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59900000003

第3章 7~9个月亲子游戏

发育特点:

1.生理发育

7个月:孩子平均体重增加0.35(女)~0.37(男)千克;身长增高1.59(女)~1.58(男)厘米;长出1~3个门牙;能扶双手站立;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玩具;开始用前肢和腹部匍行;

8个月:体重增加约0.33千克;身长增高约1.44(女)~1.39(男)厘米;出牙2~4颗;会爬,会坐起躺下;用一支腿支持体重想走。

9个月:体重增加约0.30千克;身高约增加1.28(女)~1.32(男)厘米;出牙3~5颗;扶双手走步,会努力尝试独立。

2.心理发育

感知觉:7个月的孩子视觉功能进入能分辨人物细微差别的阶段。能分清爸爸和妈妈、生人和熟人的相貌,视野逐渐扩大,对颜色的辨认比以前增多,听觉有高度的发展,能变换声调。满9个月时婴儿感觉能力进一步发展。

注意力:此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较前几个月能够持续较长时间。9个月时,可达到15~20秒左右。

记忆力:7个月的孩子对经常照顾自己的人如母亲,隔一周不见后仍能认识,8个月能记住父母反复几次的讲话或动作;到9月时,孩子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听到叫自己的名字会转头。

语言特点:7个月的孩子尚处于单纯模仿发音阶段。8个月可以听懂一些词义,能将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满9个月的孩子听音能力加强,能理解父母的一些命令,发音的能力提高,可以无意识地发出一些类似“爸爸、妈妈”的声音,语言动作能力加强,孩子可以用“拍手”的动作表示“欢迎”,用“招手”的动作表示“再见”。

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

情绪:这一阶段的孩子情绪多变,喜、怒、哀、乐皆形于色。

交往能力:对同年龄的孩子感兴趣,一见到同龄孩子会表现出兴奋的样子。能辨别成人的脸与表情,并表现出不同反应,如看到妈妈的笑脸会兴奋;看到妈妈严厉的表情会感到害怕、委屈。六七个月后,对母亲的依恋更加明显,喜欢摸弄母亲的脸和头发,希望得到母亲的注意。此外,婴儿十分喜欢与成人特别是父母游戏。认生现象继续存在。孩子特别不喜欢陌生的人用眼睛盯着自己看,害怕陌生人,拒绝与不识的人交往。

生活特点:在生活能力方面已基本形成一些规律。夜间哭闹情况减少,白天一般小睡两次,每次1.5~2小时。

自我服务能力:会自己用手扶着奶瓶喝奶或果汁,能坐在饭桌边让妈妈喂饭,可以练习坐盆大小便。

育儿要点: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喂食要基本定时、定量,有固定的吃饭场所;要形成愉快的进食气氛,可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

先洗手,给宝宝带上围嘴或垫上小毛巾,并准备一块潮湿的小毛巾随时擦净赃物;掉在地上的东西不应再吃。

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

训练孩子用杯喝水、喝奶。

训练孩子用勺吃饭。

多给宝宝鼓励和表扬。

9个月的宝宝喜欢接受表扬。成人的喝彩称赞能够让他初次体验成功的欢乐,从而激发宝宝探索的动机和兴趣。极大地助长他形成自信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成就,都要随时给予鼓励,以一人为主,全家人一起称赞的方法,营造一个“强化”的亲子气氛。这种“正强化”的心理与方法,能使宝宝健康愉快地成长。

鼓励孩子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八九个月的宝宝正经历一场好奇心极强的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探索时期。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接近他所生活的区域是发展他的好奇心的一种既自然又有力的方法。这时的孩子喜欢满屋子乱爬或专心致志地在干净地板上玩那些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不厌其烦地把一件东西反复打开,然后再合上,在这些大量的探索活动中,家长要抓住机会,培养他活动的目的性。

正确对待孩子的怯生现象

怯生,怕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离是8个月孩子的正常心理现象,它说明孩子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因而怯生标志着对母(父)亲依恋的开始。同时,也说明孩子需要在依恋你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孩子认生往往表现为见到陌生人就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如紧张、拘谨等,许多婴儿见到陌生人会趴在母亲身上,把脸扭开,严重的会哭叫。

怯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父母要理解这种现象。不要用严厉的表情和斥责的语言对待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心理上形成压力,严重的会造成将来的社交恐惧症。

当孩子认生时父母要表现出平和的态度,用和蔼的语言引导孩子和陌生人相见。当地人到来时,用对客人热情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孩子,使他学习“信任”客人,让客人逐渐接近孩子,可以先给他一个漂亮的玩具,使孩子逐渐适应,熟悉生人。如果孩子“认生”太严重,如见了生人就哭闹不止,这可能是父母带孩子外出较少与外界接触较少的结果。研究表明,怯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教养方式有关。因此,应加大同孩子外出的密度,经常带孩子逛大街、上公园,到客人家去,或者是邀请人来玩、特别是同年龄的孩子来玩,平时可让孩子看看电视,和自己的洋娃娃玩,听收音机里的人讲话,经常在他面前摆弄新奇玩具,使孩子习惯于体验新奇的视听刺激,降低怯生程度。

以下提供一些具体的训练游戏方案,以供各位父母参考:

1.让婴儿学习爬上爬下

当婴儿会爬后,可以让他玩上坡、下坡的游戏,或让他在凸凹不平的地方爬行。可能的话让他到外面爬,如果找不到地方,可以用棉被或木板桌子。做成坡度让他上下爬动。刚开始的坡度不要太斜。

2.爬过妈妈的身上

妈妈背对着婴儿躺好,回过头来跟他说:“过来这边,过来这边。”用手或玩具吸引他,让他爬过妈妈的身上。刚开始妈妈可以平躺或趴着,这样比较低,婴儿容易爬过。

3.玩爬行追逐游戏

跟婴儿玩爬行追逐游戏。玩时可以是妈妈追婴儿,也可以是妈妈在前面爬,不要让婴儿追到。如果妈妈速度加快,婴儿的速度也会增加,被抓到时,妈妈将他抱起来,同时说:“被抓到了。”

4.在椅子后面玩“躲猫猫”

找一个可以露出部分身体的东西,妈妈躲在后面叫着婴儿的名字,当婴儿爬到身边时,就将脸露出来笑着喊“哇”。

5.站在妈妈的膝盖上

站在妈妈的膝盖上时,因为可以清楚地看到妈妈的脸,所以婴儿会很高兴。撑着婴儿的两腋,让他站在妈妈的膝上玩耍。玩时可配合音乐的节奏摇动身体,或让他在地板跟膝盖间跳来跳去,也可以将他放开并在未倒地前接住,在婴儿不觉得累的范围内,每天跟他玩这种游戏。

6.吊着妈妈的手摇啊摇

婴儿坐着时抓着他的手,轻轻地拉着他,帮他站起来。婴儿站好后,慢慢地将他吊高,让他的脚在半空中摇晃后再放下。

7.在爸爸的肚子上玩站起来、坐下去的游戏

爸爸躺着,让婴儿坐在上面玩骑马游戏。体会一上一下的摇晃感后,婴儿会试着屈、伸他的膝盖,上下摇晃身体。这个时候爸爸最好用手握住婴儿的手,身体保持原来的姿势,让婴儿自己玩站起来、坐下去的游戏。父母可在一旁帮他发出有节奏的马蹄声。

8.拉他站起来

让婴儿趴着,抓他的手和手腕,依序慢慢地将手腕、头、胸部、肚子拉离地面,让他站起来。体验这种被拉得感觉后,在以后的游戏中就很会拉东西了。如果婴儿不喜欢被拉得感觉,不要勉强他。

9.在桌子下面跟他打招呼

当婴儿会抓着东西站起来时,桌子就成了他最快乐的游戏道具了。不要让他一直站着,多让他做各种姿势,像弯腿、伸腿或弯腰、伸腰,培养他的平衡感,对步行将很有帮助。这段时间可利用桌子跟他玩“躲猫猫”游戏,一下子出现在桌子上方,一下子躲在桌子底下。

10.从桌子那边走到妈妈身边来

当婴儿抓着东西站起来时,妈妈可以坐在他的身后叫他的名字,并伸出手说:“到这边来。”婴儿在移动前通常都会先蹲下来调整方向,玩过几次后就会站着转身抓住妈妈了。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最好站在婴儿的身旁叫他,不要离得太远。

11.抓着妈妈站起来

婴儿坐着时,抓着他的手帮助他站起来。在一站一坐的反复过程中加强脚跟和腰的力量,帮助他早点学会走路。这个游戏可以让婴儿把体重移到脚底,并学习如何伸展弯曲的膝盖。

12.玩爬行的探险游戏

妈妈也和他一起爬着玩。从这个房间爬到另一个房间,越过棉被山、垫背山,钻过桌子和椅子,找找看柜子里面有什么东西,最后沿走廊前进。利用妈妈的创意帮他安排一条快乐的探险路线吧!

13.里面放什么呢

把方块小玩具放入锅中或有盖的容器内,摇出声音给他听。咦,里面装些什么东西?把容器拿给婴儿,训练他如何抓东西。

14.空中游泳

摇晃感、速度感、倒立的姿势等,都可以培养走路时所需的平衡感。让婴儿躺着,然后将他凌空抱起,前后左右来回摇晃。

15.把东西丢到空罐里

在牛奶罐之类的盖上打几个面条粗细的洞,看他能不能顺利地将面条放进洞中。

16.在浴缸里玩拍水游戏

洗澡是最佳的肌肤接触场所。妈妈可和婴儿悠闲地泡在澡盆里玩拍水游戏或用杯子玩舀水游戏。

17.玩算盘珠游戏

大一点的婴儿可以学“打”算盘,对这段时期的婴儿来说也是一种训练手指的好游戏。让他把珠子从左边推到右边,再从右边推到左边。

18.把乐器弄出声音

用手腕轻轻摇动铃或铃鼓之类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婴儿摇出声音后妈妈也跟着模仿,这样一来婴儿就会模仿妈妈玩游戏了。

19.会不会吹喇叭

婴儿吸东西很拿手,却不会把空气往外吹。如果你给他喇叭,他会试着乱吹,一段时间后自然就能掌握吹的技巧。“呼!呼!”地吹对声带的发声非常重要。可以给他嘴管短、不会插到喉咙的喇叭。

20.可以推也可以坐的玩具箱

能让婴儿使尽全力向前推的玩具,对提高婴儿的运动能力很有帮助。准备一个底部浅、面积大、他刚好推得动的箱子。如果把他放进箱内,他一定很高兴,而且会想办法自己进去。在游戏中,他将学会如何站立。

21.宝宝看电视

将视觉、听觉协调统一起来,给孩子良好的视听环境。

让孩子习惯体验新奇的刺激。

选择一些画面稳定、优美的镜头给孩子看,在看电视的同时,母亲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并告诉他画面上事物的名称。

孩子距离电视不能太近,一般要在2~3米为宜。

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过长,每天看5~10分钟为宜。

画面要优美,变化不能过快,音量不要过高或过低。

22.在大纸张上画画

婴儿涂画可以把想要表达的心情表达出来。偶尔准备一张大纸,让婴儿自由画画。大笔画画会运用到手腕,所以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画时妈妈要在一旁观看,以免婴儿将蜡笔拿去吃。

23.看图讲故事

用重复的字和鲜艳的图片给孩子语言刺激;

培养孩子爱听故事,对图画书感兴趣的习惯。

妈妈可选择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图画书。

打开书,给孩子讲内容,让他看不同的图画,念出物品、动物的名称,如:“这是小白兔”,“这是小青蛙”。

如果孩子偶尔指着书上的某一图画,一定要把名称告诉他。

可选择当孩子有兴趣时或每晚孩子睡觉前进行,时间不要太长。

讲故事要轻言细语,语调要清晰缓慢。

如果孩子实在不肯和妈妈一道看画册、听故事,妈妈也不必急躁,可过段时间再试试。

附: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一出生就没有见过妈妈,它看见别的孩子都和妈妈在一起玩耍,很羡慕,它想:我也要去寻找妈妈。于是,游啊游啊,碰见一条大鲤鱼,它就大叫:“妈妈,妈妈!”鲤鱼说:“我不是你的妈妈。”小蝌蚪又游啊游,碰见一条泥鳅,它又大叫“妈妈,妈妈!”泥鳅说:“我不是你妈妈。”小蝌蚪伤心地哭了。这时一只大青蛙跳下来,对小蝌蚪说:“小蝌蚪,我就是你妈妈。”小蝌蚪说:“我为什么和你长得不一样?”青蛙说:“等你长大了,就会长出四条腿,尾巴也没有了,就和妈妈一个样了。”小蝌蚪高兴地笑了,亲热地叫着:“妈妈、妈妈,好妈妈。”

24.问他图画书中画的东西是什么

这段时期婴儿就是在不断地看、摸中增加知识。妈妈可以利用电视或图画书让他重复认识各种东西。

25.小手、小脚

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四肢,发展自我意识。

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念儿歌给予孩子语言刺激。

用手摇摆孩子的小手、小脚,用手挠挠他们的手心和脚心,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手脚。

在镜子面前,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小手、小脚,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手,这是宝宝的脚。”让孩子做一些拍手、抬腿的动作,引导他观察镜中的映像。

打开孩子的手掌,依次轻轻按下拇指、食指……并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哥,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爱看戏。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是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东西区别开来。1岁前的孩子他没有意识到手指和身边玩具的区别。训练孩子认识小手、小脚是意识身体的开始,这是最原始的“自我”,是人生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

26.自己吃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

准备一些爆米花、饼干、盘子、杯子和勺子。

把饼干放在盘子里,鼓励孩子自己用手拿饼干吃。

教孩子用杯子喝水。由成人扶着杯子过渡到与孩子一起扶着杯子。

在碗里面盛上半碗爆米花,给孩子一把勺子让他先拿着勺柄玩,然后慢慢教他持勺舀米花。

孩子刚开始训练时,母亲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稚拙和添乱就坚持喂孩子,剥夺他学习的好机会。

不要让孩子拿掉在地上的饼干以及撒在桌上的米花吃。

27.听命令

让孩子了解“听命令”这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意识,发展孩子的情商。

和孩子面对面坐着。递给他一个玩具,稍后,家长鼓励孩子将玩具交给自己,孩子做对了,家长可摸摸孩子头或以食物表示赞扬。

在床头放置一件玩具,妈妈和孩子坐在床的另一头。妈妈指着玩具,说:“把玩具拿过来。”让孩子爬行拿到玩具。

当宝宝去拿一件他不能动的物品时,家长及时对他说:“不能动”,并做出摇头的动作和不高兴的表情。如果孩子继续拿东西,就用比较严厉的语气再次重复命令,同时制止他。

通过训练,让孩子了解哪些行为受赞赏,哪些行为不受赞赏,让他懂得并服从大人的吩咐,为将来建立规则意识打下基础。

训练中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开始可边发出指令边示范,也可以借助手势帮助孩子理解,直到孩子完全只依靠语言,就能准确做出相应动作为止。

28.和朋友一起玩

找机会招待同年龄的孩子到家里来,或带他到朋友家玩。就算他跟别的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这种体验也和自己一个人玩时截然不同。

29.教宝宝懂礼貌

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

促进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宝宝的动作能力。

爸爸递给宝宝一件他喜欢的玩具,当孩子伸手拿时,妈妈在一旁说:“谢谢。”并点点头或做鞠躬的动作。同时,逗引孩子模仿妈妈的动作。如果宝宝按要求做了,立即亲亲他,表示祝贺。

爸爸做离开状,妈妈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宝宝的小手,教他做“再见”。

家里来了熟悉的客人,教孩子拍拍手表示欢迎。

一周只教一种动作,等该动作完全稳定后,再考虑教另一种动作。

结合歌曲,家长边唱边做动作,并教孩子模仿,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30.交朋友

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减缓孩子的怯生程度。

有意识地让孩子和同龄孩子接触,训练他们和同伴相处的能力。

握手。和小伙伴刚见面时,家长鼓励两个孩子相互握握手。

欢迎。让孩子对小伙伴点点头或拍拍手表示欢迎。

谢谢。引导孩子交换玩具,并让他们点点头,以表示谢意。

游玩。让孩子们在地毯上或床上互相追逐,嬉闹。

再见。小伙伴们分手时,让宝宝挥挥手,表示再见。

八九个月的孩子对陌生的成人普遍有怯生的现象,但他们较易接受同龄的陌生小伙伴。因此,家长应陪孩子多同小朋友交往,让孩子积累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31.追赶游戏

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促进孩子爬行能力的发展。

取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在上面系一根绳子,把玩具放在孩子面前,吸引他的注意。

慢慢拉动玩具,让它离孩子越来越远,直到孩子用手够不着为止。

鼓励孩子爬过来抓住玩具。

成人不要过快地拉动玩具,使孩子总也抓不到,失去游戏的兴趣。只要孩子能爬几步妈妈就可以停下来,让孩子抓住玩具,同时要表扬孩子:“宝宝真能干。”

32.攻城

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孩子面前挡上几块硬纸板注意使硬纸板很容易推倒。

家长在纸板的另一边叫宝宝的名字,引导孩子推开纸板爬过来。

孩子爬过来之后,家长应对孩子的行动表示鼓励,如说些赞许的话,抱抱孩子,亲亲他,或是给一件他喜欢的玩具。

挡在孩子面前的纸板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某种恐惧,家长应用亲切的声调安慰他,引导他推开纸板。

注意剪掉纸板的尖角,避免戳伤孩子。

33.让他观察动物

这段时间,婴儿不但对人感兴趣,对花草、动物也同样关心。妈妈要示范如何爱护小鸟、兔子、猫、狗等小动物。带着他一边观察一边跟他说:“你看,小鸟好可爱喔,它在吱吱叫啊!”

34.认识三维

引导孩子认识三维世界,可以增加他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找一个大玩具高度要超过孩子趴下后头的高度,放置在孩子面前,告诉他玩具的名称,让孩子用手摸摸。引导孩子绕着玩具爬一圈,再让他用手摸摸,告诉他玩具的名称。

最后,把孩子抱起来,让他从高处看到玩具,再把玩具的名称告诉他,让他摸摸玩具。

35.让他在路上认识各种事物

对婴儿来说,在屋外看到的东西都很新奇。购物时多腾出一点时间,让婴儿看看外面的景色、声音、行人,重要的是妈妈要保持悠闲的心情。

36.猜声音的游戏

主题:音乐节奏。

目标:通过猜声音的游戏,提高孩子对声音的关心度,培养节奏感。

材料:杯子等容器、筷子。

游戏方法:

1.准备几个茶杯或吃饭用的碗等可以敲出声音的容器,让孩子用筷子敲,并记住声音。

2.让孩子转身。这次换妈妈敲,让孩子猜是哪种容器的声音。

3.准备4个相同形状的杯子,每个杯子加入不同量的水。同样让孩子先记住敲出的声音,再猜。

37.感觉水果

主题:思考。

目标:手里拿着水果、玩具、积木等映在镜中。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反射神经、运动能力、思考、知觉力等。

材料:镜子、水果、积木、玩具等。

游戏方法:

1.将水果、积木、玩具等排在镜子前,让孩子从镜子中看到物品,而不要让他看到实际的东西。

2.让孩子看着镜子,伸手去拿母亲所指定的物品。

3.孩子将物品全部拿到之后,让他将这些物品排列出来。

38.取出池塘中的球

主题:创造性。

目标:掉入池塘中的球,该如何拿出来呢?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

材料:球、池塘或充气型游泳池。

游戏方法

1.球掉入池塘了,池塘深度和孩子的身高相同——制造这种状态。或是用语言向孩子说明清楚也可以。

“你该怎样拿回你的球呢?”

问孩子这个问题,让他思考取球的方法。

2.如果家中有充气型游泳池,也可以使用,让孩子思考取球的方法。

39.排弹珠

主题:记忆。

目标: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力、记忆力,提高其对数的兴趣。

材料:钢琴风琴、弹珠。

游戏方法

1.母亲弹钢琴用手拍也可以,问孩子:“你听听妈妈弹了几个音,将音的数目用弹珠排在桌上。”如果不用弹珠,让孩子依母亲所弹的音拍手也可以。

2.母亲弹了三次钢琴拍手,孩子排了三排弹珠之后,让孩子比较多少,说出哪一排较长。

40.记住动物的名称

主题:记忆。

目标:提高集中力、记忆力。

材料:彩色笔,卡片。

游戏方法:

1“现在我要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你仔细听。要记下来喔!猴子、章鱼、马、兔子……”每四种动物的名称说两次。

2.接下来让孩子看卡片,“把我刚才念的动物指出来。”让他指出来,并用彩色笔画上圆圈。

3.针对图画中的动物,依序问孩子,它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东西?它长得好小或好大。说得详细些。如果孩子说得不完整,就加以补充。实际有了经验时,可以再次进行对话。

4.如果是会出声的动物,就指着每幅图画,问孩子:“这个动物怎么叫呢?”让他模仿动物的叫声。

41.找出藏起来的画

主题:思考。

目标: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辨别力、推理力。

材料:卡片,铅笔。

游戏方法:

1.让孩子看卡片中的图形,问他:“上面的图画中包含了下面的哪些图形。包含在内的画〇,没有的就画×。”

2.接下来,依序指着打上〇记号的图形,问他:“这是下图中的哪一部分?”

42.找出不同的图形

主题:知觉。

目标:从图形、文字、绘画中发现不同之物,激发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力。

材料:图画纸、彩色笔。

游戏方法

1.告诉孩子:“这一排图形中,有一个和同伴不一样。到底是哪一个不一样,请你将它指出来。”让孩子找出不同的图形。

2.使用简单的图形、数字、文字,让孩子学习辨别异同的问题。即使孩子不懂其中的意思,也能促进孩子对数字与文字方面的记忆。

43.找出相同的落叶

主题:数。

目标:将落叶依树种相同与否分类,指导孩子认识分类、多少的判断、计数。

材料:落叶、纸袋。

游戏方法

1.在公园等地捡拾落叶,同类的归在一起,让孩子找出相同的叶子。

2.不同种类的落叶以哪一种最多,让孩子仔细进行比较。

①3~4岁的幼儿大都没有办法数出很多数目。但是,这种多少的比较,即使不会数,也能以一对一的对应方式找出答案。将落叶一片片对齐排列,最长列的就是最多的,最短列的就是最少的数。让孩子说出最多的是哪一种树叶。

②尽量不要让差距太大。会数数的孩子,可以问他,多了几片叶子,或是问他:“杨桃叶比桂花树叶多了几片?”或是:“菊花叶比桃子叶少了几片?”等,让孩子清楚地说出叶子的多少。

③用落叶做成各种形状,也是很有趣的游戏。如果有5片叶子,就做成五边形的模样。这也是很好的游戏方法。

3.物体与物体一一相对的情形就称为“一一对应”。形状、大小不同的树叶,一片对着一片,以判断数的多少。不论什么树叶,一片就是一,让孩子正确理解数的概念。否则,孩子往往会误解成:叶子大就是数多。

44.找出不同的同伴

主题:知觉。

目标:让孩子发现特异的人,发展其知觉辨别力。

材料:卡片,玩具等。

游戏方法

1.看卡片,告诉孩子:“有一个同伴和其他人不一样,你把他指出来。”让孩子用手指将不同的地方指出来。

2.家庭中使用的餐具、弹珠、画本、玩具、积木等也可以利用。让小孩子找出不同的东西。

3.也可以在3的数字中加入一个4,让孩子将它找出来。

45.手指游戏

主题:运动。

目标:通过手指游戏,提升孩子手指尖的运动机能。

材料:双手的手指。

游戏方法:

幼儿到了3岁时就会猜拳、会弯曲手指头数数字。4岁的幼儿会模仿母亲用右手抓右耳、用左手抓左耳的动作,手指头非常灵活。

1.做出狐狸、狗、蝴蝶等的影子。

2.教孩子简单的编绳游戏,他会很高兴。

3.开始练习筷子的拿法。

46.积木游戏

主题:构成、知觉。

目标:通过积木游戏,提高孩子对位置及方向的感觉。

材料:图画纸、铅笔、正方形积木。

游戏方法

1.在图画纸上画出可以排入4个正方形积木大小的图。

2.将这个正方形依纵横分为四等分,画上线条。

3.母亲在这个图形的纵、横、斜的位置放上积木,让孩子也同样进行。

4.练习到孩子熟练为止。

47.肥皂泡游戏

主题:语言、数。

目标:通过肥皂泡游戏,可以使口腔周围的肌肉发达。

培养:孩子良好的发音基础及数“数”的能力。

材料:肥皂水、吸管。

游戏方法

1.刚开始,让孩子自由地吹泡泡。

2.告诉孩子:“现在我们来比大小。你和妈妈比比看,谁吹的泡泡大?”

3.制造出很多肥皂泡之后,比较谁制造的肥皂泡更多。

同类推荐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本书针对育龄妇女和妊娠期妇女介绍了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分娩准备、准爸爸常识、孕妇监护等内容。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给孩子的人生先修班

    给孩子的人生先修班

    番红花细数理性妈妈的独门教养绝活,她讲求随时随地培养下一代的品格,多让孩子贴近大自然,多陪孩子接触各种价值观,多方面开拓孩子的眼界,此外,更着重于在小脑袋中种下经济观念的幼苗。孩子的吸收力与能量超乎想象,陪孩子成长茁壮的过程中,我们也跟着变成更好的大人。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热门推荐
  • 凌云双龙传

    凌云双龙传

    唐朝灭亡以后,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华夏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时代,朝代更替频繁,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后周时期,杨寒枫和周子牧两个少年,生于乱世之中,壮志豪情,侠肝义胆,风云江湖,儿女情长,终归于明主麾下,扫平宇内硝烟,及此大宋王朝建立,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功成名就之后,杨寒枫和周子牧婉拒了皇帝的盛意,退隐江湖……
  • 梁女仙姝

    梁女仙姝

    现代女军医穿越,没赶上安稳日子,病醒面对一屋的心酸、拮据。一场战乱,校尉父亲一朝战死,双生哥哥奔逃中失散,孱弱娘亲携两女一子屈居山村,母亲久病缠身,姐姐靠秀技挣银糊口,幼弟蹒跚。此局何解?以她十岁小小人儿,上山采药、摘果、挖菜,替人看病、自制果脯、种豆养苗,铜板、碎银统统都到钱匣子来。翩翩公子山间遇险,得遇救治,为报恩情,“我做长工抵小神医药资。”“不必麻烦,玉佩已够付药费。”“药费已付,请公子离开。”“小弟缺开蒙先生,我虽未应试,然自小家学,这方圆百里,无人出吾右!”“小弟聪颖,开蒙后得拜大儒,公子自该返家,免得长辈挂念。”“家父病危,临终遗愿,见子成家,携媳得返。”“罢了,娘亲病除,慈父归家,小弟得教,长姐出嫁,自与你走一趟南诏又待如何。”“什么,南诏王储?我想回家。”“小王视汝如珠如宝,遣尽王宫女仕以待红颜!”
  • 游戏异能提取机

    游戏异能提取机

    陈知白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却获得了一台游戏异能提取机,能够提取游戏中的异能,供他使用。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能力啊!御剑飞行!魔法装备!无敌技能!还有游戏中的美女!这些都是我的!……作为美好的开始,陈知白获得的第一个元素,来自暗黑破坏神。是什么元素呢?召唤陨石?死亡呼吸、还是乔丹之石?陈知白满怀希望的睁大眼睛,看着这个开天辟地的游戏元素。可它居然是……一只鸡?没错,就是暗黑破坏神,罗格营地里,满地乱跑的那只鸡!————必须申明:这是一本现实小说,不是纯幻想小说!异能只是情节的推动,而不是故事的基础。这也是一本世情文,不是搞笑文——如果您觉得它搞笑,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荒谬,不是作者想写笑话哦!绝无文青式纠结和虐主情节,请读者大可放心阅读。
  • 姐弟①:邻家有弟忽长成

    姐弟①:邻家有弟忽长成

    你们两个越长大越暧昧。她说,哪有?友说,难道你对他没有特别的意思?她说,当然没有!他是我弟!他说,我从来就不是你弟!她说,可是我就是你姐。他低头一吻,她终于认清了,这个男子不再是那个听她命令的小弟了,而是一个可以用尽全身力气拥紧她,让她没有机会逃脱的男人了。
  • 海上女儿国

    海上女儿国

    科幻小说,一个大脑因为枪伤,而失去负责情感信息部分的功能,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情感,一切思考都极其理性的女性的故事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五里一徘徊

    五里一徘徊

    盗小白失恋后,一点一点摆脱阴影,重新投入到新的爱情中去。相信爱情,期待十七的表现。
  • 江山风雨飘

    江山风雨飘

    学生问陈一“先生,权谋是什么?”“权谋,用厚黑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达到目的”“先生,你这一生都被人冠以厚黑权谋者,你介意么?”“我只是个百姓,我也不想权谋,我仅仅只是想保护好身边的人,奈何这是何等的难。我做到了,还在乎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先生乔松

    先生乔松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少年,过了十来年安稳的生活,突然一朝,被人带出大山,经历种种离奇之事后,少年渐渐对当初生活的大山生出好奇之心,于是,少年几经波折,再重回山里....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身世。于是,再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