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4800000004

第4章 谁在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3)

孩子上幼儿园时还不会穿衣、穿袜子,不会整理散落一地的玩具,连鞋带儿开了绊个跟头也要哭着去告“鞋带儿”的状。到孩子读小学的时候,上学放学都要有家长接送,在日常生活上孩子被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更有甚者仅仅因为学校没有坐便设施,就憋着忍着回家再解手。孩子长到了十几岁进入了中学,但在生活上依然没有学会自理,孩子前脚走出家门,后脚就会有家长追出来喊:“你忘记这个了,你忘记那个了……”转身就是一副无奈的表情,叹息着:“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什么时候才能不让大人操心哦?”孩子20来岁了,终于考上了大学,一家人高兴坏了,全家总动员,在送孩子的路上背着的、扛着的,那情景简直是举家搬迁。孩子大学毕业了,就业的烦恼又堵心头,送礼求人托关系,好职业不容易找,不好的职业又觉得太丢人,不好不赖的孩子又不满意。这种无私奉献式的呵护,其实从小就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抹杀了孩子自我发展的途径。

中国家长除了溺爱和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外,最大的过失是习惯性地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在这方面,很多家长按照传统惯性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孩子从小就被家长们命令着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家长们从来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只知道强制孩子一味地学死知识,家长只习惯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孩子是弱小无助的,即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敢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家长制”暴力的家长!

家长的过多限制和干预是对孩子心灵的施暴,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

出于对孩子的安全,家长总是担心会出什么意外,就紧紧地死死地拽着孩子不放手,孩子一旦离开自己的视野就会感到十分紧张,就想冲上去保护,家长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对孩子成长的干扰和破坏。孩子的行为由于受到家长过多限制,所以他们始终不能独立,建立不起真正的人格。

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怕有危险就不让孩子碰这个、拿那个,长此以往,不仅扼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喜欢游戏的天性,还容易培养出一个遇事只会伸手的懒孩子。

孩子在家庭小环境里一旦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心理习惯,而以后进幼儿园或学校之后,不会再有人给予他父母般的疼爱,那么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孩子就会产生对抗及逃避心理,人际交往就会出现障碍,甚至对将来融入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在中国家庭中很多家长过多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使孩子认为所有物质得来都是理所应当的。孩子的内心一旦没有需求的渴望,就会发展成为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家教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身受益;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身受损,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

例如:年轻的爸爸妈妈带孩子过马路,由于孩子缺乏自立、自理、自护的习惯和意识,往往莽撞的往前跑,结果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在孩子的身旁停下。父母对待这种事情的态度会是什么样呢?

教育方式错误的父母肯定会劈头盖脸地把司机大骂一顿,以此来表示父母是如何的呵护孩子,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上,他就会想:哦!爸爸妈妈在保护我,是司机叔叔错了。

教育方式正确的父母首先会批评孩子,并当面要求孩子向司机叔叔道歉,这时候,孩子的认知就变成了:这样做太危险,我不该如此莽撞,我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严爱结合,相辅相成。严格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命令,更不是实行家长专制,用暴力打骂、体罚孩子,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作为家长,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改造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改造和占有欲望,力图把孩子改造成言听计从、毫无私人空间的附属品。

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缺乏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自己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式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落到他们身上时,他们受自己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也会不自觉地将父辈们的这种教育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种轮回将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这是中国家庭传统教育误区造成的恶果。

对孩子的学习惯用物质来刺激,其本质是家长在变相诱导孩子成为拜金主义者。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幼儿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孩子的自身能力在迅猛发展,这个时期要是一味在物欲上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放纵其行为,只会平添孩子的娇气、自私和霸道,是培养不出孩子的优良品格的。

家长在对孩子的平时教育中,要让“理”制约“情”,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家长对孩子的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会扭曲孩子的人格,不利于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作为家长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去复制你的思想,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在求好心切心理作用下,往往会作出不适合孩子的要求,有时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家长的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对待孩子请不要用“金钱”去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真情,也买不到孩子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孩子的健全人格。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刺激孩子的“花钱欲”,一旦养成见什么买什么,买了又不珍惜的恶习,改起来就很难了。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孩子考得不好,家长也不要去体罚,因为体罚会抹杀孩子的全面成长的机会。关于体罚,中国的家长们有成千上万个理由,“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每个家长都知道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想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的父母们来说,他们顾不了别的,一心只抓孩子的学习。

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知道玩!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五十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回头看看是不是很搞笑,很滑稽?

在家长中还流行着盲目攀比的行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甚至还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端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能去西;另一端是家长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不问,他们从来不对孩子说向东或向西,任凭孩子打狗或撵鸡。无论如何,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过分重视或完全漠视,教育出来的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一是家长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日益疏远,在精神层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是孩子的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的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由于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家长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家长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二是孩子被家长培养成没有主见的人,到最后沦为家长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孩子说:“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类似这些的话至少在孩子耳边萦绕了十几年。而“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则成了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孩子考上大学以后又能怎么样呢?“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像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另外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于是,他们从帮孩子选上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同类推荐
  •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本书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学校争相购买作为校本课程?为什么学生争相购买送给家长?为什么企业老板争相购买送给员工?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相购买送给亲朋好友?88个顾问点醒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帮助家长走出当代教子误区规避孩童成长风险。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据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了十五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妈妈,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孩子往往依赖于爸爸。妈妈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爸爸与孩子谈话往往具有哲理性。其实。相对妈妈来讲。爸爸心胸更开阔一些。实践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对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
  • 小儿病知识问答

    小儿病知识问答

    本书介绍了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小儿喂养常识到儿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从小儿常见疾病的症状到预防方法;从小儿营养障碍到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等等。
  •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小公主”,是每一位女孩家长最大的心愿。女孩与生俱来的特性,要求女孩家长必须要有一套针对女孩的教育方式。常言道:“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现如今许多父母越来越提倡“富养女孩”的教养方式。一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父母片面地认为“富养女孩”,就是尽可能地为女孩创造优越的条件,满足女孩的一切物质要求。于是很多父母只是一味满足女孩儿在物质上的需求,认为这样便可以培养女孩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可是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培养出的却是一个霸道任性、自私自利的“刁蛮公主”,这让许多父母伤心不已。其实,所谓“富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教育的富足。
  •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本书是一本全方位的保健指导大全,针对怀孕十个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逐步引导年轻的80后准妈妈健康、时尚地度过孕期,并顺利诞下宝宝。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详细讲述了胎儿和准妈妈当月的相关变化,重点提出了各个阶段最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准妈妈的心理调节、身体护理和饮食营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指导。此外,还针对准父母们格外关心的胎教问题提供了合理有序的方法。本书时尚而实用,是80后准父母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奇宝贝大师

    网游之神奇宝贝大师

    前世,他被人暗算,身死名裂重生一世,他誓要站在世界之巅
  • 群英集

    群英集

    修道界和世俗界的恩怨,人族和妖族的战争,水火遇,相克不相容。倔强少年为报血仇,出凡云,破九幽,修曦修灵不可取,唯有极限破天地!
  • 重生之我爱潜规则

    重生之我爱潜规则

    一个宅男穿越回到2004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他又来攻略我家宿主了

    大佬他又来攻略我家宿主了

    快穿1V1,独宠文知裳:老子快穿万人迷,这个撩完下一个。系统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没节操的宿主,一个又一个的勾搭大佬,偏偏大佬还为她生为她死的,被她迷的不要不要的。难道没有人看出来,宿主她就是个大渣女吗?某人眸光变暗,低沉额的嗓音吐出两个字:“是吗?”……小姐姐风靡了快穿世界。电竞大神垂眸看着她:奖杯给你,我也给你。影帝大人半夜发微博:想和知裳小姐走一条叫余生的路。皇太子手捧玉玺:留下来,江山和我都归你。校草双手递上情书:我把所有情话都说给你听。少年丞相扯了扯她的衣服:想给姐姐做夫君。
  • 综合知识历年试卷汇编

    综合知识历年试卷汇编

    本书适用于医药卫生类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适用于事业单位、选调应届优秀大学生到基层;适用于三支一扶、转业军官安置、招聘教师。
  • 聚龙山寨

    聚龙山寨

    荆山深山聚龙山寨好汉,为了生存需向外发展,首先受到汉水水寇三雄的阻止,为争夺对荆楚大地的控制权,暴发了山、水争霸,打败汉水三寇后,聚龙山好汉开始重视农桑商贾,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但为了生存发展,仍然要收伏大洪山,赶走二湖帮,控制了湖北段长江两岸后,又赶走河南桐柏山集团,问鼎武汉,完成了控制湖北黑道的计划,更重视农桑商贾,专门计对贪官污吏,改公开抢掠为喑杀、暗抢、暗偷。聚龙山赛能如此有力量称雄湖北,关键他的核心是飞燕门,是武功非常高的由汉代射乌儿,赵飞燕创造的一个小宗派,派内有宿老修地仙之术,聚龙山少主得机遇,获七彩飞虹神剑,接铁剑门门主,和学到禹步舞神功,快速练成地仙之术,目的是清理门户,为此发生了地仙阵战……
  • 倾箫赋箫落琴筝

    倾箫赋箫落琴筝

    她曾单纯地以为,所有她遇见的人都是真心为她。谁知她从出世起就是一个阴谋。她信的人最后负了她,她疑的人却是为她倾尽了天下。箫始为何人执?箫终为何人弃?最后红衣一抹,倾城一笑,碧落彼珄,又是为何人而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道苍莽

    大道苍莽

    佛说:信我者,得十道轮回,成大金神,远离苦海。道曰:尚我者,不死不灭。魔道:何为正,何为邪?正亦恶,邪亦善。一少年出自一落魄门派,经历曲着磨难,终于夺天地之大造化,脱离轮道,不在阴阳之列,不属正邪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