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08

第8章 叔侄争权,大明的“永乐盛世”(1)

他是大明朝一代英主,人称“永乐大帝”。他戎马一生,“靖难之变”后终于坐上帝王宝座。永乐年间,他巩固边防、疏通运河、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修著《永乐大典》,可谓是功绩卓著的一代帝王。在位二十余年,被后人誉为“永乐盛世”。作为帝王的他,是成功的,他手下战将如云,有郑和下西洋与外通好的盛事,还有第一谋士姚广孝助其成就伟业;作为丈夫的他,是幸福的,拥有一代贤后徐皇后,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祸起萧墙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政策。不仅如此,他还在朝廷设立了僧录司官,一统全国佛教。每到诸王初封时,朱元璋都要为他们精心选出一名僧人加以辅佐。曾经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本名姚广孝),是当时一位颇有谋略的人,朱棣对他十分赏识,所以在他被封为燕王的时候,就主动向朱元璋要了道衍。道衍到了燕邸没多久,又向朱棣引荐了一位术士,这个人名叫袁珙。于是,他们两个人都成为了朱棣的谋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被后人称为“明太祖”。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历史上称之为建文帝。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建文帝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而朱标的母亲则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由于朱标早逝,朱允炆则成了朱元璋的继承人,真可谓是“根正苗红”。

“新官上任三把火”,建文帝即位没多久,就烧起了第一把火,先是废除了一系列必要的改革。紧接着,又烧开了第二把火,他用亲信齐泰、黄子澄之议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五位藩王便先后被废。毫无疑问,燕王朱棣成为他第三把火的直接“矛头”。朱棣看大势不妙,就想先下手为强。他先是挑选了数名壮士,以充实自己的护卫军。后来又以勾逃军为名,收罗了不少异人术士。表面上,朱棣藏起锋芒,假称自己有病在身。暗地里却在加紧练兵。此外,他还利用燕府崇深之便,没日没夜赶制军器。

建文元年(1399年),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并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革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他谕令将士,同时上书朝廷,声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从此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历史上称“靖难之役”。

战争开始后,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统率副将军李坚、宁忠率师30余万北伐。但实际上只有13万人,军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在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而当时的燕王朱棣,躬擐甲胄,率师至涿州,击败官军,耿炳文退守真定。耿炳文的失败让建文帝很是忧虑,因为他可是硕果仅存的老将。太常卿黄子澄却认为无需担忧,并推荐了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于是,建文帝亲饯江浒,赐以斧钺,期在必胜。

李景隆,是开国元勋李文忠之子。他不过是个膏粱子弟,从未尝试过习兵见阵,只知道纸上谈兵。朱棣听闻是李景隆出战,心中暗喜起来,对作战也更加有信心了。于是他先出兵永平,引诱李景隆攻北平,而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告诉他只许守、不许战。很快,朱棣打败了永平守军,进击大宁,并勾结兀良哈三卫渠长,挟迫宁王跟他结成联盟,一起对付李景隆。李景隆没能攻下北平,背后又有朱棣回军的追杀,他一战而败,被逼无奈之下只好退走德州“养精蓄锐”。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和李景隆在白沟河再次作战。白沟河地理位置特殊,它流经华北平原,在保定与涿县之间。这一次李景隆的作战气势看似比以前强了不少,他率领60万大军列阵等待作战,待朱棣的军队到来,战斗就开始了。第一天的战斗非常激烈,直至深夜,双方才各自收军。这一仗朱棣的军队损失很大,再加之是深夜,打了一整天仗的士兵们竟辨不清东南西北,下马辨别水流,这才找到了回去的路。第二天再战,李景隆的军队气势看起来更盛。而朱棣呢?由于坐骑三次被创,弓矢皆尽,剑锋折缺,马又停滞不前,几乎被官军射尽。就这样,双方鏖战一直到过了中午,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李景隆的官军大将旗被折断了,军阵开始混乱起来。这时候,朱棣带劲骑乘机绕到敌人后方进行袭击,终于反败为胜,李景隆的军队大溃,被斩首及溺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单骑再一次逃回了德州。后来,朱棣又攻破德州,围攻济南。因为山东参政铁铉也是一名了不起的人物,一直死守济南。朱棣围攻了三个月依旧没能成功,只好暂时退师,决定日后再来攻取。

此时的朱允炆内心是崩溃的,见派去的两位大将还是一次次吃败仗,于是又任命左都督盛庸为大将军,再次率兵北伐。朱棣又开始耍花招,佯称要攻打辽东,其实发兵攻打沧州,打了沧州一个措手不及,沧州很快陷落。朱棣一刻也不肯放松,又率大军经临清、馆陶,至于东昌,与盛庸、铁铉所率主力相遇。双方大战,这一次朱棣损失不小,失去了一名叫张玉的大将,他自己也有几次处境十分危险,差点自身难保。朱棣军队大败,被擒斩万余人,只有朱棣一人殿后,被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带兵营救,才幸免于难。

不久后,两军再次战于夹河,这一次敌兵大败。一个月后,两军再战于藁城,朱棣再次乘风击打败敌军,斩首六万余级,擒其骁将,获其军资。自举兵以来已有三年了,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这时,又有一批被罢斥的宦官从南京来投奔朱棣,并向他透露了南京布防的情况,说南京空虚,正是攻取的大好时机。于是,朱棣下决心迅速了结这场战争。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挥师一路南下,由馆陶渡河,循徐州,与官军在大齐眉山下(在今凤阳灵璧西南)又一次开始了激烈的战斗。不料,敌军连连获胜,朱棣的几位大将相继战死。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不甘失败的朱棣下了死命令,只许进,不许退,剩余的麾军便继续前进。朱棣的军队继续下泗州,克盱眙,徇扬州,驻军江北,终于凭藉大江麾师强渡。挣扎了许久的谷王朱橞、李景隆终于抵挡不住朱棣军队如此猛烈的进攻,准备开南京金川门迎降。就这样,朱棣率军队顺利进入了南京。也就是在那时,朱允炆下落不明,犹如人间蒸发。后来,在群臣的再三“劝阻”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他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方孝孺拒写诏书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方孝孺年少时,机警敏捷,在加上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算得上是一位气质美男子。他喜好读书,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同乡的人都称他为“小韩愈”。待他成年后,他便跟着宋濂学习,宋濂与高启、刘伯温在当时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宋濂的门生中,即使是那些知名文人都比不上他,就连他的前辈,比如胡翰、苏伯衡等人也自叹不如,他的学问在宋濂诸位弟子中“夺冠”。不仅如此,他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吴沉、揭框等人的极力推荐,方孝孺才得以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见过方孝孺之后,觉得他举止端庄又稳重,因此受到朱元璋的敬重和欣赏。有一次,朱元璋和皇太子朱标议政,突然提及方孝孺,并告诉太子说:“他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后来,方孝孺被莫名其妙的“仇家”连带举发,并把他逮捕到京。朱元璋审理案卷的时候,看到了他的名字,随便找了个借口就释放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孺因为别人的推荐再一次被召到宫廷。朱元璋又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随后,授予方孝孺汉中教授之职,每天负责给众儒学生员讲学,他也毫不倦怠,一直在很努力地讲学,似乎别无他求。直到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方孝孺才被任命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又给他升了职,任命他为侍讲学士,凡是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和请教。建文帝本人也喜欢读书,每次遇到疑难问题,就会召见方孝孺为他做讲解。建文帝临朝之际,百官奏事,决定群臣的面议可否施行时,便会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答文书。当时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方孝孺一直都担任“总裁”一职。在更定职官制度时,方孝孺的官职又被改为“文学博士”。当年朱棣作乱时,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是出自他的手。

看得出来,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对他忠心不二。在此之前,朱棣在北平发兵,临走前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并劝说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灭绝了,朱棣立即点头答应了。南京陷落后,方孝孺便闭门不出,每天穿着丧服,为建文帝啼哭。这时候的朱棣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跟大臣们商议为他拟即位诏书合适人选。众臣纷纷推荐方孝孺,因为他曾经写过不少诏书和缴文。朱棣觉得此建议很不错,于是立即命人将他从狱中召来。

还没等方孝孺走到宫殿内,就听见他悲痛的哭喊声。朱棣也颇为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于是走下殿来劝导他说:“先生,您不要这样折磨自己了,其实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在哪里?”朱棣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又继续问:“那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为帝?”朱棣胸有成竹地说:“要治理好国家,需要年长一点的国君才可以。”方孝孺依旧不甘示弱地问:“成王的弟弟很年轻,为什么不拥立他?”方孝孺一个个咄咄逼人的问题,终于惹恼了朱棣,他大声吼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随即让手下人递给方孝孺一支笔和一张纸,用强迫的口气说:“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天不怕地不怕的方孝孺也愤怒了,他把笔扔到地下,大声说:“死就死吧,诏书是绝对不可能帮你拟写的。”

这下,朱棣真的气急败坏了,恨其嘴巴太硬,一怒之下命令手下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其他大臣都不敢上前劝谏。为了能够解心头之恨,朱棣一面命人将方孝孺继续关押狱中,一面又极力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就连他曾经教过的学生都不肯放过,被算作“十族”,统统被押解至京,并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直到方孝孺屈服。每杀一个人,就追问方孝孺一声:“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着悲痛,始终不肯屈服于朱棣的威胁。当弟弟方孝友被押解到京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即将被斩的弟弟,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此时方孝孺的心情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生不如死。而方孝友呢?依然满脸的从容,临行前他还为哥哥吟诗一首:“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也哽咽着作了一首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之后,方孝孺就被押到南京城聚宝门外磔死,当时的他仅仅46岁。

永乐初年,朱棣为了不留任何后患,下令一定要彻底清除建文帝朱允炆的余党。为此,还采取了一些非常血腥的政策,比如“瓜蔓抄”、“诛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就连那些文人雅士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要被斩杀,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在当时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也是在永乐年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也趁机参与到政治中来,并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明朝宦官干涉朝政的祸源之一。

唐赛儿起义

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的一天,一封奏折由直隶沂州卫传到了朱棣手中,奏折上这样写道:“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杀其从者,势甚猖獗。”这就是唐赛儿起义。实际上,在沂州未上奏之前的几个月,唐赛儿的教众就已经起义了。

唐赛儿,又名“唐三姐”,是山东蒲台县人(今山东滨州市蒲城乡),她家境贫苦,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武术,不到15岁就已经武艺超群。当时,在他们本地有一种叫“白莲教”的宗教组织。那些曾经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农民群众都十分信奉白莲教,唐赛儿也深受白莲教的熏陶。18岁的时候,唐赛儿与一个叫林三的青年相爱,并很快结婚了。可是结婚没不久,恩爱的丈夫林三被官府逼死,唐赛儿为此痛不欲生,也因此唤起了她的反抗之心,决心利用白莲教组织发动起义,为丈夫和受苦的乡亲报仇。

同类推荐
  • 铁血帝王

    铁血帝王

    一个落没的王朝,一个平凡的孤儿,在这个乱世当中,谱写一段波澜壮阔的战斗史诗!且看一个小兵如何成长为一代名将,驱逐异族,还我河山!
  • 三国星河

    三国星河

    成都武侯祠汉昭帝庙、泰山玉皇殿极顶石、九星连珠时空隧道开启。风云再起、英雄豪杰、群星璀璨.....
  • 延明纪略

    延明纪略

    崇祯八年,李自成、张献忠联营与左光先沿汉水对峙。卢象升统领东南,洪承畴经略西北,两面夹击,义军左右冲突,一把火烧了朱元璋当年出家的皇觉寺。徐光启提出编列的《崇祯历书》终于修成,西学东渐成果日丰。郑芝龙与刘香大战珠江口,一举成为海上霸主。多尔衮收服察哈尔各部,皇太极敲打代善,获得了后金内部的无上权威。日本江户幕府正式锁国。西班牙在秘鲁的银山日渐枯竭。《布拉格合约》签订,德意志的战场看上去要偃旗息鼓,红袍宰相却已经带着法兰西的雄师准备入场。汉中府,杨渊写下一副对联。“谋国之忠,识人之明,自愧不让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不负平生。”
  • 燕赵弘毅

    燕赵弘毅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浩瀚的历史,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也有说不尽英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今天我们说的这部书叫做《大隋演义》,它既不同于民间的小说,也不同于正统的史书。它是以民国年间,浙江名士,一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为范本,经过改编而成。
  • 狮吼初唐

    狮吼初唐

    林峰,极品小混混一枚,一次意外来到初唐,带着空间发展成为一个大牧场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远航的救赎

    远航的救赎

    远方,我们的那个浩瀚的海洋,它十分的神秘,我们对它的了解比不上我们对天空和的了解,可是,我们源于它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才荣光

    天才荣光

    他,人们习惯叫他天才。但他自己常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别人看的书多许多罢了。”他喜欢读书,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举一反三。在他身上能够很好的诠释知道就是力量。他是富豪中的富豪,偶像中的偶像,明星中的明星,主宰中的主宰。拥有丰富知识的他从来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相反,他不喜欢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不经意间改头换面,去做普通人。国家把责任丢给他,人民把焦点投向他。于是,他的事迹一次次的暴露在世人眼前:奥赛大满贯,经典金融战役,最热门的网络小说,奥斯卡的常客……他还有许多兼职:大学教授,国家金融顾问,美女收藏家……寻找爱情,一次次的受伤,总是找不到真爱。究其原因,他太闪了!!
  • 月下密语

    月下密语

    一个临近退休的大叔,遇上一个花季少女。她实在和去世的老伴太像了,太多巧合了。这究竟是前世今生,还是命中注定的恶搞。大叔面对伦理道德,面对这不可思议的偶遇奇缘。是选择放弃,还是追逐呢?
  • 婉尔说

    婉尔说

    我知道我们在小巷相遇,在脏乱的宿舍相识,在哪个几年里相爱相杀,却不知道你是在哪个我不知道的日子里走掉的。。。
  • 云来山更佳

    云来山更佳

    有些人活着,似乎就是为了找刺激。温理就是这样的人。卧底记者多年,只为揭露事实真相。却在一次危险调查中遇到多年前不辞而别的江临川。当年的阳光少年为何变成今日的冷漠大哥?案情棘手,想要保全却又为何越陷越深,无法脱身?他们还能否在身份殊途的当下再续前缘?
  • 哪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痛

    哪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痛

    现在的孩子们,有父母的精心呵护,但是有一群孩子们他们却早早的脱离了父亲或母亲的爱护,独自忍受着点点滴滴的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自暴自弃,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断的给社会创造价值。
  • 吻上高冷异姓王

    吻上高冷异姓王

    他尊贵如天神,她卑微进泥里。异世轮回,灵魂交换的诅咒。吻上他,才能回归现代。一个是呼风唤雨的高冷世子,一个是受尽屈辱的丑丫鬟。这一吻,该如何动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