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9000000031

第31章 活跃的政治人物(4)

20世纪90年代初,袴田步入政坛,并接受朋友建议,改回娘家姓氏——袴田。她是第一、二、三届国家杜马议员,在杜马任职期间,一直以“俄罗斯小企业代言人”自居。1994年,参与组织“12月12日自由民主同盟”议员小组,并当选为副主席。1995-2000年,任全俄社会政治组织“共同事业”中央委员会主席。1996年,任杜马预算、税收、银行及财政委员会委员,主要关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预算税收、国家财政等领域的立法。1997年,被联邦政府任命为国家扶持与发展小企业委员会主席。她曾任杜马经济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改革委员会委员、扶持与发展独联体国家小企业咨询委员会主席、联邦委员会主席直属小企业社会委员会委员、总统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任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2000年,1-6月任杜马预算与税收委员会委员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委员会主席;6月当选为杜马副主席,月底当选“右翼力量联盟”彼得堡地区协调委员会主席。2001年5月-2004年1月,担任该联盟两主席之一。2004年2月起,任该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2003年第四届杜马选举,“右翼力量联盟”惨败,袴田也首次未能进入杜马。

2004年3月,袴田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大选。她参选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执政当局怕没有“民主派”人士参选使场面显得太难看,所以,总统办公厅在费尽口舌也没能动员“右翼力量联盟”的党魁雅夫林斯基和涅姆佐夫出来与普京对阵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她的资助者是着名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涅夫兹林。她自称,尽管希望渺茫,但她将仿效日本武士的作风,与普京一决雌雄。而她竞选活动的第一炮,是严厉批评普京在2002年10月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人质事件”中的表现。她声称手中握有揭露普京在人质危机中所扮演不光彩角色的足够“证据”。她表示,普京隐瞒事实真相的做法是一种犯罪。她还说,如果当选总统,她将把“莫斯科公寓爆炸事件”、“轴承厂文化宫人质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当时不少俄罗斯政治学家就认为,袴田的决定无异于“政治自杀”,因为她的支持率不到1%。

不过,不知是出于对女性的“枕头们”风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支持总统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对这位唯一的“民主派”候选人倒十分客气,没有泼她的脏水。

选举结果,袴田得到3.84%的选票,排在6位参选人的第四位。2004年10月底,袴田自立门户,成立“俄罗斯民主党-我们的选择”,自任党主席。2005年12月,为了迎接下一届国家杜马和总统选举,宣布与前总理卡西亚诺夫的“民主党”合并。

袴田还在多个民间机构任职,担任全俄企业家联盟协调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实业界圆桌会议”组织成员、广告社会委员会委员、促进俄日关系发展的社会组织“俄罗斯21世纪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自由青年同盟名誉主席、“裁军求发展”基金观察委员会主席、民族企业历史博物馆监管委员会委员,是俄罗斯教育发展社会委员会主席之一等。

袴田性格好强。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人质事件”中,劫匪点名要与她对话,伊琳娜只身闯剧院,从此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她很欣赏乌克兰前女总理季莫申科,认为她比自己强。在她的办公室里放着有克林顿夫人希拉里亲笔签名的传记《亲历历史》。1995年,袴田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1世纪政治家。1996年,再次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100位着名女性”。1997年以来,她多次被社会舆论调查评为年度女性。

袴田着有多篇学术和时政论文,懂英法两门外语,但不懂日语。不爱化妆,一贯素面朝天,最多抹点润唇膏,一头精神的、近乎“板寸”的短发,喜欢穿黑色衣服,因为那是日本武士服装的颜色。喜欢文学和专业着作。爱好运动,如韵律操、网球、游泳。喜欢音乐,特别是莫扎特和维瓦尔第,也喜欢看电影。

现任丈夫是一名金融顾问、经理,两人1995年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认识。有一儿一女,儿子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已经结婚生子。

六、卢日科夫:名气最大的地方长官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他的父亲来自莫斯科西北的特维尔州农村,是个木匠,20世纪30年代大饥荒时期迁到莫斯科,在一个石油企业工作。母亲是个巴什基尔(现为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农妇,卢日科夫的亚洲式圆脸就是来自她的基因。

(一)穷人家的孩子

1953-1958年,卢日科夫在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化工学院上大学。由于家里穷,他在上学期间就靠扫大街、在火车站当搬运工自己挣学费。他社会活动能力很强,是共青团积极分子,喜欢组织各种社会活动。1954年,响应赫鲁晓夫开发荒地、发展农业的号召,他参加了到哈萨克斯坦的首批大学生开荒队伍。

上学时,同学们按照他姓氏的发音叫他“卢若克”(小草地)。关于卢日科夫的性格,有亲近他的媒体披露过这样一件事情。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号人物贝利亚(后来被枪毙)实行大赦,全国到处都是被释放的光头刑事犯。1954年暑假,卢日科夫去莫斯科东南的梁赞州农村同学家玩,当时他也剃着光头。一天晚上,两人去邻村跳舞。舞会上,当地人把光头的卢日科夫当成了刚刚释放的犯人,双方发生了冲突。两人拔腿就跑,但朋友被抓住狠揍了一顿,卢日科夫从路边捡起一根木棍,跑回来没头没脑一阵乱棍,赶散了人群,救出了朋友。

(二)从技术官僚做起

1958年,卢日科夫从大学毕业后在塑料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先后任研究员、组长和副主任。当时这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对于苏联其他经济部门更加实用,用途更广。在这个部门中工作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结识莫斯科许多上层人物。1964年,卢日科夫被调到苏联化学工业部任处长。1974年,升任化工部自动化技术试验设计局局长。在此期间,他被下属背地里叫做“独裁者”,不仅因为他样子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有几分相似,而且还因为他的领导风格,他的急躁和固执是出了名的。1980年,他又从管理部门调到企业,任“石油化工自动化”科研生产联合体总经理。1986年,他再次被调回化工部,升任科技局局长、部务委员会委员。从而完成了科研-官员-经济领导-官员的升迁捷径。

1987年,当时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慧眼识珠,把卢日科夫调到莫斯科市当苏维埃执委会第一副主席兼市农工委员会主席。这一提拔后来被证明是非常英明的。所谓农工委员会就是负责食品供应的机构,卢日科夫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很好,在苏联长期处于食品短缺、经济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保证了莫斯科的食品供应。这一功劳直至今天还被莫斯科人感恩戴德,使他得以稳坐莫斯科市长的位置,十几年不动摇。1990-1991年,任执委会主席,1991年还被任命为苏联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6月,在莫斯科首次市长直选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经济学家波波夫当选,作为波波夫竞选搭档的卢日科夫则当上了第一副市长兼市政府总理。1991年“8·19事件”中,卢日科夫在保卫白宫和叶利钦的行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他将莫斯科交通、银行机构以及所谓“非政府组织”组织起来,有力地支持了叶利钦。卢日科夫声称,他爱总统就如同爱妻子和莫斯科。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叶利钦要力保卢日科夫当上莫斯科市长。1992年6月,波波夫辞职,叶利钦总统未经莫斯科市苏维埃批准,直接任命卢日科夫为市长。莫斯科市苏维埃两次试图举行市长选举,都没成功。不久,叶利钦干脆发布命令,决定在1996年第一届市长任期期满前,不得举行新的市长选举,解除了卢日科夫的后顾之忧。

(三)褒贬不一的市长

在莫斯科市长任上,卢日科夫既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也因为执政风格、腐败以及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备受争议。

卢日科夫是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当上莫斯科市长的。1992年6月,“休克疗法”已经实施了半年,其“成效”世人皆知。面对物价飞涨、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犯罪猖獗的莫斯科社会,卢日科夫拿出了“独裁者”的魄力,进行治理整顿,取得显着效果。他的治理模式是保持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行政干预,实际上就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在全国经济陷入混乱的形势下,这种治理模式维持了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从而使莫斯科在全国性经济危机的狂潮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唯一亮点。这种相对较好的环境,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多数资源和精英,例如俄罗斯外资的50%以上都投在莫斯科。他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毅然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福利,使莫斯科的生活水平在苏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人均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失业率全国最低,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莫斯科的发展当然与其作为首都的地位分不开,但卢日科夫的功劳也是不容抹杀的,他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1996年是他最风光的一年,被授予“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莫斯科10年最佳市长”称号,获得圣安德烈·别尔沃斯万诺夫基金会“信仰与忠诚”国际奖金,并且在第二届市长选举中,以令人惊异的89%的高票当选,投票率为68.21%。如果说前一次当市长还是拜总统所赐,那么这一次他为自己正了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旅游题材作家和记者协会颁给他“金苹果”荣誉奖,以表彰其“为发展旅游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12月,第三届市长选举因故提前举行,竞选者包括前总理基里延科和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博罗金,卢日科夫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仍以71%的得票率蝉联市长。2003年12月第四届选举,卢日科夫得票率达到75%,第三次卫冕成功,投票率为57.5%。一些亲卢日科夫的媒体如《莫斯科新闻》、《莫斯科共青团报》等称他为俄罗斯最善于经营和最廉洁的政治家。

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对于亲卢日科夫的人来说是好的东西,对于反对他的人来说就是坏的。就经济而言,虽然保持了稳定和效率,但这是以损失公平为代价的;并且,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的滥权和腐败现象。卢日科夫政府与俄罗斯其他地方政府相比,只能说不是“最坏”的。

对于卢日科夫的执政风格,另一些媒体批评其缺乏民主作风。在宪法改革过程中,他将不驯服的莫斯科市苏维埃变成了听话的市杜马,从而成为莫斯科市的主人。1991-1993年,卢日科夫与金融寡头古辛斯基的“桥集团”过从甚密,市政府甚至与“桥集团”共用一座办公大楼。但随着下属媒体集团的发展,“桥集团”越来越不好控制。它不仅企图更加独立,而且在意识形态上也与卢日科夫发生分歧。“桥集团”的西化倾向、对教会的态度都与卢日科夫格格不入,最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从这件事情中,卢日科夫得出教训,与媒体应该是“自己人”关系,而不是“友好的”关系。《文学报》曾经刊登关于莫斯科肉类加工联合体出产的香肠质量不合格的报道。卢日科夫为此将报社告上法庭,并禁止对食品企业进行贸易监管。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他后来撤回了诉讼。

他还经常使用警察来解决市政问题,例如发布禁止在大街上进行私人蔬菜交易的命令后,就组织警察,对那些在街上兜售几棵蔬菜换点零钱买面包的贫穷老妇人进行围剿;他还因为莫斯科内务局局长不愿意用警力驱赶街头小贩和未经许可的集会而宣布其不称职。从1993年开始,媒体不断指控莫斯科市政府及卢日科夫本人搞腐败,认为卢日科夫的资产与工资不相符,要求其公布收入状况,卢日科夫未予理睬。

不管褒还是贬,卢日科夫无疑都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官。在2005年、2006年俄罗斯媒体举行的“名气最大的地方官员”评选活动中,卢日科夫两次轻松当选。评选活动范围涉及俄全国1500多家媒体,评选标准为地方官员讲话被媒体报道的次数以及媒体对地方官员发表评论的次数。结果,卢日科夫在这两项标准中都排名第一。

(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出于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卢日科夫曾对叶利钦表现了无限忠诚,延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在对待私有化的态度上发生分歧,卢日科夫与叶利钦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随着叶利钦地位下降和卢日科夫声望日隆,这一裂痕逐渐扩大为一道鸿沟,两人站到了相互对立的立场上。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使冲突公开化,卢日科夫显示出勃勃的政治野心,他已经不满足于当一市之长。

1998年12月,卢日科夫倡导的“祖国运动”在莫斯科成立,参加者包括莫斯科州州长和圣彼得堡市市长等许多联邦主体领导人,后来又把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拉进来,还与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领导的“全俄罗斯运动”

组成“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一时声威大振,支持率甚至超过“俄共”。但正因为“祖国-全俄罗斯”锋芒毕露,过早暴露了实力,以至成为叶利钦集团的头号对手。如果“祖国-全俄罗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卢日科夫等就有可能当选总统,从而威胁叶利钦集团的利益。

因此,叶利钦集团发起了反攻:(1)叶利钦解散了斯捷帕申政府,任命当时还寂寂无名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普京为代总理,以便为其竞选总统积累政治资本;(2)在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的支持下,推动紧急状况部部长绍伊古组成“团结联盟”,联合了一批联邦主体领导人;(3)利用政府掌控的媒体优势,对卢日科夫等展开了“狂轰滥炸”。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正当踌躇满志的卢日科夫已经离总统宝座一步之遥时,“祖国-全俄罗斯”在杜马大选中大败亏输,卢日科夫的总统梦也随之破灭了。

普京上台后,推动“团结党”与“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联合,组成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卢日科夫当选党的最高委员会共同主席,从而被“招安”,再次成为总统的拥护者。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

    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

    为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促进全省青年学生党建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浙江省普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在《青年学生入党教材》(2003年版)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新编青年学生入党教材》。本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党员条件以及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规定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本书还收录了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附有人党常用文书基本写法。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毅:毅力坚忍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毅:毅力坚忍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毅·毅力坚忍》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毅·毅力坚忍》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淑女林墨

    穿越之淑女林墨

    ”墨儿,我还你一世情可好。”林墨看着面前深情款款的人。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林墨笑脸如花的道“好”。
  • 绝世异灵

    绝世异灵

    变成异灵既然无法改变,那我便做绝世的那一个!
  • 爱情时空转移

    爱情时空转移

    都市里,找不到真爱的你想得到梦中情人吗?欢迎来到爱情时空转移中心选你所爱的我们为你打包快递送上祝你们能够真的得到“爱情”。。。。。。。第一卷周郎顾疲于奔命的白领女郎梁尘飞,无意的一个确认,却收到了打包送上的周瑜......第二卷关山月爱做武侠梦的孤儿林小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古代,可是面对卫青和霍去病,该选择哪一个呢?
  • 寻游一记

    寻游一记

    自定义一次《西游记》,如有不妥,望多多包容新手初到
  • 这不是一本正经的总裁文

    这不是一本正经的总裁文

    这个世界里,只有一种人。 霸道总裁,保洁阿姨,正人君子,犯罪分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工具人。主线:被霸总追,被霸总甩,又被霸总追,被霸总甩…… (沙雕文,狗作者,无逻辑,哈哈哈完事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甘归来

    不甘归来

    我为复仇而活,为家族而战,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神挡杀神,魔挡诛魔。
  • 我真的要逆天了

    我真的要逆天了

    叶尘作为神州大陆最妖孽的渡劫期修士,渡仙劫失败了,重生到天荒大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这个纨绔子弟还是一个强大宗门宗主的儿子。那今生就让我好好体验一把二世祖的生活。你们你们不敢杀的人我来杀,你们不敢装的逼我来装,你们不敢跑的我……
  • 如果时光不曾停留

    如果时光不曾停留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湿的回忆,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那年高三,我已忘却,我是否认识过你;而你也忘却我们曾经的誓言;终究是梦一场,空无所有;直到有天我终将将你忘却,你却固执的要唤回我所有的回忆;但你是否想过,这一切终究已无意义!
  • 流萤曲

    流萤曲

    初遇,她是集万千宠爱的公主,他是落魄异国的质子;再见,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她是战败之国的和亲公主。她说;“蝴蝶很美,但终究飞不过沧海。”她说;“明明都知道那都是谎言,可是我还是会被感动。”她说:“你是那高高在上的王,而我只是你手中的一枚棋子……”他说:“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他说:“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他说:“我得了天下,却失了她。”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情深义重,不过浮华一现;缘起缘灭,终究梦蝶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