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55400000093

第93章 战前互算多用计

书接上回

袁绍向刘备发出了联合的意向,刘备当然欣然接受。然而,其实袁绍并没有特别看的起刘备,毕竟刘备的实力太弱了。要说刘备对于袁绍有什么用处的话,那大概也就是能够稍微骚扰一下曹操和田辰的后方而已。

不过,既然双方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敌人,自然非常容易的一拍即合了。双方私下签订了一份,被后世称为‘衣带盟’的盟约。

但是,有一件事情,不光袁绍不知道,就连熟通三国历史的田辰也没有想到。

建安三年四月,刘备的首席谋士袁涣,亲自出使荆州,借助自己在士人阶层中的巨大影响力,首先与荆州望族蒯氏、蔡氏、黄氏等等达成共识,确立了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的目标。然后,在这些士族的帮助下,非常轻松的说服了身为汉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开始积极地调兵遣将,进行战前的准备。

这些反常的举动,都在第一时间传到了许都,传到了曹操那里。曹司空开始还很纳闷,很奇怪平日里看着挺老实的刘表,为何忽然开始了动作。当他得知了衣带血诏这个事情后,起初是根本不相信的。作为最起码的常识而言,一个身在许都的车骑将军(虽然没有兵权),怎么可能代表天子,向各地的诸侯发出衣带诏?更何况,还是所谓的天子血诏。而且,要想对曹操不利,也不可能弄得这么沸沸扬扬,世人皆知吧?

可是,随后收到的各处消息,又不得不让曹操重视起来。于是,曹操首先命人找来了董承,向其问询,以查清事实。

董承面对曹操,矢口否认此事。而且对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此行事,虽世间愚蠢透顶之人,亦不为也!’

曹操认真思索了一下,又找来手下群臣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大家都认为,此事乃莫须有也。

但是,曹操也不敢大意,随即调整了自己的计划。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四月初九,亲自率兵攻打盘踞宛城的张绣集团。以获得此地,作为防御刘表的前沿阵地。

由于没有了贾诩的帮助,张绣很快便向曹操投降。曹操算是兵不血刃的得到了宛城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担心袁绍的动作,曹操并没有‘收编’张绣的婶婶邹氏,也就没有出现曹昂惨死在宛城的悲剧。

纳降张绣后,曹操留宗族大将曹仁,以及心腹大将李典、乐进二将,率兵三万,屯扎宛城,以防刘表。曹操自己率领其余大军,迅速的返回许都,以安定后方。

然而,消息传到青州,田辰却大为紧张。曹操这步棋,明摆着是要在逼迫刘表,倒向袁绍一方。

果然,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六月初九,大将军袁绍,致书于青州牧齐侯田辰,以接受天子衣带诏为由,要求田辰同他一起,发兵勤王,攻击曹操,救天子于水火。并且告知田辰,除了他们之外,另外还有豫州牧刘备、荆州牧刘表两路大军,也已经得到了天子血诏,决定一起参与此次勤王行动。

田辰接到袁绍的书信,陷入了犹豫之中。若真按照袁绍的说法,那么曹操必败无疑,连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可要是与袁绍等人联合对付曹操,那么在迎奉天子之后,田辰能获得什么政治上的利益,就非常难以预知了。

田辰马上召集了手下重臣进行会议,讨论如何回应此事。

速来以老成持重闻名的张昭,这次却非常罕见的说道,“奉天子,勤王事,乃吾等大汉臣子的本分。主公既然已经接到衣带血诏,自然当首举义旗,驱逐曹贼。此番袁绍已然得到大义名分,号令天下群雄,诚不可与之争锋。故而,老夫以为,主公应该答应袁绍的要求,与其共同出兵,对付曹操。”

张昭话音刚落,陈群蹭的一下窜了起来,急不可待的道,“子布公此言差矣!想先生主掌青徐二州内政,焉能不知吾军现在并无余财可当大战?更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距离粮食收割,尚有一至两月时间。无粮无草,怎么打这一仗?”

郭嘉起身来到陈群旁边,轻轻拍了拍激动的陈群,然后道,“长文此言甚是。然而,君可知道,若主公不与袁绍等人联合,便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到那时,不管想不想打,也必须要打了。”

贾诩点了点头道,“奉孝说的对啊。与袁绍联合,吾军尚有片刻喘息之机,做做样子便是。但若拒绝袁绍,那么就麻烦了。”

田辰皱着眉头,问道,“文和公,奉孝,君等所掌握的消息,能否证明衣带血诏乃是天子亲笔?”

贾诩和郭嘉相视一眼,贾诩道,“主公,依老夫所知,此事并非天子所为,更不是董承所为。”

郭嘉也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目前吾所了解的情况同贾公一样。但此事太过蹊跷了,吾已命人继续打探消息,但至少也要过个十天半月才能传来。”

田辰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道,“先将许都送来的天子血诏,派人给袁绍送去,但不要表明吾等的意图。只要让他知道,青州也收到了衣带诏便是。”

张昭听罢,沉声道,“倘若袁绍定要让主公做出决定,又当如何?若拒绝,则必受袁绍与刘备两路夹击;若答应,则又会师出无名,徒留叛逆之实。这个~”

田辰叹了口气道,“吾现在也是没办法啊。”

厅中诸人尽皆沉吟不语,无话可说。

过了一会,贾诩老爷子忽然道,“主公何不与曹操私下会面,详细讨论一番。看看曹操准备如何应对此事?”

田辰猛然醒悟,一拍脑门道,“对啊。这次诸侯的目标乃是曹操,而并非是吾等啊!有理,有理!”田辰的思绪豁然开朗,即刻道,“吾这就书信一封,派人即刻送往许都,就说吾要与曹公面谈。具体地点和时间请曹公决定。但一定要尽快。”

说罢,田辰马上伏案疾书,迅速写完一封信,然后传来一名亲卫,着其再寻两人一起,立刻出发,不再耽搁。

亲卫进来后,即刻领命而去。

安排完这些,就听郭嘉道,“主公在与曹操会谈之前,还需准备兵马调动一事。否则,恐怕到时会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田辰闻言点了点头道,“奉孝所言极是,吾等必须未雨绸缪。”

随后,田辰命人取来地图,放于桌案上,招呼众人尽皆围拢过来,一起观看。

郭嘉指着地图道,“主公,刘备实力弱小,乃疥癣之疾,无须害怕。吾以为,徐州南部之兵,只需万人便可防御。故而,吾想请主公,调张辽所部北上,以抗袁绍。”

没想到,田辰却摇着头,斩钉截铁的道,“奉孝此言不对。以吾看来,袁绍才是疥癣之疾,而刘备乃是心腹大患也。”

众人都被田辰的话说的一愣,陈群不明所以的道,“主公这话,属下实在不明啊。刘备麾下不过万余人,且新兵居多。能征惯战之将,无外乎关羽张飞二人。如此弱小之实力,根本掀不起多少风浪,主公何以对其如此重视?”

田辰沉声道,“刘备有枭雄之姿,英雄之志,绝非池中之物。而且,倘若袁绍南下,其主攻方向应是曹操,吾军只需在北部稍作防御便可保无虞。更何况,吾还有一支奇兵,可随时威胁袁绍后方。若战事一旦发生,这支奇兵便为吾之杀手锏也。而刘备则不同。若吾军全力抵抗袁绍,则必定后方空虚。吾怕刘备会趁火打劫,多有动作。到那时,吾军反而会束手束脚,难以发挥。所以,张辽所部非但不能轻易调动,而且吾还要让孙礼所部从现在的彭城,调往下邳、广陵一线,彻底断绝刘备的念头。若有机会,便让元直率兵围歼刘备,彻底解决这个心腹之患。一旦让刘备做大,那么以后可就不好办了。”

田辰太了解刘备这个人了,整个就是一打不死的小强。稍微给点阳光,他就能灿烂。田辰可不敢小觑于他。

贾诩和郭嘉相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田辰所说的杀手锏指的是哪支部队。而只要这支部队动手,那么袁绍恐怕就很难过了。

没错,田辰所说的这支奇兵,就是身在三韩的徐盛所部。若发生战事,贾诩和郭嘉都会向田辰建议,让徐盛所部从三韩之地,乘船走海路偷袭冀州。

这支奇兵的存在,就是田辰最为依仗的杀手锏,足可扭转战局。

至于说被迫屈服于袁绍的公孙度会不会动手来袭击三韩之地,田辰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性。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公孙度快挂了;第二就是接任者基本可以肯定是和田辰私交甚好的公孙康。虽然说私交并不能左右政治,但历史上公孙康都能杀袁尚、袁熙二人,那么估计对于袁氏的观感就不会那么好。所以,基本可以刨除辽东势力会对田辰动手的可能。

既然田辰已经确定了方略,那么手下众人也就开始围绕这个开始制定计划了。其实,让张辽留守在广陵,并且调动孙礼所部前往增援的这个事情,田辰不光是为了对付刘备,还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搅局者。那就是江东孙策。历史上,在曹操干掉吕布,收回徐州之后,令陈登就任广陵太守。而孙策就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孙权所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此番大战后的不久后,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陈登一面派功曹陈矫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所以,田辰认为,既然衣带诏发了这么多,恐怕孙策那边也可能会拿到一份。这么一来,孙策出兵广陵就有了更恰当的理由,故而不得不防。

防御战,相对而言,对于粮草的需求不是那么高,毕竟是在自己的境内进行战斗,后勤保障等方面要便宜些。当然,只是相对于进攻一方来说的。所以,陈群的日子也就不会那么太难过。

而且,田辰与手下众人商议的结果就是,尽量拖一下大战发生的时间,最好能拖到明年。再不济也得拖到麦收之后的九、十月份。这样转圜的余地会更大,胜算也会更高。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看看田辰给袁绍寄去的衣带诏,能让袁绍多少有些下不了决心。因为,毕竟田辰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立场。而袁绍虽然非常不爽田辰,但也确实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么一犹豫,就给了田辰机会。

建安三年七月十八,曹操应田辰所请,在任城同田辰进行了一次密谈。这个事情是其他诸侯都不知道的。至于曹操和田辰方面,也仅仅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双方私底下达成了一个盟约,被后世称为‘三七盟’,意思是建安三年七月的会盟。而在后来,这个名称又被赋予了另外的一个含义,当然这是后话。

田辰和曹操约定,不管哪一方受到其余诸侯攻击,另外一方都要无条件的进行支援和帮助,以维护天子,匡扶汉室。如此一来,双方就形成了一个对抗所谓‘衣带盟’的集团,互相扶持。

两人讨论了一番后续发展的一些可能性。觉得最坏的情况,莫过于袁绍在北,威胁青兖;刘备、刘表、孙策在南,威胁徐豫。算来算去,俩人都觉得自己这边承受的压力要大。

曹操认为自己可能要面对袁绍和刘表的夹击,另外还加上了一个目前还上不了台面的刘备;田辰则认为会受到袁绍和孙策的夹击,也加上了一个刘备。反正不管怎么说,曹操和田辰肯定都是会受到两面夹攻的境地了。而要是不想如此受气的话,那么双方就得联合起来,尽快打败诸侯联盟中的老大——袁绍。这样一来,其余那些泛泛之辈便都不在话下了。

而且,双方也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联军作战,最怕的就是互相猜忌。田辰和曹操都想到了用离间计去分化这几方诸侯。但如何行事,却只能靠奉天子而令不臣的曹操。因为,田辰实在是有心无力。

曹操也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在同田辰分别后,回到许都,立马就开始实施了。

曹操的举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的扎心。他向天子上表,言刘备乃汉室宗亲,皇室贵胄,乃当今圣上之叔,又在讨伐袁术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所以请天子下诏,让刘备由原来的豫州牧,实领荆州牧。而九江、庐江二郡,本就是扬州的管辖范围,所以让刘备马上交予孙策管理。至于说刘表,则因为天子登基后,一直没有遣使来许都向陛下问安道贺,实在没有做到臣子的本分。但毕竟乃汉室宗亲,着即卸任荆州牧,回许都就任宗正卿。

不得不说,曹操这个招数阴险至极。轻轻松松就以朝廷的名义,对三大诸侯进行了一番挑拨。荆州那么肥的地方,你要说刘备不动心,那才是扯淡了呢。而孙策也是一直念念不忘江北之地,需要一个桥头堡作为逐鹿中原的跳板。而且,曹操的这些意见都是以天子诏令的形式下发,给了这些人名正言顺的理由。

非要说吃亏的话,就只能说倒霉的刘表了。这位一直老老实实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愿掺和争霸之事的一方诸侯,本来就与江东孙氏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现在若是按照天子诏令去许都当什么劳什子宗正卿,那么辛辛苦苦打下的一份基业就拱手让与他人了。刘表怎么可能答应?但他不答应,那就是抗旨不遵,有叛逆之嫌。更何况,刘备那边已经得到了荆州牧的名号,不管他能不能掌握荆州,都会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

田辰得到这个消息后,对曹操的安排竖起了大拇指。而且,贾诩和郭嘉两位大神,对此也都赞不绝口。这就是奉天子令不臣,或者挟天子令诸侯的牛X之处。简简单单的三份诏书,就把这三位搞的互相猜疑起来。

袁绍获知此消息后,召集手下开会讨论。手下谋士又一次分成了两派。一方以刚刚被解禁的田丰和一直反对出兵的沮授为首,继续坚持不能出兵的意见;一方以郭图和逢纪为首,吵吵着必须要尽快出兵。

袁绍被这些‘大贤’吵的头大如斗,不胜其烦,只好宣布过几天再议。

然而,以后的几次讨论,全都闹的不欢而散,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建安三年十一月,袁绍终于做出了决定,传檄天下,发布文告,以获得天子衣带血诏为由,号令各方诸侯,一起出兵攻打曹操。而且对于田辰一直‘摇摆不定’的暧昧态度,也做出了回应,明确告知田辰,要么一起打曹操,要么陪曹操一起挨打。

田辰自然非常强硬的拒绝了袁绍的要求,大义凛然的说,衣带诏难分真假,臣子安敢举刀兵。

于是,在建安三年十一月十九,袁绍终于出动大军二十万,陈兵于清河,磨刀霍霍。大战一触即发。

田辰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陪着大腹便便的糜贞在花园里散步。他只简单的扫了一眼,便把书信交还给了亲卫,淡淡的道,“将此交予贾公和郭军师,告诉他们,做好出征的准备吧。”

“诺!”

亲卫双手接过信,后退三步,转身而去。

糜贞用手抚着自己的大肚子,面有惊慌之色的道,“夫君,又要打仗吗?”

田辰也伸出手抚在糜贞的手上,轻松的道,“贞儿只要平安生下宝宝便好,其余的无需操心。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之后青州就太平了。”

糜贞听完田辰的话,心中慢慢安稳了下来,她双手按住田辰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坚定的道,“妾和宝宝,一起等夫君凯旋而回。”

田辰微微一笑,左手抚着糜贞的肚子,右手揽着糜贞的腰,抬头望向万里无云的碧空,心中暗道,“袁本初,对不住了~”

此正是:合纵连横各逞强,既要同盟莫相防。未战先算定机谋,双雄协力敌群狼。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从下一回开始,就是比历史提前的官渡之战了。希望众位看官多多捧场。)

同类推荐
  • 大唐节度使

    大唐节度使

    本书采用第三人称的手法结合正史讲述了一个出将入相、彪炳千秋的大唐节度使郭子仪的一生精彩传奇,从他的神秘出生到武举入仕、平定安史之乱、屡遭宦官诬陷、再到收复两都、以及抵御吐蕃,直到最后的晚年病死。历经千险而不难,屡遭谗言却不倒,在古代十大名将中,不是冤死就是弃用,但是郭子仪却是少有的完美之人。一代名将何以能做到功高震主而却全身而退?他的一生共度过了85个春秋,如何不令人惊讶?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说明他的智慧是超高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自古从来都是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正衣冠,如今身处物欲横流、烦躁不安的现世,又岂能不多多学习郭子仪做人的智慧?
  • 阳天帝国

    阳天帝国

    巨月的卫星中一颗蓝绿相间的星球上一个少年苏醒了
  • 九曲遗恨

    九曲遗恨

    五代枭雄朱全忠覆灭大唐王朝,攫取历代帝王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和氏璧),末代皇帝李柷和他的“九王”兄弟,连同李唐家最后的妇孺老幼,九曲池畔几至被斩尽杀绝。曾被皇族卖身为奴、出家道观的吉王侧妃挺身而出,从此开始了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孤女复仇,三代夺宝。本篇为《皇家夺宝记》三部曲《九曲遗恨》、《宣武楼迷案》、《传国玉玺的最后线索》之第一部。
  • 备哥稳

    备哥稳

    哦,本人来让你看看不一样的三国演义当然不是瞎写。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该书为《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外番同人小说,已经经过该书作者〔非玩家角色〕的同意,接下来就由鱼汤来写楠姐在清末的故事……传说从古至今无数盗墓贼看到此墓纷纷摇头,老一辈皆说不可,但当新时代的盗墓贼进入这里时,却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热门推荐
  • 随便吧不在乎

    随便吧不在乎

    哈哈,瞎写的。。嗯。不知道说啥。。。。。。
  • 穿成偏执小说女主

    穿成偏执小说女主

    姜妍因为吐槽女主,穿成偏执小说女主,从此踏上宠夫之路,一去不还……顺便捡大佬,吊打白莲花
  •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超越生死,胜过友情、爱情、亲情;他们是割舍不断的感情,在雨村时,意外的一次盗墓,将他们又拉入了这个秘密;究竟他们能否揭露一切?世界的终极。——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 豪门帝少的小公主

    豪门帝少的小公主

    【高甜+双人格+微玄幻】回国当晚,苏家小公主被自家倒霉哥哥‘送’给了全帝国女生的白马王子,五大家族之首的帝家大少爷,从此以后,被宠上了天。白天,她是苏家捧在手心里的大小姐,帝都的第一名媛“软公主”。夜晚,她是令人闻风丧胆,暗刹组织的大BOSS“Queen”。她是医学界的大佬,具有令人起死回生的“QR”。如此优秀的她,意外绑定死神系统,开启“柯南体质”,连连碰到命案。……直到遇见他。“软软,我来教你。”“软软,我来帮你。”“软软,嫁给我吧。”男人单膝跪地,送给她最珍贵的戒指,给了她最盛大的婚礼。七七书群:959/743/530
  • 炼爱星宇

    炼爱星宇

    一粒跨越辰宇而来的灵埃,终其千万年才化为灵魄投胎为人...一个被巫族封印的人,红尘缱绻和肩上责任该如何抉择...一段烛龙噬骨缠绵的爱恋,是否只会无疾而终...一个自小江湖漂泊的公主,能否在灭世时保住这万千子民...世上所有情爱,如不加炼造,又怎知它的纯度如何...纵使你离我多远,我总要找到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柳絮飘血

    柳絮飘血

    一场无妄,一场空梦。碧血渲染青天,燎原之势丹心。
  • 山汩

    山汩

    一杆钢枪神出鬼没搅闹的日本人草木皆兵;一腔热血汹涌澎湃渲染着中国人不屈不挠;一缕忠魂淋漓尽致谱写着好儿男风流倜傥……本文将通过一个乡下青年的经历,带你去重读当年大东北十四年的抗战历史。黑水白山的血泪史将立体重现。(内容纯属虚构。)
  • 风中喜事

    风中喜事

    她的红鸾星得了癫病,桃花开在了疯季,一脚不慎踩进月老的红线团拔都拔不出来。人生处处有惊有险,幸得师父为她遮风挡雨关爱有加……诶,诶诶?师父我正夸你呢,别动手动脚的……【完结文:仁师请接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