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文,是党的各级组织与机关制定的,具有表达各级党组织的意志,记录保存政绩,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工作,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等多方面的作用。
一、党务公文的种类
1、按内容、用途划分
(1)公报。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主要决定事项用“公报”。
(2)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用“决议”。
(3)决定。对重要问题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及决策用“决定”。
(4)指示。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5)条例。由领导机关决定或批准,规定某些事项或机关、团体的组织、职权等带有规章制度性质的文件用“条例”。
(6)规定。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带有约束性的措施用“规定”。
(7)通知。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文件,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要求下级机关办理,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8)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用“通报”。
(9)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用“请示”。
(10)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用“报告”。
(11)批复。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12)会议纪要。记载和表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用“会议纪要”。
(13)函。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请求等用“函”。
2、按行文关系划分
(1)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所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单位向下级所发的公文,如公报、指示、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等。
(3)平行文,是平行的机关单位,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如公函和某些告知性通知。
3、按公文办理时间划分
(1)特急件,是指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和处理的文件。
(2)紧急件,缓急程度稍次之,也是需要急速处理的文件。
(3)常规文件,指按正常的速度形成、运转和处理的文件。
4、按公文的性质划分
(1)指挥性公文,是党的领导机关制发,用以领导、指挥、协调工作的文件,如决定、决议、批复等。
(2)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工作、请求批复、反映情况的,如报告、请示等。
(3)知照性公文,是各级党的机关向一定范围通知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公布要求的文件,如公报、通报、通知、函等。
(4)法规性公文,是党的各级机关制发的某个组织或工作活动的规范与要求,必须强制遵守、认真执行的文件,如条例、规定等。
二、党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不同于一般的政论文章、新闻报道或其他文字材料。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法定的权威性,对公文写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文,对公文的种类、制作程序(包括起草工作)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
(1)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加以说明。
(2)情况要确实,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精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篇幅要力求简短。
(3)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不允许用简缩法,诸如“91年”,“去年”等;引文必须加用引号,并注明出处。
(4)公文中的数字,除发文字号、统计号、计划表、序号、百分比、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在同一公文中,数字的使用应前后一致。
(5)引用公文应注明发文时间、机关、标题和文号。
(6)用词要准确、规范。在使用简称时,应先用全称,并加以说明;不写不规范的字;公文的语言要做到表达准确。
三、党务公文成文的基本程序
1、拟稿
拟稿又称撰稿、草拟、起草,指的是形成一份正式文件之前的文字工作。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都很强的非常严肃的工作,又是一项很细致的文字工作。
一般来说,重要公文由领导人亲自拟稿或主持拟稿,日常公文由秘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拟稿。起草重要文件,必须事先拟出撰稿提纲。需用的材料,包括情况、事例、数字等,要事先调查准确、搜集全面,并考虑好它们的利用和安排。必要时,还得组织座谈、召开讨论会,讨论撰拟构思或提纲,以集思广益。
起草公文应把握的关键环节是:
(1)形成思路。这是明确文件起草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的关键一环,也就是“走向”、“构架”的阶段。完成好这一段的工作任务,首先要真正吃透两头,即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的精神,了解和掌握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情况,这是起草公文的基础条件。其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本单位、本部门的问题放在全党和国际国内整个大环境中去思考。再次,要善于领会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的意图。一要根据领导交代的题目或某种意向,预先作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想法向领导汇报,领导根据汇报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和补充,最后形成起草思路;二要领导先谈思路和要求,根据他交代的思路和要求去动笔。
(2)写出初稿。这是动笔“实施”阶段。从讨论思路、提纲到写出初稿,这是一个飞跃,对执笔者来说也是艰苦工作的过程。因为从口头议论到真正动笔往往大不一样,通过动手写作才能暴露矛盾,深化和细化认识,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思路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动手起草阶段,最好还是要构思成熟,不要操之过急。
(3)反复修改。重要文件的起草一般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反反复复修改多遍。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将领导同志个人或集体讨论提出的观点、思想和修改意见,通过执笔者的斟酌取舍,尽量吸收到修改稿中去。
2、审核
审核是指文稿拟好之后,办公厅(室)或负责拟稿的业务领导者在送交领导人签发之前,对文稿的全面审查。审核的重点是:
(1)是否需要行文。按照规定,已在报上或在会议上印发了的讲话或材料不再行文。
(2)公文的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等。
(3)提出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提出的依据是否充分,由谁执行、怎样执行、期限要求等是否明确具体,涉及的有关问题或其他部门是否都有解决办法和妥善安排等。
(4)文字表述是否通顺明了,准确简练,标点是否恰当。
(5)文种使用、文本格式是否规范。
文稿审核后,如不符合要求,一般性问题可以直接处理;需要作较大的改动,应附上具体修改意见,退回给撰拟人修改。
3、签发
签发是指机关主要领导对审核过的文稿进行最后审定并签署印发。这是最后定稿并批准发出的一项决定性工作。签发人要认真审阅把关,不可越权签发,也不可过分依赖审核人而未经自己仔细过目就轻易放行。如遇联合行文,要由所有联合发文单位的领导人协商会签。签名要端正、清楚,不可过于潦草。
4、缮印
缮印是指将文件定稿制成正本的技术性工作。“缮”指誊抄缮写,“印”指打字、打印、铅字排印、复印机复印等。在缮印的过程中,一要忠于原稿,不允许随意改动原稿的文字、段落、标点符号和格式。如发现原稿有不当之处或有误,必须经过审核部门同意再作处理;不经同意,无权擅动。二要细心谨慎,注意文面的整洁、美观。
5、用印
用印是在需用印章的文件上加盖机关或领导人印章。需用印章的文件,其原稿上如无机关领导人签发字样,不得用印。
四、党务公文处理基本程序
公文处理是机关公文管理的纽带,是文书工作的中心环节。
公文处理的程序包括收文、拟办、批办、承办、传阅、催办、办复等。
1、收文
收文指文件的收进、登记和送阅。收进文件先在收发室进行拆封、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文文号、机关名称、日期等,然后送往文书部门进行第二次登记,内容除以上项目外,还须增加内容摘要、承办部门、承办情况、复文号、案卷号等。收文人员收文登记后,要迅速交办公部门领导人阅读拟办。
2、拟办
拟办指机关办公部门的领导人对收文进行阅读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办公部门领导人接到收发部门送来的公文后,要立即阅读,然后根据文件的缓急、密级、阅读范围和具体内容,考虑机关领导人的具体分工情况,拟出初步处理意见。
“拟办”直接影响“批办”,所以拟办程序必须由机关办公部门的领导人负责完成。
3、批办
批办指机关有关领导人对拟办文件进行阅读并就拟办请示提出处理意见。领导人批办文件,要认真阅读全文,迅速批示,及时退交拟办部门。还要防止推来转去,公文旅行、长期积压等现象。
4、承办
承办指机关有关部门根据拟办和批办意见具体处理文件,执行文件精神。承办部门要主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迅速根据批办和拟办意见考虑处理执行文件的方案或计划;对于联合承办的文件,主办部门要主动做好协商工作,协办部门要积极配合。总之,要分清轻重缓急,保证批办拟办意见落实。
5、传阅
传阅指组织有关人员阅读一些非承办性的文件,也包括单份或份数不够的文件。对大中型机关、单位,可设立“阅文室”;对离、退休的老干部或其他行动不便者,可专人送文传阅。传阅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既不能缩小,使文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也不能随意扩大,造成泄密或影响工作部署。
6、催办
催办主要是指对文件承办的检查和催促。需要催办的文件有这样几类:一是上级机关下行本机关的文件;二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向本机关联系工作、商洽事务的文件;三是下属单位主送本机关的请示性文件;四是人民来件的回复;等等。催办的方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情况或面询,或电话询问,或便函催询等。
7、办复
办复指文件承办完毕后,将承办文件退交办公部门,给予回复。办公部门要将文件处理结果及时报告有关机关领导人,特别是批办过文件的机关领导人,然后将文件归卷。
五、党务公文立卷基本程序
立卷是将办理完毕的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公文材料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随时归卷、最后整理成案卷归档。
立卷的步骤包括检查归卷卷宗、排列卷内文件顺序、编写案卷标题、填写卷首目录表和卷尾备考表、填写案卷封皮和装订。
1、检查归卷卷宗
检查的内容有这样几项:一是卷宗内的公文材料与归卷类目是否吻合;二是检查卷内公文材料的保存价值是否基本一致;三是检查卷内公文材料是否过于庞杂。
2、排列卷内公文材料顺序
排列的方法有:按公文材料的时间顺序排列;按工作程序排列;按卷内公文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等。
3、编写案卷标题
案卷标题要概括卷内公文材料的自然联系及主要的共同特征,体现卷内材料反映的某项工作的基本面貌。案卷标题的基本结构是:机关单位名称、时间、问题或文种、案卷用语。
4、填写卷首目录表和卷尾备考表
卷首目录表是概括案卷内公文材料基本情况的纲要,是案卷内容的概貌,也是查考的索引工具;卷尾备考表是供立卷时说明卷内有关情况的,也是备考工具。
5、填写案卷封面和装订
案卷封面是案卷的门面,应填写本单位归属的机关全称。其他各项按栏目填写,字体要适中、醒目、美观,填写完毕后,进行装订。装订前要拆除公文材料的订书钉、大头针之类金属物,装订要用线装,不要订压卷内文字,不规则的图表要折叠合适。
六、督办、催办、查办工作
(一)督办、催办、查办工作的作用
督办、催办、查办工作是党的文秘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1)督办,也称督办检查。它是秘书部门协助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对有关事项进行督促办理、检查落实的工作。
(2)催办,是文书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文秘人员对有关单位和部门承办公文情况进行的催促和检查。催办一般只限于公文办事上,对保证公文在要求的时间内处理完毕,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拖拉积压等现象有促进作用。催办有对内催办和对外催办两种。对内催办,指对本机关、单位内部承办文件情况的检查督促;对外催办,是对本机关、本单位向外机关发出的文件催询办理情况。
(3)查办,也是文秘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是文秘部门按照上级批示、会议要求和领导人的有关批示,通知有关单位抓紧办理,并催促落实。查办带有对工作程序、要求、质量、效果等进行检查的性质,以防止弄虚作假,以偏概全,以次充好。查办有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重要工作部署的实施等作用。
在具体的工作中,虽然督办、催办和查办的工作重心及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但这几项工作在转变党的机关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保证领导决策的实施,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
督办、催办和查办工作,从其工作内容和性质看,是一种指令性的高层次领导工作活动,具有较高权威性、严肃性,它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督办、催办、查办工作已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因此,各级文秘部门应遵循这项工作的规章制度等,做好督办、催办、查办工作。
(二)督办、催办、查办工作的形式
督办、催办、查办工作的具体形式常见的有:发函督查、电话督查、面对面督查、督查组织协调、督查网络联合办理等,有时是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
1、发函督查
这是督查工作的主要形式,可通过制发文件和发催办、查办通知的方法部署督催查办事项。
2、电话督查
电话督查指根据办件的时限要求及承办部门的工作效率,及时用电话催促询问办理进展情况,督促其工作。电话督催应有记录备案。
3、面对面督查
为加快督催查办事项的落实,必要时可直接深入承办单位进行面对面的督促检查,敦请其尽快解决问题。这是解决工作中推诿、扯皮、梗塞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4、督查工作的组织协调
对涉及几个部门的督查事项,及因意见不一致、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等出现问题久拖不决的情况时,可以由负责督查工作的文秘人员出面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具体的协调方法有:
(1)个别协商。即与有意见分歧的各方分别商谈,交换看法,协商处理。
(2)书面协调即把经过初步研究的协调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发至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协商解决问题。
(3)召开协调会。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4)督查网络的联合办理。所谓督查网络,就是由领导机关和所属各单位分管督查工作的领导与专、兼职督查人员组成的督查工作系统。通过这个工作系统联合办公,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可以把分散的督查力量联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督查网络的整体效能,提高督查工作的效率。
七、党务公文常用文体
1、命令
命令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布重要法规和重要指示,采取重大决策和重大措施的一种公文。
命令具有强制性、指挥性、权威性、领导性和严肃性,下级机关必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