冲崇祯皇帝笑笑,也不说话,侧过身子,向徐光启努努嘴。

徐光启走上一步,站钟进卫左侧后方一点,向崇祯皇帝行礼:“臣,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参见陛下。”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那样子,难道真有喜事,和徐侍郎有关?于是,连忙问道:“徐卿不用多礼,有事快说。”

“陛下,臣有本上奏。”徐光启看了下钟进卫,然后向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让徐光启说。

“臣在万历三十六年,写过一份《甘薯疏》。臣惭愧未及时向朝廷上书。中兴伯昨日听闻之后,极力愿与臣一道联名推荐甘薯。”

崇祯皇帝一听,难道钟师傅说的大喜就是这个甘薯。钟师傅如此重视,一定不是凡物。不由生了兴趣,也不让内侍转递徐光启拿出来的《甘薯疏》,自己走了下来,接过之后当场看了起来。

崇祯皇帝先是看了序,从中隐约看到了徐光启以前没有给朝廷推荐的原因,然后又看了内容,是这种甘薯的好处和种法。其中还进行了产量对比,一目了然。

北方夏麦秋粟合起来亩产约为两石,江南亩产稻谷四石左右,而这甘薯,据徐光启在上海试种,亩产能达到六石左右。崇祯皇帝看到这里,眼睛都亮起来了。

《甘薯疏》的内容不多,他很快看完,然后抬头问钟进卫道:“徐侍郎所说甘薯的产量如此之高,可是事实?”

崇祯皇帝心中有着一种期待,虽然钟进卫刚才说了大喜,但他还是想亲耳再听一次。

钟进卫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他问的是,后世是不是能证明此种甘薯的益处。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向崇祯皇帝道:“是的,并且甘薯在全国各地都能成活,据说,吃了对人体还有不少好处。”

徐光启一听,在一边证明:“神医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说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

“能解西北灾情?”崇祯皇帝马上联想到西北的灾情,期待着钟进卫的肯定答案。

“应该能缓解吧,全面解决恐怕不行。”钟进卫想着要甘薯能彻底解决饥荒,后世就不会有饿死的人了。

虽然崇祯皇帝没有听到满意的答案,但甘薯如此之高的产量,还耐旱,刚好能解决大明现在越来越严重的旱情。

不过甘薯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贸然推广所有田地都播种此类作物,万一有个意外,怕是后悔莫及。但现在西北的灾情又特别严重,缓慢试验则有可能延误灾情,西北地区已有多处地方出现饥民造反,延绥巡抚洪承畴为此已经连上几道奏疏催赈灾粮。

崇祯皇帝就在钟进卫和徐光启面前,来回踱步了几圈,然后站定,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说朕先试种一下,然后再下令所有田地播种甘薯,是否会更好?”

钟进卫晕倒,看来崇祯皇帝果然是没有出过门,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咨询。

于是,他点点头,对崇祯皇帝道:“臣有两个建议,供陛下参考。”

“钟师傅,快说。”

“一,陛下当调集闽浙一带的甘薯种子,尽快往灾区推广。甘薯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占有原先的田地,直接在贫瘠荒山种植,都没问题,今年能种出多少是多少。”

崇祯皇帝点点头:“其二呢?”

“二,成立研究院,研究甘薯品种,培植出高产甘薯。据臣所知,甘薯的亩产绝不止六石,在臣的家乡,再翻一翻都嫌少。”

钟进卫来大明已有一段时间,单位换算差不多知道,此时的一石约为一百八十斤,后世甘薯最少都是2000,3000斤,因此他能夸这个口。

徐光启在一边听得一怔,中兴伯当真能有如此把握,甘薯亩产在大明能有如此之高?中兴伯在海外的经验怕不一定能适合大明吧,这大话说出去,恐非中兴伯之福。

他却不知道,钟进卫所说的地方,就是大明的地方,只是时间上有差异而已。当然,崇祯皇帝是知道这点的。

所以,崇祯皇帝的注意点不和徐光启一样,而是在钟进卫说的研究院这个名词上。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重生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三姓家奴的骂名从此改写。赤兔马去哪了?不好意思,改换踏雪乌骓了!方天画戟怎么不用了?见笑了,我有天龙破城戟!问我用的是什么弓?这弓叫啥来着?奥,想起来了,叫灵宝弓!重而为人,快意人生!旌旗所指,刀锋所向!马蹄所至,皆为汉土! PS:系统文,不喜勿入。 书友群:625333077。
  • 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写的是历史,读的是人性。资治通鉴,必读的奇书。
  • 穿越之废材将军

    穿越之废材将军

    天呐,她只是去酒店抓奸,居然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别人穿越都是穿越成后宫妃子,她倒好,居然变成了男人,原本她只是个柔弱的女人啊,却要上战场打打杀杀,能不能再狗血一点?
  • 癫狂大宋

    癫狂大宋

    赵佶忙着讨好姘头李师师,蔡京瞎了眼睛还惦记着当太师,童贯小胜一仗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阿骨打兄弟看着大宋这只肥羊发笑——令狐冲闹失恋,韦小宝想发财娶双儿,萧峰的大宋慈善总会起内讧——还有江南七怪诈骗集团行骗、黑带拳王苗人凤被劈腿,张无忌的太师父正在琢磨怎么不用力气就能把人打死——然后,这些人都向着一件事靠拢——东京保卫战!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去做······扇子新书,希望多多支持,!
  • 与无争

    与无争

    这个世界倘若你不去争,你将被人踩在脚下,有时候责任压在你身上,你没有理由拒绝不得不去争。其实争的结果是什么不重要,兴许享受着那种过程,不去争难道没人不会让你卷入其中纷争吗?
热门推荐
  • 六字咒王经

    六字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子妃同人:春茶绿篱日常

    太子妃同人:春茶绿篱日常

    不过是看剧睡着了,怎么醒来就变成了绿篱?还有,太子妃你敢不敢不吃我豆腐?!我随手拉过一个身边的小宫女,问:“我长得很像春茶吗?”小宫女笑嘻嘻道:“绿篱姑娘貌美如花,怎么像春茶呢?”我放开这个小姑娘,自言自语道:“既然长得不像春茶,那怎么特么谁都想泡我!”
  • 小坟头

    小坟头

    我以前就是工地搬砖的,为毛让我这么高调呢?唉!那个谁,让鬼王赶紧给我买盒烟去!每天稳定更新,少则6000以上,多则1W。承若永不断更!
  • 都市医武强少

    都市医武强少

    一位世家少爷,离家出走,偶遇仙女,习医学武!当他重回都市,又将卷起怎样的风浪?(求收藏)
  • 面包树下的女孩

    面包树下的女孩

    一直向往大学生活的佐烨终于成为了A城某大学的学生,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踏进医学神圣的殿堂,在这里遇见了本地的靖诗和天瑜并和她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逃学,一起打球,三年的大学生活却也不枯燥...........直到那一年,慕迪安来校讲座,路过篮球场时被佐烨的篮球砸到,也从此将她砸进他的心里,然而,也因这一球,天瑜对他一见钟情,展开猛烈的攻势。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天瑜多次遭拒,想要生米煮成熟饭,慕迪安被下药了,却阴差阳错睡了佐烨,多年友情一朝尽,天瑜出国,佐烨离开。三年回归,已是物是人非...............
  •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议兵

    议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奏封尘

    天奏封尘

    一把古剑,刺穿岁月的屏障,贯穿历史的长河,带来了什么……一代天骄,本应傲世无双,俯仰苍生,本应创世无双,较天而行,堕落于黑暗,封于尘俗。“天能阻我,但不能亡我,什么叫命里劫数,躲不过避不开,好,即使要逆天而行,化为飞灰,我,也不会选择臣服。"当泪水浸透悲伤,沸雪贯彻玄冰,来自古老的呢喃,它说,他能窥探过去,预见未来,但双眼已经模糊,内心已经蒙蔽。异世奇险,法修无双,人魔妖神,乱世开启,崛起的恐怖势力,神秘诡测,事情的真相终于将水落石出。星河映明月,敲子闲看落花,伏魔降血剑,春秋不过一刹,妙手,神功,风华决天下
  • 全民灵气时代

    全民灵气时代

    一具域外神尸坠落地球,灵气开始复苏。因一件神尸遗宝,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因一只在路边捡到的戒指,他逆天重生。回到三年前的他决定利用三年的记忆成为强者,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然而他发现戒指内竟然有一个巨大的世界,世界里面有一座空城。面对如此巨大的空城,他该怎么发展?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绝世雌雄剑

    绝世雌雄剑

    雌雄剑,当年名号享极武林,却突然神秘消失,数十年沉寂,如今双剑再现江湖,再次引起中原武林震荡,对于双剑的复出,人们有种种猜疑,有人说雌雄双杰早期树敌太多,导致归隐后仍被仇家发现,一双儿女皆被杀死,此次复出则是为了报仇,而江湖盛传最广的说法,竟然是跟江湖上另一帮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