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3700000026

第26章 回忆王力先生

要论资排辈,了一先生应该是我的老师。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他是1932年从法国回国到清华大学来任教的。我当时是西洋文学系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行当不同,我们没有什么接触。只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吴雨僧(宓)教授请我们几个常给《大公报》文学副刊写文章的学生吃饭,地点是在工字厅西餐部,同桌有了一先生。当时师生之界极严,学生望教授高入云天,我们没能说上几句话。

以后是漫长的将近20年。1950年,我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和缅甸。因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的出国代表团,所以筹备的时间极长。

周总理亲自过问筹备工作,巨细不遗。在北京筹备了半年多,又到广州待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我们访问了岭南大学。了一先生是那里的文学院长,他出来招待我们。由于人多,我们也没能说上多少话。我同时还拜谒了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他也在那里教书。那是我第一次到广州。时令虽已届深秋,但是南国花木依然蓊郁,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国,心里面欣慰、惊异、渴望、自满,又有点忐忑不安,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甜甜的,又有点酸涩。在岭南大学校园里,看到了含羞草一类的东西,手指一戳,叶子立即并拢起来,引起了我童心般的好奇,再加上见到了了一先生和寅恪先生,心里感到很温暖。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如在目前。

以后又是两三年的隔绝。到了1952年,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后,全国所有研究语言理论的系科,都合并到北大来了。了一先生也迁来北京。

从此见面的时间就多起来了。

从宏观上来看,了一先生和我都是从事语言研究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成立机构,组织学会,我同了一先生共事的机会大大地多了起来。首先是国务院(最初叫政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了一先生和我从一开始就都参加了。了一先生重点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方面。我参加的是汉字简化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常常听到他以平稳缓慢的声调,发表一些卓见。其次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的编纂工作。了一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元老之一。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要听他的意见。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在一起开了不少的会。了一先生还承担了重要词条的编写工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写的词条别人提出了意见,他一点权威架子也没有,总是心平气和地同年轻的同志商谈修改的意见。这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将毕生难忘。最后是中国语言学会的工作。为这一个重要的学会,他也费了不少的心血,几次大会,即使不在北京,他也总是不辞辛劳,亲自出席。大家都很尊敬他,他在会上的讲话或者发言,大家都乐意听。

通过了这样一些我们共同参加的工作,我对了一先生的为人认识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楚了。我觉得,他禀性中正平和,待人亲切和蔼。我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甚至大声说话,疾言厉色,也都没有见过。同他相处,使人如坐春风中。他能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待人,无论是弟子,还是服务人员,他都一视同仁。北大一位年轻的司机告诉我说:有一次,他驱车去接了一先生,适逢他在写字,他请了一先生也给他写一幅,了一先生欣然应之,写完之后,还写上某某同志正腕,某某是司机的名字。这一幅珍贵的字条,这位年轻的司机至今还珍重保存。一提起来,他欣慰感激之情还溢于言表。

谈到了一先生的学术成就,说老实话,我实在没有资格来说三道四。

虽然我们同属语言学界,但是研究的具体对象却悬殊很大。了一先生治语音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中国古文法、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诗律学、中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同源字等等。我自己搞的则是印度佛教梵文以及新疆古代语言文字,吐火罗文之类。二者搭界的地方微乎其微。了一先生学富五车,着作等身。我确实读过不少他的着作,但是并没有读完他所有的着作。以这样一个水平来发表意见,只能算是管窥蠡测而已。可是我又觉得非发表一点意见不行。所以我现在只能从低水平上说一点个人的意见,至于是否肤浅甚至谬误,就无法过多地考虑了。

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了一先生的学风或者学术成就:中西融会,龙虫并雕。

什么叫中西融会呢?我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了一先生治中国音韵学,用力甚勤,建树甚多。原因何在呢?在中国音韵学史上,从明末清初起,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师辈出,成就远迈前古。顾炎武、戴东原等启其端。到了乾嘉时代,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诸大师出,辉煌如日中天。清末以后,章太炎、黄季刚、王静安等,追踪前贤,多所创获。这些大师审音之功极勤,又师承传授,汉语古音体系基本上弄清楚了。

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他们对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缺乏科学的细致的从生理学上加以审析的方法,因而间或有模糊之处。而这一点正是西方汉学家的拿手好戏。瑞典高本汉研究中国汉语古音,自成体系,成绩斐然,受到中国学者如胡适、林语堂等的尊崇,叹为得未曾有。实际上欧洲学者的成就正是中国学者的不足之处。了一先生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特别是乾嘉大师的衣钵,另一方面又精通西方学者的近代的科学方法,因而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所以我说他是中西融会。至于他在汉语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表现出融会中西两方的优点的本领,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什么叫龙虫并雕呢?了一先生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意思十分清楚:既雕龙,又雕虫,二者同样重要,无法轩轾,或者用不着轩轾。

他的着作中有《龙虫并雕斋诗集》、《龙虫并雕斋文集》、《龙虫并雕斋琐语》等,可见了一先生志向之所在。这一件事情,看似微末,实则不然。从中国学术史上来看,学者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专门从事钻研探讨,青箱传世,白首穷经,筚路蓝缕,独辟蹊径,因而名标青史,举世景仰。一类专门编写通俗文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普及工作。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前者往往瞧不起后者,古人说:“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可以充分透露其中消息。实际上,前者不乐意、不屑于做后者的工作,往往是不善于做。能兼此二者之长的学者异常的少,了一先生是其中之一。在前者中,他是巨人;对于后者,他不但乐意做,而且善于做。他那许多通俗的文章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着作《浙江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对于普及普通话工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了一先生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我认为,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值得我们大家都去学习的。“阳春白雪”,我们竭诚拥护,这是不可缺少的。难道说“国中和者数千人”的“下里巴人”就不重要,就是可以缺少的吗?

我在上面谈了我对了一先生为人和为学的一些看法。在世界和中国学术史上,常常碰到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个学者的为人和为学两者之间有矛盾。有的人为学能实事求是,朴实无华,而为人则诡谲多端,像神龙一般,令人见首不见尾。另外一些人则正相反,为学奇诡难测,而为人则淳朴坦荡。我觉得,在了一先生身上,为人与为学则是完全统一的。他真正是文如其人,或者人如其文。在这两个方面他给人的印象都是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只有实事求是之心,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大家都会承认,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多少年来,我曾默默地观察、研究中国的知识分子,了一先生也包括在里面。我觉得,中国知识分子实在是一群很特殊的人物。他们的待遇并不优厚,他们的生活并不丰足。比起其他国家来,往往是相形见绌。在过去几十年的所谓政治运动中,被戴上了许多离奇荒诞匪夷所思的帽子,磕磕碰碰,道路并不平坦。在“十年浩劫”中,更是登峰造极,受到了不公正的冲撞。了一先生也没有能幸免。但是,时过境迁,到了今天,我从知识分子口中没有听到过多少抱怨的言谈。从了一先生口中也没有听到过。他们依然是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他们中的很多人真正做到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培养青年学生,振兴祖国学术而拼搏不辍。在这样一些人中,了一先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如果把这样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物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知识分子,难道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呢?难道中国知识分子是一群圣人、神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吗!当然不是。我个人认为,只有在过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样的知识分子才能出现。在这些人身上,爱国主义是根深蒂固、血肉相连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某一些(不是全体)知识分子,不管在国家兴旺时多么高谈爱国,义形于色,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立即远走高飞,把自己的国家丢到脖子后面,什么爱国主义,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在中国则不然。知识分子在旧社会吃过苦头,受到过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今天得到了解放,当然会由衷地欢畅和感激。要说他们对今天当前的情况完全满意,那也不是事实。但是,只要向前看,就可以看到,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和问题,不管还有多少大风大浪,总起来说,我们的社会还是向上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之情绝不会改变。这一点,在了一先生身上,在许多知识分子身上,显得非常突出。我觉得,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可宝贵的品质,年轻一代人应该永远保持下去。

了一先生离开我们了。但是,他的人品,他的学术却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他留给我们的千多万字的学术着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再从而发扬光大之,使中国的语言研究更上一层楼。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从这一册琳琅满目的纪念论文集中,我仿佛听到了我们大家的共同的心声。

愿了一先生为人和治学的精神永存。

1987年11月4日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问世不过只有数十时间。一方面,文化生态学本身学科体系还不健全,更不成熟;一方面,它的传播范围也极为有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它尚觉陌生。因此,本书所作的努力仍属于开拓性、尝试性的,且,只能以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为背景,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文化态的个案基础上,建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取其名为“文化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热门推荐
  • 转呀转

    转呀转

    车耀莫表面上清心淡薄,无欲无求,实则内心的腹黑程度在鞠晓认识他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车耀莫说“晓晓,我呼吸困难,给我做人工呼吸。”鞠晓“。。。”车耀莫说:“今晚我想要试试今天杂志上出的新疗法。”然后向鞠晓扑了过来。鞠晓:“....."车耀莫说:”晓晓,你别做医生了,跟着我做护士吧,这是我给你买的护士服,你试试。“鞠晓看之车耀莫手中布少的异常的护士服”......"
  • 最美毕业季

    最美毕业季

    青春是一群人的盛宴,一个人的狂欢!毕业之后,留下的或许是回忆,亦或许是遗憾,在无人问津的角落,拿出破败的心,反复舔舐,然后塞回,笑看明天!好书推荐《冥王来战:最强除妖师》、《盛世豪门:美女总裁养成记》
  • 闯天台

    闯天台

    识海中,一个莫名出现的心内虚空,到了极处能够化为洞天……一面神奇的照壁,听说里面有无数世界,无穷宝贝……一个诡异的家伙,那人自称天下武功无所不知,世间道法无所不晓……这是金手指?金大腿?还是金坷垃?少年沈燕西迷惑了……(天台一群,104129153,天台二群78208588,有兴趣的书友请加入。)
  • 极品虎婿

    极品虎婿

    “摊牌了!我是顶级豪门继承人!”废物赘婿楚风的真实身份再也隐藏不住,打脸曾经瞧不起他的那些人,简直不要太爽!
  • 夫满天下

    夫满天下

    多次相亲失败的某剩女神秘的穿越到大魏国,并且成为将军之女……命运的坎坷让她看到自己的不足,她一步步蜕变,一步步成长。漫漫修仙之路,何处才是终点。神秘的修仙大陆,诡异的妖魔,上天安排的数段姻缘,她有抗拒的权利吗?身边环绕的数名美男,她该怎么处理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呢?嚣张的他,温文尔雅的他,腹黑的他,大男人的他,腼腆的他,正太的他,她是选择其中一个还是全部收了?(腐女文,不喜勿喷哦)
  • 0-6岁小儿智能培育小百科

    0-6岁小儿智能培育小百科

    0~3岁的小宝宝是身心发育与成长的高峰期,是奠定一生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宝宝从出生到成长具有一定社会性的6岁,期间要经历多少质的变化与飞跃。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在饮食营养、日常照料、身心培育和疾病预防等方面都需要高度注意,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 我的国家是村庄

    我的国家是村庄

    一道白光,彻底改变周星的人生。他来到这个世界并且获得一个坑爹系统,这个世界有着许许多多的神话般的种族:精灵族,兽人族,矮人族,地精族……以及人族。你家村庄叫国家?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瞧得起你,你就像别人附属的领土一样没有存在感。且看周星如何毒打这群不知好歹的家伙。
  • 神明是个熊孩子呦

    神明是个熊孩子呦

    仙界第一熊孩子——雪城,来历不明,天生金瞳,法力值爆表,整个仙界都拿她没辙,乃是仙界第一号危险人物。四海八荒第一战神——仙无心,清冷孤傲,不近人情,却对这个小丫头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仙界众人:殿下,不要啊!你可是我们治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啊!大伙都指望您呢!雪城:仙无心,阿瑾说有好东西给我。仙无心,小月让我去魔界耶。仙无心,苏陌又来了。仙无心:…………你们,离我的小丫头远点!!!
  • 不死邪龙

    不死邪龙

    三十年前,洛家一夜之间被灭满门。三十年后,一场大火席卷林家,林家上下,无一幸存。……………………七绝再现,九州浩劫。那传说中的极境,谁能攀及??
  • 七北斗之血月

    七北斗之血月

    母亲去世,父亲生死不明,她为了变强,愿疯愿成魔………科技和魔幻结合在一起的世界……前一秒她的一笑,后一秒你已不在……杀……人……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