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3700000035

第35章 哭冯至先生

对我来说,真像是晴空一声霹雳:冯至先生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要说我一点都没有想到,也不是的。他毕竟是已达到了“米”寿高龄的人了。但是,仅仅在一个多月以前,我去看他。我看他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心中暗暗欣慰。他告诉我说,他不大喜欢一些人去拜访他,但我是例外。他再三想把我留住,情真意切,见于辞色。可是我还有别的事,下了狠心辞别。我同他约好,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接他到燕园里住上几天,会一会老朋友,在园子里漫游一番,赏一赏他似曾相识的花草树木。我哪里会想到,这是我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的最后一次谈话。如果我当时意识到的话,就是天大的事,我也会推掉,陪他谈上几个小时。可是我离开了他。如今一切都成为过去。晚了,晚了,悔之晚矣!我将抱恨终天了!

我认识冯至先生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已经成了历史。他长我六岁,我们不可能是同学,因此在国内没有见过面。当我到德国去的时候,他已经离开那里,因此在国外也没有能见面。但是,我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抒情诗,对那一些形神俱臻绝妙的诗句,我无限向往,无比喜爱。鲁迅先生赞誉他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我始终认为这是至理名言。

因此对抒情诗人的冯至先生,我真是心仪已久了。

一直到1946年,我们才见了面。这时,我从德国回来,在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冯先生在西语系,两系的办公室紧挨着,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在这期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北大的北楼,而是中德学会所在地,一所三进或四进的大四合院。这里房屋建筑,古色古香,虽无曲径通幽之趣,但回廊重门也自有奇趣。院子很深。“庭院深深深几许”,把市声都阻挡在大门外面,院子里静如古寺,一走进来,就让人觉得幽寂怡性。冯至先生同我,还有一些别的人,在这里开过许多次会。我在这里遇到了许多人,比如毕华德、张星烺、袁同礼、向达等等,现在都已作古。但是,对这一段时间的回忆,却永远不会消逝。

很快就到了1948年冬天,解放军把北京团团围住。北大一些教授,其中也有冯先生,在沙滩孑民堂里庆祝校庆,城外炮声隆隆,大家不无幽默地说,这是助庆的鞭炮。可见大家并没有身处危城中的恐慌感,反而有所期望,有所寄托。校长胡适乘飞机仓皇逃走,只有几个教授与他同命运,共进退。其余的都留下了,等待解放军进城。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我常常想,也常常说,对中国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来说,“解放”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是大节亏与不亏的考验。在这一点上说,冯至先生是大节不亏的。但是,我想做一点补充或者修正。由于政治信念不同,当时离开大陆的也不见得都是大节有亏的。在这里,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爱不爱国,只要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待在哪里,都无亏大节。爱国无分先后,革命不计迟早。这是我现在的想法。

总之,在这考验的关头,冯至先生留下来了,我也留下来了,许许多多的教授都留下来了。我们共同度过一段欢喜、激动、兴奋、甜美的日子。

跟着来的是长达40年的漫长的开会时期。记得50年代的一次会上,周扬同志笑着对我们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冯至先生也套李后主的词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他们两位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从他们的苦笑中也可以体会出一点苦味,难道不是这样吗?

幸乎?不幸乎?他们两位的话并没有错,在我同冯至先生长达四十多年的友谊中,我对他的回忆,几乎都同开会连在一起。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解放”这一个时势,不久就把冯至先生和我都造成了“英雄”。不知怎样一来,我们俩都成了“社会活动家”,甚至“国际活动家”,都成了奔走于国内外的开会的“英雄”。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最怕同别人打交道。我看,冯先生同我也是“伯仲之间见伊吕”,他根本不是一个交际家。如果他真正乐此不疲的话,他就不会套用李后主的词来说“怪话”。这一点是用不着怀疑的。

开会之所以多,就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集会结社,名目繁多。什么这学会,那协会;这理事会,那委员会;这人民代表大会,那政治协商会议,种种称号,不一而足。冯先生和我既然都是“社会活动家”,那就必须“活动”。又因为我们两个的行当有点接近,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又有点相似,因此就经常“活动”到一起来了。我有时候胡思乱想:冯先生和我如果不是“社会活动家”的话,我们见面的机会就会减少百分之八九十,我们的友谊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仅仅为了这一点,我也要感谢“会多”。

我们俩共同参加的会,无法一一列举,仅举其荦荦大者,就有《世界文学》编委会,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等等,等等。我们的友谊就贯串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会中,我的回忆也贯串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会中。

我不能忘记那奇妙的莫干山。有一年,“大百科·外国文学卷”编委会在这里召开。冯先生是这一卷的主编,我是副主编,我们俩都参加了。莫干山以竹名,声震神州。我这个向来不做诗的“非诗人”,忽然得到了灵感,居然写了四句所谓“诗”:“莫干竹世界,遍山绿琅。仰观添个个,俯视惟团团。”可见竹子给我的印象之深。在紧张地审稿之余,我同冯先生有时候也到山上去走走。白天踏着浓密的竹影,月夜走到仿佛能摸出绿色的幽篁里;有时候在细雨中,有时候在夕阳下。我们随意谈着话,有的与审稿有关,有的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谈。

这一段回忆是美妙绝伦的,终生难忘。

我不能忘记那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西安丈八沟国宾馆。西安是中国古代几个朝代的都会,到了唐代,西安简直成了全世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大量的外国人住那里。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的产品。今天到了西安,只要稍一留意,就会见到到处都是唐诗的遗迹。谁到了灞桥,到了渭水,到了那一些什么“原”,不会立刻就联想到唐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呢?西安简直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一座历史传说的城市,一座立即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城市。丈八沟这地方,杜甫诗中曾提到过。冯至先生个人是诗人,又是研究杜甫诗歌的专家。他到了西安,特别是到了丈八沟,大概体会和感受应该比别人更多吧。我们这一次是来参加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的年会的,工作也是颇为紧张的。但是,同在莫干山一样,在紧张之余,我们也间或在这秀丽幽静的宾馆里散一散步。这里也有茂林修竹,荷塘小溪。林中,池畔,修竹下,繁花旁,留下了我们的足踪。

这一段回忆是美妙绝伦的,终生难忘。

够了,够了。往事如云如烟。像这样不能忘记的回忆,真是太多太多了。像这些不能忘记的地方和事情,也真是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的脑袋好像就要爆裂的程度。现在,对我来说,每一个这样的回忆,每一件这样的事情,都仿佛成了一首耐人寻味的抒情诗。

所有这一些抒情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人而展现的,这个人就是冯至先生。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中,我们虽为朋友,我心中始终把他当老师来看待。借用先师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诗,就是“风义平生师友间”。经过这样长时间的亲身感受,我发现冯先生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可亲近的人。他淳朴,诚恳,不会说谎,不会虚伪,不会吹牛,不会拍马,待人以诚,同他相处,使人如坐春风中。我从来没有见他发过脾气。前几天,我到医院去看他的时候,他女儿姚平告诉我说,有时候她爸爸在胸中郁积了一腔悲愤,一腔不悦。女儿说:“你发一发脾气嘛!一发不就舒服了吗?”他苦笑着说:“你叫我怎样学会发脾气呢?”冯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奇特,这样一个貌似平凡实为不平凡的人。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生性内向,懒于应对进退,怯于待人接物。但是,在八十多年的生命中,也有几个知己。我个人认为,冯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漫长的开会历程中,有多次我们住在一间屋中。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谈,对时事,对人物,对社会风气,对艺坛奇闻,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几乎没有丝毫分歧。我们谈话,从来用不着设防。我们直抒胸臆,尽兴而谈。自以为人生幸福,莫大于此。我们的友谊之所以历久不衰,而且与时俱增,原因当然就在这里。

两年前,我的朋友和学生一定要为我庆祝八十诞辰。我提出来了一个条件:凡是年长于我的师友,一律不通知,不邀请。冯先生当然是在这范围以内的。然而,到了开会的那一天,大会就要开始时,冯先生却以耄耋之年,跋涉长途,从东郊来到西郊,来向我表示祝贺。我坐在主席台上,瞥见他由人搀扶着走进会场,我一时目瞪口呆,万感交集,我连忙跳下台阶,双手扶他上来。他讲了许多鼓励的话,优美得像一首抒情诗。全场四五百人掌声雷动,可见他的话拨动了听众的心弦。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那一次会上,还来了许多年长于我或少幼于我的老朋友,比如吴组缃(他是坐着轮椅赶来的)、许国璋等等,情谊深重,连同所有的到会的友人,包括我家乡聊城和临清的旧雨新交,我都终生难忘。我是一个拙于表达但在内心深处极重感情的人。我所有的朋友对我这样情深意厚的表示,在我这貌似花样繁多而实单调、貌似顺畅而实坎坷的生命上,涂上了一层富有生机,富于情谊的色彩,我哪里能够忘记呢?

近几年来,我运交华盖,连遭家属和好友的丧事。人到老年,旧戚老友,宛如三秋树叶,删繁就简,是自然的事。但是,就我个人来说,这几年内,连遭大故,造物主——如果真有的话——不也太残酷了吗?我哭过我们全家敬爱的老祖,我哭过我的亲生骨肉婉如,我哭过从清华大学就开始成为朋友的乔木。我哪里会想到,现在又轮到我来哭冯至先生!“白发人哭黑发人”固然是人生之至痛,但“白发人哭白发人”,不也是同样地惨痛吗?我觉得,人们的眼泪不可能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几年下来,我的泪库已经干涸了,再没有眼泪供我提取了。

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前几天,在医院里,我见了冯先生最后一面。他虽然还活着,然而已经不能睁眼,不能说话。我顿感,毕生知己又弱一个。我坐在会客室里,泪如泉涌,我准备放声一哭。他的女儿姚平连声说:“季伯伯!你不要难过!”我调动起来了自己所有剩余的理智力量,硬是把痛哭压了下去。脸上还装出笑容,甚至在泪光中做出笑脸。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的泪都流到肚子里去了。为了冯至先生,我愿意把自己泪库中的泪一次提光,使它成为我一生中最后的一次痛哭。

呜呼!今生已矣。如果真有一个来生,那会有多么好。

1990年10月20日写完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由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师在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中,在不同时间、空间里,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不同时代里,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变化发展。当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
  •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本书面向中小学教师,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语音规范、文字规范、语汇语法规范、标点符号等内容。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该书旨在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变迁与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正确面对这些变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引导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中华国学百部——千字文·增广贤文

    中华国学百部——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是我国成书最早、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作者是南朝梁代人周兴嗣。据说,梁武帝为了教儿子识字习书,让人从王羲之书迹中拓取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字片纸,让颇有才学的周兴嗣编成韵文。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 反人

    反人

    刑侦专家洪晓天到月球村——广寒宫探望未婚妻常荷,遇到来访的反物质人。恰好有一个来广寒宫建立组织的邪恶势力也与反人不期而遇。邪恶势力认识到反人的利用价值,为了绑架反人,他们不惜采取滥杀无辜并残忍肢解的血腥方式。洪晓天受命组织专案组调查,最终不带破了杀人案,还捣毁了邪恶势力的一个窝点。
  • 执行长的独家挚爱

    执行长的独家挚爱

    『爱她就要给她一辈子的宠爱』是凌先生宠老婆的至理名言。凌先生说了:老婆没娶回来之前,要宠得她离不开你,娶回来后,更要宠得无法无天!因为…万一被拐跑了,亏得还是自己!久别重逢,他是运筹帷幄的执行长,她是音乐才女。唉,被一个老男人虎视眈眈了这么多年,她怎么就逃不出他的圈套呢?不行,她要翻身农奴把歌唱……吃醋篇:关上门,将她抵在门板上,骨节分明的长指挑起她的下巴,“说说看,这没送出的项链是打算送给谁的?”“我要是说了,你想掐死我怎么办?”她伸手圈住他的颈脖,在他怀里蹭了蹭。“乖,疼你都来不及,怎么会舍得呢。”……可事实证明,男人有些话是不可信的,特别是吃了醋的老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狱世间:灵契战争

    地狱世间:灵契战争

    杀亲之仇,十年报不晚。让龙的传人开出一条新世界的大道,燃起你们的斗志吧!
  • 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本书根据0~3岁宝宝的年龄特点,按宝宝月龄划分,分别从大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情绪和交往能力七个方面,为父母们提供了将近400个有针对性的分类游戏。
  • 问道神通

    问道神通

    何谓神通?即通神之术也,术之尽头谓神通。因为一个古怪声音来到异世界的他,回首那一个个剑下斩过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一个个神通加诸己身,拔剑四顾时,他才发现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滔天巨浪前的小浪花......
  • 燕去归来我心绞

    燕去归来我心绞

    “原来我是在做梦呀。”随着她的眼角泪珠花落,心再次翻仰,绞着。春去花来人还在,燕去归来我心绞。从翻脸到甜蜜,走过的坎已经不能再算,可是命运追着我们不放,让我们再次失望。“我们分手吧!”我对他说。“为什么?””你不懂···我是很爱你的···“花落谁家,到头的恋爱将就下去还能将伤口吻合吗?
  • 昏婚欲睡,腹黑总裁娇蛮妻

    昏婚欲睡,腹黑总裁娇蛮妻

    有些人,一旦你走进了他的世界,你便是他的整个世界。对于腹黑霸道的他来说,她便是误打误撞闯入的那只小白鼠~他霸道:“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女人。”她强势:“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他腹黑:“人留下来,心交给我保管。”她无赖:“心不在这,人也休想得到。”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不要金就回头的浪子她苏夏兮也不想要!回首这几年的感情,苏夏兮不知道和她和顾梓垣的纠缠到底是对是错,但她心里清楚的知道她究竟有多爱他。虽然他心中有属于自己的白月光,但她心甘情愿地做墙上的那一抹蚊子血。最后,赔上了青春,荒废了年华,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只是我,他还是他,我们终究不是谁的谁。————————————————————————————————————————当她在的时候,他不懂得珍惜,可一旦她离开,他却痛的不能呼吸。等到他幡然醒悟的那一天,她渐行渐远,另一个男人以强势霸道的姿态入侵她的生活,她措手不及却无从抗拒。他进一步,她退一步,在进进退退中她最终还是被他俘虏,连身再心,吃干抹净,骨头渣都没剩~————————————————————————————————————————唐琪然是苏夏兮的闺蜜兼损友,人送绰号“Queen唐”,她外表妖娆毒辣,内心敏感善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主张→_→“生活和谐的首要生理和谐”她还有“三不原则”,不碰处男,不吃回头草,不招惹没有眼缘的。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了她的三不原则,可她还是一不小心碰、了、他,而且还不只一次!纳尼?第一次见面,她误认为他骚扰她表妹,对他出言不逊。第二次见面,她口不择言,“你一穿衣服,人模狗样的,我都没认出来。”第三次见面,直奔主题,OOXX,她一世英名皆毁于此~她自称阅男无数,万万想不到却阴沟里翻了船,最后栽倒了一只小白手里!!!————————————————————————————————————————此文慢热,诙谐搞笑,有脱线女王,呆萌正太,腹黑总裁,戳中你的萌点,打通你的经脉,求收藏,求包养,求推广~
  • 弥陀道

    弥陀道

    佛门没落,群魔乱舞。道门求长生,魔宫寻自在。这里有步步杀机的远古遗迹,这里有移山填海的寻道人。这里有热血暴力少年和尚,这里有‘普度众生’的欢喜佛。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心脏不好者,胆小者勿入!郑重承诺:不管本书成绩再差,不管有没有人看。本人又不靠这个吃饭。起点不黄,本书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