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69000000021

第21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第二,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摆正各种义利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义利的统一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和方向。但这并不等于说义和利不存在矛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这就必然影响着人们在义利问题上的认识和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义利统一原则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摆正各种义利关系。

2.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对刘胡兰的评价。刘胡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是她在人生道路上的正确抉择。如何对待生与死?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毛泽东说:“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而又必须正视的人生问题。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自然意义上的生,是指人的肉体产生、延续的全过程;社会意义的生,则是指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自然意义上的死,是指人的肉体生命的结束;社会意义上的死,则是个人社会存在价值的丧失。

生与死是一对人生矛盾,两者是辩证的关系。

第一,生与死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生是个人活动的前提,有生命存在,才能有所作为,才可以思维、劳动、工作、学习。死是生命的终结,一旦失去生命,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第二,生与死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没有生就无所谓死,没有死也无所谓生。从自然意义上说,生命有机体的发展过程就是新陈代谢,就是人体组织的死亡和新生过程。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组织蛋白平均每80天就有一半报废,体内的细胞每天平均有百分之一二要死去,血液中的红细胞,平均寿命只有10天,一个人每天要死大约2000亿个红细胞。同时,也有大量新的组织蛋白、新的细胞、新的红细胞在产生,为人体注入新的活力,以保证人体的健康发展。这说明,生命过程本身就是生与死的有机统一。

第三,生与死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点从社会意义上看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些人“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与日月并明”。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虽死犹生,虽死犹荣。而有些人如行尸走肉般,他们虽然肉体还活着,精神却早已垮掉了,虽生犹死。

我们只有认清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才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从而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生与死。

第一,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人都应珍惜生命,让短暂的生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我们要反对那种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生死观,也要反对那种将希望放到死后的来世,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放弃战胜困难的勇气的生死观。我们要积极面对人生,正视人生旅途上的欢乐和痛苦,成功和失败,勇于攀登,勇于挑战自己。

第二,崇尚真理,视死如归,关键是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的人不珍惜生命,轻率地把死亡作为苦难的解脱,这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正确的生与死的价值标准应该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有无数英雄人物用自己的鲜血体现了他们对生与死的真谛的认识。如方志敏、刘胡兰、焦裕禄等,他们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崇尚真理,视死如归,他们就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又如,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沉入冰海,这次海难死亡者多达1503名,仅704人获救。幸存者约定,每隔10年到瑞士洛桑城举行一次集会,以纪念这次事件。每次聚会,都打开了他们的记忆闸门。最令人感动的是史密斯夫人的一段回忆: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已被抱上救生艇,因为超载,我不能上了,出于母爱,我喊了一声:“让我上船吧,孩子不能没有妈妈!”闻听此言,一位已经坐上此艇的女士离开了座位,回到了泰坦尼克号,并把我推上了小艇。刹那工夫,船便沉没了,那位女士连自己的姓名都没留下。在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人们却可以为了亲人,甚至为了不相识的母亲,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人生的意义即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生存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及影响。这种意义和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意义和影响的人生应是人们所追求的,而产生消极作用的人生,应是人们加以避免的。人生目的是指人在其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人的生活实践的变化,人生目的也会发生变化。人生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的并为之奋斗的高尚的、长远的目标,是人所憧憬、向往的美好愿望、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理想总带有幻想和未来的成分,但它的根基是现实生活,是现实的社会实践。人生态度是指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有所作为,还是消极颓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人生观的这些方面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人生意义即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对人生观的其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生观人皆有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生观,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明确人生的意义。人生一世主要不是索取和享受,而是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我国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为公”的思想。所以要树立并努力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的人生指针。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它都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去奋斗,去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少英雄人物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落实在一言一行上,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雷锋精神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所结出的丰硕果实。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更需要人们树立起社会主义人生观,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内涵,还包括在坚持集体本位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这三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作贡献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提倡个人对集体、对国家的奉献精神,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又要认识贯彻按劳分配、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的原则,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义和利相结合、奉献和报酬相结合。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符合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前提。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挥顾全大局、先公后私、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6年4月,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和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相继病逝,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众多中国人。当丛飞过着清贫的生活而把钱用来帮助失学儿童时,当孟二冬在很多人浮躁的校园里安心做学问时,他们觉得是在做牺牲吗?他们觉得自己太苦吗?如果是,就很难持久。人生观是一种人生态度,正是由于理性选择了奉献这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而且乐在其中,他们才能年复一年地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人生观生活、工作。对物质享受和名利按低要求且知足常乐,对帮助他人、促进社会公正按高要求且不懈追求,这是丛飞和孟二冬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共同的高尚的人生观,这对我们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启发。

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取向

一位青年正在挑灯夜读,有一篇文章他自己都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可还没有背下来,只好不厌其烦地反复诵读。这时候,恰好有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的少年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少年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大喝道:“这种脑子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比读书的少年记忆力强,但是他却只能成为贼。而被他喝斥的少年,则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待郎,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生前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多么巨大呀!我们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自己得到发展与完善,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一、价值和人生价值

1.价值及价值观

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如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我们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而是哲学领域的价值,它更抽象。所谓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例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电影、音乐、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它们都是有价值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它们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如何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即我们所说的价值观。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由于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做出不同的评价,“好”与“不好”、“有利”与“不利”的争论常常发生,就源于此。例如,“食用野生动物应该不应该?”“这个人的表现怎样?”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回答。

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人们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大体上要依次考虑这样三点:一是该不该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该不该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就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就去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去做。

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如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总之,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文艺的、科学的、教育的等方面,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凡是人们从事活动之处,价值观都具有普遍的显着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人生价值

人也是有价值的。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称为人生的社会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称为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第一,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社会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必须根据每个人劳动的质和量即贡献,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如果个人不为社会作贡献,就不可能有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人需求的满足就失去了保障,自我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如果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即贡献和索取是互为前提的。

第二,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人的社会价值处于首要地位,是自我价值的基础。正所谓“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只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只知道伸手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首先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必要的贡献,那么,社会就不可能满足每个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本书遴选了儒家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下至民初的王国维、梁启超,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生履历、赓续设笔等方面描述出每一位大师在学术史上的创树、所起的传承作用以及所居的高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于学有养的简易中国儒学史读本。
  •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释、禅等学术流派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士人修身应世必读之书,其中尤以《内篇》七篇因严密的思想体系和恣肆的文风向来为人所称。历代有关《庄子》的注疏之作也是如缕不绝。南怀瑾先生以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及其通透灵动的人生感悟,上下古今,广征博引中国各类典籍,并参照西方宗教思想,撰成《庄子諵譁》一书,对《庄子》内篇进行了逐句讲解。全书透过《庄子》看似突兀跳荡的行文,为我们展示了其中清晰的内在思想脉络,是当下读者了解《庄子》的优良读本。
  • 观念(2)

    观念(2)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热门推荐
  • 花殇遗夜

    花殇遗夜

    一个父母都是半妖的女儿,在生下来的不久就失去了父母,随即又被自己的爷爷寄于厚望,灌输了大量的法力后,被她的爷爷通过轮回之道送到了天界。作为灵魂状态的她,还没有自己的意识,她被一个美丽的女人生了下来,然后她又悲剧的离开了自己的母亲,被偷走放在了荒郊野外,幸好被一个好心的神婆看到,收留为了自己的女儿。等到她长大了以后,自己的亲身父母却来认领,等她明白了这一切的时候,那场在她母亲生她的时候的大战中侥幸逃脱的蛇族族长却成了魔,再次出来祸害这一界。她天赋极佳,修炼后实力超群,就在对战蛇族族长的时候她突破了神的境界,进入了超凡之境,因此她的前世未来也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 蓦然回首发现你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发现你在灯火阑珊处

    这篇作品写出了两个中学生亦晨和风墨的恋爱,风墨是个能歌善舞的优秀生,而亦晨却是个稍稍叛逆的少年,亦晨喜欢上了风墨,但是他却觉得他配不上风墨,因此他发奋图强,最后与风墨在一起。
  • 风诡大陆

    风诡大陆

    阴阳吞噬冰火相合杀仇人顶苍天他,世间的主宰;他,曾经的王者;他,修炼至巅峰。阴阳神三界,皆有他的脚印,三界之人皆臣服于他。一怒天下灾,一笑天地安。只为寻求修炼极致,只为报仇雪恨,杀掉灭门凶手,只为寻求武修巅峰。新人作者处女座,赏个脸看看呗。
  • 她能看到未来

    她能看到未来

    【她的名字叫未来,不是因为憧憬,只是奶奶登记姓名犯的一个错误。】耀家三兄弟从小和睦,面对弟弟的离奇死亡。哥哥们不愿接受展开疯狂报复。白未来躺枪中招,激活潜能步步高升。大玩异能。什么网配的超级电脑天才小哥,什么走路无声的猫女,再来高手催眠师。管他是什么鬼。收收收,她白未来全收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修仙日历

    修仙日历

    接受了一个护佑人类命运的使命,开启了一段纵横万界的星域历程。携远古星帝后裔,创万世不朽传承。一本日历,一段人生,一个强势崛起的故事。
  • 风华如画

    风华如画

    曾以为倾心相待,必定痴心相守,可最终他还是让此情瞬间瓦解;曾以为,此生永不相负,却是最终逃不过世俗……
  • 天道修炼器

    天道修炼器

    神州大陆,一夜之间迷雾笼罩。鬼魅滋生,天道失常,恐怖横行。少年周青,携天道修炼器,看着面前人人恐怖的巨大怪物。周青微微一笑。周青:恐怖?给我足够多的天道点数,我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恐怖。
  • 被风吹过的爱情

    被风吹过的爱情

    她因为家庭的窘境和男友的背叛而被迫提前毕业硕士学位,进入了之前向往的鼎盛集团,认识了他,被他呵护疼爱,主角陷入了真正的爱情当中,但是这场爱情的长跑却是异常的艰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活在灾难世界

    我活在灾难世界

    只要我跑的够快,灾难就追不上我。被系统扔到一堆类似于泰坦尼克号,釜山行,流感,进击的巨人等灾难世界里苏莫唯一想做的就是活下去,因为仍旧安详的主世界是苏莫唯一的港湾。但是……主世界都出现灾难了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