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8200000025

第25章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3)

原来如此,最深的感觉是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男友对她好时她才有了压力,于是产生了想逃走的动力。但是,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对男友讲出想逃走的动力,结果转而成了总是看男友不顺眼,觉得他做事不成熟,和他在一起吃饭时才不能下咽。

这个故事中,假若心理医生是只会用脑的绝缘体,那么就可能会停留在她对男友不满而觉得男友做事不成熟这一层,而这离心理真相相当遥远。

要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捕捉到自己的心理真相,就必须引领来访者去体会自己的感受。

所谓体会,就是通过身体去领会。

┣ 歌舞能力是怎么失去的

然而,有很多来访者,一开始没办法做这个练习。最严重的是根本不能闭眼睛,而有的尽管可以闭眼睛,但不能做感受身体的练习。他们会发现,一旦放下对头脑的使用转而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他们就会有失控的感觉,这让他们很恐慌。

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我去见一个朋友的儿子,他当时27岁,而从15岁到现在的12年之间,他甚至都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的感觉是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睡着过似的。在饭桌上,我请他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他的身体。他试了一下说,他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我问他。

他说,好像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追求什么,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松懈。

闭一下眼睛,被他理解为是一种松懈。

当然,这种理解一定只是一个很表层的说法而已,就像我前面讲的女来访者的故事,对男友的不满只是一个头脑的说法,而不是真实的感受。

这两天,我引导一个来访者做感受身体的练习,结果发现,随着我的引导,她的身体反而是绷得越来越紧,于是请她睁开眼睛,问她是怎么回事。

她说,她不能这样做,她不能放下对思维的依赖,一旦暂时离开思维而去感受身体,她就有失控的感觉,同时就会有恐惧产生,担心内在有很不好的感受涌出。

这点也可以理解,她之所以成为绝缘体,就是为了防范,自己内在其实已经产生过的不好的感受。

不管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概括地说,只有头脑的思考,而与身体失去了连接,也因而与自己的心理体验失去了连接,这就是绝缘体之所以成为绝缘体的原因。

很长时间以来,我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绝缘体,虽然有时我会有精准的直觉,但很多时候不能与别人的感情有很好的呼应,而最能说明我是一个绝缘体的,是我失去了跳舞和唱歌的能力。

跳舞,或许是从来没有做过,作为汉族的标准的孩子,小时候并不容易有跳舞的经历。但唱歌不同,小时候我很爱唱歌,嗓子变音前什么歌都能唱,就算初中嗓子变音后那些高音唱不了了,但我的嗓子还是不错。然而奇怪的是,自己长大后竟然连到KTV唱歌都难以做到了。

还好,一次在酒吧里喝了十多瓶啤酒后,突然间可以跳舞了,从此以后,偶尔可以很酣畅地跳舞了。前不久,在一次唱卡拉OK时,突然间放开了喉咙,于是都可以唱《青藏高原》了。

然而,失去了歌舞能力,或者更准确地说,失去了感觉可以酣畅淋漓地在自己身上流动的这种状态,仍然是我一个很大的遗憾。我想此生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重新活出让感觉在自己身上酣畅淋漓地流动的状态。

不过,即便如此或许也仍然不能弥补,因而,我有时会想,假若有来生,我希望来生能投胎到少数民族,最终成为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艺术家,在歌、舞或其他艺术形式中酣畅而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讲,或许你可以看出我对孔圣人有些意见,觉得他和他的继承者们教化了我们这个民族,但在这个教化的历程中,我们似乎更注重秩序与礼,而忽略了自己的心。

因为这种遗憾、这种渴望,使得我对去年在香港学催眠时的一幕总是念念不忘。

┣ 父母要学习和一下孩子的节奏

在那次催眠课上,做一个催眠示范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学员对来自美国的催眠老师斯蒂芬·吉利根说,他从来都不能跳舞,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他很想重新找回跳舞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帮他。

结果很神奇的,在催眠中,吉利根老师成功地引导了他的跳舞能力。练习中最具感染力的一幕是,在催眠状态中,吉利根老师哼着一个调子围着这个学员转,而这个学员也随着这个调子跳舞,这一幕协调至极。

绝缘体是没办法歌舞的,要想能歌善舞,就必须先允许自己的感受在身心中自然流动。

当然,有的人歌舞时其实是没有这种流动的。记得有一部非常棒的纪录片,讲的是中国一个男孩在“文化大革命”末期去美国跳芭蕾舞并成为最著名的芭蕾舞者之一。电影中,来中国交流的美国芭蕾舞者说,看中国孩子跳芭蕾舞,好像他们完全是按照教科书在做动作,而没有感情,唯独那个男孩例外。

相反的状态,一代天王迈克尔· 杰克逊有最好的描述。他有最迷人的歌舞,而他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的呢?他的回答是,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管道,他是“上帝的乐器”,并不是他在创作音乐,而是音乐通过他这个管道流淌出来。

所以,重要的是保持管道的通畅。管道通畅了,才会有我向往的那种境界——让感觉在自己身上酣畅淋漓地流动。

这个管道是如何堵塞的呢?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在我目前的理解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感受是痛苦的,所以要堵塞;另一个是,感受是有罪的,所以不能让它在身心中流动。

这个管道怎么才能保持通畅呢?如果我们想帮助别人,尤其是父母想帮助孩子的话,那么答案比较简单——向斯蒂芬·吉利根老师学习,与那个男学员一起舞动。

对此,吉利根老师有一个形象的形容,他说,孩子有任何表达的时候,他会有一个节奏,譬如“啦,啦,啦”,那么父母可以回以同样的节奏“啦,啦,啦”,这种韵律的共鸣,会在父母与孩子间形成一个场,如此一来,感受不光是在孩子身上流动,更在父母与孩子的这个关系场中流动。

吉利根的说法是一个形容,孩子很少会对父母说“啦,啦,啦”,而是,孩子在做任何表达时都有一个节奏,父母可以像二重奏一样和一下孩子的节奏。比方说,孩子说“妈妈我好开心”,那么妈妈和一下孩子的节奏就会回以同样的开心,如此一来,一种愉悦感就会在妈妈与孩子之间流动。

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我们的管道之所以能保持畅通,是因为我们发现这样子可以被别人接受;我们的管道之所以关闭,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子别人不会接受。

不过,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并非一定是别人做出了拒绝我们的行为,而可能仅仅是我们以为别人不会接受。

┣ 恶魔=需要被满足?

前不久,我在专栏文章《你的欲望不是罪》中写到,我们对需要有一种矛盾态度,这可以概括成两点:我有需要,需要有罪。

因为觉得需要有罪,我们会将自己的种种需要阉割掉。然而,需要、欲望与感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只是简单地将需要阉割掉时,我们只是在心中筑了很多大坝,不让需要很好地流动。这样做时,需要其实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抑,并且一定会通过种种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表达还一定伴随着一种感触——这样做是有罪的。

一旦父母的需要处于严重压抑状态,那么父母既可能同样压抑孩子的需要,也可能会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又将“需要有罪”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你的需要被满足了,所以你是有罪的”。结果,孩子真的会以有罪的方式追求需要的满足。

这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所以你可以频频听到这样的故事:父母很节俭,攒下了蛮大一份家业,但孩子很奢侈,很快败掉了家业。

这样的败家子,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前提——父母对他们是过度溺爱的。父母压抑了自己的需要,但却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同时他们通过种种微妙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了一种感觉——你是有罪的。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疏通自己的管道。

最近,我有了一系列领悟,需要的这个二重奏是一个关键点。最近一个重大的感悟是买了一套昂贵的相机后得到的。

许多中国人条件宽裕后会花很多钱玩摄影,比方说,很多老人家退休后会选择摄影。我的理解是,这既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作为普通的中国人,我们成年后的艺术能力基本是零,而像音乐、绘画与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是很难修炼的,但摄影不同,它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如果摄影可以视为艺术的话。

我也不例外,我决心想成为一名专业级别的摄影师,所以最近又花了不少钱更新自己的设备。

以前,买任何一个比较昂贵的器材时,我都会犹豫。比方说买一支镜头时,我犹豫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不断上网查这支镜头的资料与价格,但最后还是买了这支镜头,而我犹豫的那些时间,如果用来工作的话,赚到的钱其实足以挣两三支这个镜头回来。

为什么要犹豫呢?答案很简单——为自己花这么多钱感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比较轻的说法,而真实的说法是,这样做觉得自己有罪。

因为发现了需要的那个二重奏,在买这套新相机时,我就没怎么犹豫,而交钱后的那个晚上,我感觉很好,觉得有一种流动感在身上涌动。

但是,当天晚上我做了一系列噩梦。梦中,有很多恶毒的人乃至恶魔。以前,我也会做这样的梦,然而,以前这种噩梦中一定会有一个英雄,而我就是那个英雄,英雄总能击败甚至消灭恶魔。

这次,梦中只有恶魔而没有英雄。半夜里醒来,我感觉很难受,因为隐隐觉得那些恶魔中有我。

早上醒来,再想起这些梦,我刹那间明白,这是买了那套相机后的罪恶感在梦中的反映。

哦,那一刻我想,到底是手里拿着一套昂贵的相机但觉得自己是个恶魔舒服呢,还是手里拿着一个小数码相机但觉得自己是个圣人舒服呢?

我想,无数中国家长会选择后者,自己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地活着,而花重金在孩子身上。如此一来,自己就会享受到一种圣人感。但是,这样的圣人基本上都是绝缘体。

无论如何,流动感都是值得的。难道,你愿意是一个绝缘体吗?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2007年8月6日(周一)下午,作为《广州日报》“健康·心理”专栏的编辑,我做客大洋网,谈了主持心理专栏两年多来的感受,并解答了网友的一些心理困惑(本文中有删改)。

以后每逢周一14时~15时,我都将出现在大洋网,通过视频与网友互动,详细情况可登录大洋网(www.dayoo.com)了解。

┣ 尊重真相,就有判断力

主持人:《广州日报》健康心理版从2005年6月推出以来,到现在已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对您来说是快还是慢?

武志红:形容时间感觉,更好的说法是轻和重。我觉得这两年对我来说过得非常充实,充实就是一种重,因此我觉得这两年没白过,2001年到2005年期间做国际新闻,尽管做得不错,但却有一种白过的感觉。

主持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武志红:我想是我内心的一部分在反对另一部分。因国际新闻做得不错,我开始想做国际问题专家,那意味着以前学了9年的心理学,基本是白学了。但这9年是我的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想放弃它,它觉得不爽,所以开始反抗了。白过的感觉,就是它反抗的结果。

主持人:主持这个心理板块后,感觉怎么样?

武志红:感觉很好。我写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吵架去看心理医生》,这篇文章一炮打响,收到了很多的信和电子邮件,我的专栏立即得到了认可。

主持人:你通常认为自己满意的,观众会不会满意?

武志红:这几乎是必然的。我自己满意的,读者几乎一定会满意;我自己写的时候忐忑不安的,读者一定会有意见。

主持人:你很有判断力。

武志红:能在第一时间接受真相的人,都会特别有判断力。你的文章本来很棒,但你因为谦虚,非说它一般。或者相反,你的文章不怎么样,但因骄傲,你非说它好。那么,久而久之,你的判断力一定会受到损害。尊重你的感觉,接受你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么你一定会很有判断力。

┣ 如何破除“替罪羊迷局”

网友:我心里老是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每天在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这样下去?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样想算是正常的吗?想请问一下,这是不是强迫症?

武志红: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思考,未必是强迫症。世界上有很多哲学家、文学家、小说家、艺术家……他们能成为某某家,就是因为一直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当然,这有一个度的问题,谁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如果是偶尔想一想人为什么活着,这很正常,如果每天24小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为此而深深焦虑,这就可能是强迫症。如果这个网友只有这个问题,我认为他更可能是第一种情况,是正常情形。

网友:我最近经常做梦,梦境是一个人掉进深坑,很黑很黑……最近工作强度大,本来很累,好像梦里都睡不够的……

武志红:这个梦就是一个象征,掉进了深渊,而且很黑,这是对现实生活真正感受的形容。也许是他的工作,也许是其他的问题,让他感觉到掉进深渊,而且这个深渊非常黑,非常孤独。

网友:我怎么样才能突破“替罪羊迷局”?

同类推荐
  •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过分看重自己,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然后从高处跌落。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用低调的言行对人处事,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在关键时刻,你敢说:“你很重要吗?”试着说出来,你的人生也许会由此揭开新的一页。一种积极主动、朝气蓬勃的心态是最佳的自我保护。一定要养成一种坚信自己最终将会获胜,将会取得成功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坚强地、坚定地树立起这种信念。这样,很快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你极其渴望和你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 感悟父爱故事

    感悟父爱故事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内心震颤。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培养青少年的高情商是基成长和成才的坚固基石。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不畏困难,笑对人生,从而离成功更近。
  • 做自己的心理专家

    做自己的心理专家

    本书从人的性格、意志、情绪、人格、爱情、工作等方面剖析人的心理,将枯燥的心理学常识融入各种经典案例当中,用10天时间轻松学习80个心理策略。
  • 立正向职场看齐

    立正向职场看齐

    职场即江湖,闯荡要功夫,职场没有过不去的坎。结合袁岳求学岁月和职场生活的感悟,集中表达了他对青年如何面对成长、融入社会,特别是如何在职场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张,涵盖了青年读者关注的自我学习、职业态度、创新精神、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足可充作一本初入江湖者必备之指南。作为深受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备受关注的博主和演讲家,袁岳先生一直关心青年后辈的成长问题。在袁先生看来,社会即江湖。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既“纷争不断”又“精彩异常”的江湖。青年学子初涉江湖,需要师傅的引领。需要懂得各种“规矩”、“门道”,才能走好这“一入深似海”的风雨江湖路。
热门推荐
  • 团宠你马甲又掉了

    团宠你马甲又掉了

    在A国跺跺脚震三震的傅九爷娶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丫头的消息在各大新闻头条炸开了!!!各大家族名媛欲哭无泪,心里羡慕嫉妒恨。某男:“约法三章,保你一辈子衣食无忧。”某女嫌弃的撇了一眼:“就这?”直到…某女马甲被一层层扒开,世界第一黑客是她!神龙不见首尾的医学界天才也是她!海外第一财团的总裁也是她!“老婆,你养我吧!”某男眼巴巴抱着某女的大腿望着。
  • 吾道非彼道

    吾道非彼道

    引子――――天地初期以武当道,入道者必先练其身强其骨,修身养性,以自身为本入其道,才是道。可惜一场巨大的阴谋使这一切都改变了,看猪角如何逆天改道…………
  • 特种兵王变教师

    特种兵王变教师

    他是军队中的兵王,退役归来,却只能在校园做一个小小的教师。看堂堂兵王如何在校园中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 长平夜

    长平夜

    一个是放弃一切追爱离山的宗派小师叔,一个是荣耀不在栖身市井的宗门天才,一个是战败之国流落他国为质子的太子,三兄弟因为燕都的一宗杀人案交织到一起却卷入了一场修真宗派与朝堂之间的阴谋,是这般屈服命运成为奸佞之人手中的刀,还是挣脱命运的枷锁振翅高展重返昔日的辉煌......表面看起来一派祥和的中土大陆又隐藏着怎样的暗潮......
  • 仙踪如梦

    仙踪如梦

    夜空中,我喜欢看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却不知比明月更绚丽的是这漫天繁星;当我开始观察繁星时,却不知比繁星更深邃的是这磅礴宇宙;当我开始欣赏宇宙时,原来还有更加奇妙的所在。——林玉林玉,计算机程序天才,被不知名的力量召唤重生异界,在这元素纵横的大陆上,将有什么样的经历在等待着他。王朝永盛,仙道求索,林玉只想看破这红尘人心,去伪存真!
  • 桃之夭夭,十里红妆做嫁衣

    桃之夭夭,十里红妆做嫁衣

    小娘子,你要往哪儿跑?男子一把搂住面前好似乞丐的小个子。丫的,你你你画成这样竟也认得出来。男子邪魅一笑,黑曜石般的眸子闪闪发亮,我的娘子,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哦。我好恨你。夙亦柒,那一摊血是什么。
  • 没有带走的你

    没有带走的你

    他说:“我会一直等你。”但是他食言了,终是负了她,终究让她错付了青春的懵懂。毕业后都没了联系。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支枕听河

    支枕听河

    抓住时间的眼睛,总有一天会发现,你想要的,其实并非长生。
  • 异世之吞天噬地

    异世之吞天噬地

    修道本就逆天,那为何要顺天而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为何还要听天由命?既让如此,为何不逆天而行,追寻自己的命运?看我剑指苍穹,屠神诛魔,踏破虚空,宇内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