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34700000012

第12章 父亲的梦想

在马克·吐温的印象中,他出生的那间屋子像是王宫一般。那个村落,仿佛就是一个王国。其实那间屋子是由整段原木搭成的,地板之间有着缝隙。村子里有两条街,街长几百米,此外只是些巷子,两旁是栅栏和麦田。街巷的路面一个样,雨天一片污泥,旱天则尘土飞扬。

密苏里州门罗县的村落佛罗里达,在当时正是地道的西部边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胜利时,13州领土还很小,只是局限在阿勒格尼山以东到大西洋沿岸狭长的一线。独立战争之后,美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西部开发。在那个年月,从东部到西部,真是旅途迢迢,历尽千辛万苦。为什么马克·吐温一家要有此壮举呢?

马克·吐温的父亲是弗吉尼亚州的约翰·马歇尔·克莱门斯。东部的弗吉尼亚是美国历史的发源地。马克·吐温的母亲是肯塔基州的简·兰普顿。他的老家便是由东部的弗吉尼亚,随着西进的历史潮流,从肯塔基而迁往密苏里的。

马克·吐温的大哥奥里恩、姐姐帕梅拉和玛格丽特以及小哥哥本杰明都出生在田纳西州荒凉的山村詹姆斯敦。那个小村庄太小了,马克·吐温一家的到来,让村里人高兴了一阵,因为马克·吐温的父亲在詹姆斯敦附近一带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一次性地买了4万多公顷地。全部土地需要花他400元钱左右。在那个时代,一次性地付那么多钱,实在不少,可以说是一笔巨款,至少在东田纳西的芬屈雷斯县坎伯兰山的松林和圆丘一带,人们是这么看的。当马克·吐温的父亲付了那一笔钱,在詹姆斯敦法院门前转过头来,望着他那一大片土地时,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兴奋地对家人说:“不管我自己的遭遇怎样,我的后代是有保障的。我不能亲眼看到我这些地皮变成金子、银子,可是我的孩子们会见到的。”虽然这片土地还很荒芜,可是马克·吐温的父亲认为这片土地铁矿丰富,还有别的矿藏。在这里,有几千公顷上好的黄松木材,可以编成筏子,沿奥勃兹河放下去,放到坎伯兰,放到俄亥俄,从俄亥俄再放到密西西比河,再从密西西比河放到任何需要木材的地方。这一大片松林,还能生产焦油、松节油、松脂,要多少有多少。这个地方还是个天生产酒的地方。美国任何一个地方,无论种植什么葡萄,还是种植得怎么样,都不能像这儿那样盛产葡萄酒。这儿的葡萄都是野生的。这里还有牧场,有玉米地、小麦地、土豆地。这里还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煤,通过四通八达的火车,把这里的丰产带到美国四面八方……

马克·吐温的父亲一直希望他自己的孩子、他的子孙后代,能拥有这块无价之宝、这个聚宝盆。他有着这样美妙的梦想:美国有400万人口,40年中人口增加了1100万人,以后还会有更快的增长速度。那时他的孩子们会看到移民一直冲到田纳西州芬屈雷斯县来,而他的孩子手里有着4万多公顷的好地,就会变成巨富。

从买下这一块土地的那一天起,马克·吐温的父亲——老克莱门斯心中美好的愿望就一天天在成长。直到1847年他去世的时候,拥有这笔财产已有20年了。当时的税收几乎等于零,全部田地每年收5元钱,他每年都按时缴款,对所有权保持得好好的。他知道,在他生前,这块地不会值什么钱,不过总有一天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宽阔的回旋余地。这里有煤、铜、铁、木材,只要铁路通到这里来,财产就会变成真的财产了。1895年,这里还发现了石油,当时老克莱门斯可不知道这一点,就是知道了也许满不在乎,因为当时石油也未必有太大的用途。

这一笔生意成交的时候,马克·吐温的大哥刚刚四五岁,他的大姐只是怀中的婴儿。其他大多数家庭成员,是在后来的10年中出生的。1834年,买田的第4年,金融大危机爆发了。在这场风暴中,马克·吐温父亲的梦想黯然失色,他的好运被毁坏了。他一夜醒来,却发现再也不是什么晴朗的早晨,而是一个充满厄运的时刻。老克莱门斯原来备受尊敬和羡慕,被看做芬屈雷斯县最富裕的公民,因为除了一大批田地之外,别人都猜他肯定拥有不少于3500美元之多的财产,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财产只值原来的四分之一。

老克莱门斯,一个充满傲气、自尊心极强的老人,怎能经受这一打击,又怎能安于现状,放弃梦想,抱着已逝的光荣,成为众人怜悯、谈论的对象呢?于是他把一家人召集起来,携儿带女,艰难地跋涉,走向当时所说的“西部”。西部是一片处女地,也是美国人致富的希望。向西,向西,一直向西,老克莱门斯最后才把帐篷搭在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小镇。

在佛罗里达,老克莱门斯开一家小酒店,店很小,五六个架子上挂着几捆零头印花布,柜台后面有几桶咸鲭鱼、咖啡和新奥尔良的糖,墙角边散放着扫把、铲子、斧子、锹、耙子之类的什物。墙上还挂着一些便宜简单的男式的、女式的帽子和铁器皿。屋子另一头还有一个柜台,放着几袋子弹、一两块干酪、一桶奥尔良糖蜜和本地产的散装威士忌酒。孩子们只要花5分钱或1角钱买东西,就可以吃到放在桶里的一点糖。女人们买几码印花布,除了免费招待一杯有糖和乳酪的茶以外,还可以得到一团线。男人们来买什么,就请喝一大杯威士忌。

老克莱门斯在佛罗里达开店若干年,运气还是不行,当然,马克·吐温的诞生是个例外。

不久,老克莱门斯率领家人迁到了汉巴尼尔,运气好了一些,升到了治安法院这样的身份,并被选为塞罗格特法院的书记官,当时他发的传票谁也不敢不理不睬。

在汉尼巴尔最初的几年,老克莱门斯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干得非常不错。可是厄运叫他再一次跌了一跤。他给艾拉·斯托特作保人,可是艾拉却溜走了,故意钻新破产法的空子,这样,他就能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直到他死去。可是这一下子可毁了马克·吐温的爸爸,害得他穷了一辈子,直到他死去,还逼着他的子女为生活而继续挣扎。不过,当老克莱门斯一想到田纳西州的田地,仿佛就看到了希望。即使他躺在病床上,即使他临危的时候,一想起那埋着金子的地,他就会兴奋起来,眼中充满憧憬的激动,他总是说,这块地不久就会让大家发财,过幸福日子。他正是怀着这样美好而坚定的信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马克·吐温一家把热切的眼睛转向田纳西州。不论在他们流浪迁移途中或者是在或浮或沉、骚动不安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总是盯住了那个方向,越过了大陆,越过了海洋,怀着古老的希望,怀着有时高涨、有时消退可是却永远不熄的信念就这么盯着。

老克莱门斯的临终遗言就是:“守住这片地,等待时机,不要给人家骗走了。”还有一个人如老克莱门斯一家一样热切地盯着这块土地,他便是小克莱门斯妈妈所爱的堂兄弟詹姆斯·兰顿,每当他提到这片地时常说,并且说的时候总是那么兴奋:“这里边可有几百万啊,几百万!”虽然他说任何事情都是这个说法,但这次他说对了。在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镀金时代》中的塞勒斯上校就是以他这个舅父为原型的。

《镀金时代》中的塞勒斯上校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小市民,他没有什么从事正当职业的愿望,更不想付出辛勤的劳动,整日沉醉于那些冒险计划和虚幻的事业中。为了发财,他做过繁殖骡子、贩卖黑奴等投机买卖,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弄得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餐桌上只有“冷水和一盆生萝卜”。然而他不怕失败,忍受着贫苦生活的磨难和接二连三的打击,继续准备着制造永动机等计划。因为他认为“空气里到处都有财发”,只要一桩计划成功了,就能发上一笔大财。塞勒斯上校正是当时那些不切实际、热衷于幻想、一心一意想发财致富的小市民的真实写照,是“镀金时代”培植起来的典型人物。

由于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上层社会的黑暗内幕和弥漫全国的“投机”风气,所以它的影响极深远。“镀金时代”简直成了“肮脏污秽”的代名词。后来的历史学家都沿用这个词,把这一时期叫做“镀金时代”,或者是“吐温”时代。赛勒斯上校这一人物一时之间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很多人把塞勒斯上校看做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个编造出来的人物、一个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尽管有马克·吐温的创造,但生活中的塞勒斯上校却是非常真实的,书上有些细节,我们读起来觉得真夸张,仿佛漫画中的人物,可马克·吐温说,这就是生活中的事实。

詹姆斯·兰普顿整天沉溺在堂皇美梦的迷雾之中,他死的时候也没有亲眼看到哪一次梦想实现过。他总是有说有笑地欢迎小克莱门斯或是已长大的马克·吐温,也总是要洗一桶大头菜来盛情地招待客人。他的眼里总是闪着兴高采烈的神色,他的心中总洋溢着美好的希望,妙舌生花,想象神奇。不消几分钟,他便要在小克莱门斯面前闪现出世界上最秘密的财富。他要跟小克莱门斯谈一谈他儿子在新墨西哥进行的小小“冒险”。你瞧,他总是这样开头:

“只是小事一桩——只是小玩意儿,部分的是为了闲来玩玩的,部分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资金不致闲着,主要的是为了让小孩子得到发展,当然是为了让他得到发展。命运的车轮在不停地旋转,也许真有那么一天他得靠工作来维持生活,这样的怪事年年有啊。不过这是小玩意儿、小玩意儿。”可是,半个钟头后,这“小玩意儿”的事,在他巧妙的舌端,越来越膨胀起来了,膨胀到简直无法想象。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下,“小玩意儿”已成为300万元的大财富,当然,这只是美丽的肥皂泡泡,小克莱门斯的这位兰普顿舅舅一生不知吹了多少这样有点骇人听闻的大泡泡,他就是在这种虚幻的美妙中走完了他的一生。

给大家带来无限希望的那片土地又怎样了呢?马克·吐温的父亲去世以后,家里人把田地整理了一下,一心只想把田地卖掉以后,再作永久性的安排,当然想过富足的日子。当时全家一致认为,大家都能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之前,即把土地卖掉之前,可以从从容容地休息一会,于是一家人租了一间大房子。可是没有想到,他们急切盼望着的那次交易太让他们失望了,那个人并不想买下全部土地,而只想买其中的一部分。马克·吐温一家制定的方针是把土地全部一次性卖出去,要不即使买几万亩也不卖。这样的话,他们就住不起大房子了,只好搬到比较便宜的房子里。在他父亲逝世后,除了4000多公顷地以外,都处理掉了,并没有卖到多少钱。1887年之后,这4000多公顷地也没有保住,也卖掉了。马克·吐温的哥哥凭着这笔钱买下了宾夕法尼亚州油区科里镇上的一座房子和一块地皮。1894年左右,他把这个房子卖了,只卖了250元钱。田纳西那块寄托着父亲和家人无限热望的土地就这样没有了。

这块田地虽然没有带来什么财富,却在很长的岁月里,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马克·吐温。马克·吐温在一部书里曾以田纳西州的这块土地做背景,还成功地以他的詹姆斯·兰普顿舅舅为原型塑造了塞勒斯上校。凭着这书和这个形象,马克·吐温收入了大约20000元钱,所以马克·吐温在他的“自传”里幽默地写道:“这事情好怪啊。我爸爸投资的时候,我还没有生,因此他不是故意偏心的,可是我是我家里唯一受惠的人。”当然远不止这些。每当马克·吐温陷入糟糕的境地,当情况显得有些灰暗的时候,它就浮现出来,并伸出塞勒斯满怀希望的希望之手,鼓舞他们说:“不用怕——相信我——等一等。”它鼓舞着他们在40年中盼啊、盼啊,最后抛弃了他们。它总是让他们有着美好的幻想“不用干活,明年我们总会发财”,正是在这种明年我们就会发财的美妙幻想的支持下,1861年,马克·吐温在一股“淘金热”的影响下,他与哥哥奥里恩一起来到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当时这个偏远荒凉的新建州,已聚拢了数以千计的“淘金者”,人们都在发疯似的寻找、开采矿藏。那些开酒馆的主人、赌场的老板和高利贷主都迅速地暴富起来。奥里恩靠了一个老朋友的帮助,在该州的卡森市谋到一个州长秘书的职位,而马克·吐温则开始漫游矿区,寻找金矿、石英矿。每天早上上山,带着中午饭,一待就是一天。在矿井挖掘又挖掘、爆破又爆破,幻想能从中得到“财宝”,“10天以内成为百万富翁”,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绝望,再一次希望。慢慢地资金耗光了,精力也锐减了大半,虽然找到了矿藏,囊中空空的马克·吐温又没有什么资金来组织开采,眼看着发财的希望又成为泡影。命运实在捉弄人,无可奈何之中,他只好去当一名矿工,靠一把铁锹来维持生活。

马克·吐温在一家石英厂用长把子铁铲筛矿砂。可是他怎么也不会使用那可恨的铁铲。矿砂往往根本到不了筛子上,而是搞得他满头都是,还撒在他的背上,掉到衣服里。虽然每周有工资10块钱,还供吃,不光有熏肉、豆子、咖啡、面包、糖蜜,还有炖苹果干,吃的不差,可是马克·吐温还是结束了在这里的工作。因为这样辛苦的劳动,马克·吐温实在不堪重负;而公司呢,也觉得为了把矿砂筛到他脊背上而付工资,有点儿犯不着,所以把他给解雇了。

但是马克·吐温从没有失望过。在做矿工期间,马克·吐温还抓紧一切时间钻研欧洲古代文学,对塞万提斯、拉伯雷、狄更斯等著名的讽刺作家的作品,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在自己的挎包里,除了带食品和工具外,还带上那些作家的作品,走到哪里,学习到哪里。

马克·吐温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而且还利用工余时间,出入矿工的宿舍、伐木工人的营地、渔夫和农民的村庄,听他们讲述西部地区流传的笑话、趣闻,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有益养料,创作了一些幽默小品。

马克·吐温总是在希望中生活,这一个希望破灭了,再奔向下一个希望。马克·吐温离开了西部矿区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仍然是两手空空,身无分文。但他的心中又充满了希望,去弗吉尼亚城做《事业报》的外勤记者。

马克·吐温的父辈以及马克·吐温本人这种刚毅、勤劳、不服输、富于幻想的精神,正是美国向西部扩张时期,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美国人民心律的颤动。马克·吐温把这种精神境界,统统地融合在他笔下的人物中。无论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和美国那一段向西部拓展的历史有关系,西南边疆的生活仿佛脐带似的系着马克·吐温的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很深很深的马克·吐温,捕捉住了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憧憬,真切地描绘出来,以迷人的方式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今天,当我们带着微笑阅读马克·吐温的这些小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追本溯源,我们不能忽视那童年的时光对作家的影响。我们仿佛看到:小克莱门斯仰着头,托着下巴颏,全神贯注听爸爸讲那片土地,那片埋下希望的土地;小克莱门斯瞪大眼睛,饶有兴趣地瞅着那位兰普顿舅舅边吃着生大头菜,边吹嘘着那无限无影的金银财宝;小克莱门斯穿着黑袍子,跟随着父母与哥哥、姐蛆们,西迁、西迁,去最有希望的地方,去明年就会发财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毁誉之间:迈向权利巅峰的希拉里

    毁誉之间:迈向权利巅峰的希拉里

    2016年希拉里再度竞选美国总统。对于这位毁誉之间的女人,本书无意将希拉里推上神坛,尽量还原一个真实、多元的希拉里,还原一个政治生命遭遇大选滑铁卢之后,她的痛苦、隐忍、奋进、不满和幸福。
  • 晚清县令李超琼

    晚清县令李超琼

    山长水阔编写的《晚清县令李超琼》为李超琼传记。年轻时曾在东北边境担任过军务幕僚。中举后分发到江苏,历任溧阳、元和、阳湖、无锡、吴县、南汇、上海、长洲等地知县。在朝廷考核中2次被认为才能出众,4次受到嘉奖。他顾怜百姓,每临一县,都倾全力兴筑惠民工程,救百姓于水火;他精明强干,想干事,会干事,再怎么艰难困苦都能办成事;他不顾亏累,多次领头为地方申报蠲免税赋;他不阿长吏,不欺细民,多次置毁誉于度外,挺身维护老百姓的尊严和权益;他乐见“西学东渐”,对新思想、新科技充满好奇和崇敬,对势必到来的社会变革始终持欢迎态度;他洁身自好,处膏不润,为官几十年,不添一亩私产,不名一钱,死后“几无以为殓”。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热门推荐
  • 我的绝美女老师

    我的绝美女老师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成为中学校医
  • 女二的大号回来了

    女二的大号回来了

    明梨,穿进了一本叫《千金娇》的书里,成了一个绿茶女二,女主的亲妹妹,书中的明梨,美貌自然是有的,但是偏偏爱上了自己的姐夫,书里的男主-傅玄渊。最后被赶出明家,日子也越过越惨。明梨:这个女二有点没脑子啊。她暗暗搓手,可以大展身手,玩一回了。另一边,书中最大的反派-祁晋深:终于等到你了,我的小狐狸。1v1
  • 古剑奇谭百里屠苏

    古剑奇谭百里屠苏

    当屠苏消散于天地之面时,却穿越回了乌蒙灵谷,而他此时还只是一个婴儿!上一世的他本该委身于僻邪之骨重生,怎会回来!一样的古剑,一样的焚寂,却多了一个拥有太子长琴一半仙灵百里屠苏!本书原名《古剑之百里屠苏》
  • 风之剑圣传

    风之剑圣传

    这是一个神奇的异世界,在这里魔力是所有人的追求,背负着世界命运的少年也不例外。当战争的怒吼降临这片大地时,当绝望亲临这片净土时,当万族等待被奴役或灭亡时,传说中的剑圣将会驱散阴霾,让秩序重归大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上机器人

    爱上机器人

    没有人告诉他一个活生生的人会变成妖怪的,也没有人告诉他机器人可以变成活生生的人,更没有人告诉他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突然喜欢上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老天啊!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一直以博士命令为第一的少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发生什么起伏……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流系带

    暗流系带

    动荡的年代,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灵凝视着他。有的人想要利用他有的人想要毁灭他。更多的人逃避他,恐惧他。他只是行走在黑暗之中,默默注视着这世间的善与恶,罪与罚。
  • 败犬剩女王

    败犬剩女王

    他可以为喜欢的女人买下最华丽的晚装,可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内衣收在哪个抽屉里;他可以把一只小麻雀打造出举世瞩目的凤凰,可他不知道七年的光阴,把他的灰姑娘变成了败犬“剩”女王。可,这就是他爱的女人。看到了她隐藏起来的美丽和伤痛,他想一辈子守护着她……
  •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回眸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父母为我们奉献过,幼稚园为我们服务过,社会为我们给予过,那我们也要为下一代建筑一条健康之路。我们要耐心为孩子服务,这样的服务不是伺侯,是为孩子提供良供良好的成长条件,让他们学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学会独立、学会尊重、学会自信、学会坚强、学会创造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