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2700000010

第10章 秦纪(2)

韩非是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擅长刑法方面的学问,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上书劝说秦王:“现在秦国领土方圆几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统一,赏罚分明,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的。我冒死请求觐见大王,向您陈述破除六国连横的计策。大王依从我的主张,推行以后,如果各国联盟没有破除,赵国没有攻下,韩国没有灭亡,楚、魏不来臣服,齐、燕不来依附,秦国不能称霸,四邻不来朝拜,大王可以杀了我,并在秦国示众,用以警告为您出谋划策都没有尽力的人。”秦王听了很高兴,但他害怕韩非是韩王派来游说的,并没有任用韩非,而是准备再观察几天。

李斯见秦王赏识韩非,就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又是韩国的公子。现在我们要兼并诸侯,韩非毕竟会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打算,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却留他性命,让他以后回到韩国,真是后患无穷啊。不如想个办法把他杀了。”秦王觉得有道理,就把韩非交给狱吏治罪。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服毒自尽。韩非想向秦王申述,却又见不到秦王。后来秦王后悔,派人去赦免韩非,但韩非已经服毒身亡。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公子,也是法家集大成者,是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的理论被秦王朝作为政治纲领得到了实践。但他作为韩国的公子,却出卖自己的家国,还斩钉截铁地说要帮助秦王成就霸主之位,其人品被后人质疑。

李斯作为秦国的主要谋臣、国相,他设下了一统天下的妙计,而韩非是他的同学,他觉得这个人如果回到韩国或者在秦国得到重用,都对秦国的统一大计会形成很大的障碍。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目标,他必须排除障碍,而韩非就是他必须除掉的一个。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不讲礼数,太子丹感到委屈,就偷偷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十分怨恨秦王,心思报复,就询问太傅鞠武有没有好计策。鞠武建议西面与韩、赵、魏结盟,南面联合齐、楚,北面结交匈奴,然后找机会攻打秦国。太子丹认为这个计策耗时太长,令人心中烦闷,不能等待。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寻找能够刺杀秦王的人。

过不多久,秦将军樊于期在本国获罪,逃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他,并将他安排妥当。鞠武劝谏太子丹不要为了结交一人而得罪秦国。太子丹不以为然。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是一个贤能的人,便带着优厚的礼品去求见。太子丹言辞谦卑,对荆轲说:“现在秦军已经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往南攻打楚国,往北进逼赵国。假设赵国抵挡秦军,那么战祸一定会蔓延到燕国。燕国弱小,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哪里能够抵挡秦军!而各诸侯国都向秦国屈服,不敢联盟抗秦。”

荆轲说:“太子心地善良,是燕国百姓的福气,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呢?”太子丹赶忙回答说:“以我个人的想法,如果真能得到一位武艺高强的勇士,让他出使秦国,乘机劫持秦王,逼秦王把侵占的土地归还各诸侯国,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桓公归还鲁国的失地一样,能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答应,就一刀杀死他!秦国的大将都领兵在外,国内发生变故,君臣之间就会互相猜疑。各诸侯趁机结成抗秦联盟,就一定能打败秦国。希望您多加考虑这事!”

荆轲答应了他。太子丹安排荆轲住进上房,自己每天都去探望。凡是能供给荆轲享用的,都竭尽所能去办。

王翦攻灭赵国后,太子丹很害怕,他让荆轲尽快动身前往秦国。荆轲说:“我这一去没有能够取信于人的东西,没办法亲近秦王。我希望得到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带)的地图,再加上樊于期的人头。秦王现在最恨的是他,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人头,秦王一定会接见我,并且没有戒心,这样我才有机会报答太子。”太子丹说:“樊将军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忍心杀他呢?”

于是,荆轲私下见樊于期,说:“秦王对待将军您,可以说仇深似海,您的父母宗族都被杀害!据说现在他又以黄金千两、封地万户来求您的头颅,这个仇您打算怎么报呢?”樊于期长叹一声,流着泪说:“难道我不想报仇吗?可是凭我自己的力量怎么能够做到呢?你有什么办法吗?”荆轲说:“我和太子商量好了,愿意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希望能得到您的头颅,我拿去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接见我,我左手拉他的袖子,右手用剑刺他的胸口,这样,您的大仇也报了,燕国受欺凌的耻辱也洗除了。”樊于期说:“这正是我日夜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事啊!”于是自刎而死。

太子丹听说后,跑去伏尸痛哭,但人已经断气,也没办法,就用盒子把樊于期的头颅装起来。

太子丹事先已经准备好天下少有的锋利匕首,并用剧毒浸泡过。用人做试验,只要沾上一丝血液,没有不立刻死去的。太子丹将匕首交给荆轲,让荆轲打点好行装,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作为他的副手,出使秦国。

前227年,荆轲到达咸阳,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通过其求见秦王。秦王十分高兴,穿上朝服,召集群臣以九宾大礼接见荆轲。荆轲捧着地图进献秦王,并为秦王打开图卷。图卷完全展开的时候,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立刻拉住秦王的袖子,拿起匕首刺过去,匕首还没刺到,秦王已经受惊而逃,扯断了袖子。荆轲立刻去追秦王,秦王仓促之下拔不出剑,只好绕着柱子躲闪。

这时群臣都慌作一团,事情来得太突然,以致他们都失去了常态。秦国法律规定,群臣在大殿之上不准携带兵器,因此大家只好一起徒手上前扑打荆轲,一边喊:“大王,您背着剑呢!”这句话提醒了秦王,他这才将剑拔出来砍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受伤,行动不便,就拿匕首向秦王掷去,但被铜柱挡住了。荆轲自知行刺失败,大骂着说:“这件事没有成功,都是因为我想要秦王亲口答应归还土地,我辜负了太子对我的厚爱!”结果,荆轲被分尸示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畔的这首悲壮的歌至今传唱不衰,荆轲作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颂扬。千百年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来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和侠义精神。荆轲很勇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但荆轲又很可笑,去行刺嬴政,原本是要拯救燕国,结果没有成功,却让秦王更加想灭掉燕国。

王翦破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怯啊!”秦王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兵士进攻楚国。王翦便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回到家乡颖阳。

第二年,即前225年,李信进攻平舆,蒙恬率军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并攻占了郢都。于是率军向西进发,与蒙恬的军队在城父会师。楚军紧紧跟随秦国的军队,三天三夜不停顿地宿营,大败李信军队,楚军攻入秦军两座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仓惶逃回秦国。

秦始皇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将军王翦破楚的计策,为挽回败局,只好请解甲归田的王翦再次出山。于是,秦始皇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乡颖阳,言辞恳切地对王翦说:“望将军莫记寡人之过,带兵征楚。即使将军有病,也应以国事为重。”王翦推辞说:“我实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带兵。”秦王说:“将军不要再推辞了!老将军一向气度非凡,不要耿耿于怀了。”“大王你一定要我带兵,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对秦王提出了要求。秦王说:“就按照将军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王翦统率六十万人去攻打楚国。临行前,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王翦请求赐予肥沃的土地和田宅,数量很多。秦王说:“将军你放心去吧,等到凯旋的时候又何必担心贫穷呢!”王翦一本正经地说:“做大王的将军,立了功,最终得不到封侯,所以得趁着大王看重我的机会,多置些田产田宅,为我的子孙留下产业啊。”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领兵出发,到了武关,先后五次派出军使返回秦国给秦王送书信,请求给予良田美宅。他的部将说:“王将军你索要田宅做得过分了!”王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

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人听说王翦增加兵力来进攻,于是动用全国兵力抵抗王翦;王翦坚守营垒不跟楚军作战。楚军多次挑战,王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天休养士卒,让他们洗沐,并给予好的食物,以此安抚士卒,还与士卒共同进食。过一些日子,王翦派人询问军中兵士在做些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的游戏,个个精力充沛,蠢蠢欲动!”王翦说:“时机已到,可以作战了!”王翦追击楚军,下令勇士攻击,楚军来不及防备,大败。到了蕲县,取了楚国将军项燕的首级,王翦大获全胜,乘势夺取并平定了一些城邑。

前223年,王翦、蒙武俘获楚王负刍,将楚国的土地设置为楚郡。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的全部土地,降服了南越君长,设置会稽郡。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

秦始皇焚书坑儒

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

前213年,丞相李斯上书说:“从前各诸侯相争,都用丰厚的待遇吸引宦游的士人。现在天下安定,法令统一,百姓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士人应该熟悉法令。

“当今的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法令,而去学习古代的知识,用古代学说来批评当今社会,一起攻击法令,惑乱百姓。这些人听说已经颁布新的法令,就各用自己的学说议论它,在家则心生非难,出门又街谈巷议,靠夸耀主上来获取名声,靠标榜不同见解来显示高明,带领群众制造反面舆论。这样的事若不及早杜绝,就会使君主的威信下降,臣下之中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别互相攻击。

“我建议命令史官,把史书中凡不是秦国撰写的全部烧毁。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天下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的言论著作,都必须上交给郡守或郡尉集中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斩;用古代的理论批评当今社会的,族诛;知情不报的,与犯者同罪;命令发布三十天,还敢私藏以上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并罚去做苦力。医药、卜筮、种植等方面的书可以保留。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让他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令照办。此即所谓的“焚书”。

第二年,侯生、卢生互相讥讽议论秦始皇,害怕罪责难免,于是逃走了。秦始皇听说后,气愤不已,说:“卢生这些人,我对他们那么尊重,赏赐也很丰厚,现在居然诽谤我!那些还在咸阳的儒生,我要派人去查问,看看还有没有人妖言惑众扰乱百姓。”于是下令御史对儒生一一盘问。

儒生之间互相牵连告发,最后捕获有罪之人四百六十多名,都在都城咸阳被活埋,并通报天下,用以警示后人。此即所谓的“坑儒”。

焚书坑儒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秦始皇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十五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胡亥发假诏篡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在平原津这个地方病倒了。秦始皇对“死”字很忌讳,于是群臣中没有人敢提始皇死后的事。不久,秦始皇病情加重,他才命令中军府令掌管符玺的赵高给长子扶苏写诏书,说:“回来治丧,到咸阳会合后安葬我。”诏书已经封好,在赵高那儿。但为了让自己能够永远地享受荣华富贵,赵高没有交给使者送出。

七月二十日,秦始皇在沙丘平台宫(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驾崩。因为君主在外驾崩,丞相李斯害怕各皇子争位引发天下大乱,因此秘不发丧。把棺材藏在有帘子遮荫的车子里,由秦始皇以前宠幸的宦官在车中假冒秦始皇,偷偷运回咸阳。只有胡亥、赵高还有受宠幸的宦官等五六人知道这件事。

当初,秦始皇尊宠蒙氏兄弟,对他们十分信任,蒙恬在外为将,驻守边疆,抵御匈奴。蒙毅在朝中参与谋划,有忠信之誉,就算是位居将相的人也不敢与他们有所争执。赵高从小就被阉割了,秦始皇听说他天生神力,又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当中车府令,让他教导胡亥怎样断案。胡亥很宠信他,赵高越来越张狂。赵高犯罪,秦始皇让蒙毅处理,蒙毅认为赵高依法应当处死,秦始皇看在赵高办事机敏的份上,就把他赦免了。从那时起,赵高开始怨恨蒙氏兄弟。

赵高向来受胡亥宠幸,又怨恨蒙氏兄弟,于是秘密劝说胡亥,请求假造始皇命令杀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他的计划。赵高又说:“不和丞相合谋,恐怕大事难以办成。”于是去见丞相李斯,说:“始皇给扶苏的诏书与符玺,都在胡亥那儿。立谁为太子,就凭丞相您与我二人说了算。您看这事如何?”李斯说:“怎么能说这种亡国之言!为人臣子是不应当议论这些的!”赵高笑了笑,问:“您在才能、谋略、功劳、人缘以及是否受扶苏宠信,这五个方面能否与蒙恬相比?”李斯回答:“比不上。”赵高说:“是啊,一旦扶苏即位,一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那时您就不能够身怀列侯印玺而荣归故里了。胡亥仁慈忠厚,可以做继承人。希望您考虑周详,决定此事!”

李斯认为赵高说的话有道理,决定与赵高合谋,假称得到始皇诏令,立胡亥为太子。另外伪造了一封诏书给扶苏,责备他不能开辟疆土,建立功业,反而屡次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抱怨,怕不能回来做太子,赐死。大将蒙恬不但没有监督好太子,却参与他的谋划,也一并赐死,将军权交给副将王离。扶苏看完诏书,哭了起来,进入内室想要自杀。

同类推荐
  • 琴尖

    琴尖

    凡墙皆是门,推开即重生!推不开?就用撞的。
  • 七国征伐录

    七国征伐录

    在一个名叫七域大陆的地方,顾名思义有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政治,体制制度各互不相同,他们的关系只能用一句话表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永远的利益,我们主角的命运也随着这七个国家在发生变化————洛风ACE
  • 夫诸列传

    夫诸列传

    暗潮涌动、危机四伏、步步悬发。一幅悲歌封建政治残酷的画卷、一曲悯怀大义贤主的长歌。封建官场,阴暗权谋,体验只手遮天的权力,畅饮一剑封喉的烈血。
  • 燃烧的洋流

    燃烧的洋流

    一个被忠臣保护多年的皇子流落海外,靠自己的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成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绚丽人生。踏着他的足迹,后代们再接再励,终于让中国重现辉煌。作者按:现在的文章象风吹草长一般,我看了上千部,其中不乏佳作。尤以《骑士的战争》为最,给了我极深印象,所以两年来我一直在构思,希望写一本中国人在坚韧和智慧中屹立起来的故事,尊重实际,连贯地描述一个个人、家庭、社会结合的发展里程。所以虽然我做了很多的资料收集工作,但内容的漏洞将不可避免。书友们尽管留言指正。
  • 中兴中华

    中兴中华

    咸丰四年,中华大地狼烟四起,一个制造业的大学生魂穿到这个时代,他如何改变自己,改变这个国家,改变这个时代.
热门推荐
  • 缘生论

    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家姐妹VS傲娇校草

    安家姐妹VS傲娇校草

    刚匆匆从国外回来的安家姐妹花又突然被父母叫去格兰贵族学院?都拿到博士学位了还要上学?还误惹学校的校草,不不不,是大恶魔!从此,王子们便上演了一场追妻之路。而她们身上又会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是恨意的萌生,是不得不的分离,最终能否放下?
  • 水云志

    水云志

    相门骄子,突逢变故,一路颠沛,在偶然的机缘中,进入螺髻山颠的水云门,成为水云掌门空林道人的座下弟子,他勤修苦练,法术大进,名震天下,后来成为水云第三代掌门人。
  • 荌迤的诗

    荌迤的诗

    中国诗歌博大精深,儿童诗让孩子们早早接触诗词的魅力,
  • 头号男神,有点甜!

    头号男神,有点甜!

    【撒糖+打脸小能手】废柴哥哥闯了祸,要她女扮男装去赔罪?不好意思,她不仅顺利解决,还“顺便”成为大神弟弟。记者:“众所周知荆承冷漠无情、最讨厌与人接触,请问为什么你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他特别对待?”轻而易举?没看见她腰酸腿软吗。乔则灵:“他面冷心热。”记者:“网上很多粉丝说你们才是cp,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乔则灵:“网络谣言不可信。”入夜,荆承抓住她逃跑的脚踝往自己身边拖,“谣言?不可信?嗯?那我只能多证实几次了。”
  • 凡人闯天关

    凡人闯天关

    正在旅游的夜一被一束神秘光束传送到了一个白色房间,等待他的是一场死神的考试。
  • 何以顾你

    何以顾你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相遇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何筱顾歆始于一次意外从此纵使千山万水纵使流言蜚语何筱永远会站在顾歆的前面这是从校园到婚纱的凄美爱情————————————————何处绝地逢生以心化及他人顾忧盼喜八年,与君再聚你的朱唇星眸,山河不及.
  • 雪影家

    雪影家

    “光……好亮啊……”少年抬起手,挡住了阳光,却总有那么一缕光落在脸上,暖洋洋的。
  • 一世温柔:太子殿下轻点抱

    一世温柔:太子殿下轻点抱

    她是先皇唯一的女儿,自出生开始便就被几个哥哥轮番宠着,原以为她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度过了却突然冒出一纸婚约,多出了一个未婚夫,而且还是邻国太子,自此以后这个未婚夫宠她无下限:她打人,他善后;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添柴;她被欺负,他将她护在身后,“谁敢欺负本太子的太子妃?”
  • 重生之公主归来不好惹

    重生之公主归来不好惹

    母妃是废妃,但谁也不知道母妃因何被废,总之,从我出生时只平白有个公主的称号,连封号都没有,是大盛王朝有史以来最卑微的公主。母妃说她怕死,她怕她不在了,这个世界就没人爱我了。母妃说得对,但也不对。因为直到我死前,我都是孤身一人。但在我死后,有一人为我痛哭。待我重生归来,我定成为这世界最尊贵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