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11

第11章 仁宣之治,大明的“文景之治”(1)

我国历史上,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而明朝的“仁宣之治”,也将明王朝推向了繁荣的高峰。在“仁宣之治”中,明仁宗朱高炽一再要求官府立即赈济,不能迟缓,百姓的生活一片和睦安定,社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待明宣宗即位后,继续执行明仁宗的政策,并停止了远航,从安南撤兵,为明朝甩掉了一个大难题,社会又得到了发展。没有了战争,财政支出少了,国库也跟着富裕起来,明朝的经济发展也达到了顶峰。

仁宗治国,太子监国

在古代,帝王父子(尤其与太子)总是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如果是太子监国,这种微妙就会逐渐演化成一种暗斗,或者明争。“太子监国”,即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有事外出时,交由重要人物(比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一些国事;也指皇帝因年龄或者能力的原因不能够亲政,而由他人代理主持朝政。在后世帝王中,一般都忌讳太子监国这一制度。只是偶尔象征性地给予未来的储君短暂的“实习”机会。而监国太子呢?总是一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姿态,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太子监国,就注定要过一段忍气吞声的日子。如果不这样,就难保从太子到帝王的顺利过渡。

明朝就有这样一位不幸的皇储,当皇帝不到一年,在二十余年的太子生涯中,光监国就有十六年之久,他就是朱棣的继承者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在朱棣的诸多儿子中,朱高炽是样貌最不出众的一个,他不仅身材肥胖,还患有严重的脚疾,行动很是不便。他下地走动的时候,身边总需要两个内侍搀扶着他。即便这样,他还是走得跌跌撞撞,更不用说让他跃马疆场、奋勇杀敌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勇于奋战的父亲朱棣很不喜欢他。在朱棣看来,这样的人既不俊朗潇洒,也不风流倜傥,实在没有一国之君的样子。但他的祖父朱元璋却非常喜欢他。幸运的朱高炽承蒙明太祖的爱护,被提拔成为世子,为今后立为太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何其貌不扬的朱高炽能够深得朱元璋的喜欢呢?原因就在于朱高炽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敦厚稳重、言行识度,对政治有着强烈、多样的兴趣。再加上开国之初,战乱接连不断,国家不安定,百姓也遭受各种疾苦,一心想要治理好国家的朱元璋,希望守成之君能够宽柔治国、休养生息。同样地,他也希望封王的世子能够以宽仁之心来极力辅助后来的君王。

有一次,朱高炽被祖父朱元璋派去检阅部队。可是过了没多大工夫,朱高炽就回来了。朱元璋认为他偷懒,就质问他:“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朱高炽很恭敬地解释道:“清晨的天气太冷了,我让战士们吃过饭再来检阅。”朱元璋听后很是高兴,没想到他会如此爱惜军队。

还有一次,为了考验朱高炽的耐心,朱元璋让他审阅官员的奏章,并告诉他一定要细心审阅。于是,他不焦不躁、有条不紊地将奏章分类整理后,并做了详细的报告,呈递给朱元璋过目。他的种种举动再一次打动了朱元璋,让朱元璋更加确定要封他为世子。事实上,朱高炽虽然不能自己跃马扬鞭、驰骋沙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却是非常优秀的。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因北征蒙古、营建北京等诸多军事,长期都不在首都南京。为此,他允许太子朱高炽监国,让他负责处理大明帝国的一切日常政务,这给朱高炽展示军事才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永乐中后期,在诸多政治活动中,朱棣父子俩发挥各自的特长,朱棣擅长军事活动和开创性活动,朱高炽则擅长行政工作(东宫监国,朝无废事)。朱棣主持进行的北征蒙古、南击交阯、迁都北京、远航西洋等重大活动,得到了太子朱高炽很好的支持与配合。朱高炽监国时期处理日常政务期间,诸如中下级官吏的升调任免,对普通案件的审理和裁决,对营建、漕运、水利工程等进行协调和管理,也都得到了朱棣的充分肯定与支持。可以说,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父子俩的配合也是极好的。

监国的那段日子里,朱高炽不仅要面临其弟朱高煦、朱高燧的谗言,还要应对夺嫡的威胁。好人总是有好报的,朱高炽在诸位大臣的力助下,一次次化险为夷。实际上,只要朱棣的地位不受实质性的威胁,朱高炽的太子地位就是稳定的。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病死于北征的途中。而朱高炽在群臣的辅助下,在即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大刀阔斧地调整和改变了永乐时期继续开创的政策。朱高炽本着为人宽厚、为政开明的原则,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不仅赦免了朱允炆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也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因为朱高炽天禀纯明、恭检爱民,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并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他的祖父及父辈都是元朝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因为他们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被当地的人们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生长在滇池之滨,很小就习于水性,受祖辈影响和熏陶,从小就有了“以世界作为人生舞台”的宏伟气魄,并诱发了他对大海的向往。

洪武十三年(1381年),明朝军队集中兵力,开始进攻云南这块美丽的地方。那时候的郑和年仅11岁,就被无情的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转而北上,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到达南京后,他就被做了宫刑成为太监,并进入朱棣的府邸。后来,道衍和尚(姚广孝)又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为朱棣立下了赫赫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在“靖难”之役中,因郑和功德无量,而被朱棣正式赐姓名为“郑和”,并提升为内宫太监的首领,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对于一个太监来说,混到这个地步很不错了。到了第二年,郑和又因功累擢成为内宫太监,并受朱棣的委派,率领巨舶62艘、士卒及随行人员27800余人,开始了他举世闻名的大航行。

永乐四年(1406年),郑和便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顺风南下,郑和首先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看似好奇怪的名字,古名又叫“阇婆”,这个地方不仅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也十分发达。俗话说,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疯狂地“打内战”。没过多久,东王便战败了,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据为己有”。而就在这时候,郑和船队的人员也整理好行装,准备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未曾想,他们却被占领军认定是跟东王一伙儿的,是来援助东王的。于是,西王麻喏八歇王刀下毫不留情,而误杀170人。这下激怒了郑和部下的军官们,他们纷纷请求出战,还大喊道:“我们将士的血,绝对不可以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心虚的西王十分惧怕,为了能够安心度日,他便派使者前去跟郑和谢罪,并主动要求赔偿六万两黄金用来赎罪,此举倒是足以表明道歉的真心。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无辜损失170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血战”。然而,当郑和得知这真的只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诚惶诚恐,主动请罪受罚。于是,郑和禀明皇朝,希望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当西王知道这件事后,甚是感动。从此,两国之间和睦相处,再不互犯。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回国后,便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的准备。这次出访的有占城、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九个国家。到锡兰时,郑和船队还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好玩意儿。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并记述了所施之物的“真名”。据载,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人数足有27000多人,这个数字可谓庞大。

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的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开始了第三次下西洋。郑和船队先是离开占城,来到真腊,然后顺风到了爪哇、淡马锡(今新加坡、满刺加)。郑和在满刺加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存放在这些仓库里,以备使用。郑和船队去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这里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开航回国。郑和船队从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腊、南巫里到锡兰。在锡兰,郑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队到加异勒(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郑和亲率船队去小葛兰、柯枝,最后抵古里。于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再次回到了久违的祖国。

永乐十年(1412年),多事的朝廷又令郑和进行规模更大的一次远航,即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开航。郑和首先到达占城,然后率大船队驶往爪哇、旧港、满刺加、阿鲁、苏门答腊等地。从这里郑和又派分船队到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而大船队又从苏门答腊驶向锡兰,在锡兰郑和再次派分船队到加异勒,而大船队驶向古里,再由古里直航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这里是东西方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都会,郑和船队由此启航回国,途经溜山国。后来,郑和船队又把溜山国作为横渡印度洋前往东非的中途点。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又一次回国。这次航行郑和船队跨越印度洋到达了波斯湾。据载,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人数有27670多人。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朝廷又下达了命令,委派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郑和船队再次远航,开始了第五次下西洋。首先到达占城,紧接着到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当船队到达锡兰时,郑和又派一支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大船队到达古里后,又分成两支,一支船队驶向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另一支船队直达忽鲁谟斯。永乐十七年(1419年),郑和带着船队回国了。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又把遣送十六国使臣回国的重任交给了郑和。为赶东北季风,郑和接到命令后,立马带着船队启程了,这是他第六次下西洋。这次他要到达的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到了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郑和船队才顺利回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并以国库空虚为由,下令立即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宣德五年(1430年),“万能”的朝廷再次启用了郑和,让他开始第七次远航。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六十岁,也应该到安度晚年的时候了。可是,他仍然毅然地担负起重任,漂洋出海、弘扬国威。等这次出海归来不久后,郑和就永远地离开了。有人说,他是死在归国的途中;也有人说,他是染了重病,不治而死……

平定汉王之乱

汉王朱高煦,仁孝文皇后(徐达之女)所生,是朱棣的第二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弟。他为人狡诈凶悍,但却擅长骑射,一向以雄武自负。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朱高煦与兄长朱高炽一同入朝。舅舅徐辉祖见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诫他。朱高煦非但不听,还盗走徐辉祖心爱的宝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归途之中,朱高煦经常杀死官民,还在涿州击杀驿丞,朝臣都因此指责燕王。

在靖难之役时,朱棣不止一次濒临危难。可幸的是,在朱高煦的力战下,终于转败为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他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棣也就是在那时候,才对朱高煦有了些许好感,认为他很像当年的自己,朱高煦因此得宠。自此,他开始变得狂妄自负,并恃功骄纵,总是做一些不法之事。

后来朱棣即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朱高煦率军前往开平防守边境。当时,朝廷也正在商议立储的事情。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一向喜欢朱高煦,便常常在朱棣面前称赞他的功劳,并一再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大臣们的不断举荐,让朱棣难以决断。他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认为世子朱高炽仁贤,又是明太祖朱元璋所立,而且朱棣也清楚地知道,朱高煦过失太多,所以只封他为“汉王”,封国云南。一向心直口快的朱高煦当然很是不满,大声嚷嚷道:“我到底有什么罪行,要把我流放到万里之外?”死活不肯去云南。随巡北京时,朱高煦又极力请求与儿子一同返回南京,无奈之下,朱棣只好同意了。

同类推荐
  • 黄河的秘密

    黄河的秘密

    黄老祖守护黄河进一千五百年,于是便将秘密传与下一代,此时黄先守护秘密已经30多年,却将昆仑镜给了黄强,之后黑道抢劫,珠宝行被盗,考古探险之旅,却引起了一场仙,人大战。
  • 重生之皇明强婿

    重生之皇明强婿

    一个现代小屌丝,与美女上司在日本旅游意外穿越时空,沦为豪门入赘女婿,偶遇日本幕府将军,斗海盗,遇高人,习武功,扶弱明,巧经商,救黎民,抱得美人归.........在异域时空,开始人生的逆袭.....…
  • 战国第一妖孽

    战国第一妖孽

    有人说这里礼坏乐崩,是最坏的时代。也有人说这里百家争鸣,是最好的时代。而对于周阳来说,并不复杂。打赢的,站着,输的,躺下……这是一个关于野心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考据党勿进,毒死不负责。^_^
  • 战国赵殇

    战国赵殇

    当秦国军队兵临城下,赵氏子孙回想起先祖荣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东征燕齐、西慑秦国、北伐诸胡、南进韩魏好不痛快。怎奈此时赵氏荣光不在,赵氏已殇。普通书友群:497703409欢迎加入
  • 回到明朝当奸臣

    回到明朝当奸臣

    一名大四历史类学生林飞,因睡觉误被黑白无常错勾了魂魄,穿越到了大明朝——严世蕃身上。之后,严世蕃为摆脱父子二人的臭名而巧用历史知识,却终究逃不过历史的命轮。
热门推荐
  • 忘川孟婆殇

    忘川孟婆殇

    相传有一条路叫做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有一座桥叫奈何桥。奈何桥上有一人名孟婆。如若喝了他熬下的孟婆汤,就能忘记前世的一切。包括挚爱之人。
  • 穿到古代装可爱

    穿到古代装可爱

    what?穿越就穿越吧,还居然成了稀有人种!白族里面最具天赋的圣女?看一个平凡女生是如何在那个时空耍的了萌,犯的了二,御得了神兽,hold住贱人,降得了帅哥,一路欢声笑语,她收获了最大的幸福。但世事大都会乐极生悲,她可以天真烂漫如精灵,也可以坚毅孤傲若松柏,当爱人为她死去,她也可以为了爱人的重生飞蛾般义无反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韩娱之一起综艺吧

    韩娱之一起综艺吧

    主打韩国综艺,无暧昧,一开始就确定女主了,其他的就之后说了。
  •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一朝锦绣繁华梦,你使我初醒,我在茫茫人海中,万丈红尘中爱上了你,可是:昔年如画凋满地,漂然何处,无处寻觅……
  • 温暖的旋

    温暖的旋

    大功告成,安蓁蓁收拾好银针,见韩瑾瑜胸口的丝纹全都不见了,胸口的皮肤白净细腻,安蓁蓁没忍住摸了一把,感叹道“这手感真好,呵呵。。。“狷狂的笑“安蓁蓁,你的手放哪里?”韩瑾瑜醒来就见安蓁蓁在扒拉他的裤子。安蓁蓁正得意,还以为得逞了呢,没想到被抓个现行,一脸不爽,撒手站起来,“检查你的伤好了没。”说完便红着脸跑了出去,“呜呜,又丢人了。”韩瑾瑜看了看肩头上的伤,无语。。。“蓁蓁,没想到你的厨艺还真不错,做的小兔子馒头又酥软又香甜。”韩瑾瑜很满意,这个媳妇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真不亏。安蓁蓁娇羞的低下头,小声道“我还有对小兔子,比这馒头还好吃,你要不要吃?”韩瑾瑜。。。。他可以不娶这个色媳妇么?
  • 恶魔少年的呆萌丫头

    恶魔少年的呆萌丫头

    她,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竟还是即将去敌国联姻的公主……
  • 暗红血姬的咏唱:银蔷薇转世

    暗红血姬的咏唱:银蔷薇转世

    父亲,您到底在哪里?看着阁楼上的画册里的画,少女的眼神没落;她从没有见过他,只是偶尔在梦里,能听到他的声音,母亲的生命已经不会长久,我究竟该怎么办?我要去找到您,将您带回来,见母亲的最后一面。
  •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是艾多斯·阿曼泰的一次带有实验性的写作,也是他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50个故事如同珍珠,被文学的红线穿缀起来,向读者展示了哈萨克族美好的精神财富,也展示了这位年轻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优秀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