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96400000015

第15章 帝王逻辑下的是非对错

严嵩是个奸臣,却枉担了权臣的虚名,不过,明朝的确有位不折不扣的权臣,即宰相张居正。“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明史》寥寥数语勾勒出张居正的大致轮廓。历朝历代不乏忠臣能士,然而出身寒微而能力挽狂澜的权臣却不太多,张居正便是其中之一。他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从平民中崛起,起衰振隳,改革治国。

想当初,张居正刚入翰林院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一边是夏言,一边是严嵩,二人争夺首辅职位的结果是夏言被杀,奸臣严嵩当上了内阁首辅。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指出了“血气壅阏”之一病,即世宗长期混迹西苑,不理朝政,天天和宦官宫妾在一起,致使臣子想见上一面都很难,政治处于瘫痪状态。这是当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的根源。针对朝政的弊端,他系统阐述了改革政治的主张。这些并没有引起嘉靖皇帝和严嵩的重视,或许他们把张居正的主张当成他初入内阁时的心血来潮,算是交给皇帝的“期中论文”,根本不当回事。

上级的态度张居正看在眼里,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他没再上过一次奏疏。因为一次的碰壁让他就此退出了内阁,也让他忽然醒悟,奸佞当朝,皇帝昏庸,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如果不够谨慎,冷不防就会成为替罪羊。因此,他收敛锋芒,低调游走于权力纷争之中。与此同时,他将注意力集中到朝政、民生、社会问题,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倒台后,徐阶继任首辅。徐阶的确是老谋深算,他自己与严嵩死掐,却一直让张居正冷眼旁观,师生之间的关照和默契也成为权术争斗中的一个筹码。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迎来了一次命运的转折,徐阶推荐他担任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虽然这个职位只是个虚衔,但由于裕王很可能继承皇位,侍裕王讲读就有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事实证明,正是恩师徐阶的深谋远虑给张居正做了长远的政治投资。嘉靖四十五年,张居正执掌翰林院。这一年,世宗归天,裕王继位。徐阶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官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欢迎。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当上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权力中心,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此时张居正年方四十三。

然而不久,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多病,举筹失措而被迫归田。次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嘉靖、隆庆年间,短短六年,内阁首辅变来变去,一个首辅倒了,牵连一批官员被贬谪,今朝得势的,来年就可能被赶下台。

张居正在徐阶与高拱的两强相争中,并没有不遗余力地协助恩师徐阶,权场之上的洞若观火有时需要付出情义的代价。虽然对恩师略显薄情,但张居正也算基本正直,他既没有对胜利者高拱谄媚巴结,也没有对失败者徐阶落井下石。官场混斗有时难分对错,权场倾轧原本就是灰色的。

不过,一时的中立并不代表张居正没有夺权的野心。隆庆六年(1672年),穆宗病殁,年仅十岁的神宗继位,借着首辅高拱与权宦冯保矛盾激化之际,张居正联合冯保,撺掇后妃,以“专政擅权”之罪将高拱打回了老家。就这样,张居正成为新任首辅,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辅政之路。

少主乳臭未干,张居正要面对的是一个积弊重重的烂摊子,要医治的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年近五十,处于精力和经验巅峰期的中年人带着一个还时刻想“儿童节”的小孩,张居正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皇帝的全职代理人。总之一句话,万历随便耍,居正一肩挑。

张居正的中兴改革无疑是成功的,清代历史学家张廷玉曾如此评论:“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嘉靖末年,国家粮仓不足一年之储,改革前财政空虚,入不敷出,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改革后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万两。《明通鉴》赞誉:“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

然而,曾经的名相,曾经的帝师,曾经的权臣,到头来呢?换来的是帝王逻辑下的反攻倒算,居正一死,原本对的便成了错的,正的便成为歪的。

张居正本人在施政过程中,对清流和官员一视同仁,后来清算他的力量也主要来自这两方面。当时的文坛领袖王士贞与汪道昆,曾主动投身张居正门下,但张居正觉得他们都是吟风弄月的文人,因此冷落了他们。正是这些人在张居正死后与反对派联手,不但清算张居正及其骨干,就连张居正的家人也遭遇酷刑逼供。长子张敬修,受刑不过,留下一封字字血泪的绝命书,上吊身亡。其他几个儿子被发配“烟瘴地面”,永远充军。名臣身后,竟然是这等下场。

对神宗来说,张居正是老师,是宰相,是他背后最强有力的靠山,是解决问题时的最佳顾问,是复兴国家的得力助手。可是,君主变脸之快,让人始料未及,这不是忽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的郁结爆发。

十多年来,张居正的角色逐渐地从真正的老师演变成皇权的笼子,随着神宗皇权意识的日益膨胀,他终究要突破那难以释怀的郁闷。终于机会来了。张居正死后,这个已经成年、以享乐和追求财富积累为天性的年轻皇帝飞出了笼子,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变得如此强大,他开始寻找一种复仇的快感。

当臣子与天子的积怨一起爆发,臣子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遭难的还有国家和百姓。新政被废除以后,国家朝政急遽败落,既有的危机不仅故态复萌,统治机构还出现了自行解体的趋势,各种社会矛盾环环相扣,交错而起,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帝国的命运逐渐向衰落靠近,从此再也不曾逆转。

居正在位时,神宗的尊敬从最初的真心实意慢慢变为需要与无奈,他早已对张居正的震主之威有所不满,但形势需要他,国家需要他,皇帝自己也需要他。但当张居正站在皇帝背后指导一切的时候,大臣们眼里就只看到了张居正高大的背影,皇帝倒像个摆设。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他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他的关系在朝廷盘根错节就是对神宗的威胁。在权力上,他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处理国事,独握大权,后者才是神宗更为在意的,这就是帝王的逻辑,而一代名相纵然一心为国、匡济天下,最终还是成为牺牲品。

最后,给崇祯皇帝提出建议、要给张居正平反昭雪的,竟是万历五年在“夺情”事件中被张居正迫害打断双腿、终生残疾的著名清流邹元标。“夺情”事件是源于张居正父亲病死。按照当时规定,父母逝世,在外为官的儿子必须离任回乡服丧三年,丧满后回任。否则,就是“夺情”。当时张居正怕一旦离位,他人就会谋变,因此不想回乡守孝,他就暗中指使官员出面挽留。结果被疏劾,说张居正夺情是“贪位忘亲”。张居正大怒,结果很多人被廷杖。邹元标也包括在内,他是东林党的精神领袖,崇祯时期,他看到大明天下在张居正死后竟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这才反思张居正的种种改革实乃是挽救大明政权的救世良方,因此提出给张居正平反。崇祯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恢复了张居正的封号与名誉,但这一切已为时太晚。

同类推荐
  • 水浒逐鹿传

    水浒逐鹿传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交流群:294684407(需要粉丝认证,老新书均可)。
  •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下)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下)

    本书讲述了公元1096年,一群群骑士抛弃欧洲的家园,涌向东方。中古时代最灿烂的一段传奇就此开始。为了光复圣城耶路撒冷,这支十字军转战欧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胜利与惨败轮番上演,命运瞬息万变。最终他们被困在了孤城之中,马匹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外面的敌人却多如尘沙。十字军孤立无援,走投无路。但当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还有希望。在最困苦的时候,他们也从没放弃过希望。凭借着那丝不灭的希望,他们捧着一片矛尖,骑着驴子,唱着圣歌,走向战场……
  • 血染大宋

    血染大宋

    现实中一事无成的宅男杨贲重生在小商桥古战场,成为杨再兴的亲兵;三百勇士随杨再兴出巡,独一人生还,且看杨贲如何搅动天下风云,用铁血洗去懦弱、恢复民族血性!
  • 少将

    少将

    教教书,带带兵哪里需要哪里去……研究的课题很奇怪,如何在军费不富足的现在实现全军特种化?如何在十余万敌军中以百十来人信马由缰?如何在两个月内把战火烧到倭国全境?如何兵不血刃的瓦解丑国?所有的问题交给主角就是了……
  •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断魂枪

    斗罗之断魂枪

    致敬斗罗没有系统,什么先天二十级,没有脑残龙套,杨向阳的实力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拼搏来的你有的家族撑腰,魂骨魂环轻而易举我杨向阳自己也能衣食无忧魂环魂骨我自己亦能拥有
  • 墨殇昶

    墨殇昶

    墨家大弟子墨无归,与其青梅竹马李雨晴之间的爱恨情仇。重生为殇昶后,为了寻找前世的记忆,躲避仇家的追杀,遇到了一些知己兄弟,一同称霸天下,羽化升仙了……修仙?瑶琼?
  • 醉上月

    醉上月

    安染月乃是修仙界的天月上尊,她曾用两人之力击退魔族,而这另一人便是她的道侣——醉景风。被人称“醉月”。可天道妒人,在安染月渡劫之中出了差错,醉景风为安染月挡下天劫,助安染月成功飞升,但醉景风魂飞魄散……*男主:“我以为你爱我,可我没想到我只是你爱的人的替身……”————醉无风女主:“景风,是你回来了吗?真好……不!你不是景风你是醉无风……”————安染月“天月神尊,谢谢你。谢谢你从深渊中拉我出来,可为什么!你要抛弃我……把我推入深渊……我恨你!天月神尊,不要抛气我好不好?我求你了……”————扶摇“我是谁?我就是我,我就是司命君。对啊,我是谁啊?很可笑吧,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我可真可伶……呵……呵呵……哈哈哈哈……”————司辞/慕辞“阿辞,你还好吗?我……很想你,你知道吗?不,你不可能会知道,因为你从未关心过我……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见我所说的话吗?你说:‘这次只是普通的教训,如若我才看见你玷污白色,我便会去你的老巢灭了你!’可你不知道,我穿白色是因为你喜欢白色,我才穿的……”
  • 封神常平传

    封神常平传

    以盘古开天辟地为根源,华夏文明之火照耀无量宇宙,繁衍出恒河沙数般的盘古宇宙,这一次的故事便发生在一个新的盘古宇宙。禹王鼎镇九州,立大夏一脉,后商汤取而代之,传第三十世,为帝乙,有子曰寿,又于长平之地收一义子,取名常平,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鸾朝

    鸾朝

    胖!矮!丑!这些词语一次次扎在这个仅有14岁的、一个学习中上,可其他方面样样不如他人的女孩身上.是夜.这是一个怎么也醒不了的梦.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她表现得一如既往,一样自卑,一样懂事地打扫房间.唯一不一样的是她没有写作业,而是穿上了一件汉服,编了个头发,并且化了个妆.她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好,我是这个时空的掌控者,在另一个世界,你会取代一个与你同名的姑娘,你将代替她活下去,活在另一个世界.”“呵,一个废材而已,雅妍姐,别管她了,我们走吧.”脑中不断有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涌来--她不是死了么?难道真的还有第二个世界!?呵,那就走着瞧吧.PS:知道为什么没写男女主名字嘛?因为我没想好,大家可以帮忙取一下(⊙o⊙)
  • 凤啸凰鸣

    凤啸凰鸣

    人界突临怪事齐发,原是上古圣兽——凤、凰、鸾带众禽代表亲临人界。然,事出有因,不知圣兽来此何事。
  • 快穿之你是我的蓄谋已久

    快穿之你是我的蓄谋已久

    在神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灵阁小阁主前往小世界完成任务。檀远黛迫不及待的去了之后——冰山校草:宝贝,谈恋爱吗?邪魅王爷:我江山为聘,娶你回家可好?病娇哥哥:乖,不许离开我……【本文绝世甜宠1V1双洁】
  • 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

    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

    因为是女子,所以更懂自己,明白所谓的苦痛,都只是内心自造的幻影而已。做一个幸福的女子,原本很简单。只要像看一本书那样,翻开扉页,一点点读懂章节脉络里的命定功课,然后循着情节,练习自己,写就未来的正传而不是他说,那么就已足矣。此生做一个女子,不做他人眼中的奇女子,也不做自己眼中的弱女子,只做想做的自己。我来过,我活过,我好好看懂我自己,这一生,便再也无怨无悔。《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采用温暖的文字,精神分析的关照,给予柔软心灵的呵护和抚慰。一部带着丰厚滋养的心灵之书,写给心性里透着温暖与知性的女子。
  • 地表之上

    地表之上

    吐槽使我快乐,吐槽让我强大。灵丹妙药?天材地宝?都不需要,来吐槽吗,能让我变强的那种。
  • 剑归逍遥

    剑归逍遥

    剑者,卜万物之灵,悟寰宇之气,单凭三尺青锋,足可问道天地!同抢之凌然亦不失笛之雅淡,若刀之粗简却不失鞭之轻巧,兼百兵,携阴阳,诛浑混,画乾坤,凌利之所驱,兵锋之所指,何敢争锋?前世轻薄,只为一人倾付所有,却怎料天道无常,生死两茫。百世大族,倾刻之间灰飞烟灭;大家公子,眨眼之际万人唾弃。忘川崖上如注的泪珠,寂寥的身形,却永远无法磨灭那心中无尽的悔恨…“今生,既让我重活一世,我灵木子轩,自一人一剑,亦可傲苍穹,凌九幽,仗剑行,逍遥游!”“天若辱我,我定破天以雪耻;人若负我,我则持剑画乾坤!”碎了苍天,逆了阴阳,倚剑抚天,谁敢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