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96100000006

第6章 “保卫大台湾”(5)

中青党和民社党追随蒋介石到台湾后,各自内部矛盾重重,陷入瓦解状态。但蒋对这两个曾为自己出过力,又一同逃台的“小兄弟”也放心不下,在迁台初期,对两党的发展并未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不仅如此,国民党还对其进行渗透和分化,造成两党内“有亲国民党与反国民党的派系冲突。”直到60年代中期以后,国民党面临着无党籍政治势力的挑战,才“两害相衡取其轻”,把后期分裂的民、青两党拉上政治舞台。但这时,两党党员人数更少,又无群众基础,在政坛上力量不足,更无法发挥作用,对实际政策的制定毫无影响力。它们的存在,仅表明了一点,即蒋介石急于表白自己实行的并非“一党专制”。

所谓“地方自治”,1949年3月,台湾省“地方自治研究会”成立,并拟定出“台湾省调整行政区域草案”、“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草案”、“台湾省市议员选举罢免规程草案”和“台湾省县市议员选举罢免规程草案”。1950年3月,台湾省政府委员会通过上述四案,并交“行政院”审核,于4—7月先后公布施行,调整行政区域,分期实施选举。

1950年8月—1951年2月,各县在选出议员的基础上成立了县市议会,1951年12月1日,又成立了台湾省第一届临时议会,议员任期3年。到1959年6月,改为台湾省第一届省议会。自台湾实施自治后,县市长开始由公民直接选举,任期3年,后改为4年。县市以下乡镇及县辖市区村里长,亦由公民直接选举。

(蒋介石投票)

这一“地方自治”制度的实施,被台湾当局誉为一大“德政”。台湾的某些人也宣称此举使得一般民众的民主意识大为提高,“奠定了台湾良好的民治基础。”其实,在蒋介石的极权专制下,台湾人民哪有真正的民主可言。这一切不过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而已。

蒋介石实行的是极权主义,蒋经国继位以后,在世界民主大潮的冲击下,在台湾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政治稍微松动,蒋经国的作风也稍微开明一些。

四、打击台独势力

(蒋介石招待记者)

“台独”分裂祖国的政治主张,与国际上“台湾地位未定论”、“一中一台”等主张遥相呼应,并长期得到国际间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的支持,蒋介石对其是坚决予以打击的。

1.“台独”的起源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大量的史籍证明这是无可更改的历史事实。可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祖国大陆间有台湾海峡相隔,交通不便。历史上,台湾又长期作为荷兰、葡萄牙和日本的殖民地,与祖国数次断绝过联系。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湾的黑暗腐败统治,引起了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蒋介石政权对台湾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屠杀台湾同胞,造成了部分台籍人士对祖国的不信任感。部分与日本、美国等有密切联系的台籍人士开始策划“台湾独立运动”,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建立独立的“台湾国”。

“台独”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初。当时驻扎在台湾的部分旧日本军人不甘心失败,以少壮派军官牧泽义夫、宫中捂朗等人为首,勾结台湾士绅林熊祥、许丙等,发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抗拒中国政府接收台湾。这一事件后来被制止下来,参与此阴谋的林熊祥等人,分别以“共同阴谋窃据国土”的罪名被判徒刑。“台独”计划第一次胎死腹中。但少数对台湾依依不舍的日本人并不死心,继续联络台湾汉奸,秘密创立台独组织,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

日本投降后,美国势力迅速涌入台湾。美国对战略地位重要而又物产丰富的台湾宝岛早已垂涎三尺。以乔治·克尔为代表的部分美国人主张由美国托管台湾。1946年夏,克尔、摩根等人率领10名日本翻译,搞了次“台湾民意测验”,得出所谓“台湾人不愿受中国管而愿受美国管”的结论。一时,这种谣言传遍全岛,说蒋介石要把台湾交给美国以偿还战债或作为大宗新军援的担保,这实际上是美驻台人员故意放出的试探气球。

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起义,美国驻台官员曾表示“台湾如愿脱离中国的统治,美国可以帮忙”。8月,美国特使魏德迈到台湾考察之后,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考察报告,称:“我们看到一些征象,就是台湾人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和联合国的托管,他们惧怕中国的中央政府企图把台湾变为支持其摇摇欲坠的腐败政权的基地,我认为他们这种惧怕是有充分根据的。”由于全中国人民的反对和蒋介石的抵制,美国托管台湾的企图一直没有得逞。

1948年底,蒋介石在中国大陆溃不成军,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指日可待。面对这种形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49年1月19日向白宫递交了一份《美国对福摩萨(台湾)的立场报告》,该报告建议:

“美国基本目标是不让福摩萨(台湾)和佩斯卡多尔(澎湖)群岛落入共产党手中。为此目标,目前最实际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岛屿与中国大陆隔离开来。”

具体可供选择的方案有4种:

“(1)与国民党谈判,使之同意由美国直接占领台湾;(2)与国民党签订协议,让美国在台湾拥有‘租界或基地’;(3)支持在福摩萨的国民政府及其残余,承认他们是中国政府;(4)支持当地的非共产党人继续控制福摩萨,不使福摩萨成为国民政府残余分子的避难地。”

1949年2月,美国驻华使馆参赞莫成德代表美国政府前往台北,企图说服台湾省主席陈诚与当时在台湾训练新军的陆军副总司令孙立人联手,在台湾另立政权,对蒋介石则视为“政治流亡者”,允许其在台“避难”,或由美国安排前往第三国。此建议遭陈诚、孙立人的拒绝。此后,又有美国人提出台湾由联合国托管,或组成美国人、国民党人和“台湾人”的联合政权等主张。这种种设想,充其量只是不了解中国的少数美国人的一厢情愿,不仅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不答应,全中国人民不答应,甚至也遭到美国国内人士的强力抵制。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决定对台湾采取静坐观望的“袖手政策”。

2.制服“台独”分子廖文毅

由此,从40年代下半期起,在日本和美国种种分裂中国的阴谋的影响和支持下,中国第一代台独分子粉墨登场,其中以廖文毅最为著名。

廖文毅,英文名ThomasLiao,美国人亲切地称其为“汤玛斯·廖”,台湾云林县人,其家乡是“台湾有数的几个大财主之一”,属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高等台人”,父母笃信基督教。他早年曾在日本读中学,20年代,廖文毅与其兄廖文奎被父母送往美国留学。廖文奎取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和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廖文毅则获得密执根大学硕士学位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博士学位。1943—1944年间,美国为在台湾建立“军事临时政府”而培训了近千名“预备行政官员”,廖文毅就是其中之一。后来,美国此计划破产,廖文毅回到台湾做化学工程师,廖文奎则前往大陆,在大学教书。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考虑到廖文毅的“美国背景”,曾提名他任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处长。廖对“公共汽车管理”不感兴趣,而投身于所谓“公共政治教育运动”,实际上秉承美国人的意旨,周游全岛,四处抛售“台湾法律地位未定”、“应把台湾交美国托管”等谬论,并且创办了“台湾民族精神振兴会”等组织和《前锋》杂志。

1946年4月,廖文毅竞选“国民大会代表”。据其好友乔治·克尔称,选举揭晓时,廖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但当局称其得票的一部分“笔迹不完整”而宣布其落选。实际上,仅是有一票中“毅”字少了两点而被判废票。此事彻底打消了廖通过国民党的官僚阶梯向上爬的企图,他更加一意孤行,专心于台独活动。

1946年9月,廖文毅、廖文奎合伙创办英文刊物《台湾杂志》,共刊出37篇文章,其中34篇是谈论美国问题的。通过此杂志,廖氏兄弟开始以“台湾人”的名义向国际社会散布“台独诉求”。

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起义,廖文毅参与其事,在国民党当局的镇压下,廖文毅跑到上海与廖文奎会合,继续从事台独活动。8月,廖氏兄弟向美国特使魏德迈递交了一份“处理台湾问题意见书”,要求台湾应先脱离中国,转交联合国托治理事会管理。后来魏德迈向美政府提出的报告即以廖氏兄弟的意见书为依据。

同时,廖氏兄弟串联若干台湾人士,在上海成立“台湾再解放联盟”,提出5点基本主张:(1)处理台湾应与处理朝鲜完全相同,台湾成为“独立国”一事,应获得美国援助;(2)联合国应调查中国于二战结束后接管台湾以来的处置不当处;(3)台湾人民系混血种,与其任何邻近国家并无必然联系;(4)台湾在日本人手中备受折磨,故应出席对日和会;(5)决定台湾前途的民主方法为由联合国监督举行公民投票。

9月,廖氏兄弟害怕国民党缉捕而逃往香港,“台湾再解放联盟”总部也由沪迁港,廖文毅自任主席,俨然成为台独的盟主。廖文奎不久病死。

1948年5月,廖文毅在香港成立“台湾民众联盟”,并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但台独分子在香港受到共产党、国民党及海峡两岸爱国人士的夹击。在民心思汉的大趋势下,台独鼓吹分裂国土,受到人们的鄙视,廖文毅等在香港也难以立足,乃挟其“台湾再解放联盟”和“台湾民众联盟”总部迁往日本并得到日本支持。这时,岛内台独人士也慑于国民党的追捕,纷纷逃往日本。日本取代香港成了台独分子的大本营。

廖文毅在日本不断给国际要人写信,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印度总理尼赫鲁、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美国国会议员塔夫脱等,请求联合国尽速派兵占领台湾,对台进行托管,在国际监督下举行台湾公民投票,以决定台湾未来主权归属和统治形态。廖的一系列行动得到日本和美国右翼的支持。1949年底,廖文毅宣布已组织一支“台湾解放军”,似乎不久就能来乘坐洋人的军舰,打回老家去。

然而,峰回路转,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突然改变,杜鲁门宣布“袖手政策”,这使廖文毅失去了强大的后台,台独前景更显暗淡。不仅如此,美国还出于利益考虑,对廖文毅突然翻脸,以“非法入境”的罪名,将其关进监狱。

可见,在国民党退台以前,蒋介石或者不愿承担分裂祖国的罪名,或者想以台湾作为与美关系的杠杆,始终对台独嗤之以鼻,坚决镇压之。台独在海内外既没有市场,也没成什么气候,对蒋介石政权也构不成直接威胁。

国民党退台以后,“台独”主张则直接威胁到蒋介石政权的生存空间。因为实现“台湾独立”的先决条件是将国民党赶出台湾。若承认台独主张成立,国民党就成了外来的侵略者,其统治台湾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挑战。加之,台独的总部虽设在国外,却不断派人潜回台湾,进行反国民党宣传,挑拨台湾籍人与大陆各省籍人的关系,有些激进的台独分子还在岛内进行爆炸等破坏活动,这对动荡不安的国民党政权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在全国范围之内,蒋介石在政治上的敌人除了中国共产党外,就是“台湾独立运动”组织,蒋介石对台独分子恨之入骨,台独也一度成为蒋介石镇压台湾人民反抗的一顶大帽子。对反对国民党的人,若是由大陆迁去的,就会被说成是“共党匪谍”,若是原籍台湾的则被扣上“台独”的罪名。

再说廖文毅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牺牲品被关在监狱里一筹莫展之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断然抛弃“袖手政策”,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为国民党在台湾撑起了保护伞。在美国眼里廖文毅又有了点价值,很快廖被释出狱。蒋介石要求引渡廖回台,美国拒绝了蒋的要求,并主动欢迎廖去美国,但廖考虑到其大本营在日本,最终选择了留居日本。

此后,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继续鼓吹“台湾地位未定”、“中台国”、“一个半中国”等种种论调,其实质是分裂中国。而日本追随美国,更是起劲地为台独呐喊助威。在美日的支持下,廖文毅纠集一些与美日关系密切、在“土地改革”中丧失了土地、对国民党不满的旧式地主和留学生继续其活动,这些人的“美国情结”或“日本情结”远胜于“台湾情结”。

1951年,廖文毅与吴振南、郭泰成等在东京成立“台湾民主独立党”,标榜反蒋、反共、亲日,要求在联合国托管下“高度自治”,进而建立“独立、中立的台湾国”。1955年9月,廖及其同伙在东京成立所谓“台湾共和国临时国民议会”,由24名“议员”组成,号称代表台湾24个县市,廖被选为“主席”。据目击者称,参加此会的约100人,其中台湾人仅44名左右,其余皆为日本人。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至尊少年

    至尊少年

    古昊群雄逐鹿决赛归来,一度曾因为失败而沦为众人眼中的笑柄,但他得大荒展翅诀,横扫众多天才强者,从此一鸣惊人,为了得到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耀与女人,举世皆敌,古昊凭借着自身的努力,碾压众敌,最终集荣耀与美女于一身,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成为无上至尊……
  • 白虹明玥

    白虹明玥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剑,百兵之君,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在剑的领域里面各有千秋,亦各有说法!千年前蜀山掌门苍,为对抗鬼界,穷毕生心血铸造了白虹明玥。这两把旷世仙剑在对抗鬼界之战中,大展神威。鬼界终于被封印了,而苍亦飞升仙阙,只留下白虹明玥在人间。然而千年之后,不甘心失败的鬼界,再次有了动作,凶恶的魔爪再次的伸向了修真界!白虹明玥这两把仙剑,将与宿主一起担任对付鬼界的重任。一时间,风云际会,年轻一辈的修真者们,能否与白虹明玥这两把仙剑宿主,一起渡过这承续了千年前的宿命大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对男人真不感兴趣

    我对男人真不感兴趣

    “洛仙子,嫁给我可好,我王家愿以百亩良田为聘!”“洛仙子,别听他的,嫁给我吧,我李家愿以百斤珠宝为礼!”……洛水清无奈的看向在自己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的几人,心里暗暗的说道:“我对男人真不感兴趣。”
  • 都市神兵

    都市神兵

    兵王回归花都,拳打高富帅,脚踢富二代,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无人能挡!
  • 宠爱无度,帝少的12年追妻

    宠爱无度,帝少的12年追妻

    正值青春时,你们有暗恋过他{她}吗?那么时间是多久呢?一周,一个月还是一年..........?而欧阳昊对季舒龄的暗恋却长达了12年,眼见心爱女人嫁给他人,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命运还是眷顾他的,在季舒龄经历失败的婚姻后,他决定为爱勇敢一次,但是,无意之间偷听到的一个秘密,却让他彻底死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应龙特种兵战国篇

    应龙特种兵战国篇

    本书是不凑字的历史宿命小说,充满了金戈铁马的历史与科幻。在战乱的年代:应龙战士、鬼谷高徒、孙膑庞涓、白起先祖、吴起后人,一起对决战场。百家争鸣的时刻:改革英雄、有残酷的军事将军、有阴险的阴谋术士,鬼谷学派横空出世,鬼谷高徒踏上各自的命运。百年后的一天:雪山突然崩塌,他们来到陌生的战国时代,踏上远古的月氏草原。螭吻建立应龙的势力、训练特种队伍、拜师鬼谷先生。万年后的特种兵,开启一段血与火的故事......
  • 风从何处来

    风从何处来

    “你是柯南,我是新一,柯南变大了就是工藤新一。”追逐网络诈骗犯的雨夜,暖萌女法医兼犯罪心理画像师颜昕伊,遇上高冷面瘫的计算机天才钟恪南,性格迥异的男女,在接二连三的案件侦破过程中,从互看不顺眼,到相看两不厌。她口中的“冰棍先生”逐渐被她暖化,纵使身陷绝境,此情不移。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们都要在一起,命中注定,永不分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