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900000028

第28章 草民,刁民,人民和公民 --刑讯逼供的两个传统今日谈

从报上看,公安机关刑讯逼供的问题似乎很严重,其实,这个问题对中国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现在报道得多了,并不意味着过去就比现在好,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这个问题讲得多,倒是一种进步,说明人们多少有了点权利意识,也可以说,人们对执法部门滥用权力的现象有了某种警惕,而有关部门也多少有了点容人说话的雅量。

当然,警惕也好,雅量也罢,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却还任重道远;因为这决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事情,更决非加强学习提高警察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所能奏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使刑讯逼供不再成为公安机关的严重问题,而只是个别的特例,需要公民文化的建设,需要一种良性的法律文化背景的形成,需要司法制度的改革,其实,更重要的,也许是在政治上的着力。

尽管传媒上对刑讯逼供口诛笔伐,当事人的悲惨遭际也令人触目惊心,但跟警察们私下聊起来(包括一些尽职尽责的好警察),几乎都认为刑讯或者类似刑讯之举,毕竟是侦破案件的有效手段。就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不搞到自家头上,显然对刑讯逼供也不那么反感,看见电影电视中的警察痛揍那些并没有定罪的“罪犯”,又有谁不感到解气呢?无罪推定说说容易,但实践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了,只要是怀疑到谁头上,总是禁不住想要尽快地问出个究竟来。对方要是坚持行使“沉默权”,那么就难免要吃苦头,尤其是上面要求限期破案,而这边又久无进展的时候,这种事情就更容易发生。

刑讯逼供,在某种程度上,在于警察包括与案件相关的人们对于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过分重视。当然,我们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历史的原因,因为在传统社会,官府审案没有口供是不能定案的,因而允许审案者(主要是地方长官)有条件地刑讯,结果是青天大老爷打板子上夹棍成了家常便饭,以至于在后来的岁月中,相信口供成为人们的一种顽固的习惯,而为获取口供动粗,也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人们不应忘记,动刑逼口供不过是传统法律世界的技术成分,在这种技术层面的背后,是以刑求治的政治框架。在这种框架里,整体国家社会体系结成一个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金字塔,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礼制结构”,失礼、逾礼、越礼都意味着对秩序的挑战和破坏,必须以刑加以惩罚,使被破坏和扰乱的秩序归于正常。在这里,官尤其是审案之官,象征着秩序的维护者;而民,则是随时有破坏秩序之虞的草民、刁民,动刑不仅意味着惩罚,还意味着威慑,所以刑讯要在公堂之上,不仅在公堂上打板子,而且还有所谓的号枷示众,站笼示众,要的就是随时随地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所以刑讯逼供不仅是催问口供破案的需要,还是传统社会“治民”之必需,尤其是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

然而,有人会问,现在很多的刑讯逼供并不发生在“大堂’之上,这将怎样解释?的确,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已经绝少有开庭审判的时候对犯罪嫌疑人动家伙的事情,就是私底下动了大刑,开庭之时也得掩饰一下,尽量遮蔽,不让人知道,尤其不能让媒体知道。事实上,动家伙以示惩罚和威慑,主要是基层公安和联防队的事儿,尽可能吓唬和震慑那些敢于不交某些谁也弄不清是否合法的“提留’的老百姓、“擅自’上访的“刁民’以及因为不知什么事情老惹麻烦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根本不存在问口供的需要,被派出所和联防队因什么缘故抓进去关了起来的人(主要是农民和城里的民工),会莫名其妙地自己“摔死”“碰死”或者随便一个什么理由地死掉(不死的当然更多些,但身上总要留点伤作为纪念)。不信问问那些“出了事”被曝光的派出所的警察和联防对员们,他们几乎个个相信,不来点真格的,就镇不住老百姓。至于那些正式的“刑侦机关”,它们当然不屑于操练那些吓唬老百姓的雕虫小技,它们追求的是破案率,是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或者是完成那些上级制定的定量指标,保住甚至增加每个成员的奖金。自然,至少在目前,刑讯逼供在这样一些“专业”的场所,依然是大发市利的,也就是说,尽管有着种种约束,而且拥有先进的侦破技术和手段,这些部门对于刑讯依然有着压抑不住的喜好。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我们国家的另一种传统,这种传统虽然时间不长,但影响却并不比前一种传统小多少,这就是我们的“肃反’传统。肃反传统的源头在外国,主要来自于苏俄的“契卡”和斯大林时代的内务部,50年代看苏联电影,那些穿黑皮夹克的,大多属于个中人。这种传统,在我们的革命年代,无论是瑞金时期还是延安时期,都是非常盛行的。跟苏俄一样,肃反由专门的机关执行,瑞金时期是保卫部(局),延安时期是社会部。不过,肃反的目的,说起来却是非常得正大的,全都是为了肃清革命队伍里的“坏人”,让革命队伍更加纯洁,以保证革命事业健康地进行。据说,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肃反,那么革命队伍就有可能被革命的敌人从内部瓦解,最终导致革命的失败。

概括起来,肃反有三大原则,一是放大疑点原则。任何一点轻微的似乎是不正常的举止,都会被立刻放大为最严重敌情。二是“合理”的逻辑推断原则。只要抓住所谓的疑点,马上进行逻辑推断,一般都是推到AB团、社会民主党、反革命、间谍、特务而后已。比如,碰上有钱阶层出身的人参加革命的,那么人家就问了,生活不下去才会革命,而你生活那么好参加革命,一定是有别的企图,于是乎你就成了打入革命队里的间谍。三是刑讯考验原则。肃反的手段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刑讯,采用各种人类所能想得出来的招法,使肃反对象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难以忍受的“考验”。据说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不管以什么样的手段拷打你,如果你没有问题,你就能忍受痛苦,为什么非要招供,甚至咬出别人呢?虽然你的皮肉受点苦,但你经受了考验,而革命队伍的纯洁也得以保全;如果你经受不住,那么说明你自身还是有问题,活该如此;退一万步说,即使你因此而丢了性命,那么也是为了革命作出了牺牲,既然你立志为了革命可以牺牲一切,所以也算是你为革命作出了贡献。据经过延安审干运动的一位老人说,当时的一位老革命就是对他们这些被整的人说了类似的话,效果奇佳,被无辜整了很久的她,马上就想通了。

瑞金时期打AB团,打社会民主党,前者据敌方档案根本没那么回事;后者更是痴人说梦,中国压根就没这个党,更伺谈革命还是反革命。延安时期审干运动,抓了成千的间谍、特务、红旗党,结果只剩下王实味等人据说是货真价实的坏人,然而最后查明,王实味连托派都不是(就算是托派,也是思想问题),间谍更是谈不上,更奇妙的是,跟瑞金时期一样,如此大规模的肃清国民党特务间谍,国民党特务机关居然对此毫无反应,也就是说,它们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虽然,我们的肃反已经被建国前的历史证明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在此后的革命和建设中,肃反只是被纠正了“偏向”,而没有做根本的改造。

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时,公开奉行的原则居然是“双绝”,即“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决不冤枉一个好人”(这里,决既是坚决,又有绝对的意思)。显然,在实际的刑侦实践中,是根本做不到这“双绝’的,充其量只能是两个“尽量”,尽量不放过一个坏人,尽量不冤枉一个好人。而现代国家的法律制度,一般都是实行“无罪推定”,宁可放过坏人,也尽量不冤枉好人(无罪的人)。事实上,如果非要实行“双绝”原则的话,实际上就只能是偏向第一组“决不放过一个坏人”,我们刑法体系长期实行的“疑罪从有”的惯性共识,对于有疑点的嫌疑人,向有罪判决倾斜,生怕放过了坏人,宁可冒着冤枉好人的可能,也要给证据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嫌疑人定罪。所以,所谓的“双绝”原则,实际上是肃反原则的再现,为了革命队伍的纯洁,宁可冤枉好人,决不放过坏人。某些人具体操作起来,就只能是刑讯逼供,以嫌疑人的口供,来弥补证据的不足,最终证实自己的怀疑方向的正确性。

近年以来,陆续冒出来几个被判死缓的杀人嫌疑犯,已经服刑多年,最终由于真凶的出现而被释放的事件。据媒体的透露,这几桩错案,实际上被冤枉的人都是只有一点点所谓不利的证据,就被警方据此招招见肉地穷追猛打,最后屈打成招。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有利于嫌疑人的证据却有意地被忽视了。以不久前“平反”的营口大石桥市李文伟案为例,十五年前李文伟的妻子突然在家中被杀,警方居然只因李家的门窗没有被破坏的迹象,而怀疑到李文伟,然后又因李的身上有一滴实际判断不清的“喷溅型”血滴(这是由于李发现妻子被害后,马上过去抱起妻子染上的),就坐实了他的罪,最终屈打成招。而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现场有很明显的另外一个人的脚印,凶器上也有另一个人的指纹,而这些本可以指向正确的破案方向的证据,统统都被主导案件的警务人员置之不理,而提出疑问的警察,反而遭到打击。如果不是对此案存有疑问的警察,“违反制度”地私藏凶器上的指纹证据,这个案件的平反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据采访过此案的记者告诉我,当真凶承认这桩罪案,将犯罪经过交代得十分清楚,完全符合现场的情况以后,警方依然怀疑罪犯是因为受了李家的贿赂而揽罪在身。

跟肃反一样,某些决不冤枉一个好人,决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刑事侦查,实际上是尽可能地冤枉了一些好人,而放过了一些坏人。之所以这样,最根本原因是,在肃反的推行者眼里,这个世界能存在一个理想的革命队伍,所以在这个队伍里,反革命和反革命的嫌疑都要被清除;在我们部分的政法工作的视野内,我们的社会也能存在一个理想的人民队伍,所有的罪犯和犯罪嫌疑人,都要被清除出入民队伍。世界上最纯洁的理想框架,往往与最残忍和污浊的手段共生相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刑讯逼供得以长盛不衰的政治文化传统,只是,存在着两个传统。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但在我们的某些执法人员的眼睛里,他们面对的不是草民或者老是给他们找麻烦的刁民,就是时刻要被清洗的人民,但就是没有公民。

好在,时代毕竟在前进,我们刑法中的疑罪从无原则已经确立,我们的媒体也能公开报道我们过去的失误了,但愿,我们的世界能越变越好,尽早走出传统的阴影,完成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型。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都市新职业

    都市新职业

    本书是都市新职业的集中展现,是读者了解都市新生活的极佳窗口,也是年轻人求职创业的极好借鉴。本书涉及77种职业,这里面有专门为人测试婚姻的时髦女郎、有推销化妆品的美丽小姐、有时尚漂亮的新婚秘书、有令人遐想的试床模特……在这里你能发现新职业是那样丰富多彩、稀奇古怪而又妙趣横生.也能看到新职业给人带来的困惑和无奈……
  • 谈文学

    谈文学

    本书收录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抗战最后几年发表于不同刊物上的文章近二十篇,主要是他“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不同于坊问的一般读物,既可视为文学入门读物,又可作为理论著作。正如他书中所言,初学文学关键在于“多玩索名家作品”和“自己多练习写作”,“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 叙事:中国版第二辑

    叙事:中国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叙事、病残与身份”、“短篇小说的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初探”、“关于建构诗歌叙事学的设想”、“广义叙述学:一个建议”等文章。
  •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

    这部散文诗集,或寄语爱女,或忆及童年往事,或状写山村小学生活情景,或寄情山水、观赏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又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牌神作开发者

    王牌神作开发者

    他…范小震无意之中穿越到了科技水平发达的云世界,被赶出了房屋,竟然落魄到了如此地步!可范小震心中一直不肯放弃自己的实力!来用一款又一款的正宗的神作游戏来颠覆整个行业游戏圈的故事。接着再宣告进军漫画,动漫,电影行业!书友群:787036954(欢迎加入)密码:0408
  • 追逐新月的人

    追逐新月的人

    直木奖作家森绘都蓄力五年的话题之作!荣获中央公论文艺奖、书店大奖第2名、“国王的早午餐”图书大奖。本书由NHK改编为电视剧,日本著名演员高桥一生、永作博美领衔主演,好评如潮!作者森绘都耗时多年采访、阅读、整理大量文献资料撰写本书。自从踏上这条荆棘之路,她每天的生活就像在经历一场风暴。每一个追逐梦想的人,都敢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几十年来,千明每天都在奋力追逐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自从踏上这条荆棘之路,她每天的生活就像在经历一场风暴。丈夫和自己彻底断了联系,女儿离家出走,信赖的部下突然跳槽……家族内部的阻碍不断,来自外界的质疑、批判乃至陷害也从未停息。从昭和到平成,近五十年,历经三代人,千明在一次次失意后愈来愈坚定地前行,一度成为人们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直到她的梦想改变了整个日本。
  • 烊光少年念凯歌

    烊光少年念凯歌

    人间的错过,不过于此我们擦肩走过小巷却互不认识,我们无意互相帮助却不知所诉,我们都曾爱过对方,只是其中一人走后才方为所悟......
  • 王道守护

    王道守护

    我不是大恶之人,也不是大善之人。我只想得到我该得到的,守护我想守护的。我不想交太多朋友,不想有太多牵挂。但如果是我心中之人我便会倾力守护。犯我心中之人者,即使是神,也必诛之。断肠人心若罔尘叹空城欲归无门怨无能残剑无棱拭泪痕勿再心疼为伊人献祭吾魂碎星辰斩魔杀神守护,即吾之王道!
  • 沙雕女孩恋爱季

    沙雕女孩恋爱季

    讲述一个沙雕女孩的恋爱过程(是早恋哦)明明知道谈恋爱不对了,但只是一个经过。????
  • 承担世界

    承担世界

    ‘奇怪的戒指’听说它是魔王带过的,为什么会在我手上?神魔两界,持续了上千年的斗争终于再几百年前终止,不过,沉睡的魔王即将带着罪恶降临人间,二十世纪的文明,将被打破。曾经有一位蓝色头发个蓝色眼珠的少女问我,“你为什么妖拯救这个世界。”“因为我想,用我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东西。”
  • 结界之主

    结界之主

    简单的说,这是一本关于一位穿越者与六个强大伙伴的故事;关于一份滴水之恩与涌泉相报的承诺;关于一个小人物不断逆袭的成长道路..............读者1群:414224234
  • 第一人主

    第一人主

    从死亡的余烬中走来,勘破层层迷雾,刀斩乾坤,成就宇内第一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