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26100000010

第10章 在印刷所的岁月

富兰克林是个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他的家不远处就是广阔的大海。眼前那个辽阔而神秘的世界使富兰克林心中充满了幻想,海的深沉,海的博大,海的力度都深深地诱惑着他。他爱海,海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以海作为思考背景的人,他的性格永远是不安分的。富兰克林很小便有一种爱闯荡的精神。他喜欢迎接挑战,他喜欢大胆地征服,喜欢在生活的旋涡中搏击风浪。

早在1720年左右,富兰克林帮助哥哥詹姆士办了一份报纸,《新英格兰时报》。由于上面有些文章矛头直指当时的统治者,险些被取缔。为了使报纸能继续出版,詹姆士把主办人的名义让给了富兰克林,同时还与他解除了以前签订的师徒合同。《新英格兰时报》的重新出版和报上那些笔锋犀利的文章,使富兰克林一时名声大振。人们到处都谈论着这个年轻的主编,而詹姆士的名字似乎不再为人们所注目了。殖民统治者的打击、自己声望的低落使詹姆士一直处于闷闷不乐之中,总有一股莫名的愤怒在胸中。这时候他看到富兰克林整日里一本正经地忙着铺内外的工作,人们都对他恭恭敬敬,而他的脸上也似乎总有一种傲慢的表情,这使詹姆士感到极不顺眼,心底里暗暗地憋了一口气。

这样,常因为一些小事,他们就激烈地争吵起来,有时詹姆士竟然还拳脚相加,这使富兰克林非常气愤。兄弟之间的冲突,以前也是常有的事,而且父亲多是袒护着小儿子,常常责备詹姆士。那时他们之间又尚有合同约束,作为一个学徒挨几下打受几句骂还是很平常的事。但现在他们之间的合同已经解除了,富兰克林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他觉得兄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即便有师徒关系也应该是这样。因此每一次詹姆士对他很粗暴时,他总感到是对自己尊严的一次触痛。开始对他还忍耐,但后来他发现哥哥越发对他无礼了,不仅平时总是对他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子,就连说一句话也总是粗声粗气,对此富兰克林实在有些难以忍受。

有一次,詹姆士在楼上需要一块铅字版,可富兰克林并没有及时排完,于是詹姆士便大发雷霆。富兰克林正要解释理由,他就破口大骂,并且还打了富兰克林一拳。

“你这个家伙,你以为出了点儿名,便可以不认真干活了吗?”詹姆士气呼呼地说道,“你想在这里心不在焉地工作,把我的铺子弄散吗?”

“詹姆士,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你不可以这样粗暴地对待我,”富兰克林大声说,“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学徒了,我是一个自由的工人。”

“什么自由的工人,你别忘了你的身份,你实际上还是个学徒,”詹姆士严肃地说,“怎么,你打算不干了?没那么容易!”

“怎么‘没那么容易’?”富兰克林明顶了他一句,“这是我的自由。”

“什么?……你别忘了这个。”詹姆士没料到弟弟还敢顶撞,他说着一把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合同。

“你去随便公开好了!”富兰克林气得跑了出去。

事情过了两天,富兰克林看到詹姆士的态度还是那样蛮横,没有一点悔过的样子。这使他更加气愤了,他决心从此离开詹姆士的印刷铺到别处去干。

可是他没有想到詹姆士为了防止他离开,早已暗暗地通知了城内所有的印刷铺,不让他们给富兰克林做工的机会,并且说了富兰克林很多坏话,说他是一个很没有教养的孩子,从不读《圣经》,而且常看一些有伤教义的禁书,头脑里尽是一些不合时宜的坏思想。

这样,当富兰克林走在街上,敲开每一家印刷铺的大门时,等待他的都是一个相同的结果——吃闭门羹。

“老板,您收下我吧,我不要求很高的工薪。”富兰克林恳求说。

“啊,原来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老板装出一副笑脸,“你是有名的《新英格兰时报》的主编,我这个小印刷所如何聘得起您呢?”

说着便把本杰明送出了大门。

富兰克林几乎找遍了所有的印刷所,但没有一家肯雇用他的。他懊恼地走在长长的街道上,沉沉的暮色把他的心情笼罩得更加郁闷了。他一面踢着路面上的石子,一面思考着刚才的情景。他眼前突然浮现出了詹姆士那得意狡黠的笑脸,他顿时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詹姆士的安排。

他没想到他的哥哥竟如此卑鄙,他气急了,一口气跑回家,把这几天的经过都讲给父亲听。约瑟沉默了,他本想兄弟俩能和和气气地把印刷铺管好,可没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是自己以前太偏爱富兰克林,还是詹姆士做得太过分了呢?他害怕这种矛盾再继续发展下去。

“贝恩,你说的是真的吗?”父亲严肃地问。

“是真的,爸爸。”富兰克林泪光闪闪地回答。

“也许是你做得不对吧,”父亲迟疑了一下说,“他不会有什么恶意的,也许他这样做是为你好……”

“什么,为我好?”富兰克林更加气愤了。

他没有想到一向疼爱他的父亲竟然说出这种话来,看样子自己真要在詹姆士的手下忍气吞声了。不,我一定要离开他,要不然我就离开波士顿!

其实,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自从他协助詹姆士创办《新英格兰时报》以来,也和当地政府有了很大的矛盾,那些官员和绅士总是对他怀有深深的敌意。他想,如果在这里继续呆下去,迟早会遇到许多麻烦的。经过反复的考虑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离家出走。

就这样,富兰克林带着卖书凑得的一点儿钱,登上了开往纽约的大船。也许是天公作美,偏又赶上一个顺风的天气,这只大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驶向远方。富兰克林高兴地站在船头,头发被海风吹起,他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心中充满了自由和喜悦。也许,人们不能看出这个站在船头的青年仅是一个17岁的孩子。

路程并不很遥远,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只身在外的闯荡,而且他身边既没有什么证件,纽约又没有任何一个熟人,因此,这时候他有些忧虑了。

“到了纽约能找到一个工作吗?”

“能,我有熟练的技术,相信有人会雇我。”

“我还可以暂时不要工薪,只要他能够为我提供伙食。”

“如果在印刷所里找不到工作呢……那我就换个职业。相信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干好。”

这样一想,他似乎又安下心来,经过一段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到了纽约。

一座繁华的城市,有时极像一片大海。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富兰克林沿着深深的巷子,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搜寻着。他挨家挨户地问,一条街一条街地找。终于有一个好心人告诉他说,附近有一家威廉·勃拉福先生开的印刷铺,他是从宾夕法尼亚新搬到此地的。富兰克林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一路上的疲劳与忧虑顿时一扫而光。按那个人的指点,他疾步向目的地找去。当敲响那扇厚重但充满着希望的门时,他的心怦怦地跳着。门一开,里面走出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

“您是威廉·勃拉福先生?”富兰克林走上前去,用一种热切的声调问道。

“是的,我的孩子,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这个老人不解地问。

“我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刚从波士顿来,”富兰克林一口气说道,“我想在您的印刷铺里帮个忙,您看可以吗?”

威廉·勃拉福仔细地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少年,大大的眼中略带着一丝倦意,头发上卷着美丽的波浪,但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梳理了。他有些同情这个孩子。

“你走了几百里路,一定很累了,”勃拉福关切地说,“请进来再说吧。”说着便把他领进了屋。

“小伙子,看样子你很有把握干好这一行。”他坐在椅子上开始和富兰克林交谈起来。

“是的,我已在波士顿做了5年的学徒,”富兰克林急切地回答,“就在我哥哥的印刷铺。”

“可是,我的孩子,现在铺子里人手已经足够了。”老人似乎有些歉意地说。

“怎么,您不想雇我?”富兰克林惊讶地问,他一下子失望了。

“不过,我的儿子在费城也开了一家印刷所,他的助手刚刚病故,很需要人帮忙,我建议你到他那里去。”老人看到富兰克林很沮丧,便接着说。

勃拉福的每一句话都叩动着富兰克林紧张的心弦,最后他决定按勃拉福的建议去费城。

费城离纽约有160公里路,第二天一早富兰克林便上路了。可没想到他所坐的船在途中竟遇到了意外的危险。就在横渡海湾时,海面上突然刮起了风暴。狂风卷着腥咸的海浪猛烈地冲击着半边船身,飞溅的浪花一阵阵冲上甲板,人们心里都非常紧张。这时船帆已被撕成碎片,船的方向便失去了控制。大船顺着海浪任意向前漂去。在被海浪打湿的船栏上有一个人在哈哈大笑着,他是一个喝得烂醉的荷兰乘客,也许只有他才是这船上的乐天派了。就在他在甲板上乱喊乱叫之际,突然一个飞浪打来,船身猛地一斜,那位乘客便被巨浪卷入了滔滔的大海之中。这下船上的人都吓呆了。

“有人掉到海里了,快来救人啊!”人们惊慌地叫喊着。许多乘客都围过来,然而看到那浪花翻滚的深蓝色的大海,人们都惧怕了。这时那个荷兰乘客已被海水淹得只剩一个头顶了,他挣扎着,但仍无济于事。一个海浪打来,几乎把他淹没了。

正在这时,一个人从船栏上猛地跳下去,迅速游到那个荷兰乘客的身边,一把抓住他的头发,把他的头提出海面。这时船长赶来,把一条绳子扔了下去,这个人连忙用绳子把这位荷兰乘客紧紧拴住,然后示意船上的人用力把他拉上去。这时,一个人喊道:

“这不是那个波士顿来的小伙子吗?”等富兰克林上了船,乘客们围了过来。

“小伙子,你的游泳技术太高了,简直无与伦比了。”

“你真是太勇敢了,亲爱的先生。”

人们七嘴八舌地赞美着,而富兰克林并没有说话,他只是坐在甲板上喘息着。他望着咆哮着翻滚着的大海,恐惧的阴影笼上心头,这时又一个飞浪打来,像山一样压在他刚刚游出的海面上。

船渐渐地靠近了一个岛屿,大家欢呼着想在那里登陆。然而,那里海浪翻滚,隐隐约约地还现出许多暗礁。这样,船只好半路上抛锚,整个船身在剧烈地摇摆着。就在这仅有的一线希望破灭之后,他们又发现岸上有人朝这边走来!

“喂——请帮助我们——”,

“喂——请把船开过来——”

他们对着岸上的人大声叫喊。而且,富兰克林还发现岸上好像还停放着一些竹筏子和小船。

然而,风太大了,浪太响了,他们的呼喊一次次被淹没,岸上人的回答他们也听不清。于是富兰克林又指挥大家做手势,示意岸上人来接应,但不知道他们是不懂得什么意思,或是认为根本做不到,不久,就走开了。船上的人一下子泄气了,他们全都陷入失望之中。天色暗下来,全船乘客除了等待风势减弱以外,别无他法。

第二天,风渐渐小了,富兰克林建议船长在天黑前到达安蒲。他们已经在水上过了30个小时,既无食物,又无饮水,有的只是一瓶浑浊的糖酒。

就在当天晚上,经过一天颠簸的富兰克林突然发起了高烧。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无力站起,到哪儿去找药呢?船长和乘客都为这位勇敢而又热心的孩子焦虑着。最后,还是富兰克林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记得以前在什么地方听说过喝凉水可以治疗发烧,于是,他便大口大口地猛喝起来,当然更多的是海水。这个办法倒真灵验,富兰克林出了大半夜的汗,高烧真的退了。

第二天上午,风平浪静,乘客们终于胜利上了岸。富兰克林告别众人,沿着大路向80公里以外的柏林敦徒步前进,据说那里有船可到达费城。而偏不凑巧,刚走到半路,天就下起大雨。这场雨似乎比以往的都要大,密密的雨点连成一片,猛烈地打在树上、庄稼上,也打在富兰克林身上。他全身湿透了,于是便索性咬起牙,顶着风雨,一步步走下去。到了中午时分,富兰克林饿得实在受不住了,便在一家小客店吃了饭并且住了一夜。尽管这里的条件还说得过去,但对于来自遥远异地的富兰克林来说,却是难熬的。

“唉,一个人在外面闯荡真是太难了,看到了自己这副狼狈样,人们会把我当成私逃的仆役呢,简直都有被抓起来的可能……”想到这儿,富兰克林不禁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离家出走。胡思乱想之中,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他感受着屋内明亮而温暖的阳光,顿时来了力量。

“走!”

他又开始新一天的行程。到了傍晚,在离柏林敦14公里的地方住了下来,那里是勃朗大夫开的一家旅店。他一面吃晚饭,一面与店主交谈。勃朗大夫看出这个孩子读了很多的书,而且很有修养,便对他十分客气和友好。这以后,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在后来的交往中,富兰克林从这个踏遍欧洲的勃朗大夫身上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第二天,他一口气走了十几公里路到柏林敦。可到了那儿,他丧气了,去费城的船刚刚开走,下一次开船的时间还要等到下星期二,而这一天还只是星期六。这一下可把富兰克林急坏了,他又气又恼,不知道命运为什么总是和他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没办法,他便在以前买过姜饼的老妇人那里暂住了下来。他本以为还要等上很多天,可就在当晚他在海边散步的时候,突然对面来了一只船。富兰克林怀着一线希望上前一问,竟真是去费城的。他惊喜万分,主动上去帮助划船,请求他们带他一同前往。但直到午夜以后,大家还看不到费城。有人便确信费城已经过了,其余的人也不知道究竟到了哪里,于是大家便把船划入了一条沙湾,在一条旧木栅栏旁停了下来。

在船上拼命地划时并不觉得冷,可一上岸大家不禁打起了冷战——因为当时已是10月的天气了。富兰克林同其他几个伙伴找来一些旧栅栏,生起了一堆火。众人围坐在火堆前,一点点熬到了天明。借着光亮,大家终于认出了这里是库柏河(在费城北面一点),只要从这条河走出去便可看到费城了。大家一时兴奋起来,马上回到船上,争相挥桨划船,小船像飞似的在晨曦与波光中前进。大约在早晨八九点钟,红红的太阳在费城的上空照着的时候,富兰克林已走在了费城的街头上。

富兰克林的第一次远行,就这样在艰难的跋涉中画上了胜利的句号。当他走在费城的街道上时,谁能想到这位身穿工作服的脚步匆匆的孩子竟是后来这里的头等要人呢?饥饿疲惫的富兰克林手里拿着三个刚买的面包,一面吃着,一面向前走去。

到达费城之后,因为人地两生无处投宿,富兰克林便跟着一群人来到教会礼堂。当信徒认真祈祷之际,他在那儿香甜地睡着了。醒来后,他找到一家小客店休整了一下。第二天,精神饱满的富兰克林来到安德鲁·勃拉福的印刷铺。

刚一进铺子他突然见到了那位在纽约遇见的老人——威廉·勃拉福,原来他早已骑着马来到了费城。接着,老人把富兰克林介绍给他的儿子。安德鲁非常高兴,连忙请富兰克林进屋,并热情地招待了他早饭。饭间,勃拉福抱歉地说,目前他不需要帮手,因为最近刚雇了个工人,但他可以把富兰克林推荐到另一家印刷所去,如果老板凯谋不雇用他,他还可以回来暂时在这里帮忙做些零活。

当天,威廉·勃拉福把富兰克林带到凯谋的铺子。凯谋询问了富兰克林一些问题,答应雇用他。富兰克林一到那儿工作便非常认真,再加上熟练的技术,很快便取得工友和老板的信任。不久,富兰克林又结识了宾夕法尼亚的州长——威廉·基夫爵士。这位州长对这个有胆有识的孩子非常赏识,经常到凯谋这里来看望富兰克林,有时还邀他去喝酒。这一下,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身份大大提高。

1724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州长的一封信回到他久别的家乡——波士顿。信中,威廉·基夫爵士赞扬了富兰克林很有能力,并且才华横溢。他建议富兰克林的父亲给儿子一些钱,让他在费城独立开业。当富兰克林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告别了7个月的故乡的土地的时候,他激动地流下泪来。

富兰克林意外地出现在全家人面前,众人惊喜万分,于是便马上忙碌起来,摆酒做菜,庆贺他的归来。富兰克林对父母讲了离家后的经历,当他提到自己的开业计划时,约瑟手里拿着州长的信,迟疑了很久。

“独立开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的年纪还小,再过几年也不晚。”父亲缓缓地答复了他,接着又给州长写了一封委婉的回信。信中对他给儿子的帮助表示感谢,但对独立开业的事,他还不能资助。虽然没有同意富兰克林的想法,但对儿子能在短短的时间内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他很是欣慰。

“贝恩,就这样继续下去吧。”

富兰克林就这样带着父亲的鼓励和希望踏上了征程。

波士顿的有限天地是不能容纳这只美洲之鹰飞翔的,他要到更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而富兰克林正是通过与自己以外的大千世界的接触和沟通才完善了自己、丰富了自己,一天天走向成熟。

从父母那儿离开之后,富兰克林便去了新港探望他的哥哥约塞亚,随后便乘船去纽约。在船上,他结识了几位乘客:有两个年轻、打扮入时的女人,还有一位看上去很严肃、通达,极像个管家似的教会的妇人,她还随身带了一名仆人。富兰克林对这位中年妇人很尊敬,一路上跑前跑后帮了她不少忙。这使她对富兰克林很有好感,经常和这个热心的小伙子闲聊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当她看到富兰克林身上有什么毛病时,就善意地指出来,并告诉他一些处世之道。当她看到那两位很摩登的女郎与富兰克林的关系很亲热时,她便把富兰克林悄悄地叫了出来,对他说:“年轻人,我很替你担忧,因为你身旁没有朋友,你又不大懂处世的经验,据我看,那两个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从她们的行动中就可以断定出来。假如你不当心,她们会连累你……我劝你不要和她们来往。”

听了这些话,富兰克林的心猛地一震,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在这之前,自己对她们确实有好感,并经常和她们在一起。现在听了这位好心的妇人的警告,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确实在交往中忽略了许多事情。

船继续前行,不久便到了纽约。下船时,那两个女人热情地邀请富兰克林到她们的住处去做客,富兰克林婉言谢绝了。第二天,船上突然发现失窃,船主的许多东西不翼而飞。后来,又传出消息说,警方从那两个女人的住处找到了赃物,现在她们被拘审了。

富兰克林听到这个消息,在震惊之余不觉暗暗庆幸。他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对周围人的洞察能力太重要了。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不仅要有一种闯荡精神,更要有对周围复杂环境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这次旅途中,他们的船曾在一块大岩石旁擦边而过,险些触礁翻船,但对他来说,能够避开这样两个女人的纠缠,要比避开暗礁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一次人生教训。

像这样的经历,富兰克林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经历与反思中,他才走向了深刻。从纽约回来后,他把父亲的信交给了威廉爵士。爵士看过信,不禁哈哈大笑,连声说:“这约瑟也太胆小了,人不能一概而论,年长人就谨慎吗?年轻人也不一定就是轻率的。既然他不肯帮你开业,我来帮你,你现在就把必须从英国购买的物品开一张单子给我,我去订购。你以后有能力再还给我。总之,我很希望费城有家像样的印刷厂。”

他说这话时,态度是认真的,富兰克林对此深信不疑。对于在费城开业的计划,他一直是守口如瓶的,因为他不想让人家知道自己把要干的事业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于是富兰克林马上把创办印刷厂所需要的设备开了一个清单交给州长,州长看后连声夸赞他想得周全。接着,他说:“假如你能到英国亲自选择铅字,并检查各种机器的质量,是不是更方便些?你在那儿还可以认识一些人,和书籍与文具业建立一些联系。”

富兰克林觉得这样做也很有好处,便同意了。于是州长说:

“那么做好准备,坐‘安妮丝号’去吧!”

“安妮丝号”是往来于伦敦与费城之间的唯一的船只,但那时距离起程时间还有好几个月,这样富兰克林只能一面在凯谋处工作,一面焦急地等待着。

在这期间,州长对富兰克林非常热情,他常请富兰克林到他家去。一见面就谈要如何帮他开业这件事,除了答应通过银行汇款帮助购买印刷机、铅字、纸张之外,他还答应写信给他的朋友,让他们帮助具体办理。但一到了富兰克林去取信件的日期,他总是说:

“再过几天再来吧,再过几天我就给你。”

这样一推再推,几乎错过了起航的时间。在临行前几天,富兰克林又去辞行并领取信件。迎接他的秘书说:

“州长正在写信,开船前他会送到。”

不久,那只船便停泊在纽开色港了。州长果然又托秘书传出话来,说他有公务羁身,不能相送,但信马上就捎来,并衷心地祝愿富兰克林一路顺风。秘书的态度万分谦恭。在船起航前,富兰契上校来了,他是经常和州长在一起的,富兰克林很早就认识了,因此他想,福兰契一定是代表州长来送公文了,州长给他的信就一定随身带着。于是富兰克林便向船长索取信件,船长说:“所有的信都放在一起了,在到达英国前便会拣出来。”船进入了英格兰海峡,船长开始帮助富兰克林找那几封信件,但费了好大的力气也不见信的影子。最后他们挑出了六七封有州长笔迹的信,但都不是托富兰克林带捎的,其中有一封是写给一个文具商的。富兰克林猜想,这很可能便是约定的信件。

1724年12月24日,船到达伦敦,富兰克林马上去拜访那个文具商,并说明是州长基夫派他来的。

“我不认识这样一个人,”他一面说着一面拆开信,“噢,这是李德斯田的回信,他是个骗子,我早和他断绝往来了,他的信我不接受。”

富兰克林一下子愣住了,他断定这绝不是州长写的信,他回想起以前与州长交往的一幕幕经过,开始怀疑州长的诚意和为人了。他带着迷惑找到自己的朋友田纳,把这件事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田纳听罢不禁大笑起来。

“他呀,你怎么能相信他,他拿什么给你回款呢!”

接着,他便把州长的为人告诉了富兰克林。原来这个州长有这样一个习惯:他想讨好大家,但又没有东西可以帮助别人,所以就空许些愿望。除此之外,他倒也是个不坏的人,文章写得很好,对老百姓也做了些有利的事,当地的一些很好的立法就是他规定的,并是在他任期内通过的。富兰克林听到这里,真是又可气又可笑。可气的是一个州长玩这种把戏骗一个可怜无知的孩子,可笑的是自己在外面跑了这么久还这样幼稚可欺,以致造成这样一个荒唐的笑话。但通过这个教训,富兰克林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富兰克林受骗后,两手空空地来到了纽约。在田纳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印刷铺,后来又转到林肯协会广场的另一家印刷铺瓦茨那里去,在那儿他工作了很长时间。经过许多次磨炼后的富兰克林渐渐地能够应付周围的事了。有时还表现出非常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应酬策略。

这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印刷所,富兰克林被分配到印刷车间,那儿有50多名工人。也许一个群体内部总是有某种本能的和谐和一种保护性的封闭,对于陌生事物的介入总有一种相对的排斥性。富兰克林到了那儿就遭到了冷遇。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工人们与他非常隔膜,许多事都不喜欢他参与,工作中也很少与他顺利合作,他们的一些习惯和规矩也是富兰克林很不理解的。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富兰克林仔细地研究了这些工人的习惯。他们大都非常能喝酒,自己所挣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几乎全花在酒费上。与他在同一机器上工作的那个人,更是厉害。他每天早晨喝一扎啤酒,早餐时刻就着面包和乳酪喝一扎,在早餐和午餐之间喝一扎,吃中午饭时喝一扎,下午6时左右又喝一扎,工作结束时还要喝一扎。对此,他还颇为得意地说,这叫“一分酒劲一分力气”,要应付繁重的印刷工作就得这样。

富兰克林对他们这个习惯很是忧虑,想帮助他们改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每次工作中他都用两手各提一版铅字,自由地上下楼,而在这以前他和工人们一样都是用两只手搬一版铅字。做其他活时,富兰克林也总是显得比别人有力气。对此工人都很奇怪,称他为“喝水的美洲人”,言外之意就是他虽然不喝啤酒却这样有力气。

由于富兰克林生活很节俭,工资常有一些剩余,那些爱喝酒的人没了钱总到他这儿来借。有时,一星期他便得垫付30先令。突然有一天,在周六发工资时,富兰克林竟意外地向各工友借来5便士,这使他们几个很奇怪。第二天一早,富兰克林对这几个人说,要请他们去吃早点。工友们高兴地随着他来到附近的一家餐馆,富兰克林为他们各要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米粥,上面撒上一些胡椒粉,另外还有一些碎面包和牛肉。大家香甜地吃完这顿早点,满意地去工作了。在中午时,富兰克林站起身来把昨天借的钱还给他们,可大家发现手中的钱只有三便士半,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昨天借的那5便士是大家喝啤酒要花的钱,”富兰克林笑着说,“现在少的那一便士半是今天的早餐钱,我已替你们交给老板了。”

工友们相互看着,他们明白了原来这是富兰克林在给他们讲一个道理:吃面包和米粥得到的力气不比喝啤酒差,而且非常省钱。从这件事以后,大多数工人都改掉了滥喝酒的坏毛病。

过了不久,富兰克林又被调到排字车间,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的,因此一到那儿他就挑起大梁来。

富兰克林技术娴熟,工人们对他非常尊敬,他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一次,他发现印刷所有一些规定不合理,便提议修改,工人们没有一个反对的。

富兰克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锻炼、成长的。

同类推荐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以王阳明的著作和现代解读为基础,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带给人心灵深处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等问题,给出了一张张神奇药方。阳明心学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干扰你。真正读懂了王阳明心学,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 名人传

    名人传

    世界上优秀的传记作家有不少,但像罗曼·罗兰这样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家写传记的,在我看来恐怕只有一个茨威格可以与之相媲美。罗曼·罗兰是写小说的,茨威格也是写小说的,传记差不多只能算是他们的副业。而罗曼·罗兰的传记,也没有茨威格的传记规模宏大。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热门推荐
  • 形影如初

    形影如初

    感情的世界没有对错。六年前,他们和平分手。六年后,她重新出现,笑的不明意味。他,放弃新欢,眼中一如从前,只有她。一次次逃避,一次次紧逼。有些事情并不合理,比如感情。也唯有感情,理性思维无法解释。有些人也许并不能长相厮守,但有些感觉却无从取代。感情并不需要轰轰烈烈,时过境迁,追求的,不过是那一份平淡的感动。
  • 带着僵尸军团异界行

    带着僵尸军团异界行

    中国最后一个茅山传人韩寒一次意外的经历带领一群僵尸穿越异界废柴?领主?这是一个魔法与斗气并存的大陆看他如何?建领地。创宗门收弟子赢神兽
  • 梦里新疆不是客

    梦里新疆不是客

    作者依托在新疆工作的亲身经历,以一种游记体小说形式,记录了一个穿梭在新疆和北京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小说以爱情故事为线索串接起新疆的大美风光:达板城印象,吐峪沟的震撼,赤铁城的星空,禾木的月光,烟雨那拉提,天泉之路,罗布泊无人区等……依循文字游弋于异域风情之中,追逐情节,感受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定会产生无限暇想与向往。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新疆美轮美奂的在风光及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叙述,而是借由故事试图打破人们传统思维中对于新疆的认识,探讨更深层次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意在用文字架设一座促进新疆与内地沟通、理解的桥梁。走进新疆的大门并不难,但若是想真正的了解新疆,首先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艺文轶话

    艺文轶话

    《艺文轶话》系文史勾陈考订类文章选集,是偏重于艺文考订和文学批评的文章,根据作者同题图书加以增删。《艺文轶话》最早由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曾获中国作协举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后经修订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再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神级鬼将

    网游之神级鬼将

    本书已完结,当初写得仓促,后来果真遇到了很多问题,勉强继续已无意义,目前正筹备新书中,再会~
  • 倾城泪:邪王独宠丑颜妃

    倾城泪:邪王独宠丑颜妃

    所谓倾城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当她在异世苏醒、启眸,只是芳华刹那,却注定倾覆天下!前世仇人?此生冤家么?她只是笑,笑得如沐春风;素手所指之处,皆是她的江山!他是莜竹人人皆知的废王爷,无灵力,却生的一副好皮囊。他笑着说:“你若愿意,我愿为你谋尽天下。”~书友群号码:568120771;敲门砖:胭脂染泪
  • 以武凌空

    以武凌空

    人类虽然拥有完美的形体,但妖兽却拥有比人类更长久的寿命。要知道修仙本来就是逆天行事。这条法则对妖兽更是苛刻。无数的妖兽都需要打破自己原有的形态进而进化,然后才能拥有更完美的形体追求更强大的力量和更长久的寿命。但是突破本体的举动肯定会受天地法则的束缚和惩罚。也就是俗话说的雷劫。这雷劫第一层的劫数是淬体劫,强大的雷电力量需要受劫者坚韧的骨骼,强壮的身体条件才能成功。第二层劫数是心魔劫,雷电入体后直接控制受劫者的心神。受劫者阅历越是丰富,心魔越是严重。君不见那些活了数千岁数的修道之人,虽然拥有撕毁天地打破虚空的力量,但是任谁都不会轻易发动自身劫数。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宇宙瞭望书坊)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宇宙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