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2700000006

第6章 周纪(5)

秦王觉得蔺相如是个贤人,很是赏识,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对他颇为礼貌,然后送他回到赵国。赵王见蔺相如立下大功,任命他为上大夫。

蔺相如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人和,不畏强暴,出使秦国,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完璧归赵”故事。

将相和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所以怀恨在心。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秦国对赵国发动了多次战争,使赵国丢掉了几座城池。

前279年,秦王约赵王在黄河边上的渑池相见,举行友好会谈。赵王担心秦王另有所图,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劝他说:“我们也知道这次聚会一定很危险,可是赵王您如果不去,那就显示了我们赵国的懦弱。”赵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应约,让蔺相如作为他的随从。

廉颇送他们到赵、秦边境,与赵王告别,说:“您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我们要作最坏的打算。您走之后,我估计路上的时间,再加上秦王相会的各种礼仪不到三十天您就应该能胜利返回。如果三十天以后您还不回来,我请求把太子立为王,以断绝秦王拿您做人质的念头。”赵王同意了。

到了渑池,秦王举行宴会招待赵王喝酒,喝得有些醉意的时候,秦王提出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害怕,不得已,只好为秦王鼓了一曲。蔺相如为维护赵国的尊严,就上前去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不愿意,蔺相如说:“我跟您相距不过五步之遥,您如果不击的话,我将拼死一搏,以颈中之血溅大王之身。”秦王示意身边的侍从,他们想杀蔺相如。蔺相如怒目呵斥,把侍从的气焰压了下去。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了一下缶。

之后秦王还想刁难赵王,但在蔺相如的周旋下没有得逞。就这样直到酒足饭饱席散场,秦王也始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

平安回到赵国后,赵王大大赞扬了蔺相如,任命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不平衡,说:“我是赵国的将军,驰骋疆场,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原本只是贫贱之人,如今不过靠着嘴上的本领,地位居然还在我之上,真让我感到耻辱!”于是放出话来说:“要是让我看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以后,有意避开与廉颇相会;上朝时,总是称病不去,不想和廉颇争位列的次序;出门时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便让自己的车驾改道躲避。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了,问蔺相如为何如此惧怕廉颇,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认为廉颇将军的威严跟秦王比,哪个更厉害?”门客说:“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平和地说道:“这就对了,即使像秦王那样的威严,我也敢当面顶撞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没本事,也不至于唯独畏惧廉颇将军。但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互相争斗,这就让秦国有机可乘。我之所以对廉颇将军再三避让,是先考虑赵国的利益,而后才想到个人的私怨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触龙说赵太后

前265年,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发兵进攻赵国,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太后宠爱,太后舍不得他,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有一天,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正怒气冲冲地坐在那儿等触龙进来。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埋怨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辇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触龙说:“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没有出息,但我私下里最疼爱他,我在这儿不得不冒昧地向您请求给他补一个黑衣侍卫的缺,让他保卫皇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我答应你,他有多大了?”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年纪虽然小,但我希望在自己还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问:“你们男人也更加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后笑着说:“胡说,哪里能跟女人相比。”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那么为他的将来打算得也越长远。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经常思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这不正是为她的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能在燕国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又问:“从现在算起上数三代,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位的吗?”太后回答:“没有。”触龙说:“这就是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为什么国君的儿子被封了侯就没有好结果呢?因为他们地位高却没有为国家立功,俸禄丰厚却没有为国家流汗,而且还拥有许多国家的贵重器物。如今您抬高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肥沃的土地,赏赐他许多国家贵重器物,却不趁您还在世时,让他多为国家立功。请恕我直言,一旦您不幸去世,长安君能够凭借什么资本在赵国立身呢?”太后恍然大悟,说:“是啊,随便你派他去做什么吧,我决不干涉。”

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备齐一百乘车辆,让他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派出救兵,秦军也就撤退了。

《鬼谷子》一书曾讲“钓语”:“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常持其网驱之,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钓语是言谈开始时的导引性、启发性言语,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以及对方不愿外露的思想情感。就像钓鱼投饵一般,用简单而富有引诱力的话语引导、启发对方,使得对方非得开口说话不可。

触龙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劝说、启发赵太后:父母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而不能只考虑他们眼前的安乐,不能让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触龙的劝说最后终于打动了太后,使她欣然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换来了齐国的救援。触龙抓住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特点,设身处地替她打算,将长安君的利益和赵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把利害关系说得具体生动,曲折委婉,层层深入,巧妙地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前260年,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赵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当时驻扎在长平的是赵国老将廉颇,率领部队与秦军几次交锋,都被秦军打败。廉颇是一个非常懂得用兵打仗的老将军,于是采取守势,拒不出战。赵王认为廉颇屡战屡败,现在还胆怯不肯出战,特别生气,派人责备廉颇。

转眼四个月过去了,秦国攻打长平的战势还没有丝毫进展。这时,秦国的应侯范雎就派人带千金到赵国使反间计,向人们散布谣言:“秦国什么都不怕,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赵王真是老糊涂了,他大概不知道,廉颇容易对付,何况他过不了多久就要投降了!”

当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他更加坚信了以前的看法,于是赵王就让赵括代替廉颇率领军队。蔺相如劝谏道:“赵括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可是您因为赵括有名气就派他做将军,这就像用胶粘住弦柱,然后再鼓瑟,怎么能称心如意呢?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如何行兵打仗。”但赵王没有改变主意。

赵括从小就精通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讨论军事,赵奢不能难倒他,却从来没有称赞过他。赵奢说:“打仗,是最危险的事情,而赵括那么轻巧地讨论它。假若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倒还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那么有一天让赵军败亡的一定就是赵括这小子。”

赵括的母亲知道赵括被任命为将军后,上书说不能任用赵括。赵王说:“不要再说,我已经决定了。”赵母就说:“那假如将来他有不称职的事情发生,我请求不要牵连到我。”赵王答应了她。

秦王听说廉颇已经被赵括替换下来,就暗中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让王龁做他的副将,并且下令全军:“谁要敢泄露白起为统帅的消息,立斩。”

赵国在不知道对方的主将是谁的情况下,就让赵括上任。他上任后,完全改变了以前的军事部署计划,更换了各级将领,出动大军进攻秦军。白起假装败逃,同时分出两支奇兵迂回反击。赵括以为秦国士兵只是害怕自己,于是乘胜追击,攻打秦军的防守阵地,但因秦军防御坚固而无法攻入。这个时候赵括才发现上当了。

这时,白起派出的两支奇兵,第一支切断了赵军回国的退路;另一支骑兵切断赵军出击部队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粮食补给也已中断,赵军被一分为二。白起派骑兵攻击赵军,赵军战斗失利,就筑起工事坚守,等待援兵到达。

赵军粮食供应中断。而秦王亲自到河内发动十五岁以上男子,让他们全部赶去长平,切断赵国援军以及粮食补给的通道。

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经有四十六天了,营内兵士甚至互相残杀取食。赵括见情势紧急无法再守,只好主动出击进攻秦军堡垒,想分成四拨轮番进攻,可连续攻了四五次,还是突围不了。赵括亲自率领精锐士兵战斗,被秦军用箭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大军全部投降。

白起见降兵太多,有点不放心,与部下商议说:“赵国士兵向来反复无常,不把他们全部杀掉,他们恐怕会勾结起来,迟早会生出祸乱。”于是使出诡计,将这四十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之外,全部残忍坑杀。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长平之战,赵军士兵前后被杀的共有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无不震惊。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秦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二是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三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加以聚歼。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

魏相子顺不得志

秦国开始进攻赵国时,魏王问当政大臣这事对魏国是否有好处,各位大臣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好处。他们都说:“秦国打败了赵国,那么我们就从此归服秦国;如果秦国不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可趁它战败疲惫而去攻击它。”子顺却说:“不是这回事。秦国自孝公以来,作战没有失败过,现在又交兵权给良将,哪里会有战败疲惫的可能?”

大夫们又说:“即使赵国被秦国打败了,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害呢?邻国失败的羞耻,正是值得我们国家高兴的啊。”子顺说:“秦国,贪婪残暴,它打败了赵国一定又会向别的国家提出要求,我恐怕到那时魏国要受到它的侵略。有这样一个故事:燕雀居住在房屋上,母鸟与雏鸟相哺食,它们自以为安乐无忧了。然而屋里的炉灶烟囱火焰上冲,整座房子即将被焚毁,燕雀安详的样子不变,它们却没意识到祸患即将来到。现在各位大夫不醒悟,看不到赵国破灭的祸患即将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难道人可以像燕雀一样无知吗?”

子顺是孔子的第六代孙。当初,魏王听说子顺贤明,便派人带上黄金和礼物,聘请子顺为丞相。子顺对使者说:“假如魏王信任我的治国方略,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强盛,即使吃蔬菜喝白水,我都会尽力而为。如果只是想利用我这个人,给我很高的俸禄,那我也只不过同一个普通人一样罢了。”使者坚决请求,子顺于是前往魏国。魏王到郊外来迎接他,任子顺为魏相。

子顺撤换过去魏王宠爱的官僚,而任用贤能的官员;剥夺不任事官员的俸禄来赏赐给有功的官员。那些丧失了职务和俸禄的人都不高兴,于是纷纷在背后毁谤子顺。

子顺说:“民众,不可与他们谋划事业已经很久了!古代善于处理大事的人,他们任事开始时都不可能不受毁谤。子产任郑国的相,三年之后毁谤才停止;我的先君孔子任鲁国相,三个月以后毁谤才停止。如今我治魏国政事一天天见成效,虽说还赶不上贤明的人,但是岂能去理会毁谤呢!”

子顺任魏国宰相共九个月,向魏王陈述的治国方略都没有被采用,叹气说道:“意见得不到采用,这是由于我陈说得不恰当。陈说的话对主上不相合,做主上的官,享受主上的俸禄,这是白得利白吃饭,我的罪过实在不浅啊。

有人对子顺说:“魏王不信任你,你怎么不出走呢?”子顺回答说:“又能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秦国不仁不义,仁义的人是不愿去的。”于是,子顺以有病为由闲居在家。

新垣固问子顺:“贤人任职的地方,一定政治相应清明。现在你为魏国相,没有做出特别的政绩就自行引退,可能是因为不得志吧,为什么这么快离开相位呢?”

子顺说:“没有特别好的政绩,因而退位。况且,即使是良医也治不好死亡的。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以仁义去侍奉它,一定不能得到安全;拯救危亡都来不及,哪里还谈得上兴起教化!古时伊尹在夏朝,姜子牙在商朝,而夏、商两国也没有得到治理,难道是伊尹、姜子牙不想治理好吗?是天下大势不允许啊。现在崤山以东的国家衰败不堪,韩、赵、魏这三晋之国割让土地给秦国以求苟且偷安,东周、西周屈服并入秦国,燕国、赵国、楚国也已经屈服了。由此看来,不超过二十年,天下一定全部归秦国统治了!”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传统,叫做“合则留,不合则去”。子顺便取了这一态度。子顺的言行有两点值得赞许:其一,做官是为了办事,不能办事何必做官;其二,办事须依自己信奉的正确准则,此准则不受尊重,便不可胡乱做事,便不应继续做官。这是一种为政的原则。

白起之死

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继续攻伐韩、赵两国。秦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令韩国和赵国都很恐慌。两国便派了一个说客苏代带着重金去游说秦国的丞相范雎。

同类推荐
  • 孤血大明

    孤血大明

    来接手这个烂摊子能否将明朝重新带上正轨……
  • 南明风雨

    南明风雨

    当,大厦将倾、玉柱顿陷,华族上下,血海茫茫,看我横空出世,车碾山林清匪,轮压东海倭贼,怒把红毛踏脚下,烈似闪电震乾坤,还我大汉骄容!原始战车对战八旗铁骑,铁血柔情尽在本书。
  • 腹黑废柴的霸业

    腹黑废柴的霸业

    一个月饼引发的血案,废柴的我竟然来到一个无比陌生的时代成为冬府少爷,到底是巧合还是宿命如此,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接下来的路当何去何从?是时候做出抉择了!很多时候只有腹黑,才可成就一方霸业!
  • 夜深灯千帐

    夜深灯千帐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夜,总有人负重前行,为冰凉的大时代,点亮一盏盏微弱的明灯。
  • 那年那酒那群人

    那年那酒那群人

    有些人是幸运的,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或许能活两世。可两世为人,过程却又极其相似,阴谋,背叛接踵而至,应接不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呢!罗宁抬头看着陌生的世界,咬牙拔出肩上所中的箭,突然没来由想起一本书中的句子。“最让老虎忌惮的畜牲,不是皮糙肉厚的熊,也不是上百斤野猪,而是上了山的守山犬。”多年以后,那个活的如同一条疯狗,咬过人也跪过人的罗宁,终是抵达山巅,无限荣耀。
热门推荐
  • 许你余生共度

    许你余生共度

    相信我,狗死了没有一对秀恩爱的人会是无辜的,这是一场快速恋爱,男主自己能砍自己桃花,女主还能比绿茶更能装绿茶,无虐放心观看。
  • 几浪年

    几浪年

    一开始的天真后来的一眼看透中间经历的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后来的后来,想起那几年的时光,依然会心痛
  • 鹿晗之陪你走下去

    鹿晗之陪你走下去

    青梅竹马的他们在长大之后经过了许多坎坷,虽然有时候不相信对方但最后还是幸福的在一起了,女主的其她的好姐妹也都如愿以偿的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了,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 热爱乱入的舰姬

    热爱乱入的舰姬

    这是机智的莱茵为防止某点放弃治疗躲避404浪潮的无奈之举。此外舰姬不等于舰娘!舰姬不等于舰娘!舰姬不等于舰娘!重要的事说三遍!这是一个用黑科技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舰姬。这是一个喜欢用各种方式给别人洗三观的舰姬。这也是一个坚定的无铲(去钅)阶级战士。个人风格问题,该书与一般的变身/无限/综漫有所不同。由于本文设定较为特殊,可以看成无限综漫异界的混血儿且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容。此外由于课业问题,更新不会太过于频繁,一般是每半个月更新一次或诈一次尸。
  • 穿越之注定只为遇见你

    穿越之注定只为遇见你

    不是,为啥人家‘穿越’就是穿越古今,要么风华绝代要么修真修仙;最最不济也是什么穿到哪本书里画里的,肩负使命改变世界吧?咋就她如此奇葩穿回了三年前?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说,还有婚约?行吧,虽说,突然变成了富家千金的老幺四小姐,这所谓的未婚夫又长的很是俊美,人生突然就升华成了顶配,可作为一个又怂又宅还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死肥宅,她的小心脏是真的承受不住啊……最诡异的是,为什么本来一切都按照顺序发生着已发生的事情,可现在却突然失控了?就因为她回到了三年前变成了另一个人,因为那个人也成为了她吗?
  • 十二军兽

    十二军兽

    走投无路的网络菜鸟写手童更升面临自杀困境,而后因一个乌龙事故得以和十位大神一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小说作家年会,年会的重大议题是为一部关于历史、武侠、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项目进行招标,期间童更升意外发现童家祖传书籍里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并且凭借这个故事赢得亿元标底合同。为了拿到合同里的金额改变人生,童更升逐步将秘笈里的故事改编为小说,从而揭开隐藏了一百年的关于国殇年代里跟谋国相关的十二生肖武士战队的谜团,与此同时也解开了百年间涉及诸多人家世的惊天幕后。
  • 邪神修仙

    邪神修仙

    前世的他,是全真教的最后一代掌教真人。以武入道后却与魔同归于尽。三百年后夺舍重生,重新修炼发现修炼界有了新的修炼体系,也知道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秘闻。且看他征战群雄,斩妖兽,战教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本书收录33篇文章,介绍了阆中市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内容。
  • 无尽帝国英雄传I

    无尽帝国英雄传I

    一代英雄,一代传奇。这里为无尽史诗,故知必有无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