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11500000019

第19章 暧昧的书法——关于当下书法运动的简明报告

胡传海

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的运作模式始终没有改变过,这对书法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书法与政治格局基本相同,领袖人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直至今日的书法,其操控和运作方式始终是政治化而非学术化的。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周志高时代、刘正成时代、刘炳森时代三个阶段。周志高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创办《书法》杂志和举办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大赛。“****”结束,一种操作简便又能极大满足人们表演欲望的艺术形式——书法便很快地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各种身份感的人掺杂在一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官僚层也平民化地参与了。比如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就担任起了书法协会会长。当然在此之前,赖少其担纲上海画院院长就已经开了政治官员担任艺术团体领导的先河。在这种时代胆量与魄力是最重要的。周志高虽只有中专学历,但正处在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的位置上,于是就和当时的一批海上书画同仁创办了《书法》杂志。创办之初的印数就达四十万左右,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可说是前所未有。接着,具有更大影响的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拉开了帷幕,一大批至今活跃于当代书坛领导层的人物也就在那时脱颖而出。这两个举动的意义在于哪里呢?就在于它确立了书法的“群众性运动”的特点,模糊了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的界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在古代,平民百姓也可喜欢和参与,但不握有书法的话语权,一个人的书法成就必须通过科考制度的确认并获得相应社会地位后才能彰显出来,但随着科举制的废“五四”时期提倡的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对科技的向往取代了对文艺的热爱,于是艺术也********。而此时,只有用“比赛”取代“科考”,稍有差别的是原先科考时的文化附加值取消了,对书法的单纯关注成了唯一标准,这也就造成了日后的所谓“书家学者化”认识的产生。而我所选的三个人仅仅是符号和代码。因此,周志高时代发明了一种现代煽情手段,那就是书法大赛。由于周志高学识有限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并未处于政治的核心层面上,所以,他的能量很快就挥发一空。当时,北方处于权力集团的某些书法家及爱好者,很快就认识到在这种群众性基础上要加以权力统辖,于是,借助于北京首都这一政治权力中心之便,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领导阶层的隐喻性就应运而生。周志高随之被淡化,使命也由此而终结。这时,需要一个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同时,更具有政治手腕的人来使书法机器向最高速运转。于是,刘正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所主持的《中国书法》很快就超越了上海的《书法》,牢牢把握住了书法的话语权,并随之慢慢地进入权力核心。他的作家身份以及对书法的聪慧领悟力帮了他大忙。同时,他很快发现周志高手中的煽情武器——“书法大赛”是件好东西,在无法操控“全国展”的情况下,自创了“中青展”,一届比一届办得红火,青年人的热情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中青展”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全国展”。在此基础上,刘正成还发明了一系列副产品,出《中国书法全集》,办“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并请到了江****同志出席开幕式,探讨“现代书法”的可能性,并从《书法研究》的《中国书法文化笔谈》中受到启发,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座谈,引起他们对书法的关注,并敢于投入“舒同书法真假案”的笔墨官司。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培植新人,占据书协有利地位,一个个成为地方“诸侯”,他俨然是“盟主”,一呼百应。刘正成时代是将权力、学术、金钱、热情、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书法高度泡沫化的时代,使中国书坛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儿乎是“失语”的,几乎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对他的那种方式提出过质疑,因为他将各种东西有效地蹂合在一起。其实,他是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提到了首位,遮蔽了人们对其合理性、公正性的话难。而同样,刘正成时代的突然终结是政治角逐失败而导致的,这一点他是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反映政治的影响力在艺术领域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他的事件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强权力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书协“宝座”之争此起彼伏,艺术的作用开始弱化人们将地位与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刘正成时代结束后又引出了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副产品,也是一种艺术梦想,他的一批追随者举办了一个由老板出资、有影响的书法家主持的特邀性质的“流行书风”展,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也是刘正成时代的回光返照。刘炳森时代的符号性在于带有官员身份但对书法或一知半解或有极大爱好的人开始介入领导层。在艺术倾向上以更保守的姿态出现,刘炳森的一句“烂柴火垛”,将刘正成时代的一切试图创新的努力化为灰烬。刘炳森时代的操作者以回归传统为旗号,其实质是对书法本质的反动,书法又回到了起点。一切唯有书坛才具备的怪现象又不断浮出水面。而在操作方式上,将大赛的节奏加快,只要各地有实力申请举办由中国书协名义的大赛,随即批准,这种情况已类似于音乐笔会“同一首歌,走进某地”,这批官员几乎像赶集般地忙来忙去。“同一支笔,走进某地”已成了书坛反讽的重要符号。在这种主流状态下,书法艺术上纯学术以及纯艺术的探讨几乎变得毫无可能,书法制度的建设也就变得刻不容缓,人们期望能以一种更为明智而合理的方式处理书法事件以及书法实践。我们在思考书法的发展战略。由书法运动而催生的协会体制,既将广大书法爱好者有效地管理了起来,同时,运用权力对每位书家定位,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是唯一标准,论资排辈、论官定位成了重新洗牌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职位决定了他作品的市场价值,诸如:山东画廊老板都有一张中国书协理事名单;有的省书协领导接过罢免通知,眼泪夺眶而出;还有的地方书协秘书长对来自外省市的书家或新闻机构人员说,你们以后要通知我,这是我的地盘;河南某地冠以中国书协名义举办的展览,获奖一二十多人均为有一定级别的领导;第八届全国展的举办方将新闻机构的人像孙子一般看待等等,不一而足。一种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又缺乏公平、公正、透明的书法制度其实对当代书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关键在于,权力不再为管理服务,而是用在了利益分配上,再加之民间的策展人制度、画廊制度、批评家制度的不成熟,所以,书协体制的权力泛滥已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周志高时代书法仅仅是一种热情,那么刘正成时代书法则是一种疯狂,而到了现在,书法已成为腐败的工具。各色人等,不问来历与出身,一股脑儿往书法堆里钻,一是其操作简易,二是由于利益所在。这就是“书法运动”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当然这期间不乏社会因素。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书法要获得一种较为纯粹的学术性立场变得尤为艰难。

书法在此文化背景下也逐渐形成几大格局,而这种格局又是受制于书家对书法的认识,守成派的观点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叠加,同时也是一种由量到质的自然而然地变化。对经典主流予以格外的关注,重帖抑碑,强调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关注于技法,具有直接承传的特点,如曹宝麟于米字,孙晓云于王字,与取法的母本距离反差不大,由于其视觉造型是一种经过反复检验的成熟造型,所以也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虽创新成分不大,但进入市场的保险系数大。由于守成派是一种渐变型的改革,比较符合国人的心理,故其始终是艺术市场的主流,这种以先贤为旨归的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在现在的“青年展”设立了“功力奖”。这个奖的设立其实是很滑稽的,其潜台词是获奖的人可能是有功力的,但可能在风格表现等方面是不行的。其实“功力”是一个基本的综合概念,临摹得像叫功力?还是点画精到叫功力?那一幅作品表现得很完整叫不叫功力?我以为功力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单纯的功力是不存在的,什么样质感的线条是为什么样的表现风格服务的,就像《石鼓文》线条就不太适合表现“王字”的行云流水之美。守成主义在悟守古典规范上有其独到而鲜明的立场,但在如何将书法纳入视觉艺术的范畴上是远远不够的。守成是一个民族稳健而保守的心态的体现,中国书法能够维持至今,倒不是创新主义者的功劳,而是守成主义的业绩。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上“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自乾嘉以来的一部分人的想法。创新派开发的资源是所谓两汉及六朝碑版,还有一部分古代的民间书法,这和当今世界流行的历史考古学的想法是重叠的:对一些原先并不受人们关注的材料加以重新检视,给出其新的价值意义。这里而更多的是对隶书入行的方法的探讨,此派也被人们称之为新古典主义。隶书的原先横向取势现在要将其改变为纵势,于是就出现了“流行书风”的写法,它势必要打破字的方正布局,先要七歪八倒,然后才可将势往一带。这情景就有点像酒瓶倒酒一般,不倚侧何以溢出?于是守成派就骂其为“丑书”,其实,在“流行书风”队伍里的人,基本可以代表当代中国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准。但流行派队伍中的成员文化学养并不是太高,比较专注于书法本体的形式构成的变化,对于其如何形成的理论依据则阐释得不够明晰,但由于他们的致力创新也确实给书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像王墉取法《石门铭》,孙伯翔取法六朝碑版,于明取法北朝墓志,周俊杰取法《褒斜道》,的确让人重新认识这些流离于主流状态下的作品的价值。相比之下,流行书风中的沃兴华、****等则显得更有想法些,他们接受了一些日本现代派书法的创作方式,将其引入到传统书法的创作格局中来,于是造型的基本元素被瓦解了,强调整体的章法构成,更突出书法作品中的块面感,使线条的意义得到了弱化使原先和谐统一的布局充满了紧张和刺激。这于原先对书法有认识模式的人,是一种打击,对此咒骂不己。两个人之中:沃兴华显得很纯粹:而****则显得狡猾,一方面他不愿意放弃搞守成书法的好处,另一方面他义要挤进现代书法的领地,分得一杯羹,其实他对于书法的现代性所知甚少,看他给作品命名的方式就可知一二,什么《音乐与雕塑的平面合成》等。流行派还创造了一些书写的符号,如小脚捺、蟹爪钩等,流行书风的最大特点就是敢于张扬书写的时代性,这和守成派的“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的观点是截然相左的。由于流行书风不是权力运作者,所以受到打压也就势必在情理之中,故沃兴华在给王墉的信中说:“当今书坛,当官不成者有之,做学问不成者有之,经商不成者有之,绘画不成者有之……看上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际匕藏污纳垢,集一切不成之大成。”其实他说得也有些道理。一种由普通民众组成的艺术团体,其艺术修养、认识胸襟均不在同一层面上,那种带有纯粹探索性的作品又何以能为人们所接受呢?其实在传统书法层面的探索中,最值得重视的都是文人派书法的探索,他们是以沧浪书社的成员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文化学养,不少是知名学者,如白谦慎、华人德、丛文俊、黄淳等,他们更强调综合文化对书法的渗透,除了保留传统意义上的“书卷气”和人文情怀,更能体现当代人的文化品位,他们往往能将书法与研究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书法纳入了学术的轨道。他们的作品取法比较多样化,触角也延伸到各个领域,在表现手法上,以内敛静谧的方式为主,古典趣味浓郁,但由于作品趋向于传统的文人书法,所以,其探索性不及流行书风。

当书法被看作是一种当代艺术形态,那么,以视觉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它的合理性,同时,运用西方当代美术的手法,对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就势在必然了。于是放大、拼贴、拆解、组装等一系列西方绘画的手法被引入到书法领域,以求获得某种主题性,而且从事这一探索的是以中国美院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对象,被称之为“学院派”,与其名称的古典性意义卜完全不同。由于这一派作品更突出其观念的主题性,所以,作品中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它试图通过一种联想、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段,来使人们通过这种独特的画面来感知创作者的诉说,但是由于其创作手法比较简单,方式有点类似于图解与猜谜,加之传统因素弱化,而现代手法又不到位,故也受到人们广泛质疑。当书法主义出现后,人们觉得在传承传统书法有效资源方面,其意义的深刻性似乎不亚于学院派。书法主义一方面承接日本的可识读的少字数,只是造型上比传统书法形式的追求者拆解得更为彻底,这一类书家是依赖于传统书法中文字造型的概念来书写的,所以,可以说,其并未真正进入现代书法的观念形态,而是一种伪现代书法,其中邵岩的作品就是如此,较为强调笔势运动,激烈而奔放,书写中的激情一览无余,但其中的思想内涵极为有限,人们更多的是感受书写过程中的那种笔墨张力。与其相反的,有一种用水墨方式来处理书法作品的,文字已不可识读,更接近抽象水墨画,将东方的笔墨意韵与西方的境界识相融合,由于其太贴近水墨画,故已经达到书法的最边缘状态,与抽象水墨画相衔接,难以区分。如洛齐和邢士珍的作品就是如此。更有甚者,越过书法的边界,跨入美术领域,用行为和装置的美术方式来展现书法,如王南溟的《纸球》、徐冰的《天书》、朱明的人体书法等即是如此,他们试图与西方艺术对话,用一种大美术的语言来让东西方人们共同感受书法线条及墨色的无穷魅力,由于其已完全游离书法的本体概念,人们已不再将其看作是“书法”了。

当下的书法是一种暧昧状态的书法。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书法主流形式并未因此而改变,这是由于拍卖方式取代了官僚阶层的认同,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现状不会改变,而流行书风由于权力层支持的断阻也逐渐变得步履维艰,至于现代书法更可以说在中国领域里并没有真正出现过。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书法的前景显得暧昧不清,前途莫测。但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书法阶层的分化将开始显现化,掌握理论话语将在今后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当今的协会制度是一种权力制度,但随着人们对书法价值意义的重新认同,知识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法作品及作者将重新定位,那些鱼目混珠者将逐渐边缘化。

因此,加强文化投入,以一种全面而综合的文化情怀介入到书法的现代进程中将是今后书法的主要维度。随着理论研究者对古代与当代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对书法制度的建设有新的定位。今后的书法价值将由市场决定,故而,新一轮的炒作与重新运行将不可避免。这种无序也孕育着希望,一种学术的态度、理性的方式、合理的阐释将重新规范书法,某些因素将会被淡化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而一种成熟的锉选机制将取代现今的书法体制,为书法艺术带来希望。

同类推荐
  •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本书精选人们生活熟知的经典国粹,分别从古书典籍、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酒文化、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等方面进行解读,发掘国粹中的传统文化智慧、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热门推荐
  • 石子路边的榉树

    石子路边的榉树

    「推理日常校园」栗川千夏就读的浅田高中刚开学不久。教学楼旁边有个很少人进去的废区,简直像个小鸟的天堂,树木郁郁葱葱的,但引人注意的是石板路尽头一棵被围起来的榉树……
  • 生首是闻

    生首是闻

    知名雕塑家川岛伊作在作品回顾展前夕猝逝。随后,烬燃余生、以爱女江知佳为模特儿的石膏像头不翼而飞。莫非是恐怖的杀人预告?江知佳的突然匿迹,勾现出悬念丛生、涉及凶案的悚栗隐秘……谁是杀害江知佳的凶手?雕塑家的胞弟川岛敦志?追逐名利、精于算计的美术评论家宇佐见?骚扰过江知佳的摄影师堂本峻?抑或川岛伊作的前妻各务律子?……作者以“本格推理”独有的探案方式撕出真相!
  • 异界剑修在都市

    异界剑修在都市

    仙界剑修萧阳都市重生,和美女特工展开合作,惩恶扬善,大展身手。一切与他作对的人,二代,大枭,都下了地狱。萧阳疯狂修炼,只为有朝一日能重回仙界,再次见到自己敬重的美女师傅。可他忽然发现,这一路走来自己身边已经是风景无数了,好强的美女总裁,温柔似水的邻家妹子,冷艳冰冷的女下属,火红的玫瑰……
  • 初恋和好进行中

    初恋和好进行中

    (初恋1v1,和好进行中)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乐天派小才女顾晨曦喜欢上了腼腆易害羞、生日送练习题当礼物的学霸尹夜辰,二人越走越近,一场“地下恋情”就此展开,土味情话语录也日渐更新。上课犯困怎么办?尹夜辰:上课想我,保证你听课跟吃了炫迈一样精神抖擞。身高不够高怎么办?尹夜辰:人海茫茫,我看得到你就行。路痴属性怎么办?尹夜辰:牵着我,你连导航都不需要。然而,这一段恋爱之路看似芬芳浪漫,实则步履维艰。他们在大雪纷飞的季节放言互不相欠,就此别过。可四年后他们居然再次重逢,擦碰出比曾经更热烈的火花。怎料,四年后,转身遇见的还是彼此。这一次,她不会就此错过,他也不会就此放手,二人也渐行渐近。要买衣服怎么办?尹夜辰:随便买。要吃美食怎么办?尹夜辰:随便吃。“我要去写稿子了。”尹夜辰的回答却是:亲一个再去。论腼腆学霸如何变成幼稚宠妻大王?论大咧才女如何变成爱撒娇易害羞女神?打开此书,你就是见证人!
  • 帝国皇子异闻录

    帝国皇子异闻录

    亚连不着片缕的站在一个奇异的宇宙星空中,面色如常的看着前方同样不着片缕的少女。【来了么,穿越者必然的使命。】“所以你是要我拯救世界吗?”“不,我只是负责将属于你的遗产给你,并且告知你这件事情而已,救或者不救,随你。”“好吧,那我的遗产是什么?”“我。”???———————炮火连天,硝烟四起,四处尽是导弹炸出来的坑坑洼洼,坦克,飞机,甚至还有着如同螃蟹般的巨大机械造物与十多米的人型高达残骸遍布。高楼大厦的焦黑废墟,这里原来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但是却成了一座战场废墟。一座庞大无比的钢铁堡垒从远处向着这边移动,庞大的身躯,极具压迫感。堡垒的上方站立着一个人。“全军听令!吾乃卡美洛帝国第九十九代皇帝克里斯蒂安三世第六子——亚连.vi.卡美洛,现第三战区全权由我来负责!亚连.vi.卡美洛在此下命……”pa:类似鲁鲁修那种,钢铁堡垒,高达机甲,中世纪贵族宫廷,王国政治,亦或者是蒸汽朋克,这里你都能看见。
  • 绝世狂妃之妖孽王爷

    绝世狂妃之妖孽王爷

    斯小晨穿越到丞相府,斯小晨后妈的女人斯小米,斯小米算计斯小晨,斯小晨除掉了她。在人间为百姓造福,替他们看病,称为“医圣”,被皇上封为令晨郡主,二皇子对令晨郡主甚是喜爱,把她宠上天了……
  • 魔法学院之苏醒

    魔法学院之苏醒

    这是拥有魔法的世界,只有王者才能生存。此篇讲述了主人公夜毅和伙伴们踏上接触轮回之力的故事。另外还包含了渊龙的外传。外传主要讲述渊龙少年时期的悲苦经历。
  • 鉴华纪事

    鉴华纪事

    魂穿异世,国公庶女,出生便被抱入皇宫的她,从此迎来了谨小慎微、步履维艰的晦涩童年含羞忍辱、机关算尽,她只为了逃离这座宫城重生故人接踵登场,面对料尽后事的步步进逼,她该如何化解?当终于走上权力的巅峰,集众皇子倾慕、被皇帝逼婚的她,又能否坚守初心?宫阙千重轻开阖,芸芸众生之中,她该对谁回首,对谁轻笑?
  • 神羽千仞

    神羽千仞

    前生他是杀神,为了仇恨与敌人同归于尽,却没想意外地重生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繁花似锦,秀丽如烟,才子佳人辈出。但同时也高手如云,明争暗斗,危机四伏。本不想卷入世俗之争的他真的能享受安逸平静的生活吗?万雪复春来,忽闻女儿香!神羽有千仞,挥剑斩魔龙!问世间,谁最轻狂?
  • 微陌人生

    微陌人生

    重生而来只为改变自己绝望又无助的一生却一点也不用努力就被他打断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