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600000036

第36章 朝鲜的顽固不化让美国劳神(1)

朝鲜问题的历史根源

朝鲜1910年沦为日本殖民地,几十年中,朝鲜人民长期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但是,朝鲜民族独立以来,长期处于分裂状况,直至上世纪末,才出现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曙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朝鲜分裂问题有深刻的历史根源。1943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中确定了战后在朝鲜进行托管的原则。1945年8月,战争形势迅速变化,美国为防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匆忙提出了划分受降区界线的建议。8月16日,斯大林复信杜鲁门,表示同意以北纬38°线作为受降临时分界线的方案。从此,苏、美军队分别占领了朝鲜的北部和南部。

1945年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中确定托管朝鲜五年,托管结束后,朝鲜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三大国的决定违背了朝鲜人民要求立即恢复独立的愿望。因为在1945年9月美军登陆前,三八线南北各地都已普遍建立了地方民主政权——人民委员会。美军登陆后解散南方的人民委员会,将长期侨居美国的李承晚送回汉城,先后建立了“民主议院”、“立法议院”。与此同时,朝鲜北部建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的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并在北方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改革。

1946年3月,美国与前苏联在如何建立朝鲜临时政府的谈判中产生了分歧。1947年,美、苏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在美国的操纵下,建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1948年,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认为朝鲜的环境不利于自由选举,而北部则禁止临时委员会入境。临时委员会在美国军政府的压力下,于1948年5月10日组织选举,8月,建立“大韩民国政府”,朝鲜南北方民主政党和团体代表1948年8月在平壤进行选举,9月,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立即要求美、苏从朝鲜半岛撤出全部军队。1948年12月,苏军全部撤出,1949年6月,美军撤出南朝鲜,但留下了500人的军事代表团。至此,南北朝鲜在美苏的干预和影响下,最终形成了分裂和对立的局面。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38°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二公里,建立非军事区;协定生效后三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但是,美国长期不愿意就此问题和朝、中方面达成协议。1954年9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批从朝鲜撤回。朝鲜半岛继续分裂。

为寻求解决两国关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途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接触,但对话经常中断。双方的接触是不定期的。1971年,韩国和朝鲜红十字会代表为解决朝韩双方家属团聚问题而举行会议。1972年7月4日,汉城和平壤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祖国和平统一和实现民族和解,并成立了解决南北问题协调委员会。1985年第一个实际成果是签署两国公民回乡探亲的协定。1990年在汉城举行了第一轮总理级谈判。这是双方第一次正式会晤。1991年,双方总理签署了关于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2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又成立了经济交流和合作联合委员会、联合军事委员会及南北和解委员会。1994年计划举行的两国历史上第一次最高级会晤,由于金日成主席逝世而被推迟。1997年5月3日两国红十字会在北京恢复谈判,签署了关于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货物的协定。1998年4月两国副部长级政府间谈判在北京恢复,一直延续到1999年夏天。1998年,韩国政府采取了旨在扩大两国经济交流和实施金刚山旅游项目的措施。2000年2月,双方签署了海上渔业双边协定。根据该协定,韩国可以在朝鲜东部海域捕鱼。2000年两国关系出现突破,4月份签署了举行最高级会晤的协定,金大中总统于6月13~15日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晤。

朝鲜问题的解决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南北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尽管由于历史原因统一的步伐不会是大踏步的。在解决这一历史难题中,朝韩政府和民众都是持主动、积极和谨慎的态度。双方就离散亲属的团聚问题进行积极活动,深得民心。

朝鲜半岛上紧张关系的缓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这有助于朝鲜全境的全面发展,对这一地区的繁荣、昌盛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其次,朝鲜问题的解决将消除世界上的一大威胁和平的隐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特别是远东地区。

朝鲜人对美国的“终极仇恨”

反美情绪或反美主义是对美国的政府、人民或者其生活方式的强烈反感甚至仇恨。反美主义包含了很多其他内容,例如反美情绪、政治(反帝国主义)、经济(反资本主义)、宗教(反基督教或反世俗)、文化(反好莱坞)或者道德(反对西方的价值观)。不论是美国人还是非美国人都有可能有反美主义倾向。

仅仅对美国的政策或者上述任何单一的一个原因表示反对并不能称为反美主义。只有当个人或团体将这些因素看成是普遍到已经影响其本身的价值观时才称为反美主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反美主义大多数是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满。

美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关注竞争、自由贸易以及自我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有些国家和人民并不同意美国对经济的看法,他们相信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并且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他们批评美国向全世界鼓吹这种带缺陷的经济制度,并且攻击其他的经济制度,例如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冷战时期,这是反美主义的主要根源,特别是在那些共产主义或者亲共产主义的国家。

当今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动辄反法敌日,但多流于一时民间情绪,误不了从善的大局。全球大多国家的政客们也借助“敌意”持续交换和权衡利益。唯独朝鲜,表达爱憎泾渭分明。原以为美朝交恶是一场政治赌局,朝鲜民众一定没有太清晰的表态。但实际上,对美国的敌意远不止是政府的事儿,而是自上而下,全民响应。

朝鲜人对美国敌意深入骨髓,并没有因为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而逐步终止。就像战争的遗留——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朝鲜人心中也留下永久的伤疤,那场战争仍不断强化今天的朝鲜人“来者不拒,战无不胜”的决心。当然不能就此判定朝鲜人“好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惧战”。人人都能很自然很真诚地表达参战的决心和胜利的必然。包括朝鲜发展和拥有核武器,也获得民众高度认同,并明确表达:核武器正是朝鲜必需的,最为重要的军备。

从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到现任领导人金正日的“先军政治”,朝鲜一脉相承地坚持独立的建国之路到军事优先的强国之路,核武器是其无法逆转的坚定选择,这一点仅从年轻人口中就能证实,谈及朝核问题,他们会给你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美国在南朝鲜部署上千枚核弹头,我国不会先发制人,但是我国必须要有核武器,才能让美国害怕,是美国逼我们这么做的!”看来当全球还在为朝鲜弃核清单讨价还价,期待朝核问题重启谈判讨论甚至能有进展时,朝鲜国内舆论全然没有弃核的空间。

朝鲜战争的真正起因

目前讨论朝鲜战争起因,一般都把焦点集中在南北朝鲜谁打第一枪上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朝鲜战争的真正起因,那就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其逊在1950年1月初发表的讲话(或称之为声明)。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美国对台湾和其它任何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意向。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遵循足以使之卷入中国内争的方针。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建议。”

稍后,美国国务卿艾其逊发表讲话,声明美国在太平洋的防线是由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冲绳,而至菲律宾。

艾其逊讲话所声明的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把台湾和南朝鲜都划在了美国的防御范围之外。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防线只支援在这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防御链上的地区和国家,台湾和南朝鲜并不包括在內。

众所周知,朝鲜南北分裂是美国和前苏联在二战后期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南朝鲜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北朝鲜是前苏联的势力范围。1948年8月15日,美国支持的李承晚集团在三八线以南成立大韩民国。随后,9月9日,前苏联支持的金日成在三八线以北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从此形成分裂的局面。“三八线”由受降的分界线变成军事分界线。

当时,南北朝鲜的统一,并不取决于南北朝鲜政府,而是取决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决策。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南北朝鲜才有可能实现统一:

(1)美苏两国中的一方以某种形式放弃自己在朝鲜的势力范围,另一方夺取全朝鲜。

后来北越统一越南就是由于美国放弃了南越。西德统一德国也是因为前苏联放弃了东德。

(2)美苏双方达成某种协议,南北朝鲜建立起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统一政权。

艾其逊讲话明确告诉全世界,南朝鲜不在美国的防御圈内,再联系到杜鲁门关于台湾的讲话,世人完全可以理解为美国已经放弃了南朝鲜和台湾。

这样一来,原本对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持反对态度的斯大林转而决定支持金日成以军事手段统一全朝鲜。

按照美苏协议,苏军于1948年底全部撤出了北朝鲜;半年后,美军也撤出了南朝鲜。

美军撤出南朝鲜后,金日成就向前苏联提出过向南朝鲜发起局部军事进攻的要求。但1949年9月2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反对金日成进攻南朝鲜。前苏联政府要求金日成采取和平方式解决朝鲜统一问题。

金日成曾于1948年、1949年两次要求同前苏联缔结朝苏互助友好条约,斯大林因怕刺激美国,未予同意。

但是,1950年1月杜鲁门、艾其逊发表了南朝鲜和台湾不在美国防御圈内的讲话之后,斯大林改变了主意,立即转而支持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

我们看看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回忆抗美援朝的文章是怎么说的吧:

“1950年初,杜鲁门发表关于南朝鲜和台湾不在美国防御圈内的声明,使斯大林解除了顾虑,开始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朝鲜问题,加快了武装人民军的步伐。3月,金日成秘密访苏,表示朝鲜人民军有足够的力量统一朝鲜半岛,斯大林对此表示乐观和肯定。5月13日,金日成来华向中共中央通报他秘密访苏和斯大林已同意他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

由此可见,杜鲁门、艾其逊讲话是促使斯大林由反对金日成军事进攻南朝鲜转而支持金日成武力统一全朝鲜的关键因素。

你美国既然放弃了南朝鲜,我们为什么不能支持金日成搞统一?

斯大林的做法是符合大国政治规则的。

但美国开始行动了,1950年1月,美国与南朝鲜签订了《美韩联防互助协定》,提供武器装备武装李承晚集团。美军还留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团帮助李承晚军队。

南朝鲜的李承晚政权在美国支持下,不断地在三八线上挑起军事摩擦,并扬言要以武力统一南北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第二天,杜鲁门就宣布美远东空军、海军参战支持李承晚。27日,杜鲁门命令美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同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没有前苏联参加的情况下,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美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由美国和其他15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合国军”入朝参战,支持李承晚政权。

由此可见,美国并没有放弃南朝鲜的打算。那么,当初何必发表那个放弃南朝鲜的讲话呢?

杜鲁门、艾其逊在1950年初的讲话,其实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的,是想告诉新中国政府,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无意卷入中国内战,不会武力支持台湾的蒋介石残余,不会干涉新中国解放台湾。这个讲话意在挑拨中苏关系,使新中国不至于完全倒向前苏联。

至于这个讲话为什么把南朝鲜也捎带着踢出了美国防御圈之外,目前好像没有确切的资料予以说明。往好里说,可能美国决策层认为南朝鲜的军事实力远强于北朝鲜,不需要美国出兵也能自保无虞。往坏里说,那就只能用“莫名其妙”四个字了!

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美国出兵朝鲜保护自己的盟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严峻对峙的情况下,作为西方阵营的领袖,美国政府这种出尔反尔、引火烧身的做法,实在是低级可笑!而杜鲁门命令出兵台湾海峡则完全是脑袋发晕的昏招。

杜鲁门、艾其逊发表讲话的目的主要是挑拨中苏关系,但1950年2月14日,新中国却与前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政府的图谋没有得逞。更没想到这个讲话却引来了北朝鲜进攻南朝鲜。杜鲁门、艾其逊脸面尽失,恼羞成怒之下,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中国当时没有参与朝鲜战争,因此,美国出兵台海就是美国首先与新中国为敌,使中美两国进入了公开敌对状态。此举成为中国领导人后来决策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

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美十军仁川登陆成功,进入南朝鲜的北朝鲜军队迅速被打败。紧接着,麦克阿瑟命令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进入北朝鲜。

1950年10月3日凌晨,中国总理周恩来紧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通过印度警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远赴威克岛会晤麦克阿瑟,讨论如何看待中国政府的警告。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可能出兵朝鲜,于是杜鲁门决定不理睬中国政府的警告,同意实行全面占领北朝鲜的计划。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成功为杜鲁门挽回了面子,为了感谢麦克阿瑟,杜鲁门远赴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面,给足了麦克阿瑟面子,但麦克阿瑟却给杜鲁门支了一个大昏招!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二)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三)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三)

    本书内容包括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之中;弘扬职业精神,勇于创造、敢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等考验面前冲锋在前;发扬职业作风,求真务实、勤于任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职业纪律,严于律己、谨言慎行,不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不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国数量巨大的城市社区,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社会生活载体;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则是其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并实施国家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化、常态化平台和抓手。
热门推荐
  • 曜途

    曜途

    有时候你会想做一个梦,然后永远都不要醒来。梦里光怪陆离,你在旷野追逐幻影,身后浓烟滚滚。不是每一个英雄,都愿意拯救世界;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人侧耳倾听。慢慢长途,你想要主宰的,不过只有自己的命运。
  • 倚天屠龙记之六侠无双

    倚天屠龙记之六侠无双

    现代人雷烈遭挚爱背叛,意外魂穿成倚天屠龙记里的武当殷六侠又得异界传承。他会何去何从?是躲避世事,一心向武做隐士?还是肆意江湖、放荡不羁为侠客?亦或是扫清六合席卷八荒成帝位?一切答案尽在《倚天屠龙记之六侠无双》
  • 从一条蛇开始无敌

    从一条蛇开始无敌

    新书《佛门世尊》。重生末世开始之前,居然成了一条蛇……带着前世的记忆,开始了他的争霸之旅。尾碎大帝,吞噬星辰,杀龙弑凤,寰宇千万世界在其凶威下颤抖。先定个小目标,毁灭整个世界!——李太白
  • 高中教育研究

    高中教育研究

    本书从理论原则和实际操作层面分析了江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中教育性质、目标与任务、现状、普职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选课制与学会制管理、高中新课程改革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 你如星星般耀眼

    你如星星般耀眼

    人生最好的状态莫不过于有喜欢做的事情,三五知己好友,一位灵魂伴侣,虽然生活简单平淡,但也足够安稳幸福。 因为一句我爱你激动到睡不着觉,也因为一句对不起流泪到深夜。 “你这是在间接和我表白吗?” “你可以这么认为。米朵,我问你,如果,我是说如果,假如有一天我要消失一段时间,可能一天,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会更久,你~会不会等我?”“行啊,可是你别让我等太久哦!太久的话我怕我就会说话不算数了呢。” “如果当时我没有离开,现在的我们会不会就不是这种结果了。” “对不起,现在是他,以后也会是他。” “我不怕你来得晚,我只怕来的人不是你。”
  • 青春日记无所畏惧

    青春日记无所畏惧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昔往昔,青春年少,无所畏惧,峥嵘岁月,可记fu.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改变任何人,只是想用我平凡的笔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和想法。
  • 重生宫闱凤求凰

    重生宫闱凤求凰

    深宫大院,宫斗的好日子!风卿宜觉得,这个时候,最适合的就是晒晒太阳,吃些糕点,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可是却总是有人来找事呢。“姐姐,这是妹妹亲手做的桂花糕,你尝尝?”“姐姐,这是妹妹亲手绣的手帕,送给你!”“娘娘,皇上昨儿个去了这两个娘娘宫里一趟,说是没有您开口,她们都得滚。”风卿宜:“让她们滚,找她们亲爱的皇上去,本宫没空!”
  • 道休达人

    道休达人

    张天一气喘呼呼的跑到一个小胡同里,小心翼翼的贴在墙面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一动不动,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被人发现。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脸上露出微红……欢迎加入书友一家亲,群号码:428819233感谢各位书友,求粮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一个虚拟宇宙

    我有一个虚拟宇宙

    机缘?历练?资源?虚拟宇宙中全都有。所以,我只需要默默的发育下去,早晚我能站到全世界的巅峰。——苏离额,已经是世界巅峰了?那就把目光放到全宇宙!本文,现实世界偏日常,虚拟宇宙偏科幻,日更6000+,喜欢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