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7000000061

第61章 挑战传统,敢走寻常路——鲁班善于发明千古留名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创新思路更显得重要。如果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必将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进行全面考虑,才会对事物的原貌及本质看得更清晰、更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程。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更显得重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管理,小到一个单位以及个人的奋斗,创新无处不在闪耀着它的光芒。“商鞅变法”的精神永远值得称道,鲁班搞发明的新奇思想永远值得学习,因为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敢于不走寻常路。社会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要想向前发展,就必须有创新这一车轮推动其前行。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鲁班的木工。有一年,鲁班接受了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

于是,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也会很锋利吗?用它来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的就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也会影响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适合做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请铁匠们帮助他们制作了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

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被发明创造出来了。

鲁班成功的核心在于创新,这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根本不去留心事物的规律。

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规律并敢于创新的人,才会在成功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如果只停留于现状,是不可能找到捷径、得到发展的。只有对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好奇心,产生正确的想法,才能找出勇于创新的方法。专注地对一些微小事件观察、思考和钻研,才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更是使自己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的最佳捷径。

§§第19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活用历史之“小”智慧

大决于小,小亦可决大;小与大,没有必然的界限。为人处世,既要放眼全局,又要从小处着手,不忽视细节上的东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一个忽视“小”的教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小是大的分支,不重视细节,必会影响大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先小后大,先近后远。

同类推荐
  • 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理想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灯,是激发我们奋发的动力。但是,光有理想肯定是不行的。《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将通过无数生动的事例告诉你,如何才能将心中瑰丽的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在书中,作者认为,理想变成现实,第一是要有好心,第二是要勤奋工作。
  • 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

    本书讲述了尼克的亲身经历,同时也介绍了其他人的成功励志故事。书中告诉读者要喜爱你本来的面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要学会感恩,学会发现生命中的美!
  • 曾国藩家书(青少年快读)

    曾国藩家书(青少年快读)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热门推荐
  • 人在坑途落叶而知秋

    人在坑途落叶而知秋

    都市白领苏柳告别自己熟悉的岗位,挑战新媒体运营,没曾想初来乍到就被没穿Prada的女上司设坑考验。前领导为抱美人归,顶着偶像剧男主的脸暗中下绊,这届男主不太行!卧槽她追尾的车主居然是空降总部的总裁?偏偏这位海归总裁还是个小心眼……阴魂不散的初恋男友、恨不得将苏柳挫骨扬灰的前闺蜜不甘示弱、纷纷上线。职场处处是坑,苏柳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 放弃,也是一种快乐

    放弃,也是一种快乐

    我们可以设想无数个开始,却只能接受一种结局。我们可以装饰起点,却无法改变终点。这个季节早已注定,终究以伤感与不舍谢幕。等了这么久,该来的,总会来到。
  • 青荒行

    青荒行

    他,有灵根废丹田,百转千回始修仙,虽是修仙途,亦是人间路。神族已灭,各族共存。
  • 魔帝小妖妃

    魔帝小妖妃

    柒时本是不懂世事的小妖,奈何遇上了普度世间万物的善初,他是世人口中的真佛之人。柒时:小和尚,你叫啥啊?善初敲着木鱼不予理会。柒时:哎!你怎么不说话啊?闷不死你善初:……柒时:哎!你说我是妖怪还是人?善初:眼睑微抬,淡淡的撇了她一眼。柒时:(化成一只小狐狸)哈哈哈,吓着没?善初:无聊。嘴角却向上微扬着,淡淡的看着眼前这只瞎蹦哒的小狐狸。
  • 暗地繁华

    暗地繁华

    少年曹钊良,一直深爱李小莺,可他始终没有勇气表白,机会就这样错失。后来,李小莺不幸遭人玷污,曹钊良背负着这个仇恨,努力地想让心爱的女人幸福。另一个女孩阿雪,走入了这个少年的情感世界,他的感情故事愈加曲折,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开、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曹钊良,是否会迎来幸福人生……
  • 誓不为妃

    誓不为妃

    女主历经三生三世的磨难和遭遇,终于抛弃了追求她的帝王找到了真爱和心上人成为神仙眷侣的故事。
  • 诗颂恋歌

    诗颂恋歌

    欧美著名歌手和中国网络小说家一波三折的爱情……
  • 三国曹昂传

    三国曹昂传

    穿越成曹昂不是新闻,穿越成小时候的曹昂却是新闻。这时老爹曹操还在尽职尽责做着济南相,生母早死的曹昂还没有被丁氏收养,妾侍之子的身份让他备受欺凌,而野心勃勃的族兄们也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在这混乱的汉末,谁能够力挽狂澜、只手遮天?!尽在《三国曹昂传》!
  • 红楼之一代圣君

    红楼之一代圣君

    这是一个带着部分现代记忆的女孩转世投胎成了红楼里大周朝的一个皇孙徒明宣,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一直当做女孩养,后来恢复男儿身,一步步登上天下至尊的故事。本文借鉴红楼部分背景,架空朝代,主要参考明清两代。关于女主,是个出场较晚,也有特殊经历的人。关于红楼中的人物,所占篇幅不多,具体如何要看剧情发展,不过早早出场的林黛玉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黛玉的性子也会因为明宣带来的蝴蝶效应而有所改变。红楼世界是有神神鬼鬼的世界,但纵览全文,没有看到一个仙子能下凡的,可见凡间已是人道当立的时候,明宣到红楼不是去修仙的,而是把人道发展到一个新的巅峰。
  • 有间文库:面子问题

    有间文库: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剧中主要人物佟景铭秘书所苦恼的是“不能因为抗战失了身份”、“不能因为一件公事而把自己恼死”。他不务正业,对工作敷衍了事。当他闹了一辈子“面子问题”终于丢尽面子被免职以后,他所考虑的是向医生讨要一个“体面”的自杀办法,保住他的“面子”。剧中其他人物的“面子问题”又各不相同。老舍对这些人物的讽刺,不仅是对国民劣根性的又一次批判,也是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官僚机构的腐败作风的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