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着骆知希走了青竹县很多风景漂亮的地方,之后他说带我们去他教书的地方看看。
我们跟着他来到青竹山半山腰上,原本在山下看,它仿佛是一块未被雕琢的翡翠。现在站在竹林里会发现,里面的竹子高耸挺拔,绿荫葱葱,仿佛朦胧之间为它蒙上一层细纱。
越过一条小溪,穿过一两排竹子,映入眼帘的是两三座竹子搭的房屋,一座座小桥将它们连接。屋前的回廊也是由竹子搭建,回廊旁是一片花田。满院子的铁线莲缠绕在竹子林里,穿梭成一道浅紫色的风景线。
再往里走是几间小竹屋,有的是放的书籍,有的是骆知希教书的地方,在里面还能看见有几个小男孩小女孩坐在里面安静的看书,剩下几间就是他自己的起居室。
“这就是在下的住处,希望各位不要嫌弃。”骆知希彬彬有礼的,走路都透露着个人的修养。
我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你这里很好,很漂亮。”
谢南辞打量着平时教书的那间竹屋“那间屋子我可以去坐在里面旁听吗?活了几千年了,世人的教书育人的私塾书院我还从来没进去过呢。”
骆知希脸上的笑容慢慢凝结,为难的说道:“这个的话,还是不要的好,毕竟会打扰他们读书的。”
“可是,我看着他们不像是在读书啊,感觉更像是在发呆。”惊蛰看着里面的孩子好奇的说道
骆知希干笑两声,脸露尴尬“现在的小孩都这样,我也没办法。”
良辰景并不说话,但手中的剑已经出鞘,准备随时开打。谢南辞看见他的动作,用折扇遮住嘴角笑道
“真是个莽夫。”
良辰景不语,端着剑斜瞟了他一眼。我赶忙将两人隔开,打着马虎眼。
“骆公子,我可以看看你的书房吗?”
骆知希收下尴尬的脸色,又恢复成了刚才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样子,做着请的姿势将我们带到书房里。
“骆先生,走了一路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茶水?”谢南辞坐在书房的桌前,与我颇有默契的打着配合。
骆知希脸上挂着笑脸叫我们稍等,便去给我们去弄茶水去了。
“怎么样?有眉目没?”谢南辞看着骆知希走了,回头问道。
我摇了摇头,刚才一路上我都在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骆知希就像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一样,还是像平时一样生活。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惊蛰后知后觉的惊讶道
“你的这个问题问出来不觉得自己很傻吗?”
良辰景耍帅的坐在窗前,怀里抱着剑,观察着骆知希的一举一动,但仍然不耽误他逮到机会就嘲笑我们三个人里的任何一个
“小道士,你也早就看出来了?”惊蛰一脸崇拜的跑到良辰景身旁
“我们没瞎。”我和谢南辞,良辰景都十分无语惊蛰神奇的脑回路。
我看着书房里滿卷的书,每一页还都有骆知希认真的批注感悟
“这么多书这得看多少年啊。”
谢南辞翻阅着桌上的书,虽然看不懂,但样子还是要有的。
“反正是个妖,看多少年对他来说都一样。”
也是,一只妖的寿命几乎都是世人的几十几百倍,有可能世人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交替了,妖依旧还是初见时的模样。
我仔细的观察着整个书房,忽然将视线落在了谢南辞手上的书上。那是一本已经很残破的书,书角处已经被磨得起了很多褶皱,书名也被磨掉了,翻开只能看见书中密密麻麻的写着骆知希自己的见解。作为一个爱书,嗜书如命的人,是绝对不能允许自己的书残破不堪。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本书在骆知希眼里很珍贵,经常翻阅才能造成这些痕迹。
我将书拿在手里,感受着来自它的颤抖。指尖幻化出利刃腕间一滴鲜血滴在书上,瞬间整本书都染成了红色,之后书离开了我的手飘在半空中,周边散着妖艳的光。
惊蛰他们三人静静待在我的身旁,不让突然出现的人乘虚而入。
视线里的景物慢慢扭曲,幻境中的我回到了半年前的青竹县,这是一个人情气息很重的小镇。邻居之间有说有笑,恭敬有礼。那时的骆知希是县上第一个教书匠,也是青竹县第一个办书塾的人。
骆知希还没到青竹县之前,青竹县一直是都城阜城那些名门望族,纨绔子弟口中的下等人,因为县里没有书塾,所以青竹县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读过书,更不要说和阜城里的那些同龄人比了。那时青竹县里的人到阜城去找个谋生的活时,都是看阜城人的眼色,不是缺胳膊少腿的回来就是死于非命。
但自从骆知希在县里办了书塾,县里的人都愿意将孩子送到他的书塾念书,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不用再看被人的眼色,不用再受自己以前受过的苦。
骆知希在县里办书塾也不收任何的钱财,县里的人过意不去时不时就会叫自己的孩子给他带点家里好吃的米,菜之类的东西。
就这样,骆知希在这个青竹县一待就是几年。之后,青竹县上出去考科举的人一连拿了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的名次。状元是崔家的小儿子崔连生,榜眼是李家独苗,探花是县里陈大娘的小儿子,三个孩子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也是骆知希一直从小教到大的孩子。
那天,整个小县城都被喜色包裹,人们自发的来到街上站在两侧看这县城里第一次出现的三甲。有的爹娘还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旁,指着骑在大马上意气风发的人说道以后好好跟着骆先生读书,长大以后像你崔哥哥们一样,骑大马回来。
前三甲们骑着马一路到青竹山下,下了马背着自己的东西一路走到骆知希住的半山腰上,跪拜师恩。并将自己的科考路上遇到的好友有感而发的好文章集成册,送予恩师的礼物。
这本书就是刚才我从谢南辞手里拿过来的那本书。
之后在青竹县里,骆知希的名声传开了,连在阜城的达官贵人们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自降身价,亲自带着自己的孩子登门求学。
骆知希收学生也有自己的三个要求,一:到了自己的私塾,没有高低贵贱男女之分,众人皆平等。不教恃强凌弱者,不教用钱财解决任何事的学生。二:每日来私塾都要孩子自己拿着自己的东西来,谁都不能帮忙,也不能骑马坐轿。三:每三年年只收十个孩子。收弟子的时候那十个孩子最快并且独立的来到自己书塾里,就选那十个,不问出身。就这样,骆知希一个人教着手下的小孩一天一天的度过,这种生活让他很满足,也让自己在世间找到了归属感。
但变故就发生在半年前,小镇里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自称是阜城白鹭观观主的道士,彻底打碎了骆知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