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3300000063

第63章 第八龙努尔龙努尔哈赤

一生坎坷勇作仁,建立大清为始君。

社稷有他二百年,一统天下待儿孙。

话说两位执法跟随第八龙的金黄色光线,一直来到鸭绿江边的镇江地带,只见他转了几转,找到了他转世的地方。两位执法心知这第八龙转世后,是位白手起家的辛苦皇帝。别的龙王们转世后,都是坐享其成的接位皇帝。唯有这第八龙需要亲手打天下,真是难为他了。那时鸭绿江流域包括这镇江一带,是女真族控制和居住的地方,所以第八龙投胎投在了一个姓爱新觉罗的家中。女真族远在宋代,曾经强盛一时,曾建立过金国,首都为黄龙府,与南宋朝分治对立。这日,在爱新觉罗的家中从毡包屋里冲出一股瑞气,这瑞气闪着金光,招来百鸟飞翔。天空中传来美好动听的仙乐,乐声牵动着百鸟的起舞。大约有一个时辰,从毡包屋中传出婴儿的哭声,这是第八龙降生了,人间将要进入第八龙时代。看着又白又胖的娃子,阿玛(父亲)与额娘从心里高兴。

第八龙出生后,阿玛(父亲)为他取名叫努尔哈赤。婴儿时,他很少哭闹,常是在阿玛(父亲)与额娘面前发出笑声。有时额娘不在屋时,常有一些鸟儿进来与他玩唱,逗他欢笑。因为家境贫困,阿玛(父亲)经常出外打渔和打猎,家中一些该干的活多由额娘来做。努尔哈赤从小没有上过学,没有学得文化。儿时只是跟着阿玛(父亲)去江中打渔,说来也怪,当他与阿玛(父亲)在江中打渔时,那是网网不空,别人打不到的鱼,他们能打的上来。这样赚回来的钱也增加了,家中的生活逐渐的好起来。

有一次,他们从江中打上来一条娃娃鱼,这条娃娃鱼,一出水就像小孩子一样笑了起来,而不是哭闹。阿玛(父亲)说:“我们把这娃娃鱼放回江中去吧?”努尔哈赤说:“我要把它带回家去,养着它。”阿玛(父亲)让他把娃娃鱼带回家中了。努尔哈赤高兴地把娃娃鱼放入水缸中,喂它一些米粒吃,娃娃鱼喜悦的欢蹦乱跳。时间长了,娃娃鱼与小努尔哈赤混熟了。喂它时,有时它伸出头来,对努尔哈赤发出笑声。有时努尔哈赤也对娃娃鱼发出笑声,人鱼对笑起来。

这事让努尔哈赤的额娘知道了,额娘劝他把娃娃鱼放回到江中去,让它去找它的阿玛(父亲)与额娘。努尔哈赤听了额娘的话,他把娃娃鱼放回到江中。这娃娃鱼放进江中后,它舍不得离开,一直在水中望着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娃娃鱼说道:“你走吧,找你的额娘去吧!”娃娃鱼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慢慢地游走了。

打那以后,打渔时努尔哈赤的鱼网,总是网网丰收。一般的打渔人打到的多半是明太鱼,少数是大马哈鱼。可努尔哈赤的鱼网一上来满是大马哈鱼,有时还能打到金鱼和银鱼。比别的打渔户,能多卖好多铜钱。渐渐地努尔哈赤的阿玛(父亲)察觉到:家中自从添了努尔哈赤,一切的事情,都顺利起来了!鱼打的多了;钱卖的多了;日子一天天不愁吃喝了。这时阿玛(父亲)想到:“该让这孩子上学了,他应该学文化了。”

于是他的阿玛(父亲)就找到几户人家,一商量,都同意请个识字的先生,教孩子们学文化,让他们上学。家长们在本屯子找了一间闲房子,把老师请来,努尔哈赤他们几个孩子就开学了。有的学生家给老师送的是苞米渣子,努尔哈赤家除此外还常给老师送些大马哈鱼。老师不愁吃,不愁喝,对学生们他教的很用心,学生们的进步都很快。

光阴荏苒,经过三年的学习,努尔哈赤识了字,有了文化。随着年龄的成长,他成人了,他要跟着阿玛(父亲)到山上打猎去了。一日,阿玛(父亲)带他到手山去打猎,走到一处山峰时,山峰有人的五指大手印,阿玛(父亲)问他:“见到了山峰上的大手印了没有?”努尔哈赤看着大手印说:“我看到了。”他反问道:“阿玛(父亲),这山上怎么会有人的大手印?”阿玛(父亲)对他说:“想当年唐王李世民跨海征东的时候,他有个大将叫薛仁贵,武艺非常了得!有万夫不当之勇。

一天,唐王李世民在淤泥河遭了难,陷于淤泥河。薛仁贵骑的神马知道了,它大叫着让薛仁贵骑上它去救唐王。薛仁贵刚一踏上马蹄蹬,那马如箭飞了出去!到了手山时,薛仁贵扶了一把,才骑上了马,及时赶到淤泥河救了唐王。薛仁贵上马时在手山扶了一把,就烙下了大手印。”努尔哈赤问道:“薛仁贵何许人也?扶一把就烙下这样大的手印?”阿玛(父亲)说:“做大官的,都有这样的威力,当皇帝还能一手遮天呢。”‘当皇帝能一手遮天!’这句话对努尔哈赤很是新鲜,也在他的心中打上了烙印。

有一次,努尔哈赤同本屯的几个年轻人,到千山来朝山拜庙。若大的庙宇,使他们忘了天黑。天黑了,回不了家怎么办?有钱的人家交了香火钱,庙中的僧人就找房让他们留住。无钱的人,不交香火钱的,庙中不管住,只有自己想法。努尔哈赤对几个穷弟兄们说道:“咱们就在庙外,找个草窝子睡一夜,天明再走。”一人说:“那可不行,这一夜我们非喂了老虎不可。”有人说:“我们连夜回家吧!出来一天了,我想家了。”

努尔哈赤开玩笑地说道:“多大了,刚一天就想家了。若是让你出外去做官,你还把衙门搬到家中来呢。”经他这样一说,大家都笑了,下了决心,都同意找个草窝子,睡上一夜,明天再走。说起千山,那是老虎成群的地方,这里的老虎还有那些狼豺野豹吃人都吃惯了。夜间只要不进庙的,别说睡觉了,就是走路的,也别想活着,都让虎、豹、豺狼给吃掉。努尔哈赤他们哪里知道有这种情况,他们冒了险,他们找了几个草窝子就睡下了。

努尔哈赤的这一举动,惊动了在天上的两位执法。他们忙诏来二郎神杨戬,让杨戬来保住第八龙努尔哈赤的性命。杨戬说道:“两位执法请放心,小仙撒下一对小天狗,就能保住他们的性命。”杨戬从袖中取出一对小天狗,放在了千山之上,他回天宫去了。两位执法这才放了心,驾祥云升到高空。

小天狗个子不大,它大不过兔子,可是它的本领可不小。两只小天狗围着努尔哈赤他们转了两个圈,一只小公狗边转边在树根处、高草棵子上撒尿,尿撒完了它们找地儿休息去了。这小狗的尿味,人是闻不出来味的,但是豺狼、虎豹,却是闻尿丧胆,它们都的急忙逃命。

深夜间,老虎群下山来了,跟着抢肉吃得狼豹也随着来了,老远它们就闻到了生人味。虎群直奔努尔哈赤他们这里而来,当这群老虎走近他们时,忽然闻到了天狗的尿味,这群老虎打着喷嚏,嗷叫着扭头就跑,一个比一个跑的快,那些狼豹更是跑得无影无踪,努尔哈赤他们都保住了性命。次日,他们才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打那以后,这对小天狗就留在了千山上了,它们繁衍后代,它们对住在庙外的香客们进行着保护,成了千山上的一绝。从此香客们大多住在庙外山地上,有小天狗保护他们的安全。但是狗撒尿的习惯却是留在了人间,打那以后,凡是公狗走到哪里把尿撒在那里,还要专找树根处撒,和埋立在那里的杆子根部撒。这是第八龙努尔哈赤给人间带来的现象,给留在人间的。时间长了老虎等吃人的野兽也从千山走光了。但是小天狗却是永远留在了人间,它们再不返回天庭了。

努尔哈赤通过到千山一游,看到了世外的新鲜,开了眼界,他看到了人间的花花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如此之大。他看到了千山上有很多的汉人,但是在这些人群中,生活的高低不平,有推车的、有担担的、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交香火钱的、有交不起香火钱的,努尔哈赤他们就是交不起香火钱的。他也看到汉人比一般的民族有文化,吃、穿、戴都比较先进。汉字、汉话,也是先进的。他想到:“有朝一日,我把汉人统治在自己的手下。”他开始了学习汉文化的举动,他学习汉文化是有心机的。他决定要到大都市走一走,再看一看世界的深层。他更想到的是:“到明朝军营中去当兵,入伍从军。到大城镇锦州去,开始他的人生之旅。”

这天,努尔哈赤告别了阿玛(父亲)、额娘;告别了家乡;他信天游的来到了大都市锦州城。他看见一座巨大的城镇建筑;看到一眼看不尽的宽敞马路;看到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听到人喧人喊得叫卖声,更是让他的心情沸腾了,视野更开阔了。人们常说:“来早了,不如来巧了。”努尔哈赤真的就是来巧了,这里正赶上锦州总兵吴襄吴大帅招收勤务兵,待招的年轻人排了好长的队,他们都盼着能被挑选上。

努尔哈赤也挤在了待招的长队中,他见到被挑拣的年轻人,十有八九被退了回来。当挨到努尔哈赤时,他就上前去应拣了。挑兵的官员一看努尔哈赤,要人有人,要个有个,小伙子长得英俊,他一下子就被选上了。当挑兵的官员问他姓啥、叫啥时,努尔哈赤在心中打了个问号,他想:“不能说出自己是女真族人,也不能说出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姓和努尔哈赤的名字,只能编造一个假的名字。”他‘吱唔’了一下说道:“我叫杨哈赤。”

当兵的一听,笑着说:“甭管你是羊哈赤,还是牛哈赤,你被选定了。”杨哈赤被选上当兵了,他又同几个被选中的人员一起被带到总兵吴襄那里。吴大帅让杨哈赤当了马便,也叫马夫,是给吴大帅私人喂马、遛马、牵马坠蹬的。杨哈赤当了吴大帅的马夫,心中高兴,他干活、喂马、遛马,给马洗刷等,都很用心。他喂的马,眼看着膘肥体壮,毛光鬃旺。杨哈赤为人也是有眼力架的,象给吴大帅牵马、坠蹬、脱靴、更衣、沏茶、倒水、揉腰、捶背等等,凡是能干的,不能干的,他都抢着干,深得吴襄吴大帅的赏识。

很快他就被提升为吴大帅的亲随,当了总兵的贴身卫兵。既是亲随,当然就可以进入总兵府的府门了。杨哈赤进了总兵府,吴夫人见了他也很高兴,有时让他领着小公子吴三桂到景区去玩,杨哈赤还趁机给吴夫人和小少爷、小姐们买些小花样、小零食,使得吴夫人和孩子们对他也产生了好感。尤其是吴三桂小少帅,对他更有感情,经常让他带着去玩耍。不觉杨哈赤在总兵府一呆就是三年,时间过得很快呀!一日,北京皇城中朱由检大明朝崇祯皇帝下了圣旨说是:“北京观天星察觉到,有一龙星下界到了人间,他要在人间兴风作浪,他要夺取大明的社稷江山。”圣旨让各州各府,各路总兵严加查找。如有发现,就地处斩!不得有误。”吴襄吴总兵接了圣旨,心中着实的记住了此事。因为一天不容二主,又有一龙身出现,那将要有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作为一个武官,吴襄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一天,吴大帅带着杨哈赤到沐浴间来洗澡。杨哈赤不由得接连打了几个喷嚏,这是在天上的两位执法在提醒他,灾难到来了。他给吴大帅搓澡,搓了上身又搓下身,搓完了两条腿,最后又搓两只脚。这时,吴帅对他说道:“哈赤,你知道本帅为何能够当总兵吗?”杨哈赤回答说:“小人不知道。”吴襄又问道:“你懂得看相吗?”杨哈赤摇头回答说:“小人不知道。”

吴襄吴总兵抬起一只脚对杨哈赤说:“你看本帅脚心中长着几个‘痦子’?”杨哈赤一看说道:“大帅这个脚心中长着三个痦子。”这三个痦子对吴襄来说就是生来有当朝三品的福份。可是杨哈赤没加思考的抬起右脚让吴襄看着说:“请大人看看我的脚上长了几个?”吴襄一看他的右脚心中长了五个痦子,吴大帅立刻就吃了一惊,忙问道:“你那只脚上长着几个?”杨哈赤又抬起左脚说:“这只脚心中长了九个。”

吴大帅看完后,惊呆了,他立刻激出一身大汗,他半天才缓过劲儿来,他心里说:“北京下来圣旨要找的人,原来就在眼前!此人不杀,危机朝纲,是大逆不道。”吴襄总兵决定要杀杨哈赤,到北京皇城向皇上报功。杨哈赤亮了两只脚的痦子,还觉得洋洋得意,却不知他亮出了九五之尊的龙形。这个未来的皇帝,大祸临头了。

晚上吴襄回到总兵府,闷闷不乐。夫人见了忙问道:“老爷今日回来为何面带愁容?”吴襄说:“我朝中出了大事!此事就出在我锦州总兵府。”夫人忙说:“老爷快说出来,让我们也心中明了。”吴襄大帅就把要杀杨哈赤的事情对夫人说了。夫人听了要杀人的事情,很是吃惊,她连想到:“这些年来,杨哈赤对府中有不停的孝劳,同儿女们相处的关系也很好。从心中对他已有了感情,怎么说杀就杀呢?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可不是儿戏呀!不行,我的救他。”

吴夫人产生了怜悯之心,不能让老爷做出蠢事来,下决心要救杨哈赤一命。夫人的心是这样想的,但她嘴上还是顺着老爷吴襄的话说,她说道:“象他这样的人,该杀!老爷不必生气,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杀了他就是了,老爷你快睡吧!”吴襄吴总兵他听了夫人的话,香甜的睡了大觉。

夫人见老爷睡着了,她起身偷偷的找到杨哈赤对他说道:“哈赤,你赶快逃走吧!快快逃命去吧,大帅要杀你了!”一听说大帅要杀他,杨哈赤这才明白是因为昨夜看脚的事。他给吴夫人叩了头,出营逃命去了。吴夫人又偷偷的回到府中,装作不知道出了这回事。她见老爷睡得很香甜,放心自己没有被他察觉,她才轻轻地躺在了床上,心说:“老天爷保佑,让哈赤逃得性命!老天爷保佑老爷一觉醒来忘掉杀人之事。”

第二天点卯时,杨哈赤不到,吴大帅赶忙下令找人,但是找来找去找不到杨哈赤。吴襄大帅这时心知有人走漏了风声,赶忙派兵分三路进行追捕。努尔哈赤逃出城外没有多时,追兵就从后面追赶了上来。他回头一看是马队出了城,不敢再从正路上跑了,他就下了路,进了农田的地里,朝着正北的方向又跑起来,此时只想自己多长两条腿才好。

天到黄昏,努尔哈赤已是精疲力尽了,他是又渴又饿,开始他找些野菜、草根冲饥,后来跑进了一块棒子地,他掰了几个生苞米吃了。他吃了生苞米以后,虽说解了饿,也解了渴,但他的两条腿是更加沉重了。再加上农田中低洼不平,野草丛生,行走起来十分困难。但是为了逃命,再苦他也得走,再累他也得逃。他咬着牙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着,一会儿追兵赶到了。他再也跑不快了,只有一瘸一拐的向前走着。“天啊!快让我在生两只腿吧。”

当追兵发现他时,正好前面有一块红高粱地,他窜进了高粱地,这时努尔哈赤实在是走不动了。他索性往高粱地垄沟里一躺,心说:“凭命由天去吧!死活我是不走了。”当他躺下身时,正巧就地刮了一阵旋风,把一些野干草和一些干高粱叶子,刮到了地垄沟里来,把努尔哈赤盖了个严严实实。大兵追到高粱地,进地搜查,怎么搜也搜不见他。追兵说:“明明是见他进了高粱地,怎么搜也搜不出来,他是上天了?还是入地了?还是我们真的看走眼了?”追兵搜到深夜,也没搜到他,最后长官下令回营,不再追捕了。

有人说:“努尔哈赤经过这样一搜的惊吓,不死也得脱层皮。”其实不然,当官兵过来过去地在田地里搜他时,因他跑得太累了,这时他竟睡着觉了,而且睡得还很香甜,追兵在田里的搜查他全然不知。到了后半夜,天近五更,当他睡醒时,忽然有一队红胡子(土匪)来到这里。一个头目的马发现了努尔哈赤,那马大声的惊叫起来,胡子们细看田地里躺着个人,那头目马上叫起他来,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努尔哈赤反问道:“你们是干啥的?”那个胡子头说:“老子是拉杆子的。”努尔哈赤一听不是来捉他的人,便说道:“弟兄们,我实话对你们说了吧!我是城中吴大帅的勤务兵,我是当兵的。”

这头目听说他是当兵的,心有触动。因为他们虽说舞刀弄枪,但比起当兵的,还是土豹子。这头目又问道:“你为啥躺在这里来?”努尔哈赤说:“我是被官兵追的,逃跑逃到这里的。”头目说:“你当兵为他们卖命,怎么还逃跑?不想干了,想开小差儿是不是?”努尔哈赤说:“他们见到我的脚心上长着九个痦子,说我犯了天相,非要杀我不可。”头目听说他脚心长着九个痦子,也吃了一惊,心说:“妈呀,这是一条龙啊!”他问道:“那你以后打算咋办?”

努尔哈赤说:“无路可走,先逃回家再说。”这胡子头已急想让他入伙了,对他说道:“别介,既出来了回家咋的?我们这里就有你的路,你就入伙咱们一块干吧?”努尔哈赤说:“我怎好连累你们?”胡子头说:“你见外了不是?入伙是一家,何必曾相识。兄弟,你既是当过兵的,我这个头领就交给你了!由你领着大伙一块干吧。”他又一招手说:“弟兄们,都过来拜见大哥。”胡子兵们都纷纷跪地齐声喊道:“参见大哥。”

努尔哈赤赶忙也跪地说:“弟兄们,今天咱们一个头磕在了地上,咱们就算拜了把子了!今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胡子们同说:“愿听大哥的号令,我们跟着大哥干。”努尔哈赤又问道:“弟兄们站的哪座山头?”那头目说:“眼下只在长白山脚下一个山旮旯子里藏身。”努尔哈赤说:“现时也只好如此了,天下我们会打下来的!弟兄们,以后有劲你们就使吧!”头目说:“大哥,咱们就先回到那圪垯去吧。”一个胡子兵说:“大哥,咱们回去吃山药蛋炖狍子肉去。”听他这一说,大家都觉得饿了,吃饭的精神劲儿都上来了,领着他们的新头领,回到长白山旮旯子里去了。

自努尔哈赤入了伙以后,这群胡子可就是如虎添翼了,他们很快就在长白山建立了根据地。他们杀富济贫,夺州取县,很快就把队伍扩大到几万人。大小头领,分舵头领等前后都娶了妻,生了子。

一天,努尔哈赤正在厅中闲坐,忽然有喽啰兵报告说:“山下来了一群‘蹓子’,要见大哥。”努尔哈赤是艺高人胆大,他不加思考地说:“有请。”二头目对他说:“大哥,由我下去看就可以了,何必劳你大驾?”努尔哈赤说:“即是人家找上山来了,说着要见我,我岂能不见?二头领不必担心我的安全,你去准备几桌酒席,准备招待客人。”

少顷,喽啰兵带着十几个人来到山厅中。努尔哈赤站起身来一抱双拳说道:“欢迎各位老大的到来,不知是蹓子,还是沙子?”一来者抱拳说:“我们是蹓子,不是沙子。”努尔哈赤说:“即是蹓子,就是朋友,敢问贵客在哪座山头?”一来者又抱拳说:“我们来自大兴安岭,听说努尔哈赤是官兵出身,我们特来会会你的本领!”

努尔哈赤一笑说:“当过官兵只是混碗饭吃,并无过人之处。”这时从来者中站出一位大汉,双手拿着两只撅把子火枪,他耀武扬威地说:“我们此来是争夺山头老大来的,有本领的可吃这碗饭,没本领的别吃这碗饭!”努尔哈赤一见客气地问道:“这位老大,你尊姓大名?”大汉说:“我叫杨一山,我能一枪打下两只鸟,我是来争你老大的。”

努尔哈赤用手摸别在腰中的撅把子枪说:“你即有这等本领,何不试一试?让弟兄们开开眼?”杨一山说:“当然可以,不过我一枪打下两鸟,你的把老大的位子让给我。”努尔哈赤说:“你亮了枪法,我也要亮出枪法,谁的枪法高,谁就是老大。”杨一山说:“君子一言。”努尔哈赤说:“驷马难追。”

说话就要比武了,杨一山带他那十几个人,走出厅外。努尔哈赤带着二头领等几个副手一起来到山头上,这时正南来的大雁在空中经过,杨一山手举撅子枪说:“各位看好了,我要开枪了。”只听‘啪’的一声枪响,有两只大雁被击落到地上。众人不由得喊道:“好枪法!”努尔哈赤一见,杨一山真是一位可用之人,他一心要收留杨一山。

这时努尔哈赤,举着双手对杨一山说道:“兄弟,大哥我佩服,你用枪打掉大哥的一只手,你当老大吧!”他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可把二头领给急坏了,他们立刻亮出武器说:“大哥!不,我们不服。”杨一山一见也是愣然!他被感动了,他扔枪跪地说:“努尔哈赤大哥,你不嫌弃我等,我们情愿归顺,保你闯天下。”

努尔哈赤忙搀起杨一山说:“兄弟快快请起,你是上天赐给我的好兄弟。”杨一山起身后向他带来的十几个人一摆手说道:“快过来拜见大哥。”努尔哈赤心中高兴,他对大家说:“各位弟兄,今日本山大喜,我们要吃酒庆贺!”二头领也高兴地说:“弟兄们,请到大厅赴宴。”

杨一山是一位汉族人,他也当过官兵,他有一身武艺,当官不肯重用他,他退了军业,与几个不错的朋友拉了杆子。在兴安岭有了名气,后听说长白山有位努尔哈赤是个英雄,他带着十几个弟兄前来探视。归顺努尔哈赤后,他又把兴安岭人马都参与了努尔哈赤的队伍。后来他的儿子杨建业,是大清军的一员猛将,他与皇太极一起进关打下了大清朝的天下,死后皇太极将他的坟墓埋在了北陵,葬在了皇太极的身边。

收编了兴安岭的人马,努尔哈赤的力量更加强大了,手下有了像杨一山这样将官,攻州取县面对官兵的打仗也敢打了。不久,他们从长白山扩展到了整个东北,随着形势的发展,努尔哈赤又把目标放在了蒙古人身上。蒙古人共有四十八个头领,他们分布在蒙古各地。这四十八支队伍,各不相让,都有相互吃掉的野心。努尔哈赤利用离间和拉拢的策略,分别将他们统治在自己的旗帜之下。不到十年,努尔哈赤的队伍就占领了整个蒙古,统治了整个蒙古族,成了明朝崇祯皇帝不可阻挡的敌人。

努尔哈赤的长子是皇太极,与他一母同生的还有多尔滚。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也参加了他的队伍,后来阿敏成为满清的将才,他作战十分英勇,屡战屡胜,他同杨一山一样成了努尔哈赤的爱将。由于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的加强,他将原女真族改称为满族。这时满族的本族人数并不多,但他统治了整个长城以北。

由于努尔哈赤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大,于公元一六一六年,他在原黄龙府建立了后金国,自称国王。他封皇太极为大阿哥(太子),封阿敏、多尔衮等为贝勒,就是王爷。公元一六二零年,努尔哈赤攻取了沈阳,辽阳锦州等城。这时他想起了儿时阿玛(父亲)对他说的话:“当皇帝能一手遮天。”他下令修建了沈阳皇宫城,由黄龙府迁都到沈阳,宣布建立大清朝,自称为始祖皇帝。与在北京的明朝崇祯对抗为两个皇帝。努尔哈赤头一天宣布做了皇帝,第二天国宝玉玺就落在了沈阳大清的宫殿中。人人都知道:“谁得到了国宝玉玺,谁就是真龙天子,天下就是谁的了。”因为国宝玉玺自跟随第一龙秦始皇以来,以延续了几千年,一直是跟随真龙天子走的,而这些真龙天子,正是女娲娘娘亲自选定的。所以每当一位真龙天子走了,国宝玉玺就自动消失,每当一位真龙天子来了,国宝玉玺就回落在他的身边。

努尔哈赤得到国宝玉玺,高兴极了,他心中知道天下早晚是他的了。他要加大扩充实力,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他下旨建立八旗,以便更好的统治蒙古人。八旗有:黄旗、襄黄旗、蓝旗、襄蓝旗、红旗、襄红旗、白旗、襄白旗。除满人封成贝勒以外,蒙古族人又封了四十八个王爷,从属于八旗之下。黄旗和襄黄旗,大多是由皇族爱新觉罗氏人员组成。蓝、红、白旗,除了满族人外,大多是由蒙古族人组成。

在蒙古人中封了四十八个王爷后,让这些王爷们都远离地方,住在皇城中。一旦有哪个地方造反,这里就先杀那里的王爷。而这些在京城中的王爷,又是蒙古人的人质。组成蓝、白、红、襄蓝、襄白、襄红旗的氏族中,有钮钴禄氏、叶赫那拉氏、叶律氏等。

由于国宝玉玺跟着真龙天子走,自国宝玉玺落在沈阳皇宫以后,国运就倒向了清宫。这时明朝内部出了个闯王,前面的闯王叫高应祥,后面的叫李自成,高应祥与李自成是翁婿关系。他们打着为民的旗帜,晃动了大明的江山。高应祥死后,李自成接了班,叫李闯王。

在这时长城以北是清军,大明朝随时就有被吞吃的危险性,他们虎视眈眈的在注视着北京的一举一动。按理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时的李自成该以大局为重,该是共同对外。可是李自成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他们一味的是想夺取政权,想当个空手皇帝。他们忘掉了民族的利益,他们在给满清的统治中国而帮忙。

因为当时明朝大将吴三桂接任了他父亲吴襄的总兵职务,镇守在长城的第一关口山海关,把守着雄关要道,长城以南不好进犯。再有是努尔哈赤不想与吴三桂翻脸,大动干戈。皇太极彻底平定蒙古以后,又率大军攻克了朝鲜国,使朝鲜国投降于满清。从此朝鲜停止了给大明朝的纳贡,这样就使得明崇祯皇帝断了这个纳贡的来源。公元一六二六年太祖努尔哈赤驾崩,一道黄色光线飞上天空而去。在他偃驾前,留遗嘱时对太子皇太极说:“明朝有吴三桂驻守山海关,清兵不得进犯关内。”因为他欠着吴三桂的母亲,吴老夫人的一个救命的人情。

皇太极尊听了父皇努尔哈赤的遗嘱,他接过皇位后,只要有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清兵永不进犯。公元一六二七年,天聪元年,皇太极正式做皇帝,为大清太宗皇帝。他将老王父皇努尔哈赤的棺椁,埋葬在了沈阳以东六十里的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跟随真龙天子的国宝玉玺,并没有走掉而是自己隐藏起来。原因:一是满清还没有收服全国;二是第九龙在本朝很快到来;所以国宝玉玺这就直接等第九龙,它就不走了。

正因为国宝玉玺的不走,明朝崇祯皇帝就应该即时让位。这时闯王李自成就鬼使神差的起促使作用,他的军队打向了北京。闯王进了外城以后,当张献忠奋勇大战棋盘街与闯军战得不分胜负时,奸臣杜治恒卖主求荣,就打开了西直门,让闯兵杀进了宫城。崇祯皇帝为国捐躯,吊死在北海煤山上。

崇祯是个开明皇帝,他对官紧,对民松,很得民心。清军不敢冒犯大明,跟他的爱民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崇祯皇帝在死前曾给李闯王留下遗诗:

拜上拜上多拜上,拜上闯王李皇兄。

进宫莫杀文与武,龙子龙孙别留情。

善待百姓与军兵,全力以赴对满清。

杜治恒虽降了你,奸臣之心不可用。

李自成看完朱由检的遗诗,心有感触。他进宫后,先杀死了杜治恒。但是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军师牛金星,进了城以后可就不听他的号令了,他们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霸占了吴三桂的家。

吴三桂为了报家仇,为了重整大明,他一气之下借了清兵入京,把李自成的人马杀了个光,只有李自成逃跑当了和尚。可是清兵一入关就不听吴三桂的话了,他们如潮水般的大举占领了整个中国。天下落到了满人的手中,这才演义了从八龙到第九龙。

两位执法察看完了第八龙努尔哈赤的一世,正想云游他方。忽然接到女娲娘娘的天旨,天旨命:“两位执法去急速战胜天花公主!西天的天花公主来到东天,她下界后惨杀东天人间性命,闹得东天人间无法聊生。”两位执法接旨后,立即驾祥云来战天花公主。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界仙神曲

    三界仙神曲

    “清流,何谓修仙?”“存真去伪,济世救民而获本源,以达长生。”清流恭敬答道。“我可曾有教诲过你?”华袍男子立于崖石,迎风远眺,千里江川,万丈红尘,不过一念一蹙。“师傅有言:修仙本为烦恼事,凭风归墟自逍遥。”“何为烦恼事?”“红尘留恋。”“何为归墟?”“斩三尸,归本体,是为本我。”“何为逍遥?”“徒儿不知!”“尚道无情,乾坤自是逍遥。”.....“师傅,你修仙真的不是为了泡妞吗?”“嘘,小声点...”
  • 陌上人遇雪

    陌上人遇雪

    十年前遭人陷害坠落山崖,被青城派掌门所救,并成为青城派首徒,十年后重回旧地,却前尘尽忘。因一小小剑灵,牵扯出诸多恩怨,情和责又该如何选择?
  • 造化金榜

    造化金榜

    新书(我师兄实在太高尚了)这里有儒家读书人养天地浩然气,口含天宪言出法随,镇妖诛邪,神鬼辟易…这里有道门真人法力通玄,可六月飘雪千万里,可撒豆成兵搬山镇海…这里有佛家高僧,金刚不坏琉璃身,塑成金身一丈六,蹲坐莲台拈花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里有剑气纵横八千里,一剑可挡百万妖的绝世剑客…这里有曾斩蛟龙九十九,欲上青天斩明月的大髯刀客………前世练拳之人的至高境界,破碎虚空见神不坏,在今生只是起点。书友群QQ:593688679
  • 废人修仙

    废人修仙

    22岁的孟丰臣在一次行善中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他没有灵根,年龄也过了最佳修炼时间。他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路呢?该如何与命运作斗争呢?该如何在没有灵根的情况下修仙呢?
  • 混世凶仙

    混世凶仙

    天道崩毁,三凶星现世!赵磐以区区小人物之身,智谋近妖,同修法、体、剑、魔、妖于一身,广纳各仙国绝世仙子,成就混世凶仙之名!
热门推荐
  • 魔坠时空

    魔坠时空

    神佑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自五千年前大陆诞生了唯一一位圣级强者--神帝霍斯汀外,再也没能出现新的圣级者。而五千年后,名为池羽的少年在父亲的引领下踏入了修炼之路。父亲的遗恨,自身的渴望。在步履维艰的修行的道路上,池羽不惧一切,披荆斩棘地前行着......机缘造化?自身努力?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少年的精彩人生!
  • 玉堂缘

    玉堂缘

    世事百转千回,流光容易把人抛:好在人心蜿蜒,却总有暖意。(非重生非穿越)
  • 乱世山主

    乱世山主

    太阳异变,天地动乱,灵气复苏。邪魔层出不穷。朱羲再次回首,这才发现,自己成了无数修行者口中的邪魔山神。面对无数修行者的虎视眈眈,他感觉压力山大。
  • 穿越一切的爱

    穿越一切的爱

    如果说我不再爱你了你还会爱我么说什么笑话我会让你爱我一辈子的哪怕哪天就算我已经不爱你了我也要把你栓在身边为什么这么霸道不爱我了还不放开我因为你这辈子是我的只能是我的
  • 私宠小萌妻宝宝别想逃

    私宠小萌妻宝宝别想逃

    我去,还带这样的!当事人都没有同意就确定下来了!琦依没有想到,爸爸妈妈竟然趁她在国外的时候,给她订好了婆家,这是不是太不靠谱了!对象竟然还是一直视她为“灾星”的校草大人,这到底想要闹哪样!!夜里,看着伏在自己身上辛勤“耕耘”的某人,琦依表示很头疼,真的是够够的啦!
  • 茅山捉鬼术

    茅山捉鬼术

    茅山道士林御龙横走阴阳两界,斩妖伏魔,杀鬼无数
  • 每天都是精彩:英语诵读美文240篇(英汉对照)

    每天都是精彩:英语诵读美文240篇(英汉对照)

    《每天都是精彩:英语诵读美文240篇(英汉对照)》按照自然时间排序,每一月份收录的小品文风格各异、体裁不同,但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便于你把脉时光的步伐,体味四季的轮回。每篇小品文后都列有生词注音释义,便于你诵读记忆,扩大词汇量。
  • 愿与春风皆过客

    愿与春风皆过客

    那一眼回眸,便是万年的姻缘,战场上的女将军,古镇里的马褂男子,学院里的阳光男神,小巷里的棒球少女,以纸为媒介的异时空少年少女…………战场上,独立着一个穿着残破盔甲的女子,手持一杆长枪,站在一群倒在血泊里的士兵之中。古镇里,穿着古典长袍马褂束着长发的男子,坐在古董店的台吧里。校园中,帅气十足又阳光自信的穿着篮球服的男孩一个跳跃,投进了一个完美的三分球。小巷深处,拎着棒球棍的女孩和满身伤痕的男生……架空的历史,以纸为媒介的异时空少年少女……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主角想方设法拯救黑化配角的故事,明明没什么都不懂,明明自己就深陷沼泽中,却拼命的想救赎别人。两个深陷沼泽中的人,互相救赎,互相依靠,是友情?是爱情?还是亲情?
  • 幻世之大神嫁我

    幻世之大神嫁我

    为了复仇,她踏进了复仇的坟墓,她入手网游幻世,为的就是虐的童家体无完肤,你不是投了巨资?我要你所有的巨资付东流,一去不复还。谁知却误打误撞的碰到了各个排行榜第一的大神,谁知这大神居然是曾经救过她,给她人生最大转折的那个人!“我不管!大神,你必须嫁给我!”某女不要脸的拦着某大神。“你再说一次?信不信把你轮回新手村重造?”某大神咬牙切齿,脸色黑的如同锅底,死丫头,居然要我嫁给她!“大神我错了,你不用嫁给我,娶我就好!”某女终于意识到了错在哪里,“好”某大神勾唇一笑,点头同意。
  • 再生人之阴山仙洞

    再生人之阴山仙洞

    隐藏着再生人记忆的家族根据老祖宗一代一代的记忆传承探索神秘诡异的墓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