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4800000004

第4章 李瑞清及其诗、书、画(1)

关于李瑞清的诗,近代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称“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清道人李瑞清:玉梅庵,紫虚观,有时绝唱入云汉。”并指出李瑞清“诗五古最高,七言绝句有东川(李颀)龙际(王昌龄)格意,惜为书名所掩,人亦不能尽知也。”

李瑞清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迅速解体并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岁月。从文学史上看,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近代进步文学已经不仅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思想内容(一定程度上的反帝反封建倾向)以至文学形式(改革诗文、提倡白话、看重小说、输入话剧)方面,都为五四新文学的萌生做了必要的准备。李瑞清是封建官僚,他的文学观与现代的要求当然有一定距离,但作为光绪、宣统诗坛上的一位诗人,他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上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的。《清史稿·文苑传三》说:“瑞清诗宗汉、魏,下涉陶(渊明)、谢(灵运)。”陈可毅有诗赞他“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

李瑞清既是画家,又是诗人,所以题画诗尤多。如《自题画松便面》诗云:“孤根閟幽岩,坐观时运易。不能回岁寒,后凋复可益。”诗中“閟”通“秘”,是深藏之意;“时运易”指时势变迁。此诗为李瑞清的咏物抒怀之作,对不能变易环境的松树,作了嘲讽。实为自喻,伤清室覆灭。柳肇嘉《清道人传》说李瑞清“少治公羊学,为文学司马迁、范蔚宗。诗宗汉、魏,古直苍凉似曹孟德,绝句凄艳动人”。综观梅庵的大多数绝句,确乎如此。

李瑞清的诗以辛亥革命为界,很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纪游之作,有些诗中带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如《宝剑篇》等。晚年多借题画抒发自己悲哀的心情。如:荆棘参天大地芜,千红万紫总模糊。

人间久已无春色,共写秋心入画图。

——《题九秋图》

水晶帘外海波寒,庭院沉沉夜欲阑。

明月满天花满树,只今惟有梦中看。

——《为朱大题海天梦月图卷》

草色青春柳覆墙,玉骢嘶影立斜阳。

蘅芜满地春风晚,珠箔红灯总断肠。

寂寞青山常落晖,伤心今日时芳菲。

高楼倚槛人何在,愁见年年柳絮飞。

——《题许幻配宋梦仙夫人遗墨》

霜林谡谡变红黄,玳帽云天乱海桑。

莫上高原望秋色,青山无处不斜阳。

无赖残红照逝波,拳山勺水奈秋何。

江亭游履垂垂尽,看晚霞边一雁过。

——《秋望二首》

“寂寞空山悲故国”,构成他后期诗歌的主基调。李瑞清也填词(著有《梅庵词》),如《浣溪沙》“两岸红楼万柳条,兴亡何处问前朝,且贪明月趋今宵。花气侵筵催鲁酒,香风吹袂薄吴绡,夜乌啼断五更潮。”保持了与诗一致的创作风格。

在李瑞清诗中最值称道的是长篇五言叙事诗《弃妇行 为安侍御作》,堪称其代表作。诗云:日出东山阳,葵生西山陲。葵叶向日倾,日自中天驰。

日行顾有常,葵心无时违。将心比皎日,日逝心不移。

生小承母训,婉娩奉礼仪。朝学执麻枲,莫学治茧丝。

春日荐笾豆,秋日荐糁酏。肃肃庙堂上,雍雍相尝词。

既怀均壹德,窈窕多令姿。纳采事君子,诸娣从祁祁。

质明拜君姑,执笄行委蛇。黾勉主中馈,绸缪献盘匜。

惙惙敢自竭,永信同穴期。尝恐获愆尤,恩意中道亏。

愿化春蚕丝,为君身上衣。卫君千金躯,缠绵无巳时。

愿为双梧桐,为君爨下炊。火尽桐亦灭,桐心不可灰。

如何坚白心,忽复生乖疑。恩怨成鄙贱,皑皑易为缁。

但怨妾薄命,不怨君心非。君心磐石固,君姑良不慈。

君姑并不慈,阿嫂气如雷。有嫂早岁殁,兄公亦随萎。

诸姑犹痴孩,举动遭鞭笞。我田曰万亩,荒芜更不治。

豪滑肆吞噬,宗社见倾隳。宗社日见倾,阿嫂岂无知?

大姑守贞静,嘿嘿凄肝脾。小姑与阿嫂,亲如连理枝。

缉翩为鬼蜮,旦夕相孽媒。且以凡民丧,扶服呼相追。

矧更缀天属,五内相崩摧。惟知宗社重,宁识妾身危。

上堂拜君姑,阿嫂性如雷。诸姑母怀内,戚痛母怀悲。

哀哀诸孤儿,弱不任鞭笞。我田曰百亩,不治生蒿莱。

忍令祖父居,夷为它人栖。阿嫂既骄恣,惟恃母持维。

君姑便大怒,呶呶尔何为?诸孤自有母,有母自能儿。

大妇持门户,小妇共指挥。小妇如侏儒,大妇栋与榱。

侏儒捐可求,栋折焉可支?岂以营营蝇,欲玷皎皎圭?

大妇善织组,善我红罗帏。贡我明珠珰,炤耀生光辉。

妇不解亲媚,呶呶尔何为?有妇不如无,不如早还归。

阿妇闻此语,呜咽前致辞。入门事阿母,阿母多仁慈。

坐侍阿母旁,行与阿母依。从此别母云,不得奉盘匜。

儿不堪驱使,遣归理所宜。阿母善扶将,如儿常相随。

堂上别君姑,泪下如绠縻。堂下别夫子,悲极语转迷。

结发事夫子,常誓无相离。今妾被驱逐,非君得主持。

妾梦留君旁,妾魂与君依。昔日流苏帐,独坐谁与偕?

今时玉阶下,寂寂生莓苔。夫子善扶将,如妾常相随。

东邻有好女,颜色艳朝晖。使可作婚姻,毋为弃妇哀。

大姑闻我去,向壁暗涕洟。诸孤闻我去,牵衣绕膝啼。

诸娣闻我去,远送于郊畿。执手语诸娣,努力事庭帏。

莫以废逐人,遂尔怀怨诽。当知妾罪深,非关母恩微。

惨惨天地昏,栗栗寒霜凄。肠随车轨转,心共驰云飞。

今日高堂上,明日沟水湄。不闻君语言,流水鸣湝湝。

今日君之侧,明日天之涯。望君不可见,涕泣起徘徊。

日月中天驰,荣华随时衰。可怜绝代姿,无命老君闺。

欲乘飞羽翰,随风入君怀。草死当复生,君恩倘中回。

安侍御,即安维峻,字晓峰,甘肃秦安人。188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1893年转御史,末一年,先后上六十余疏。日韩战败,安侍御又疏弹劾李莲英、李鸿章,甚至对西太后慈禧也有不满之辞。但疏上后竟被革职发军台。

李瑞清此诗,系从龚自珍《已亥杂诗》中“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而来,是采用比兴手法,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史诗之作。中国的叙事诗不发达,少有的几首(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也无以继承,再加上受到儒家诗教的影响,大都以抒情言志为主,使叙事诗发展到中唐白居易后似无第二人,几乎成为绝响。李瑞清的这首长篇叙事诗,继承了白居易长庆体和吴伟业梅村体的笔法,又受到当时盛行的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的影响,因而在诗作中,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形象,准确而鲜明的表达出来,使读者受到很深的艺术感染。全诗平白如话而又切实感人,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但诗中亦表现了诗人对安维峻即使为清王朝所弃逐迫害,而仍依依难舍之赞叹,寄寓了梅庵自己对清王朝不能割舍的封建思想。

李瑞清虽然留恋清王朝,但他对祖国还是挚爱的,总希望她强大富强起来。当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大举入侵中国时,他对那些抗日的爱国志士表示无限钦佩。同时,在《赠日本人某》一诗中,他强烈希望中国与日本能友好相处“唇齿原相依,同根莫相催”,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情。

李瑞清写诗以“同光体为准则”,古文创作则效法桐城派。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云:“道人既书法号近古,所为文章亦能。务摹《太史公书》,发抒胸臆,有所刺讥狎侮,欲以寄奇恢诡之趣与之合。他诗词皆黜凡近。”

李瑞清虽占籍临川,但自幼生长在湖南。25岁以前均在湖南求学,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叔祖临川李宗瀚(春湖)是清代乾隆、道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喜聚书,癖嗜金石文字,诗文也推重一时;叔父李联琇除了是光绪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外,学问淹贯,自天文舆地、名物训诂、典章制度,旁及琐闻轶事,以至考证解释等都有独到之处。这些都对少年李瑞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精华,与其他科学一样,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随着汉字演变、发展,书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书体,不计其数的流派。李瑞清书法超越秦篆,深入金文堂奥,长学两汉六朝,俯拾唐宋,熔铸碑帖,对中国三千年书法源流派别瞭然心目,而笔能副之。一生勇于探索、求新。所书各体自出新貌,创立了书风独特的清道人书法。现对其主要成就和学术观点进行初步论述。

开辟书法学习、研究的新领域、新途径。大量商周青铜器出土,为深入研究古文字学和金文书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金文在汉字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从商末到秦统一,通行使用了近千年,比小篆通行使用的历史长得多。从考古、古文字学的角度研究金文的人很多。主要研究其图形,考释铭文,证经补史,文字的形、音、义等,对其书法的研究甚少。秦汉以来言篆者首推李斯、李阳冰,上及峄山碑、石鼓文,丰富多彩的金文书法很少涉及。

李瑞清长期学习、研究金文书法,结合古文字学系统研究了金文书法,突破了秦汉以来两千年人们学习篆书的局限,超越秦篆直攀商周金文。提出“求篆于金”的论点,认为金文中的各类篆文,正是篆书创始和发展阶段的产物,笔态神韵变化多端,天趣横生。所以,学习篆书应从金文入手探求门径,才能深入篆书堂奥。而石刻书法不能尽篆之妙也。总结前人的经验,他认为自来学篆书者皆缚于石,即使石鼓文也是大篆未流,排列较整齐,规范有余,而书风天趣减少,风流不足,与三代金文不可同日而语。他常说学篆必神游三代,目无二李(李斯、李阳冰)乃佳。所谓“目无二李”,是要学书者放开眼界,不要受“二李”之局限,到丰富多彩的金文中学习。篆书为鼎彝(金文)中门径至广,汉以来无人求之,留此为吾辈新辟之国。余为冒险家,探得大洲贡之学者。可见,他起了探险辟荒的作用,为后来的人开避了书法学习,研究的新领域、新途径。

篆书派别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地理环境有关。汉字不仅有艺术性,而且有实用性。没有社会需要,汉字不为社会服务,就不会产生和发展。所以汉字、书法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关。甲骨文出现与当时人们崇尚迷信有关。凡事要卜,以预凶吉。在甲骨文上所刻记下来的事情既保留了甲骨文字。此后大兴铸造青铜器,其铭文即保留了各类篆书。到两汉六朝,立碑之风兴起,碑碣墓志层出不穷,其铭文保留了大量的分(隶)书,是学习、研究分(隶)书法的极好资料。所以,他又提出“求分于石”。而分(隶)之本仍在于篆。

古今书法笔法特点变化无穷。他认为归根结底可分为方笔和园笔两类。简言之“方笔之运以折”、“园笔之运以转”。甲骨文是最早的方笔书法,“殷人尚质”,书法质朴,称为殷派。直到西周初期的金文如《令彝》、《盂鼎》等仍能看出受殷风格影响,还是方笔特色。西周成、康后,周书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以《毛公鼎》、三颂等为代表的宗周派,变过去殷派书法方笔特点为园笔,雄伟、端庄雍雅并富节律。西周政局稳定,诸侯国相安,经济、文化空前发展,王室独尊,文字统一。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出现了诸侯不统于王的局面。各诸侯国竞相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语言、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反映。其书法亦富于地方色彩,书法多样化,形成了不同的书风流派。所以,他的结论是:“大凡篆书与地理位置有关,即在成周各国有各国之风气,故书法不同”“国自为派矣”。他要写一本按国分派的专著,惜天年所限,五十三、四岁即逝,未能成书。此前他已对种类繁多的金文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提出按器分派,对各派源流、风格、笔法等都有所论述,见解独到,分类精当,为学习、研究金文书法起到了指导作用。

书法源流的研究与实践。书法源流一直是书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书法源流与汉字源流关系密切,但不相同。不论是书法源流还是论书体源流,一般都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种按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论述,或按历史的远近论述。这与文字学所研究的汉字字形源流没有什么区别。停留在这一阶段的研究还没有解决不同书法流派(派别)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各流派的师承关系等问题。

李瑞清对中国三千年文字、书法的研究,对各派溯源穷流,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择其部分,简述如下。

篆书中的《盂鼎》书法,上承殷派书风,成为方笔之祖。后来方笔书法受《盂鼎》的影响。例如:汉代书法中的《景君碑》和《张迁碑》,就是继承了《盂鼎》书法的结果。进一步演变发展的关系;《景君碑》——吴《天发神谶碑》——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张迁碑》——《爨宝子》——北魏诸方笔——欧阳通——北魏《张猛龙碑》是不经汉代直接继承《盂鼎》书法的,独立一派。唐欧阳询源于《张猛龙碑》。

篆书中的《散氏盘》书法是他最推崇的园笔篆书。汉代三阙、北魏《郑文公碑》都源于《散氏盘》,与其一脉相承。

独具风格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得到历代书家高度评价。但对其源流派别的论述没有一致意见。包世臣认为与瘗鹤铭书法相近;康有为认为导源钟卫;曾熙认为纯守隶法;郑孝胥认为隶楷相参等等,不一一列举。李瑞清认为其源于《虢季子白盘》,转使顿挫则夏承之遗,与《匡哲刻经颂》、《般诺文殊无量义经》、《唐邕写经》为一体。当代书学大家王学仲教授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只有李瑞清味透了石刻的脉络。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不同派。一般来说,右军草书方抑,隶宗;大令草书圆转,篆宗。至智永、孙虔礼,继承右军派;张伯高、僧怀素,继承大令一派。从结体(结字)看,右军真书变钟太傅之横势为纵势,大令又变右军之纵势为横势。唐末杨凝式的书法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关键),由其著名的《韭花帖》可见,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继承了右军的书法。日本书法家认为此论比董其昌对杨书的论述发展了一步。

同类推荐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千百年来,“二程第一故里”黄陂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部历史小说首次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演义的手法,对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到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进行形象性的艺术概括,再现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卷入惊心动魄政治漩涡的前前后后。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的生动铺成,更是韵味无穷。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卓别林自传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卓别林自传

    "卓别林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偶像之一。1975年3月9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卓别林不列颠帝国勋章,从此人们开始称呼卓别林为爵士。本书作为卓别林的亲笔自传,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他的一生,包括辉煌的事业历程,也包括被某些人诟病的私生活;既有具体事务的记录,也有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深层思考。阅读人物传记,其实也就是对自身的一次检阅,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地认识自己,并获得进步的力量。"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4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4

    公孙丹是北海王国有名望的世族大家,朝中有人,州郡有势。董宣到任北海相后,因不明底细,误用公孙丹为五官椽(郡中武官)。一次,公孙丹家中造房子,请了一名卜卦的算命先生预测吉凶。哪知算命先生胡说八道并煞有其事地说:“以情理推来,住这所房子是要死人的。”没想到这一句胡言乱语却诱发了公孙丹的歹念:既要死人,何不找个“替死鬼”呢!于是,这个恶霸公然指使他的儿子杀死过路人,并把尸体放在新屋之内,以求消灾避祸。消息报到董宣那儿,他为之震怒,立即派人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断然决定收捕公孙丹父子,枭首示众,以平民愤,乡里的百姓无不称快。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都市复仇之王

    都市复仇之王

    林峰无意间得知父亲被自己的继母和大伯杀害,眼眶呲咧,一怒之下杀到议事厅,却被人废掉修为,扔下悬崖,奄奄一息,却被一股白光带进山洞,因祸得福!从此,一个带着仇恨的林峰强势归来,誓要手刃了那些害死父亲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帝传奇

    武帝传奇

    精通器药精炼的风炎武帝木青阳身死,三十年后,意外重生成为云水城的一名废物少年,从此开始逆天改命,与天下英豪争锋,强势暴走!
  • 天仙道法

    天仙道法

    这是一个充满法力的世界,能够修炼法力的人被称为修士,只要成为修士,就能拥有强大力量,但世上能成为修士的只有五成。修士之间也分等级,其分级为法初境、法下境、法中境、法上境、法天境、虚上境、太上境、截天境以及最后的仙人。成为仙人之后,可以改变世界的真理!
  • 某魔炮的辛亥革命

    某魔炮的辛亥革命

    此去修炼内功,不知何事归来
  • 叫兽的鬼眼新娘

    叫兽的鬼眼新娘

    大学第一天报到,谁曾想宿舍后面是个鬼窟,结果她便与鬼夜夜同床。稀里糊涂的成了鬼新娘,这只艳鬼还化身大学教授,白天晚上的欺负她。驱鬼师师兄,巫师舍友,教授鬼丈夫,她的大学生活还真精彩啊!直到有一天,这只鬼携鬼魅大军而来,她才浑然知道,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鬼王大人啊!
  • 半生浮梦时光的惊艳

    半生浮梦时光的惊艳

    没有人天生就是欠别人的,只有不满足的人才觉得别人欠她所以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我则是这里面的局中人,看尽一切黑暗……
  • 纯情丫头火辣辣

    纯情丫头火辣辣

    天黑黑,看不见,她华丽丽地将帝少戏耍了一遍!收拾包袱,逃之夭夭!两年后,冤家齐聚头,她费劲心计跳槽的公司,竟是这该死男人的地盘!他微微一笑很倾城:“小东西,借我的东西该还了!”糟糕!为自己挖的坑,有点大了……
  •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组的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以帮助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出发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官难免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主要问题。它避免了同类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重复、互相裹挟的弊病,比较精练而全面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带有新鲜气息的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教材。
  • 狼穴之文明世界

    狼穴之文明世界

    几名各有所长的人,在机缘巧合之下,组成了一个组织——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