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30700000004

第4章 中国各民族山歌简介(3)

云南汉族山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或“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故,这类山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由于演唱的环境,就形成这类山歌大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这类山歌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这类山歌是云南汉族山歌中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风格,且大都无固定歌词,多系即兴演唱,故最能显示歌手的艺术才华。云南汉族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如《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早已脍炙人口。

云南汉族山歌中的小调可叫做生活小曲,数量较大,内容题材亦较广泛。这类山歌来源较复杂,既有不小明、清小曲,也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山歌,大都有较固定的传统唱词。其风格相对地不如云南山歌独特,但仍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

劳动歌曲大体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伴随着特定的劳动生产唱的山歌;另一类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起鼓舞情绪、减轻疲劳、协调动作作用的劳动号子,通常是一歌众各,并且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和强烈的劳动气氛;再一类则是一种由专职歌手在田间伴随劳动过程即兴演唱的形式,,演唱曲调多由当地山歌、小调连缀而成。

舞蹈歌曲通常具有鲜明的舞蹈节奏,花灯歌舞中的曲调均属此类。其中,尤以《十大姐》在国内早已享有盛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山歌演唱家黄虹对云南汉族山歌的介绍、传播以及演唱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她演唱的《猜调》《小河淌水》《绣荷包》《耍山调》等云南山歌,赢得了国内乐坛的赞誉。30多年来,她曾随各种艺术团体,先后访问了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日本、印度、印尼、缅甸等国,以她精湛而独具特色的山歌演唱艺术,为云南民族音乐绘上了浓重的一笔。

(第九节)五峰山歌

五峰山歌包含民间歌曲和歌谣两大部分,二者难以决然区分,只是咏唱者和采录者的侧重点不同:民间歌曲重在用曲调歌唱,歌谣则是用入韵的文辞叙述某一事物。

五峰境内流传的山歌浩如烟海,曾被业内人士称为“山歌之乡”。20世纪70年代,五峰曾多次举办大型赛歌会,虽所唱内容多政治色彩,却招来省内外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来本县采风。新山歌《红日照在东山上》以清新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土家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一片深情,上世纪60年代在省内外广为流传。县文化馆已搜集整理山歌资料1300余首,其中150首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五峰《民间歌谣》(24.9万字,胡德生主编)和五峰《民间歌曲》(25.5万字,胡浩主编)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十节)荆楚山歌

荆州是楚国郢都的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山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山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山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离骚》的骚体形式,是从山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山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山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至今天,山歌在荆楚大地广为传唱,种类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

在荆州各县市,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据《湖北通志》载:“楚国南郢之地……杨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曰樵声,通谓之杨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荆楚田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车水锣鼓)、载秧歌、扯草歌等等。每种歌在各地又有多种不同的曲牌和演唱形式。如钟祥的秧田锣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业歌师傅在田边演唱,用锣鼓伴奏,另一种由劳动者自唱自乐,无锣鼓伴奏。又如天门、沔阳的《薅草歌》由主腔和号子组合而成,一领众和。领唱者主腔(高腔、悲腔、打锣鼓),众人接唱号子(阴阳火、拗驴子过桥等)。《薅草歌》的旋律高亢优美,富有江汉平原淳朴的田园风味。它的主要曲牌后来发展为荆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脍炙人口,流传全国。

荆楚山歌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歌颂党和领袖的,有反映爱情生活、婚丧民俗的,也有调剂情绪逗乐的。楚纪南故城所在地及楚墓集中地的纪南、马山、八岭、川店等乡,山歌相当丰富。江陵山歌五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嘚调、叮当调、啊吙调,乐曲声调高亢,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地方特色浓郁,在全国广为流传。有首江陵山歌道:“未曾开口喜在心,我唱个歌儿吐真情,唱个松柏万年青,唱个星星永远明,毛主席是我的大恩人。”

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山歌在荆州各地数量最多。如江陵传统山歌《火烧把》:“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锅里焰,灶里烧,脚踏门槛手叉腰,口里喊,手又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看我的火烧泡不泡。”公安山歌《栽秧歌》“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郎是姐儿的救命王。”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紧密结合起来了。在这类山歌中,既有反映小女婿的风俗给妇女带来痛苦的,也有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公安有首山歌唱道:“桃花谢哒麦儿黄,男人没能女人长,搭起板凳亲个嘴,一声媳妇一声娘,我几时长得你这么大。”

荆州各地自古就有用山歌表现婚礼仪式的习俗。如江陵的《拜堂歌》、监利的《撒床歌》、石首的《闹洞房》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松滋庆贺寺一带还流传着一种比较古老的《婚姻仪式歌》共30首,用山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婚姻仪式的全过程。此外,在荆州唱孝歌也很普遍。遇有丧事,歌师傅至丧家点灯设像,伴棺守夜,边跳边唱,称为“跳丧舞”。以后改为围桌坐唱,称为“坐丧鼓”。丧鼓孝歌由于曲调委婉、缠绵动听,歌师傅用来为长辈祝寿,称为“寿三鼓”,以后又转向茶社酒楼,成为一种卖唱曲艺形式,称为“跳三鼓”,其功能逐步向娱乐方向发展。

荆州山歌异彩纷呈,生命力是无限的。今天,荆楚山歌从内容和形式都融进了中国歌谣大合唱的音旋律中,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增添着美丽的光彩。

(第十一节)山西山歌

山西山歌,于尧天舜日之时就有传录的,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山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山歌达两万余首。

山西各地山歌品种繁多,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一、山歌;二、号子;三、小调;四、套曲。

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因地而异不同名称。“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或者称西山(吕梁山)地区,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卷席片”(烂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其含意是信口即唱无所拘束,如陕北人称山歌为“信天游”内蒙叫“爬山调”一样。

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

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也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如《卢狗亲上寿》《永不能生娘家》《姑嫂挑菜》等;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哭婆婆》《苦伶仃》等;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歌曲,如《观灯》《闹元宵》《对花》《打秋千》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小调的结构一股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如《交城山》)、四句式(如临县《绣荷包》)乐段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

在山西山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左权的“大腔”,兴县的“昆曲”,离石的“弹唱”。

山西山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全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省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山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山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山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山歌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山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的山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山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想亲亲》等山歌广为流传。

(第十二节)豫西山歌

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中州大地,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累,使民间艺术之花根深叶茂,艳丽多姿。豫西山歌作为中州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世代流传,经久不衰。

豫西山歌系指流传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三门峡市及所辖15个县(市)山歌的总称。豫西山歌大致有如下几类:(1)劳动歌曲。包括工业、农业方面的劳动歌曲。工业劳动歌曲在豫西山歌中主要包括“船工号子”“打夯号子”等。如偃师县的《黄河拉篷号》《黄河拉船号》,伊川县的《打夯歌》等。这类歌曲是人们在从事集体性的沉重劳动中所喊唱的,用它起到振奋精神、增强干劲、统一步伐的作用。多采用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因而节奏鲜明,强拍突出。领唱时,有时节奏比较自由,众合时多用齐唱,以劳动呼声为主。农业劳动歌曲在豫西山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山歌”和“田歌”。如灵宝县的《姐儿哥》卢氏县的《望吾郎》《采花》,栾川县的《打獐子歌》等,这类歌曲是山区群众在田间劳动或在山坡放牧、打猎时所唱的歌曲,多采用对唱、独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无论是山歌还是田歌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自由,随个人兴致而即兴演唱。这类山歌的曲调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还与河南地方戏曲如豫剧或曲剧等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2)灯歌。灯歌就是豫西人在逢年过节或喜庆时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它是一种表演性或娱乐性的歌曲。如灵宝的《闹元宵》,偃师的《串金扇》《勤俭歌》,洛阳的《玩花船》等。这类山歌的曲调一般都比较欢快跳跃,热烈轩昂,优美动听,歌词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3)小调。小调是泛指流行于豫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演唱的,反映群众各个方面生活、抒发人们各种思想感情及自我娱乐时所唱的小曲。如流传在伊川的《十二月采茶》,孟津的《小佳人》《纺花经》及洛阳的《催眠曲》等。这类山歌在豫西山歌中占比重最大。它的曲、词大都比较完整、稳定,旋律委婉优美、动听,其中有些如叙事类山歌的歌词往往有四五十段之多。

(4)叫卖歌曲。叫卖歌曲在收集到的豫西山歌中只有很少的几首。这类歌曲是由小商贩为招揽生意,从一般吆喊声中发展而来的。货郎们走街串巷用这种带有歌唱性的喊声招揽生意,如流传在洛宁县的《少针无线难做活》等。这种山歌节奏自由、旋律变化多端,生动活泼,简易上口。由于和当地的语言、音韵结合得密切,因此,与当地的戏曲及说唱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十三节)延安山歌

延安山歌是流传在延安市的民间歌唱形式,分传统山歌、新山歌(包括革命山歌)。

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有:劳动歌曲,如打夯歌、号子;山歌,主要是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小调、秧歌;风俗歌,如酒曲、祭祀歌、巫歌叫唱等。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内容多反映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及对旧社会统治者的反抗、对大自然的抗争等。

山歌创作产生在群众中,唱起来高昂悠长、自然流畅,处处流露出这黄土高原的自然神韵。这神韵你说它粗犷也好,雄强也好,高昂也好,野逸也好,反正它把延安人发自肺腑的情和爱、憎与恨推向了极致,使人听之心旌摇荡,心灵震撼,不得不确信在这黄土高原虽然“土气”,但却宽厚的心胸中,潜藏着巨大的热能。延安土生土长的山歌大王贺玉堂(安塞县人)已唱出了名气,电影配唱、国家级、各地省级电视台邀播已成常事。山歌是延安人心灵开出的花。蓝天、白云、黄土地、信天游,这是陕北最亮丽的风光。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音乐迷醉指南

    音乐迷醉指南

    《音乐迷醉指南》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的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劳伦斯通过一份以不同情绪为主题的“节目单”来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历史发展中一些伟大作曲家不为人知的故事,各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也会贯穿在故事里。人们往往觉得古典音乐高雅、迷人、浪漫至极,但古典音乐不止如此。古典音乐往往是激烈心理和情绪的直接表达,其中有很多美好的体验,但也常常令人迷惑,有时甚至很危险,偶尔还会给人令人不安的启示。克里斯托弗·劳伦斯带着我们通过聆听乐曲,来体验贝多芬与愤怒、柴可夫斯基与悲伤、瓦格纳与胜利、莫扎特与自由,所有的浪漫以及变浪漫的方式,都收藏在这本书中。
  • 王林自选集

    王林自选集

    《王林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王林自选集》分为四个部分:数像时代艺术何为,当代艺术创造性何在,为什么是威尼斯,艺术家何以独立。本书反映了近20年来当代艺术批评的实况,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无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书对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近十年来的趋势和走向,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 金属陶器(下)

    金属陶器(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7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马踏中原

    马踏中原

    世家弟子司马粮被自己的堂弟追杀,被赶来的兄弟们救下,就在司马粮残忍屠杀仇人之时,惨遭雷劈,和兄弟们一同被雷劈死。肉身虽然死了,灵魂回到了三国时期,众兄弟们醒来后发现回到了三国时期,从此司马粮带着兄弟们在三国时期一步步的发展,最后成了最大的君王,斗曹操,赶刘备,灭袁绍,诛吕布。
  •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被爱是奢侈的幸福

    被爱是奢侈的幸福

    罗欢自以为很可爱,自以为在家庭中得不到想要的爱情,自以为家务和孩子的捆绑让她的时间毫无意义。她决定离婚,用那些没意义的时间,找男人,找爱情……
  • 梦落倾心追寻你

    梦落倾心追寻你

    一个是风趣幽默,玉树临风,人人崇拜的学校优等生。一个是横冲直撞,心直口快的漂亮MM。他们相遇了,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兄妹。没想到一次体检后,哥哥失踪了....三年后,来到北京。他当起了大少爷。小腊八的来京上学,她依旧是那个人见人爱的小腊八,来京上学是为了寻找他的那个哥哥…
  • 九彩天马神

    九彩天马神

    本文是九彩天马神因神界危机将其之子唐天洛从时空隧道送到了天灵大陆,唐天洛会谱写怎样一段传奇呢?他又能否找到亲生父母呢?且看《九彩天马神》
  • 万界之谜

    万界之谜

    我心善恶,一念之间!我命如何,莫问苍天!
  • 虚拟群侠传

    虚拟群侠传

    这是一个以查大侠的武侠小说为蓝本的虚拟现实网游世界。里面包含了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武侠人物。这里有爱恨情仇,有阴谋诡计,有生死离别......这里有欢笑,有回忆,有温馨,有眼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一切的一切究竟谁能说的清楚,又有谁能说的明白?
  • 武林江山之孔星与彬彬君子

    武林江山之孔星与彬彬君子

    当今武林之上,出现两大军师,一位是宋孝宗的军师……孔星,一位是西夏二公主李琴琴的军师……彬彬君子,孔星和彬彬君子在伯仲之间,而这时,江湖豪杰撅起,有练成扭转乾坤神功的虚化大侠、有剑法最快的剑王、有一箭穿心的神箭和小仙鹤,有忠义的金枪侍卫……金效国,更有两大女侠,一个是月宫仙教的金丝女,一个是仙鹤山峰的仙鹤仙子,最后是神医与毒女,神医为妙手回春的尽心,毒女为蝴蝶公主。在孔星对上鸳鸯曲之后,江湖豪杰陷入感情纠葛,而就这之时,孔星带着江湖豪杰……断臂剑客剑王、金枪侍卫金效国、神箭、还有月宫仙教的金丝女和琵琶女,与彬彬君子带着的仙鹤仙子、仙鹤妃子、小仙鹤、仙鹤公子,展开一场场地较量。
  • 凤倾天下:邪帝,别惹我

    凤倾天下:邪帝,别惹我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杀手,任务中盗取“七色琉璃珠”,却不料带着好友离奇穿越,是意外?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在异世她凤凰涅槃,袖手乾坤,步步为营只想回到自己的世界,却被人人闻风丧胆的邪帝缠上。某邪帝:“灵儿,你不乖,竟敢偷看本帝以外的男人,该罚。”话毕,某腹黑狼倾身而压,美其名曰“处罚”。苏月灵怒发冲冠,给了某邪帝一掌“如来神掌”(一巴掌),“泥煤的,老娘偷看谁了?那是我哥,我哥。”“原来灵儿已经迫不及待想为本帝生猴子,当娘亲?好,本帝允了。”某邪帝再次发挥他的不要脸技能,压下跳脚的小女人。“……”说好的高冷禁欲呢?骗砸,她要退货,她要回家。【本文1v1,男女双强,欢脱爽文,欢迎跳坑】
  • 公主不相思

    公主不相思

    那一年,他从孤儿院走进了那个大宅子,从而多了一个冷漠优雅的妈妈,一个慈善绅士的爸爸,以及一个任性到傲慢、无理到狂妄的公主妹妹。一个是被遗弃被忘记在安静角落的孤儿,因为“爸爸”的慈善事业一夜间成为少爷;一个是从小被捧在掌心受尽宠溺的公主,一直到许多年后的岁月依然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她爱上了他,而他不接受她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