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41600000001

第1章 后梁篡唐,掀五代乱世之幕(1)

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都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末的藩镇首领,靠军事割据称霸一方,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发,政权屡有更迭。自朱温灭唐到赵匡胤建宋,53年间,五家八姓,皇帝轮流坐,且各个朝代都较短命,最短的只有几年,可见各方势力此消彼涨的速度之快。

在大唐奄奄一息之际,朱温迫不急待地树起了“大梁”的新招牌,并心满意足的坐上了五代的第一把金交椅。从此,乱世枭雄们又爱又恨的那个大唐开始逐渐堙没在历史长河中,面对眼前的新主,要奉其为正朔,还是群起而攻之,抑或是……历史总是会出人意料地演绎出一段段传扬千古的乱世篇章。

黄巢之乱,奏响残唐哀歌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虽是一个比较清明的皇帝,但也无力改变这个局面。他死后,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朝政,朝廷腐朽到了极点。

皇室、官僚和地主肆意压榨、搜刮农民,加上连年的天灾,百姓生不如死,许多人被逼无奈,举起了反抗大旗。唐懿宗李漼即位当年,浙东地区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队伍从最初的一百人发展到三万多,震动了整个越州。

八年后,驻守在桂林的八百名兵士因为对超期驻防不满,杀了首领后,推举庞勋为统率,揭竿而起。他们从桂林一路向北进攻,沿途附近的农民纷纷响应,到了徐州,队伍发展到二十万人。这两次起义虽都被朝廷镇压下去,但是,更大规模的起义也开始在酝酿。

唐朝末年盐税特别重,加上奸商抬高盐价,百姓买不起盐,只好淡食。有些贫苦农民为了逃避官税,就靠贩私盐挣钱,但贩私盐是很危险的,需要一帮人一起干,时间久了,这些盐贩便结成了一支支队伍。

唐乾符元年(874年),也就是唐僖宗李儇即位那一年,濮州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贫富不平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了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黄巢从小读过些书,又会骑马射箭。他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他在长安看到朝廷的贪腐和黑暗,心里怨气也是很重。在那个时候,他曾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的诗,用菊花作比喻,委婉地表述了他推翻唐王朝的决心。诗中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越来越大。朝廷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但是各地藩镇为了自保,只是互相观望,朝廷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点儿招都没有。

后来,朝廷想了招降之策,派宦官到蕲州见王仙芝,想封他“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听说有大官可做,王仙芝都不客气一声便接受了任命。

黄巢一听王仙芝要归降朝廷,气得两眼冒火。他带着一群将士,直奔王仙芝住处,狠批了对方一顿,说:“当初咱兄弟可是说好了,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你现在可好,倒想起做官来了,你让我们这些兄弟去哪里?”

王仙芝还想狡辩,黄巢抡起拳头,就是一顿暴打,王仙芝被打得鼻青脸肿。边上的人也跟着大骂,王仙芝心想,还是先认个错吧,保命要紧,要是就这么被打死了,也死得太冤枉了。于是,王仙芝把朝廷派来的使者赶跑,并老老实实地向大家认了个错才算完事。

此后,黄巢与王仙芝分两路进军,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被唐军打败,他本人也被杀死。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重新汇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当时,唐军在中原地区力量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批兵力准备围攻。黄巢看出唐军的企图,转而进攻唐军兵力薄弱的地区。起义军顺利渡过长江,挺进浙东,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打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县)。接着,又打通了从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的七百里山路。经过一年多的征战,一直打到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做了一段时间休整,黄巢又决定带兵北上。唐王朝命令荆南节度使王铎、淮南节度使高骈合兵阻击,结果被黄巢起义军一个个击破。起义军顺利地渡过长江,高骈躲进扬州城不敢应战。

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将领发出檄文,说:“我们进攻京城,只向皇帝问罪,不干众人的事。你们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触犯我们!”各地将领接到檄文,都想保存实力,不愿为朝廷卖力。消息传到长安,唐僖宗李儇在大臣面前被吓得哭哭啼啼。

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带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逼近潼关。黄巢亲自到阵前督战,大败唐军。起义军攻下潼关,唐僖宗李儇惊慌失措,头也不回一路逃到了成都,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当天下午,黄巢坐着金色轿子,在将士们的簇拥下,进入长安城,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起义军大将尚让当场向大家宣布说:“黄王起兵,本来是为了百姓,不会像姓李的那样虐待你们,你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即位称帝,国号大齐。但是,黄巢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占领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几十万起义军进入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官军势力。没有多久,朝廷调集各路兵马,包围长安。黄巢派出大将朱温驻守同州(今陕西大荔),但是,朱温却坑了他一把,投降了唐朝。唐朝又召来了沙陀(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贵族、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领四万骑兵进攻长安,黄巢军大败,只好撤出长安。

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攻。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在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败之后,一路被唐军紧追,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见大势已去,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本想为国家讨奸臣,革新朝政,但功成而不退,以致失败。我的脑袋不能便宜了别人,你拿去献给天子吧,还能图个富贵!”林言不忍下手,黄巢毅然自刎,于是林言砍下了他的头。然后,把黄巢的兄弟、妻子等人都杀掉,准备去投降唐军,但路上遇到野蛮的博野沙陀军,他们将林言杀掉,砍下脑袋送给了徐州的藩帅时溥。

后来,民间传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还做过著名寺院的主持,临死时,指脚下示人,有黄巢两字;也有人说五代的高僧翠微禅师,就是黄巢……

黄巢起义虽然被扑灭,但它搅动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也就是平叛黄巢之乱后的第23年,黄巢的部将朱温篡唐,正式开启五代乱世之幕。

浪荡乡野,我是无赖我怕谁

朱温(852年~912年),汉族,今安徽砀山县人,又名朱全忠、朱晃,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幼年随其父朱诚学习五经,后来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唐中和二年(882年)他归附唐军,因镇压起义军有功,唐僖宗李儇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逐步发展成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朱温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教书先生。朱温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朱温和两个哥哥朱全昱、朱存随母亲王氏寄养在萧县(今安徽萧县)大户刘崇家。朱温的大哥朱全昱生性憨厚,为人老实,而朱存和朱温不但长得彪悍,而且很精明,尤其朱温“狡滑无行”。

朱温由于小时候缺乏父母严格的管教,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气,爱小偷小摸,手脚很不干净,名声很差。刘崇当然很讨厌这个家伙,经常是又打又骂,但朱温就是死不悔改。有一次,朱温在村里聚赌,结果输了个精光,手上又没有钱,于是悄悄溜回刘崇家,偷了一口锅准备卖钱。结果还没有背出院子,就被刘崇给捉住了。刘崇气得大骂:“朱温,看我不好好教训你!”朱温母亲王氏一向很疼爱老三朱温,见儿子又偷了东西,怕他挨打,便出面求情,希望放过他这一次,朱温这才没有被暴揍。

虽然朱温手脚不干净,但是却很麻利。他不善农事,却善于骑射,经常和二哥朱存外出打猎,每次都会打些野鸡、野兔回来;刘崇能吃着野味的时候,看朱温多少也会顺眼些,给他些好脸色。

刘母也非常心疼朱温,经常给他梳洗头发。刘崇看不惯,便抱怨母亲多事,刘母却说:“千万不要小看了朱三,他面相与众不同,将来必成大事;我等好好待他,日后定会待我刘家不薄。”朱温整天毛手毛脚,看不出有啥出息,大家都觉得刘母在说胡话。

朱温从小就争强好胜,凡事不甘居于人后,他不像大哥,能勤勤恳恳做别人的佣人。虽然刘母待他不薄,但是他总觉得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三人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矮人一头;加上当时的权贵阶级对老百姓异常骄横,朱温心中的不满与仇恨与日俱增。在那个打打杀杀,谁厉害谁就是爷的年代,朱温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个让别人不敢小瞧的人。借着一副好身板儿,他不但偷东西胆子越来越大,还经常酗酒、打架,后来还调戏良家妇女,犯了事也鲜有人敢找他的麻烦,因此也渐渐混出了些名声,十里八乡的百姓没人敢惹他。

虽然人们都很讨厌他,但朱温却从中找到了做“爷”的感觉,开始横行乡里,由此产生的那种自我存在感也是与日俱增。

这就是朱温早期的那段人生经历,说他是不务正业的无业游民也好,横行乡野的恶霸也罢,但在出身贫贱的他看来,当时那个乱世,想混出些名堂,想出人头地,就得做个恶人,唯有如此,方有出头之日。

反戈一击,见势降唐镇汴州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盐贩王仙芝和黄巢率领农民大起义。起义规模之大,威震朝野。萧县距山东很近,不喜舞文弄墨的朱温听到了黄巢起义的消息,心里有些痒痒:与其给人当佣人,跟着母亲受刘崇的窝囊气,还不如跟着起义军去闯荡一番,怎么都是一条命,万一由此发达了呢?

他没多想,便把两个哥哥叫来,说这当佣人的气受够了,现在天下大乱,何不趁机加入起义军,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大哥朱全昱憨厚老实,一听到打打杀杀就害怕,说什么也不去。二哥朱存觉得三弟说的有道理,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于是,兄弟二人将老娘托付给大哥侍奉,一切准备就绪,然后哭拜老娘后,北上投奔了黄巢的农民起义军。这一年,朱温25岁。

朱温干活儿不行,打仗却是一把好手。投奔黄巢军后,跟着黄巢进河南、下江东、转战两浙、入福建、攻广州,由于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很快得到了黄巢的赏识与提拔。黄巢率军进入关中后,朱温劝降了唐银州招讨使诸葛爽,黄巢愈发欣赏这位爱将。

唐广明二年(881年)六月,朱温在邓州(今河南邓县)吃了败仗,一路逃回长安,让他欣喜的是,黄巢竟以“大齐皇帝”之尊亲自出城为他接风,可见朱温当时多受器重,混得有多风生水起。可惜后来,起义军形势急转直下,唐军大举进攻,大齐政权摇摇欲坠。

朱温不愧是一代枭雄,眼光毒辣,他知道黄巢大势已去,迟早要被剿灭。自己当初参加起义军,不就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吗?你这个大哥靠不住了,我只能另攀高枝。于是他听从部将谢瞳的话,决定投降朝廷。唐僖宗李儇闻讯大喜,拜朱温为招讨副使,制授宣武军节度使,等收复长安后即行赴任,并赐名为朱全忠。

为了向朝廷表“效心”,朱温开始配合各路唐军攻打长安。不到三个月,黄巢便被赶出了长安,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终于得以赴任,开始领镇汴州,并以此为根据地,慢慢发展成为一方诸侯。不久,黄巢又率兵攻打离朱温不远的陈州(现在的淮阳)。为防不测,朱温一边命人招兵买马,加强战备,一边率兵解陈州之围。最后朱温与黄巢大战于鹿邑,黄巢大败,朱温得胜。据说当时的陈州刺史为了感谢朱温解陈州之围,还特意为他建了一所生祠。黄巢部下的一些将领,如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等人,见朱温这家伙如此圆滑,哪面得势效忠哪面,且混得不错,还做了节度使,便纷纷降唐。黄巢兵败如山倒,最后战死在泰山狼虎谷。

从横行乡里,到投靠起义军,再到降唐,被封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一路走来,可谓十分顺当。但此时的朱温并没有春风得意,他不甘心只做一个节度使,人生这个舞台足够大,他要就此翻开自己人生新的一页。

文治武功,挟天子征战四方

晚唐时藩镇割据,各方节度使名义上都效忠朝廷,其实各怀鬼胎。朱温帮助朝廷将黄巢赶出长安后,本可以悠然自得地做他的宣武军节度使,但屁股没坐稳,就发现危机四伏——周边都不是好惹的主儿,他做不强做不大,迟早会被吃掉。

朱温的北面有滑州(今河南滑县)的义成军节度使王铎、怀州(今山西沁阳)的河阳三城节度使诸葛爽,东北有郓州(今山东东平)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兖州(今山东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青州(今山东青州)的平卢节度使王敬武,东有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南有淮南节度使高骈,西有许州(今河南许昌)的忠武军节度使周岌。然而,最让他不放心的是北面的陇西郡王李克用。

同类推荐
  • 白手起家的救世主

    白手起家的救世主

    “主线任务:成为救世主,拯救东唐王朝。”什么?我一个突然出现在这里的穿越者,怎么拯救?也没有个什么皇子身份吗?大臣也行?百夫长总行吧?穿着休闲裤白T恤的李天择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荒草连天,但脑中只是响起冰凉地声音:“触发任务:拯救女童。”
  • 莽莽莽

    莽莽莽

    这是一段关于西汉末年到新朝结束的故事。如果你不看梦境,这是一部经得起考究的正史小说。如果你看懂梦境,这便是一部细思恐极的玄幻小说。
  • 辉山侯

    辉山侯

    《辉山侯》是历史虚构小说,他不拘于任何一个时代,故事讲述某年月日,君山号大副何源君受船长委托,为黑君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卑鄙小人的陷害,被打入地牢。狱友公孙正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辉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何源君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辉山侯,经过精心谋划,报答了恩人,亦报大仇。充满传奇色彩,奇特新颖,文笔俱佳引人入胜。
  • 追梦魏蜀吴

    追梦魏蜀吴

    还给每一个三国迷一个英雄梦,带你领略真正爽快酣畅的三国豪情
  • 我是大圣师

    我是大圣师

    大圣师,各方面都会有建树。NO,我只会种花养草!
热门推荐
  • 雨魔传

    雨魔传

    “汝是魔非魔,那吾等便赐汝“魔”之名,秉承吾等之天道意志,执掌世间规则!”“让我执掌规则,那我就还天地一个真实,给这世间一个没有正邪的太平,这就是我穆风的魔道。”
  • 问天轮回传

    问天轮回传

    点睛:九世轮回重返天道,摸爬滚打逆天改命,称霸天下傲立九天概要:一个懵懂少年,在校中学生,却因家族使命来到洪荒大陆(平行世界),这里强者为尊,拥有严格的武力等阶划分:武者,武师、武王、战者、战师、战王、圣者、圣师、圣王、尊者、大帝。看他如何智勇双全,打破世俗,逆天改命,一飞冲天。卖点:一股神秘力量掌握轮回之力,为达不可告人之目的,以无上威能屡次逆转时空以修正错误,最终败在承载天命的男主手中。
  • 三世轮回:轮回相思劫

    三世轮回:轮回相思劫

    第一世,他是天界战神轩辕睿,她是刚化形的妖界少主,他说:你没有名字,眼神纯净如初雪,便叫纯雪吧。他是战神,本该无情无欲,却爱上了单纯的她,他不愿杀她,因此神格将崩,她却让他亲手误杀了她……临死前,她看着他:你还是……不肯说你……爱我吗……第二世,他是一国将军西陵幕,她是和亲公主双紫雪,本该各自生活却相遇于湖畔。乱世起,他为了她造反,她却为他挡下致命一剑,恢复记忆的两人对望,她说:你……还是没有……说爱我……第三世,他是未失记忆的武林盟主点沧寂,她是尚书之妹潇半梦,她是他的寂寞沧海,他是她的浮生半梦……一切从头,他们可否能在一起……若是与你在一起,就是倾尽天下、覆尽武林又如何?
  • 创世鬼道

    创世鬼道

    既然这些所谓的正道容不下我,那我就自己闯出一条道来。我的命我自己做主,不听天也不认命。
  • 维艰

    维艰

    都道是那红颜祸国你却一人抗下所有那道横亘千年的疤我要亲自将它撕裂只为还你整个河山
  • 修真排名榜

    修真排名榜

    修真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一行发上天空的弹幕,一个命运之邀。林尘上被修真界大佬选中,要在一年之内打进修真世界排名……“我去!我要成为世界第一!”——林尘上 【作者推荐】新书《掘金游戏》已开启,签约作品,品质保证。
  • 求姻缘

    求姻缘

    一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的故事,一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的故事
  • 星空下的救赎

    星空下的救赎

    世界太大,有谁能够一展无遗,你在悠远的外太空,穿着服装甘心成为尸体被一直流放,我知道你只是希望能够看透这个世界,可是,你的眼中永远有着背面与向面,你怎么能够看透,背面是你看不到的死区,你贪婪的好奇那是个怎样的存在,傻子,快,醒醒吧,那可不是你能看到的,我就在那个死区,我在那里活着,嚣张而跋扈的活着,听我说,这可不是你能看透的。
  • 舌尖上的心理学

    舌尖上的心理学

    洞悉中国式饭局社交智慧,在觥筹交错间读懂人心。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选择什么食物、饮品意味着不同的性格;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说什么话,可以显现出其心理特点;一个人在吃饭时候的身体语言,可能有独特的暗示……通过这些“密码”,你可以读懂一个人。
  • 把我的人生写给你

    把我的人生写给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来这世间走一趟总要留下来点东西,真实记录人生的白话小说,谢谢你的观看带你从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以及辛酸苦辣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