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5200000013

第13章 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1)

秦良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列入国家编制,写入正史“列传”的女将军。

红颜奇志

秦良玉,字贞素,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城西乐天镇郊鸣玉溪畔,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雄伟,风光峻秀,秦家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父亲秦葵,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母亲王氏,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秦邦屏、秦邦翰,下有弟弟秦民屏。

秦家这个当地的苗族大户虽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却仍保持着苗家彪悍尚武的特点。秦葵是文才武略样样精通,舞起枪来一招一式颇有大将风度。自古“学而优则仕”,虽是少数民族,秦葵也曾一度执着于科举求功名。

可惜秦葵生不逢时,大明朝中期在经历了弘治中兴之后,国力日渐衰微,荒唐的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把朝政搅得乱七八糟,一度宦官当权,去世后因其没有子嗣,群臣拥立兴献王之子十五岁的朱厚熜入继大统,改年号嘉靖。朱厚熜本是皇室的旁支子孙,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其继位之后先是坚持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无中生有地在孝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由此掀起一场沸沸扬扬、惊心动魄、持续十几年皇统与家系的“大礼议”之争。尽管如此,嘉靖继位初期还算尽职,致力于除旧布新,革除正德弊政,罢免掌权宦官,清查勋戚们的田产。可是到了中年以后,却专注于修坛炼丹,企求长生不死,同时又迁出紫禁城,住在离宫别苑,臣僚们又一次大失所望。不幸的是,这个皇帝统治了大明朝达 45年之久,时间之长仅次于万历。

随后即位的朱载垕隆庆是一个平庸毫无建树的皇帝,对治国安邦一窍不通,临朝时如同木偶,常常让大学士代答其他官员的呈奏。庸碌的隆庆在位仅仅六年就病死了。

隆庆六年 (1572年),其三子年仅九岁的朱翊钧继位,是为明神宗,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万历在位 48年,是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张居正接任首辅后,于万历元年 (1573年 )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政治上整饬吏治,任用贤臣,启用名将戚继光抵御沿海倭寇,派遣潘季驯先后四次治理黄河。因为首辅张居正辅佐协助,万历在位头十五年,每况愈下的明王朝日见转机,国家收入大增,用度充裕,当时太仓藏粟达 1300万石可支用 10年,国库积银六七百万两,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史称“万历中兴”。

可惜好景不长,万历十年 (1582年 )张居正死后,因为反对派对张居正改革发起攻击,不到半年,万历皇帝就下旨查抄张家,并免去了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大权独揽,再无人约束和挟制的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真正自由了,他开始近乎疯狂地追逐酒色财气,抽大烟,选美女,养“十俊”(同性小太监),玩花鸟,修建定陵……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按理,坐拥天下的皇帝应该是最不贪财的,可恰恰相反,万历皇帝是个大财迷,可以说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亲自聚敛钱财,除了增加对百姓的田租赋税,还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当矿监、税吏,肆意搜括民脂民膏。

因册立太子之事,万历还与内阁展开了长达十余年拉锯战式的立储之争。立储之争更加剧了官僚集团各派之间的门户之争,东林党、邪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朋党互相倾轧,党争愈演愈烈,势成水火。立储之争虽然以群臣的最后胜利告终,万历极不情愿地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却因此产生了扭曲的报复心理,开始了空前绝后的“大罢工”,“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皇帝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以致许多朝臣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

连续几任皇帝疏于国事,明王朝朝纲松弛、贪贿成风,国力日衰,已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民变、兵变、少数民族的叛乱时常发生,北方蒙古族威胁、东南沿海倭寇觊觎,在东北黑山白水间崛起的满洲女真族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日渐强大。

清高宗乾隆在《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曾评价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史学家们也一致认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这是后话。

虽是一介草民,秦葵却早已洞察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之处境。屡屡科考次次落第,空有一腔报国热血的秦葵在四十岁那年获得了“贡生”之名后,渐渐打消了科举求仕的念头,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几个儿女的培养上。他不仅依汉族大家风范,教子女读书识字,也不忘苗家传统,“丁乱世,喜谈兵”,从小培养子女们学习文韬武略,训练他们舞枪弄棒、骑马射箭,以免在兵火战乱中“徒为寇鱼肉”,更勉励他们长大“执干戈,以卫社稷”。

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自幼禀赋超群,聪慧娴雅,活泼伶俐,父亲尤其宠爱。秦良玉与兄弟们一起长大,自幼学习刻苦,十余岁便通经史,会写诗词;同时随父习武也日见精进,都说女儿家娇弱吃不得苦,可她一开始便如男子一般骑射击刺,舞剑耍枪,从不哭疼喊累。秦良玉也不以自己是女儿家而自卑,她还经常用历史上爱国名将、民族英雄的成就激励自己。很快其文韬武略不但比哥哥邦屏、邦翰,弟弟民屏稍胜一筹,就是在忠州当地也堪称翘楚。

眼见着子女们一天天长大,良玉及笄之后已是文翰得风流,兵剑谙神韵,父亲秦葵甚是宽慰,却也曾大发感慨:“贞素文武双全,你哥哥弟弟都不及你,只可惜是女儿身,要是须眉男儿,必然出将入相,前程不可限量。”良玉一脸不服气,一番豪言壮语掷地有声:“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小小年纪竟有此奇志,父亲非常惊讶,对她也益发重视。

白杆奇兵

万历二十年(1592年),秦良玉年方十九,出落得如花似玉,秀外慧中,这样一个喜欢舞刀弄枪的俏美人更显飒爽英姿,惹人垂爱。当时,忠州知州曹魁的儿子曹皋无意间碰见秦良玉后惊为天人,曹皋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好色之徒,其纳妾的无理要求被良玉断然拒绝后竟打起了坏主意,倚仗父亲的权势勾结忠州巡捕,诬陷秦良玉支持刁民抗税斗争、围攻朝廷税监,将其抓捕入狱。

忠州秦葵一家安守本分、乐善好施,在当地苗民中口碑极好。听闻良玉无辜被捕的消息,附近苗民义愤填膺,纷纷谴责官府栽赃陷害。老族长甚至带领大家到衙门为良玉申辩作证。经多方努力,秦家人东拼西凑,想尽办法,凑足了官府要求的赎金,秦良玉才得以出狱。说起来这还得益于万历皇帝那荒唐的特诏:各地囚犯,除罪大恶极之徒外,尽可以出钱赎罪。说起此诏的颁布,应是缘于援朝逐倭(日本)之战。

万历二十年,日本大举入侵朝鲜,节节败退的朝鲜国王李昖无力抵挡,便接连地派遣使者向大明万历皇帝求援。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在“迎敌于外,毋使入境”共识指导下,大明朝廷正式出兵援朝。要知道打仗最是烧钱,援朝又是远征,其军需用度甚是庞大,日费白银不在万两之下,而彼时镇压宁夏哱拜之乱早已耗费大明王朝两百多万的帑金,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可贪财的万历皇帝却不愿意动用大肆搜刮矿税存下的私房钱。为填补巨大的财政赤字,也就有了让囚犯出钱赎罪的荒唐之举。

良玉已年方十九,加之担心曹皋不肯善罢甘休,父母为她的婚事着急,托媒婆寻了好几门,都被她一口回绝,寻常人怎能轻易入得了这文武双全女子的法眼。无奈之下,曹葵征求了良玉的意见后,决定比武招亲。

鸣玉溪畔,天高云淡,比武招亲的擂台热热闹闹地摆开。谁料,曹皋竟然也来打擂,被狠狠教训了一顿后落荒而逃。当日,一位器宇不凡的翩翩少年谦逊宽厚,举手投足毫无练武之人的鲁莽粗俗,仅赤手空拳便打败了多人,一招一式娴熟大气,招招点到为止,从不恶意伤人。几个回合下来,一旁观战的秦良玉早被他的高超武艺吸引,最后竟兀自提两剑上台,一把先掷于他,自不多言,挥剑袭去,两人缠斗,凌厉的剑气在风中嗖嗖作响,一时胜负难分。这场切磋,可谓酣畅淋漓;这场切磋,也定下了秦良玉的终身大事。秦葵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位英武非凡、令秦良玉怦然心动的如意郎君便是当时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想必这位马大人也被秦良玉的花容月貌及飒爽英姿所吸引。比武招亲后不久,秦、马二人便结为百年之好,婚后生下一子,取名马祥麟。

说起来石柱也属忠州,离秦良玉的娘家不远,是一个苗族人为主的郡县,朝廷设置宣抚使统辖这些归顺了大明的苗人。宣抚使乃明代的土司官职,品秩介于知府和知州之间,从四品。

说起明朝的土司制度,还要追溯到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羁”为马络头,“縻”为牛牵绳。马络头和牛牵绳都是约束和牵引马、牛的,“羁縻”制度就是用马络头和牛牵绳把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头头(奴隶主、部落贵族)给络住,鼻子给穿上绳子。元朝则将“羁縻”制度完善,并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正式推行土司制度,即分封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官职,称之为“土官”,其实质是“以夷治夷”,即利用土官治理土民,土官负责当地行政、赋税、官司、招兵等诸多事务,其职务可以世袭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

明袭元制,并将土司制度加以完善健全。“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国朝兵平六诏,诸夷纳土,乃各国因其酋长,立为宣慰、安抚等官”。也就是在府、县流官管辖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抚司和长官司等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土府、土州、土县等官职。《明史·职官志一》:“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从三品)之袭替,胥从其俗。附寨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诰敕辨其伪冒。”

虽说土司(土官)多是少数民族土著,但也有例外,这些非当地土著的土司多是朝廷褒奖部分开国功臣而获封。马千乘所在马氏一门所世袭的石柱宣抚使一职,正是属于这一类。马千乘并不是苗人,却是名门之后,追溯起来,其先祖乃东汉时期“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祖籍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元朝时马援的后人中有人建立了战功,被封为石柱宣抚使,官职世代沿袭,石柱才有了马氏一脉的后裔。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明开基皇帝朱元璋相继消灭了以武昌为中心的陈友谅的汉政权,以苏州为中心的张士诚的东吴政权,以浙东为中心的方国珍政权,以福建为中心的陈友定政权。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傅友德率大军十万讨伐由明玉珍建立的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夏政权。在平定蜀地的过程中,马援的后人石柱土司马克用主动归顺。

洪武七年(1374年),大明朝廷依旧册封马克用为石柱宣抚使,并许其世袭其职。自马克用于任宣抚使以来,历时二百多年,经十一代,方才传到了马千乘(其父马斗斛)。

大明朝除了在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官以外,部分地区还同时设置朝廷委任的行政官,这些朝廷委任的官员与土官相对,称之为“流官”,“流官”顾名思义,是指非其长久之任,任职者来来去去、不断流动的意思。有的是在各级土官中交错任用流官,有的是在同一级官职中正副职分别用土官和流官,土官和流官交错并存,其目的主要用来巩固中央集权,规避土司政权扩张和权力过度膨胀。

明初,为了彰显天朝国威,中央政府对土司的控制和管理是比较严格的,比如土司要承认自己是朝廷委派的官吏,服从驱调,承担规定的各种义务;土司由兵部委任,不调离原地,职位可以世袭,但须由朝廷认可,而且不论路途远近、品秩高低(九品以上),均须赴京师受职;土司不守法度,与流官一样革职;在本民族征收的各种税赋,须部分上缴朝廷;土司拥有武装,必须服从朝廷调遣使用。到了明朝中后期,封建王朝的日趋衰落,明朝廷对各地土司的控制也大大的削弱了。

石柱地势偏远,苗家民风慓悍,时有叛乱发生;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保境安民。马千乘俊秀严毅,“整莅军伍,莫不股栗”,却也不乏铁汉柔情,对妻子极其关爱、尊重,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治军用兵也常常彼此商议。秦良玉嫁到马家,可谓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她一身文韬武略派上了用场。她多次建议丈夫:“今天下多故,石柱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练兵为保境计。且男儿当立功万里,继先高祖新息侯家声,何区区固吾圉为?”足见其远见卓识,她本着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协助丈夫精心训练士卒。

几年时间,秦良玉就帮着丈夫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因手持“矛端有钩,矛末有环”白杆长矛得名“白杆兵”。“白杆枪”乃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创制。石柱境内多山,山上多松柏树,松柏树比铁轻,韧性亦丝毫不逊于钢铁,不易被刀砍断。用这类松柏树做成长杆,上装带刃的钩,下装坚硬的环,就成了轻便灵活的钩镰枪。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攀爬悬崖峭壁轻而易举,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一时间这支数千人的白杆兵以强大的战斗力威镇四方,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

而真正使这支白杆军威名远扬的是平定播州杨应龙之役。

播州(今属贵州遵义)原为古夜郎故地,辖地介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山川险要,地势偏僻,土地广袤。播州宣慰使乃大明六大土司之一,统领六司七姓二安抚,根基深厚,势力强大,在大明朝的六大土司中当数第一。唐朝乾符三年(876年),杨端进入播州,传至杨应龙已历 29代,约有七百余年。隆庆五年(1571年),杨应龙始袭位受封播州宣慰使。

万历二十年(1592)起,骄横跋扈、阴狠嗜杀的杨应龙便公开作乱,当时明廷因朝鲜之役对叛乱未及时采取有力对策干预。杨应龙反复无常,时叛时降,一边假意征兵支持朝廷援朝,又大交赎金抵罪,一边却率领苗兵连续占领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屯堡与城镇,奸淫掳掠,鱼肉乡里,作恶多端。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杨应龙再次煽动当地九个苗族部落举旗反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地势险要自成天然屏障,叛军更加肆无忌惮,猖獗一时。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贵州巡抚江东之派都指挥使杨国柱讨伐杨应龙,结果三千军队全军覆没,杨国柱战死。

同类推荐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是一部全面介绍袁世凯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本书从客观事实入手,自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再现了袁世凯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宪政运动、丁未政潮、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交涉《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诸多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充分揭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不做空泛的议论。本书着意刻画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使读者能够确切了解引发事件的原因,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袁世凯全传》还配以大量的图片,并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与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以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
  • 马云正传: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马云正传: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身材矮小的马云,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的大人物.短短15年间,他从英语教师成长为互联网大亨,并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私人财富都是靠从国有部门分一杯羹获得.但是马云乘着互联网之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他与硅谷一些有着响亮名字的人物之间的争斗,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而他以各种"大手笔"搅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让银行颤栗,菜鸟物流强势来袭,阿里将成为史上最大IPO整体上市……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热门推荐
  • 梨涡少年等等我

    梨涡少年等等我

    本文是讲述易烊千玺和女主夏嫣羽之间青梅竹马的故事,以易烊千玺为主角,王俊凯,王源为配角,我是千纸鹤,所以偏爱易烊千玺,觉得这本小说好看的加我QQ:1057079365我尽量更得快一些,因为我是初三党,没有什么时间,快要中考了,等这段时间过去了,我就会大更!所以请大家见谅!谢谢!
  • 重生之幸福农女

    重生之幸福农女

    前世,任向阳一生默默无闻,最终在无限悔恨中死去。没想到上天带她不薄,得一方空间以重生。种菜卖菜,种瓜卖瓜,种花卖花,可是钱来的好慢啊!“哇,原来空间还有这功能啊!“靠赌石挣来一笔巨款,咱有记忆,做投资,公司升值钱财滚滚来.这下可以安心种东西过我的小日子了吧!可是心里还是有个遗憾肿么办,前世,“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原来……
  • 自动成神

    自动成神

    全能自动系统,一切皆可自动,圆你懒癌梦!自动修炼,自动战斗,自动画符,自动下厨,自动教学,自动把妹!自动成神都没问题!成为一代全职高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你是天才?好吧,那我勉强做个绝世天才!你后台强硬?不好意思,只要是我敌人,你就得趴着!你是某国公主?不好意思,是美女就给我躺着!
  • 林小林求生记

    林小林求生记

    憨憨的大三医学系女学生林小林,在去网吧的路上发生意外,穿越成古代小平民,开启求生之旅…
  • 火辣萌狐王爷你走开

    火辣萌狐王爷你走开

    一个什么都会的杀手,在朋友的算计下—重生,然而,重生的身体竟然是一只狐狸!巧救轩王爷,在他的王府住下,杀机不断,你以为我代号S的杀手是吃草的?你有仙兽?很牛逼?信不信哥分分钟让他跪下唱征服?你有绝世丹药?很珍贵?我一般都是当糖豆吃的!啊哈?来一个帅哥表白?抱歉!暝!上!你跟暝一比,弱爆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路行

    星路行

    无尽星空,太古上域,天地沉浮,众生不平。唯有修星一途方可攀登大道,星路虽是漫漫,但无数人却是义无反顾。其中有一少年名楚千逸,自桃源乡而出,也许此时的他尚不清楚自己会有何等传说展开……
  • 亡者的誓约

    亡者的誓约

    噩梦里,自己被掏出了心脏,同侍卫一起丢下了悬崖。现实里,从悬崖下醒来,旁边尽是尸横遍野……不知是刮过了一阵风,还是怎么触到了他一下,死亡了很久的尸体,刚刚好像动了动手指。
  • 相府嫡女风华之弃妃逆袭

    相府嫡女风华之弃妃逆袭

    她是相府嫡女,母亲过世之后,她在相府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父亲几乎没有再过问她,她的哥哥也去了边关,府中的姨娘欺负她,庶姐对她更是过分,随意点打骂她,之后,一道圣旨她嫁给了当朝最不受宠的皇子四皇子,谁都知道,四皇子有心上人,新婚当日,四皇子更是过分,大婚当日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她,更是一纸休书,甩在了她的脸上,你可以走了,她没有说什么不卑不亢的拿着休书离开了,后来他才明白,她只是利用他离开束缚她的枷锁,他,嘴角勾起了一抹邪魅的笑,很好,后来她以为她等到了那个爱她的人,结果她错了………她问自己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真情这种东西吗?
  • 沈得朕心

    沈得朕心

    提到沈家,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满腹才华的大小姐,同样齐名的却是行为乖张,纨绔不堪的五小姐沈芜!当今后宫第一人皇贵妃出自沈家,沈大小姐嫁入了皇家,而沈芜也逃不过嫁入皇家的命运,世人皆叹盛京沈家深得圣心,却无人得知这背后沈家亦是走得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