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03

第3章 太祖开国,天下从此改姓朱(3)

张士德被押送到金陵(南京)以后,拒绝进食,最后饿死。张士诚虽然不再称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样拥有武装和土地。张士诚还派史文炳偷袭元军,并占据了杭州。由于他表面上还会为元朝廷做一些送粮之类的事,能够得到元顺帝的赏赐,他便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但元朝廷没有答应。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那时,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河南汝南县)、颍州(安徽阜阳)、濠州(安徽凤阳东北)、泗州(江苏盱眙),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他的弟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成为他的心腹,以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以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等人为智囊团,以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掌管秘书工作。他还喜欢招揽宾客,所赠送的车马、居室、家具之类很多,那些侨居在杭州和当地贫穷无依靠的人们都争着来投靠他。

其实说起张士诚的为人,虽然他外表看起来迟重寡言,貌似有大气量,但事实上却无深谋远虑。当时,朱元璋的营地就在张士诚的旁边,可以称得上左邻右舍。在那几年里,张士诚一直对朱元璋虎视眈眈,不止一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但都没能随他愿望,只好灰溜溜地退回。而朱元璋也不让自己闲着,兵分三路,派邵荣攻打湖州,又派胡大海攻打绍兴,还派常遇春攻打杭州,但也跟张士诚的结果一样,终究没能达成愿望。

就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的时候,运气不好的廖永安却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也随后叛变并投靠了张士诚。面对这样的局势,朱元璋心有余力不足,只好把张士诚的事暂时搁置一旁,这些恩怨朱元璋一直记在心上。可怕的敌人陈友谅果然阴狠,居然想到借张士诚之手攻打朱元璋,这是朱元璋自己也没能预料到的事情。但是,张士诚也不是好惹的,虽然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到最后也没有配合陈友谅的行动。等到朱元璋顺利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之后,就率领军队回到了南京。还没等喘口气儿,朱元璋又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江苏南通),包围了高邮。这时候,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顺利救下高邮。朱元璋不肯示弱,第二天又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但还是没能活捉张士诚。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一直在养精蓄锐,希望可以一次拿下张士诚,以报曾经的恩恩怨怨。随后,他便封徐达为大将军,封常遇春为副将军,并率二十万精兵,想要集中主力,一举拿下张士诚。一向诡计多端的朱元璋,依然不按套路出牌,他告诉两位将军先不要攻打苏州,而是直击湖州。他们二人按照朱元璋的计谋行使,徐达等率诸将发兵龙江,又调遣李文忠趋杭州,华云龙则赴嘉兴,就是为了牵制张士诚的兵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东吴的左右膀臂皆失,平江(今苏州)成为一座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就这样一直打了十个月,才最终攻克成功。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的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他本性善良,做不得杀人为食的恶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说到做到,他立即率绰号“十条龙”的上万亲军,冒险想要冲出重围。可是出城后,看见城左西吴兵队阵如此严整,当即就有点心虚,很快退了回来。于是,他又临时改变策略,带着军队转至舟门,向常遇春营垒杀去。这下他可是遇到了“克星”,因为常遇春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百战良将,挥兵直前,与东吴兵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就在这时候,猛将王弼又从另一条路绕出,夹击东吴兵,把张士诚的万余护卫精兵都困在了沙盆潭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张士诚才从潭水逃出,再一次狼狈不堪地回到城中。

半个月以后,张士诚休养得差不多了,再一次咬咬牙,亲自率兵从胥门冲出。经历过多次的生生死死,张士诚不再惧怕,而是以一种玩命的心理跟敌军交战。或许是张士诚军队的气势吓住了常遇春,让常遇春的人马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了。这时候,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居然站在高高的城头上大喊:“兵将们打累了,可以歇息了!”于是马上鸣金收兵。还没等张士诚等人反应过来,常遇春趁他们分心之际,又重新振作,掉头回击,把东吴兵打得大败。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张士信居然跟没事人一样,在大城楼举行盛宴,在里面遍摆了银椅,与亲信左右饮美酒、食佳肴。风度是大将的,计策是无脑的。就在他们饮酒作乐、忘乎所以的时候,有一位仆从进献了他一个大水蜜桃,张士信欣赏了许久,刚要准备吃。突然间,城下发巨炮,正好打中了张士信的脑袋,与桃汁一起四溅飞迸。张士诚再次兵败,这一次他失去了一个亲弟弟。此时的张士诚满是仇恨,立即指挥城中的兵将誓死抵抗,也杀伤了不少西吴兵马。十月间,徐达终于放开手脚,开始了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人力、体力不支,平江城终于沦陷了。

张士诚在府邸中闻城溃,对其妻刘氏说:“我兵败且死,你怎么办?”刘氏良德妇人,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说完这句话,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

时值日暮,曾经的大英雄张士诚,这一次真是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望着齐云楼的大火,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反省。突然间,他似乎有了上吊自尽的举动。说时迟,那时快,他的旧将赵世雄跑上前去把他解救下来,号哭劝道:“九四英雄,还怕不保一命吗!”紧接着,他的另外一些旧将,如李伯升、潘元绍等人也纷纷劝他归降朱元璋,可是他始终闭目不答。无奈之下,徐达便请张士诚上船,决定由水路先押送他去应天府。在此期间,张士诚一直坚卧舟中不肯吃东西。就在他被押送应天府后的当夜,他趁人不注意,上吊自杀了,终年四十七岁。昔日拥强兵占胜利时,张士诚内怀懦弱,坐失良机;当其被俘为虏时,辞无挠屈,绝粒自尽,也不失为一大丈夫。

开国名臣徐达

徐达,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家庭。他面貌清癯、颧骨稍高,再加上一米九几的魁伟身材,在当时称得上是风华正茂、风度翩翩。自幼就酷爱武术的他,练得一身好功夫。在他幼年时,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玩耍,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亲眼目睹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的“济世之志”立即被点燃。

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的好朋友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乡招兵,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起义军中的一名小军官,徐达见朱元璋在短短的时间内混得还不错,于是欣然答应跟他一起参军,从此便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徐达投奔朱元璋之后,一直很敬业地做事,从不怠慢。徐达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时时以王霸之略进”,协助朱元璋收编了定远的好几支地主武装,并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朱元璋对此十分满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滁州粮草不继,朱元璋便邀徐达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待成功攻打和州后,不知因为什么,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了矛盾,一气之下还下令抓走了孙德崖。孙德崖军也不甘示弱,决定以牙还牙,他们也抓走了朱元璋。在关键的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提出要去孙德崖军中去当人质,换回朱元璋,这才化解了这场矛盾。也正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对徐达十分感激,也更加信任他。

郭子兴病逝那年,朱元璋执掌了全军大权,挥师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并进一步图谋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则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朱元璋最看重的一员大将。此后,朱元璋统兵击灭了陈友谅的势力,升任徐达为总兵官、大将军。紧接着,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最后,徐达被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部队北伐,席卷中原,克复大都(今北京),终于如朱元璋所愿,完成了推翻元朝、统一北方的重任。

徐达一向持重有谋、治军严明,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要求自己的部下也要时刻听从号令和指挥,“令出不二”,而且一再警告自己的部下,不许他们骚扰百姓,有违令扰民,必戮以徇。不仅如此,他还提倡部下优待俘虏,以分化瓦解敌人。凡是俘获敌军将士和间谍密探者,他都“结以恩义,俾为己用”。所以,只要是他带兵出征,特别是在率军北伐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大军勘定者犹少,先声归命者更多”的局面。

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严以律己,还能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在元末群雄并争之时,那些人一旦被封为将,手握重兵,就开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但徐达却从来不贪女色,也不贪图钱财。在南京的时候,徐达总是住一所低矮破旧的小屋,朱元璋看在眼里,几次提议给他换一间宽敞舒适的屋子,他都拒绝说:“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哪里敢以家为计?”对此,朱元璋很是无奈,只好随他去了。

每逢出征之时,但凡遇到军粮不够,士卒们吃不饱饭,徐达就总是委屈自己,好几日不喝水不吃饭,也不进营帐休息,士卒们一再劝他都无果。看到士卒们生病的生病,负伤的负伤,他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还前去探视,并想尽办法给予他们好的医药。这么多年来,徐达就是“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尽管他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他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这是让人们最为佩服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授他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来,徐达能够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拉帮结派,也没有卷进“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淮西集团”的骨干是胡惟庸,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见徐达功劳大、威信也高,于是想要和徐达搞好关系。徐达看出他那点小心思,所以根本不理睬他。徐达心思缜密,又不想被朱元璋认为他故意挑唆,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提醒朱元璋,“胡惟庸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当丞相”,朱元璋心里也有数,但也没表态。因为他一直本着“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原则,始终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对他有用的人。

后来,胡惟庸因为谋反被杀害,朱元璋再次想起徐达对他的暗示,只说了三个字,“益重达”。尽管徐达对朱元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但仍然未能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疑心和猜忌。当时的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疏中曾提到“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朱元璋在为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在政治上,徐达总是做到忠诚不二;在经济上,他也能做到不贪不占;在生活上,他也能做到十分检点,不出任何纰漏,不让朱元璋抓住任何把柄,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修建功臣庙,并亲自确定了各位开国功臣的位次,徐达位居第一,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李善长、汪广洋等人。徐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仅仅因为他曾经是朱元璋的同乡、少年时代的好玩伴,最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洪武十八年二月,多年的戎马生涯,长期的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一天天虚弱,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于北平(今北京),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念他战功赫赫,便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还亲自为他撰写了神道碑,并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

“贤内助”马皇后

历史的烙印无处不在,但凡懂点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她们都是历史上杰出的“贤内助”。有史以来,有着特殊身份的人,身后是否拥有一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大局、懂谦让的睿智女子为妻,显得极为重要,验证了那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马氏,又名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的富户,父亲马公,性格刚强,见有为不义者,视之若仇雠。正因为父亲无节制的仗义好施,家业日日穷困起来。母亲郑媪,在生下马氏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秀英从小又失去了母爱,为了让她加倍得到父爱,马公视她为“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聪明可爱,擅长作诗和绘画,尤其擅长史书。在性格方面,果然女儿随父,秀英的性格跟她的父亲一样很是倔强。按当时的习俗,妇女到一定年龄都要被缠足。可是,无论人们无论怎么劝说她,她都坚决不缠,这也是人们称她为“马大脚”的缘由。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盛唐见证:大明宫

    盛唐见证:大明宫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一箭敌胆寒,一枪扫乾坤,一锤定天下,九零后颓废青年穿越三国,身兼隋唐三大名将武艺于一身,且看裴枫在蜀汉军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已建群:224888403一个一事无成的草根男,拼爹拼妈都拼不过别人,不仅没钱没媳妇,连工作都因为拼表叔拼不过丢了,正怨念着,没想到一朝回到过去,跟自己太爷爷成了兄弟,尽然自己来了,现在可不能让你们乱带节奏了,看这草根男如何带着家族摆脱没落的命运,创造传奇………
热门推荐
  • 恐怖漫威

    恐怖漫威

    人生不好混啊,穿越了又没钱,又没异能,连个系统都不给,就得本书还是破烂货,东西还要自己学。
  • 恶女御夫

    恶女御夫

    拿人绝不手软,吃人绝不嘴短,杀人绝不心软,看美男绝不眼短——这是恶女唐若儿坚决执行并贯彻到底的四不原则。双面美男,忧郁美男,狐狸美男,狂傲美男……来者不拒,看她如何管理众多桀骜美男,玩的风生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乡村男教师

    乡村男教师

    一个毕业初中生,尝尽世间冷暖,饱受折磨,受不了城市里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极度想摆脱别人束缚的他,想获得自由的他,居然莫名奇妙的踏上了教师之路,开启一段乡村教师的旅程。
  • 无限之动漫电影小队

    无限之动漫电影小队

    本书曾用名《老婆重生还变身是什么操作》主角:“我,王皓,今天就要打爆掠夺者和穿越者的狗头!”
  • 称霸世界之地球篇

    称霸世界之地球篇

    因为世界政府的腐败统治,另洪伟佳,彭凹,周武,海诺,感到不满于是他们组建了猛虎大队,来对抗世界政府的军团,猛虎大队VS世界政府海陆空三栖作战部队,到底谁更胜一筹?
  • 异界令狐冲之纵横天下

    异界令狐冲之纵横天下

    天地无情,我剑有情……我不是拯救大陆的救世主,但我的剑就是为了守护……九剑在背,苍穹驰骋,九剑一出,谁与争锋……看死于雷劫之下的令狐冲如何异界重生,将天地捅个通透!*************新书《恒宇吾为尊》己上传
  • 我真不想嫁

    我真不想嫁

    宋锦瑟三岁,陈华年未出生,当宋家知道陈家那位怀的是女孩时,立即决定与陈家定下娃娃亲。宋锦瑟三岁半,陈华年诞生,她的名字是宋家与陈家一齐起的,陈华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在陈华年十八岁成人礼那天,当着整个上流社会的面,宣布了自己要与宋锦瑟解除婚约。陈华年:宋先生,我们不适合,我已经有喜欢的男孩子了宋锦瑟:我不同意,你要知道,你,陈华年从一出生就是我的!
  • 夜事屋

    夜事屋

    打工挣钱的大一新生,偶遇抓鬼清道夫界一代宗师。自此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科技抓鬼封妖层出不穷。原以为我们活在一个没有鬼神妖怪的世界,可谁知道,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带着傲娇的天才女算师,不可方物的狐妖,猫妖,各种奇葩弟兄与为师抓鬼去吧!
  • 帝尊独宠:逆天邪妃带娃跑

    帝尊独宠:逆天邪妃带娃跑

    【本文1V1,男女双洁,高宠爽文】她是青鸾世家的旁系子弟,天生噬魂邪魄,身藏重宝,到处被人追杀......却被一个从天而降的萌宝,追着她喊娘亲,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哪里来的孩子?赶不走,跑不掉.......从此过上奶孩子的生活,整天躲躲藏藏........天选之人,天必怜之。人人畏惧的噬魂邪魄,却成就了她凤凰血脉。从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虐渣打怪,炼体契兽。一朝飞升,君临天下。他一把揽过她的柳腰说道“我外你里,我上你下……”从此,她对他“望风而逃”。…………灵石不够?一个袋子,石头变灵石,全部解决。炼器材料不够?便抓个蛮荒异兽都是无价之宝。丹药原料不足?随便找一个上古遗址,里面都是天地灵草。美男太少?算了吧!桃花全部被那醋缸掐死!...........[萌宝捣乱记之抱抱篇]某上古遗址中,伸手不见五指,一对男女正准备拥抱“你们在抱抱?”某女一脸尴尬,连忙拉开距离。某男尴尬而又豪气的道“咳咳,这是一万灵石,去买糖葫芦吃。”酒儿接过灵石,一脸满足的跑开了。[萌宝捣乱记之亲亲篇]古树下,某女和某男情到深处,即将接吻之际,又一道煞是风景的声音响起“你们在亲亲?”某男一脸黑线的看着又一次打断他好事的人,“不是给你买糖葫芦了吗?”酒儿眨着呆萌的大眼睛:“是啊,但是现在时间已过,请付钱。”某男气的抓起一把刀子……[萌宝捣乱记之睡觉篇]一个古朴的房间内,某男女刚准备,又是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你们要睡觉觉?这回某男满脸黑线,用一只手抓着他,扔了出去“砰……”这下终于清静了,嗯,继续。从此某男字典里只有三个字,防萌宝!防萌宝!【草草言情玄幻新作,本文1V1,男女双洁,好看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