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64300000011

第11章 学写毛笔字的方法与步骤(1)

(第一节)学写毛笔字的方法

一、要循序渐进

就字体来说,一般先学楷书(也有从隶体入手的),再学行书及其他字体。楷书点画分明,结构平稳,用笔方法齐备,便于学习。因此,先学楷书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当然,先学楷书,并不是说,等到楷书学好了,才能学行、草。一般地说,楷书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较为熟练后,即可学习行、草书。楷书与行、草书交替学习,还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就某一字体来说,先学笔画,再学笔顺、偏旁、部首及结构。以楷书为例,笔画是楷书的基本部分,犹如“机器”上的“零部件”,先有“零部件”才好组装“机器”;掌握或基本掌握楷书的笔画后,才能再按笔画顺序组合偏旁部首,以至完整的独体或合体结构的汉字。当然,先学笔画,并不是说,等到笔画学好了再学写字。一般地说,从笔画入手,更符合学习规律;而在学习偏旁部首和结体的过程中,又可进一步掌握笔画的写法。

就字的大小来说,先学写大楷,后学写小楷。先学写大楷,好处有三:1.大楷笔画较粗、较长,书写时,起笔、行笔、收笔的步骤比较明显,便于理解,宜于练习,如有病笔也显露得较清楚,易于纠正。

2.先学写大楷,有利于锻炼腕力和臂力。

3.先学写结构开张的大楷,待结体基本法则掌握后,再缩小就不难了。若先写小楷,则容易养成拘谨的习气,放大写反而写不好。

就专与博的关系来说,先专学一体,后博学多家。先从一体入手,集中精力,把运笔和结构特点掌握好,领悟精神,融会贯通,就能举一反三,再学同一字体的其他风格或别的字体也就不难了。初学就想“博”,必定贪多嚼不烂;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今天学“柳”,明天学“颜”,也必定欲速而不达。博学多家,要以专学一体,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古今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在专学的基础上再集众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要持之以恒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当然不是短时间就能学好的。书法的基本功,包括动手能力、鉴赏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等。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是决定每个学书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刻苦磨砺,是决不会有什么“妙手”和“神来之笔”的。被尊为“书圣”的晋代王羲之,以至唐宋各名家,哪一个不是持之以恒苦练数十年才成功的呢?“墨池”“笔冢”等等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说明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苦练和有恒。在当代,像古人那样勤学苦练而卓有成就的也不乏其人。我国第一个书法教授尉天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六岁受家教而开始学习书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练习书法自觉而刻苦,后来进南京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执教书法期间,他先后师承著名书法家沈子善先生、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至今数十年如一日,博习精研篆、隶、草、楷、行诸体,尤其擅长行、草书,自成“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前人和今人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学习书法,就要以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只要方法对头,日复一日,年复一日,苦练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要在字外下功夫

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习书法,除需要循序渐进地勤学苦练外,还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说,学书法还要在字外下功夫。

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有句名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明读书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书法表现的是汉字,书法创作又与文学紧密结合,因此,学习书法,要读一些文学书、文字书,如古典诗词、名篇散文、文学著作等,提高文学、美学和艺术修养;读一些书法理论著作,了解书法的原理,掌握书法艺术内在的规律,更有助于书法水平的提高。

学习书法,要加强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书法艺术讲究笔墨情趣、节奏韵味、整体布局等。它与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狂草艺术,据说是因为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得到启示而成功的。书法与绘画更有内在的联系。有人说:“书画同源,各艺同辙。”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法作品必定具有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高明的书法家还善于捕捉和提炼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现象,把它融入书法艺术的创造之中。据说王羲之为了研究执笔和运笔,曾仔细地观察鹅在池中浮游的神态,从中悟出写字的道理。唐代书法家怀素,夏日观看天上奇峰般的云彩,夜间静听嘉陵江的涛声,从中激发起书法创作的灵感。今天,我们学习书法,在加强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书法艺术中来。

学习书法,还要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常言说“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书法作为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必然要渗入书法家一定的情思、气质、个性、审美情趣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说明加强道德情操修养对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学写毛笔字的步骤

一、选帖

初学者常常为选帖而苦恼。到书店去看看,各种碑帖琳琅满目,眼界大开是好事,但要选一本来学习,却拿不准该选什么。有的学员只好人云亦云,别人说好,拿来就学,盲目跟从,结果收效甚微。

选帖其实也是门学问,如果要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好范本,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帖本身是否有水平,在现在出版的众多字帖中,临摹的范本应选取古代书家的作品为好。如欧、虞、褚、颜、柳、赵以及魏碑等均可,但帖不一定皆是好帖,因为即使在这几家中,由于出版社采用的方法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一般初学者可能会使用以下几种字帖:一是按原迹或原拓影印的,比如颜书《告身帖》、柳书《神策军碑》《张猛龙碑》等。这类用原迹原拓影印的本子是最理想的本子。它不但保持了比较准确的结构、用笔风貌,而且还保持了原作的章法。

二是将原迹原拓选字拼成,称为选字本,如将《颜勤礼碑》、苏轼《醉翁亭记》中的字顺序打乱,按笔画多少或偏旁集中排列,这类帖由于在单个字中仍然保持了较准确的风貌,只损失原有的章法(如字距、行距),而初临书法不同于创作,章法本不是个重要的问题,故尔也不失为较理想的范本。

三是经过修补改刻的作品,这类帖在一些选字本和翻刻、石印本中很常见,相比而言,它的临摹价值也不太高。经过翻刻修改的字帖,一般必然会丧失原迹原拓的风貌,笔画修光修挺,线条光滑而缺乏力度,用笔的动作也难以捉摸,而这些都不利于初学者对原迹风格的体验和研究;当然,它至少保持了原迹的结构,在初学阶段,掌握结构是当务之急。

四是今人临写古人的摹本,或是印刷品或是手迹。能临像古人原迹的作品,本身应该是有价值的。但作为范本而言却未必妥当。因为每个人(即使是有成就的书家)在临摹古迹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理解和书写习惯,临本与原本之间总有相当的距离,不但在技巧上如此,在气息上更是如此。拿一些尚未经过历史检验的今人临本再作为自己的临本,实在没什么收益。

五是双钩本,一本喜爱的字帖,能购到固然好,购不到的话,就只能双钩,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如以双钩本作为朝夕揣摩的临摹范本则不妥。首先,双钩的细线与原帖毛笔笔画的墨迹间难以完全相吻,这种距离对艺术作品而言已是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枯笔、渗化笔,双钩就更难表现。

再次,原帖的笔画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不但是一具线条外形的躯壳,而且可以从中寻找分析出其用笔的大致过程(如提、按的部位),还可以从中体会出速度快慢,含墨多少,这一切内容都是初学者迫切需要的。一变成双钩,则真成了线条形态的躯壳,一切动作、速度所留在墨线中的痕迹都没有了;所以它是最不适宜作为范本的一种。

从上述可看出,初学者比较适合使用第一、二种字帖,不宜使用第四、五种字帖。

2.这本帖适宜不适宜学。了解了字帖的质量高,并不等于过了选帖这一关。五光十色的流派风貌,也使学习者踌躇不决。学颜、学欧、学赵、学苏、学北碑、学南帖各家都可学,又不能都学,这确实是个矛盾。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有喜欢劲挺的,有喜欢秀媚的,有喜欢雄浑的,取各人所需,方得其宜。明明自己喜欢褚遂良的秀逸风格,却硬去赶颜书雄强的时髦,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有每天面对着自己喜爱的字帖,才会有兴趣去临习研究,特别是在初学尚未能理智地控制自己学习情绪时,兴趣是个绝对重要的因素,它能帮助你树立长期作战的信心。

总之,只要找到一个高质量的、同时又是符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帖,选帖这一关才算过了。它将是你未来翰墨生涯中的一个良好起点。

二、临摹

临摹范本佳帖是学好毛笔字的必由之路。临摹的历史相当悠久。现今发现刻在兽骨上的原始汉字中就有两排相同的字,一行刻得好,一行刻得差。据专家考证刻得差的是学生临摹老师的“习作”。

“临摹”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综合。“临”是对着字帖一笔一画地照着写;“摹”是影衬在字帖上摹写,又称描,这两种方法都是初学写字的方法。

1.摹写

摹写有描红与影摹之分。

(1)描红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兵器、乐器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兵器、乐器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伤花怒放

    伤花怒放

    这本书是中国出版的关于西方摇滚最优秀的作品。近500副稀缺历史图片,规模宏大,材料丰富,从摇滚与革命,摇滚与极权,摇滚与高雅,摇滚与民族,摇滚与秩序,摇滚与性,摇滚与宗教,摇滚与毒品几个方面讲述了摇滚在发展历程上的被缚与抗争。
  • 美术史求索录

    美术史求索录

    李福顺先生为现今国内著名之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本书为其书画鉴赏方面的文字集稿,可供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阅读。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终焉之启

    终焉之启

    信念的火焰点亮前行的道路,黑暗的薄纱笼罩的世界之下,坚定的步伐之声正在缓缓响起。这是一个充斥着神魔的世界,正在跨入星际的世界,这是一个拥有着一切可能性的世界。
  • 影后重生之我美我有理

    影后重生之我美我有理

    前世,黎宁经历重重困难……可不想一朝重生,她竟然又回到了七年前,回到了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重活一世,黎宁打定主意,这一次她要成为影后!可不想却是招惹了整个娱乐圈最尊贵的男人。“别……薄总!我忙着复仇,没空恋爱!”“没空恋爱?”男人轻笑,拉出红本本,“那不如咱们直接领证结婚?”
  • 灵魂摆渡

    灵魂摆渡

    喝过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忘却前生,芸芸众生走过的一遭。但凡万事都免不了特殊一词,奈何执念太深的鬼魂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着,无法投胎。
  • 我在卡牌世界制卡

    我在卡牌世界制卡

    一个电话醒来,胡言发现自己穿越了!爷爷给自己留下了二选一的财产!得到了一个可以制作卡牌的系统。世界多了一种主旋律,人的一生都与卡牌有关,身份证,银行卡,饭卡,交通卡,战斗卡!等等!最后一个是什么鬼?咦?怎么还分元素卡,野兽卡,人族卡,精灵族卡,龙族卡,鱼人卡,魔法卡,陷阱卡,装备卡,武器卡,空间卡,宠物卡。。。居然还有执卡师这个行业?为什么我的专业却是机械自动化?
  • 飞天纪事

    飞天纪事

    这是一条小龙如何学会“飞翔”的故事,亦是一条小锦鲤如何学会在大江大河里“游泳”并且翱翔于九天之上的故事,还是一个不普通的人类如何得道成仙的故事……
  • 你知星辰有此意

    你知星辰有此意

    〔虐文,慎入。本文免费,随便写写。〕两年了,沐星涵出狱了。对顾宁知的爱也消磨殆尽了。直到后来,顾宁知明白是他亲手弄丢了那个曾经满眼都是他的女孩。他悔了,他最终悔了……
  • 玩命的教书先生

    玩命的教书先生

    每一个向命运挣扎过的人都值得尊敬,象牙塔里的高校教师也不例外。
  • 亘古魔

    亘古魔

    “不灭动,风云涌,阴阳现,日月颠。轮回悟,乾坤变,大魔出,天地哭。”这段禁忌口诀中究竟预言着什么?所有的阴谋都会在这里展开,所有宿命都会在这里结束。
  • 冰族传说之龙的传人

    冰族传说之龙的传人

    昔日友谊逐渐散入四方。昔日爱情慢慢随风飘散。信任二字不断接受挑战。人越成长越是难以找到原来模样。但,紫汐相信总有一天,一切将只如初见。《冰族》将为你逐渐展开人世最现实的一面,跟我一起战斗吧!——疯子(说)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