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29500000008

第8章 各历史时期书法特点综述(4)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董其昌和徐渭。董其昌以温文的书风引导书坛,徐渭则以人生与艺术的交融影响后世。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又字思白,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早年与朋友相处,学习书画,并与禅宗大师一起参禅论道。30岁后,他历任清要官职,但多次告退在家赋闲,以书画自娱、交友。

董其昌的书法取法古人,是一位集大成的书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作品多为他中年以后所书,作品风格的丰富多变说明了他的师法古人的深入程度。他学书不求外在的形似而注重内在的精神的体现,对结体、用笔、章法皆有深入的研究和高妙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淡雅清秀的书风,创造了他理想中的文人书法,对清代书家影响巨大。

徐渭(1521~1599年),字文长,号天池,晚年号青藤山人,山阴(今绍兴)人。他自幼聪明,诗书琴剑,无所不通,亦无所不精。他襁褓丧父,多次科举考试皆未及第,以课徒为生。后因学识过人、精通兵法进入平倭大将胡宗宪府中为幕僚,出谋划策,深得胡宗宪的器重。胡宗宪因奸相严嵩入狱后,徐渭郁迫难伸,终于疯狂,又在病中误杀妻子而身陷牢狱达六年之久。他在狱中习书度日,并深入研究书法理论,53岁由朋友保释出狱后曾游历塞北边防,回到绍兴后以书画、课徒为生,生活穷困潦倒,但书画作品多作于这一时期。徐渭很看重自己的书法,自谓“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他长于草书,早年书法有黄庭坚、米芾的遗意,晚年变得雄浑恣肆,满纸苍茫。用笔挥洒,结体错落无方,看似无法而实际有法。挥洒的笔锋处处着力,章法奇正相生,于动乱中求平衡。淋漓的墨迹恰似他人生的写照,正如袁宏道所评是“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

明末的书法家中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人物,如邢侗、张瑞图、米万锺、黄道周、倪元璐等。他们都能师法古人而加以变化,并与董书不相雷同,不求秀雅而求奇倔。黄道周善小楷,学锺繇书风,结体扁方,用笔雄劲,但无锺书的深厚之气,黄书大概可代表这一类书风。

清代书法若以体式的多样化而论,实在是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先有以董其昌为宗的帖学大行其道,后有以碑学为标志的普遍流风,把甲骨、篆、隶、魏碑的刀刻意趣引进笔中,既创出了新的书风,也影响了新的画风。清代初期,张瑞图、黄道周等对个人艺术风格的强调影响了大批由明人清的文人,其中尤以王铎、傅山的风格最为突出。一旦社会稳定,平和的人心与社会氛围使秀雅的董其昌书法统领了书坛,如冒襄、查士标就是代表。

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明亡时,黄、倪均以身殉国,成就了千秋名节。而王铎却以明朝大臣的身份投向新朝为官,保住了功名利禄,失去了文人的节气,这一点一直被当世及后来文人所贬斥,也使他的人生多出了无法纾解的郁结。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名重一时,以用笔险劲沉着著称于世。王铎楷、行、草、隶诸体皆善,隶书古意盎然,小楷沉稳方正,行草书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的艺术风格,气魄雄大,用笔连绵沉厚,结体幽密而意态奇伟,写得收放自如而又酣畅淋漓,似乎在抒发他那无处宣泄的郁闷。

王铎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及日本曾经风行一时。

王铎自少年起就勤学苦练书法,他初学二王,小楷学锺繇,进而学唐宋诸家,博学众长,自成一体。他曾自己规定:“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这也是他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保证条件。他的传世代表作很多,有《行书诗翰四首》《学书杜甫诗卷》等。

傅山(1606~1685年),字青主,号公之它,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与书画家。明亡前他就因率众为袁继咸喊冤而名重一时,士林皆知其高尚的义举和节气。

明亡后,他投身反清复明的斗争,拒不与清朝合作。傅山治学广博精深,思想通透而不依附门户,卓然独立,自成大家。他的书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轻率勿安排。”其行草书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傅山精于各种书体,篆隶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锺王,早年对晋唐宋元明诸大家反复深入研习,最终形成了他“书以人重”的美学思想。他的行草书用笔纵行高迈,锋颖翻腾,结体跌宕欹侧,一气相包。心中的英雄刚烈之气在笔下能沉着痛快地表现出来。他常运用大节奏的对比造成章法上的气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开合大起大落,行笔或生涩、或流畅,使人觉得时而心音缠绵、时而意气勃发,把一个洋溢着真挚情感的内心世界体露无遗,看去苍茫乱落的纸面动人心魄,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清初文人中,继承董其昌书风的书画家为数不少,如冒襄、查士标、担当等人,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冒襄是明末著名文人,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是董其昌的学生,但书法与老师不同。其书用笔沉着,结体内缩而笔画具有外拓的形式,行草书写得秀雅而不失刚劲。查士标同时也是画家,书法用笔爽健,结体秀美,笔精墨润,深得董书真传。

乾隆年间,书坛上出现了名重一时的大家——刘墉、王文治、翁方纲。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大学士。其书法享有盛名。他从赵孟頫、董其昌人手,广泛吸取晋唐宋大家的精华,晚年又习北碑,故能不同流俗,形成了他骨力内蕴、体势沉厚的书风。他写字喜用羊毫、浓墨,用笔使转浑成,笔画绵力带刚,墨气浓厚,章法明朗,自具一种雍容的气度。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 人。曾中进士为探花,以诗文书法名世,为人潇洒,好音声,随身自带一班歌伎,习禅定,只食蔬果,常以禅理人书。他的书法风神飘逸,才气高华,当时人把他与刘墉作比较,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其书运笔轻柔,用墨淡润,章法具有一种灵动的空间美,深得时人的喜爱。

翁方刚,字正三,号潭溪、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治学精博,著述宏富,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官至内阁学士。他善书楷行草,其楷书学唐人而谨守法度,点画之间,讲求规矩。行书学颜真卿、董其昌,写得格清而气厚。与刘墉相比,刘书学古能化,自出新意;翁书则严守规矩,不以创新为己任。

自元代以后,书法作为绘画语言得到日益深入的应用,故后世的画家多能书,有些人并列书画大家。清代画家中,八大山人与石涛就是这样的人物,而扬州八怪的出现则使这趋势得到了规律性的体现。此后,学画者必先学书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书与画的交融与相互推动日见深入。

八大山人(1626~1705年),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室王孙,自幼聪颖,随父学习,工诗文善书画,通经史,中秀才,青少年时一帆风顺,明亡后,他逃入山中为僧,拜师学佛,造诣精深。他深怀破家亡国的痛苦,直至中年,都以佛学宗师的身份主持佛事和在社会上活动。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取法董其昌与《痤鹤铭》,其书风由早期的奇伟方硬渐变成雄浑静穆。他喜于画中题跋,书法作品也较多,各个时期皆有。《行书刘伶酒德颂》受黄庭坚与《痤鹤名》影响,结体中收外放,用笔沉着挺拔,章法则大小错落,笔机相贯,气势绵长。八大山人早期书法以求奇见胜,不论在结体上还是用笔上,总要使长者更长,短者更短,作书如作画,使字有奇态,笔有奇气,是以画入书的先锋人物。八大山人后期的书法渐趋苍老平淡,用笔的起止提按愈来愈少痕迹,行草书少引带,更无锋芒,只存一片静穆之气。从《河上花长卷题跋》《小楷心经》中可以体会这种气息。

石涛(1642~1724年),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广西全州人。俗名朱若极,为明室王孙。明亡后因政治斗争破家,随仆人逃亡,当时只有四岁。四岁出家为僧后居住武昌,读古书,习书画,学颜鲁公。22岁时入浙西拜旅庵本月为师学禅,遵师嘱周游八极至宣城,结识梅清等艺术家,日日临习古帖,游山写生,笔墨得人文熏染,黄山之助,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康熙十九年,他移家南京,与当时的江南文士来往频繁,书画名声远播。在南京期间,康熙南巡,他两度参与接驾。后受博尔都之请人京居住三年,无功而返。返回南京后,即在扬州谋建房屋,终老于此。石涛与八大的破家原因不同,人生态度也不同。八大破家因清室入主中原,而石涛则是因内部操戈而破家,前面的起因相同,而直接作用不一。石涛一直有人世的思想,对社会抱有希望却屡受打击。但是同样悲剧的人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

同类推荐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热门推荐
  • 原来我只是路人甲

    原来我只是路人甲

    八岁那年,言凌发现自己原来穿到了一本农女灵泉有点田的种田文里。文中,她爹是浑浑噩噩的酒鬼,喝醉酒栽进河里淹死了,她哥是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小小年纪就被人打断了腿。而她和她娘只是一笔带过的早死路人甲。看着眼前貌美的娘亲,帅气的爹爹,英俊的哥哥,言凌沉默了。 【没有主cp】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与你可安好

    世界与你可安好

    世人皆讨厌疯狗,因为疯狗乱咬人,不讲道理,他们有些喜欢单独行动,有些喜欢成群活动。但是总归还是不被世人所喜欢。只因为他们是疯狗。瓢虫小小的一只,并不惹人注意,却也不用招人喜欢。这个瓢虫与其他瓢虫不太一样,孤傲又不耐烦。所以说物以聚类人以群分,动物也和动物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孤傲的瓢虫与孤独的疯狗一起互相依偎。当瓢虫与遇上疯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来。
  •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这是一个生活随笔集,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缘起无由

    缘起无由

    有人说,他和她是世上最幸运的两个人,他自醒来,便举世无敌,她自降生,便是令世人惊艳的美丽,但真正知道始末的人知道,他和她也是世上最可怜的两个人,但,缘起无由,也许他们注定便是要相拥取暖,生死,仇恨,总是要一一携手度过。
  • 太极拳学笔记

    太极拳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九清天

    太上九清天

    缘法偶得觉千界,长生不期却百年。道前铭誓三叩首,红尘阅遍已成仙。我持剑,斩妖邪,御风直上九清天!==本文是游记文,看之前请务必看置顶帖及作品相关本书已正常完结,新书悬疑类《监天司手札》
  • 晶莹剔透心

    晶莹剔透心

    每一个闪烁的梦想,都有一颗晶莹透亮的心。
  • 猎灵秘闻

    猎灵秘闻

    刘泽独自站在这孤寂荒凉的乱葬岗上,四周凌乱的堆着十来个不知来历的枯坟。枯坟上长满了一朵朵惨白惨白的散发着幽光的妖异水晶兰,阴风阵阵吹起,成片的水晶兰随风摇曳着仿若从地狱爬出的勾魂使者。刘泽抖了抖身子,抬头就看到不远处的槁枯的老树上站着两只漆黑的乌鸦,歪着头,猩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