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900000026

第26章 乡村治理与摆平和摆平术

摆在我案头有一本刚刚买来不久的书,名叫《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著者应星。虽然刚到手没几天,可是我已经看过一遍了,这在我这几年的学术著作阅读史上还是仅见的。这本书讲了几个相关的农民上访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通过农民上访这条线,当代中国基层政治的图卷是怎样展开的,一个个普通农民和农民中的精英,基层政权、县、地以及省和中央政府,以及位处农村的国营企业大河电站之间构成了一场复杂而纠葛的权力博弈,透过这幅画卷,我们看到了一个当代鲜活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解剖开的麻雀。看过以后,感触良多,有与作者相近的,也有与之稍有不同的,拉杂地写几个字在下面,以飨读者。

上访,如果不是中国独有的,那也一定是这个国度最有色彩的政治现象。虽然大多数的上访事件都与法律有关系,但它与司法程序中的上诉却风马牛不相及,倒是与中国传统时代(有皇帝的时代)的上控有些类似。所谓上控就是老百姓有了冤屈,或者是感觉有了冤屈,不满于县太爷的裁决,层层上告,直至“告御状”把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去。上控的思想前提很简单:上面的皇帝是好的,就是下面的贪宫污吏可恶。自然,作为以皇权为中心的传统政治体系,也是有意想要维持这种农民的政治幻觉的,只是维持这种幻觉的代价固然有转嫁统治风险的好处,但由此产生的行政上的麻烦却是难以应付的(告御状的人挤破都门)。所以,多数皇朝一方面在理论上维持这种皇帝为民做主的政治幻觉,另一方面又在技术上将告御状限制在最小的可能性的范围。与此同时,在农民中却一直流传着某些“英明皇帝”或者皇帝派出的钦差微服私访为民做主的故事。虽然未必农民全都相信这些故事是真的,但是只要他们还不想造反(甚至造反了也有可能像梁山好汉那样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打算突破和平生活的底线,他们就宁愿相信皇帝的圣明,坏事都是贪官污吏蒙蔽了皇帝干出来的这种神话。当然,和平生活的底线与“天皇圣明”的政治幻觉都是有可能被瓦解的,不然怎么会有一次次的农民起义,一次次的改朝换代,只不过,对于一家一姓皇帝的幻觉消失了,往往又转移到另一家一姓上去了而已。

我们看到,在应星的书里,大河移民也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地区有好人,县里多坏人,区乡是敌人。这种由近及远亲和度成反比的排列,构成了大河库区农民上访的意识前提。诚然,维持“上面的光辉’可以说是“上面”和农民的某种共谋,没有任何一个最高统治者乐意将最后的政治风险落到自家头上,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采取极端手段。不过在我看来,像书中所云,官方将上访视为上面的某种权力运作技术来使用,至少就国家总体而言,是值得商榷的;也就是说,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并不是靠鼓励上访来维持“上面的光辉”。没错,国家鼓励“检举揭发’,鼓励逐级和越级“反映情况”,甚至专门设立了庞大的信访机构和网络,用以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但政府其实要的只是“信访”而不是“上访”,尤其不希望“越级上访”,就是说,他们不鼓励老百姓兴师动众地亲自“访问”我们比较上面的领导。我们的信访制度,就国家制度安排而言,首要的意义是信息控制,以防止下级政府的行为超越底线,从而引起整个体制的动荡。在公共传媒监督基本缺席的情境下,这种安排无疑是必要的。虽然不能说信访和连带出来的上访整个过程中没有一点权力技术的成分,但恐怕这种权力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来自于上访相关者间的权力斗争。

在中国改革之前,由于严密的社会控制,农民的上访在平时近乎不可能,但在运动中(除了“文革”)却又骤然变成了大规模受到鼓励的行为,只是,这时的上访变成了上面的工作队下来,抛开各级党政机构,直接由上下访,然后是受到鼓励的农民再纷纷把“情况”(主要是对基层干部的不满)反映给他们,这如果算是上访的话,应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访。进入后“文革”时代之初,由于借助超大量的平反冤假错案以安定民心,以及为新一代领导人确立合法性基础的需要,大规模的上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容忍,很快就超出了行政系统所能承受的限度,好在农村的改革顺利推行,吸引了农民的注意力,上访潮消退。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停滞,吏治问题却逐渐突出起来,而运动方式却已经被中央明令宣布退出政治舞台,持续的上访结果就成了农民寻求解决自身问题(生计、冤屈)和发泄不满的主要方式。撤社改乡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最感困惑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了以往全能式农村管理体制,同时又接不上法制化的轨道(或者并没有接轨的积极性),农村的治理处于过渡性的紊乱状态。

当然,乱归乱,农村的治理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放松的,新时期强化管理的结果,就是行政以及司法、工商、税务、电力等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的机构对于农村治理却难有更有效的办法,只能用行政与警察职能两个杠杆乱撬,造成在农民印象中,政府干部到农村做的事只有三件:要钱、要粮、要命,而且往往要伴随着武力(警察或联防队)。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未必若是之甚,像应星书中所述的庞大而艰难的三峡移民工程,毕竟还是要靠基层干部来承担的。但是,乡村的治理乏术和农民与基层政权(包括县级)的严重对立甚至冲突的态势,却是任何关注农村现状的人都不能不正视的。这也正是农民要不断地上访,尽管基层政权穷于堵截和应付,却依然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一般说来,凡是基层政权动作大(或者因上面的压力如库区移民,或者出于自家的形象工程等等)的时候,它们与农民的冲突就大,而上访就出现高潮,而相应的治理手术就更麻烦。

其实,现阶段乡村治理的手术虽然麻烦,但化约到底就是两条,如应星书中所述的“挤脓包”和“开口子”。所谓挤脓包就是整治“一小撮领头闹事的坏人”或者长年不安分的“刺头’,整治的方式很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常规到非常规,从行政到司法手段都有,甚至还可能“罪及妻孥”,总之是杀一儆百,让天下太平了了事。所谓开口子,就是政府方面做一点让步,给不满的群众一点政策和物质方面的好处,以安抚人心,从而釜底抽薪,彻底孤立“一小撮”,挤脓包时好下手。治理资源越多,“挤脓包”和“开口子”技术运用的余地就越大,治理的弹性自然也就越大,否则“挤”和“开”都难。无论“挤”还是“开”,所要对付的都是“农民闹事”,其中上访是需要重点对付的目标之一,不少地方政府都是将控制或者消灭上访视为下级政府的治理指标的,也就是说,某级官员的重要“政绩”就是能否将上访扼杀掉。到了这时,乡村治理就变成了摆平,只要能把事情摆平(不是暂时摆平而留下后患),上下就皆大欢喜。

如果是在城里的话,摆平术的两手,应该是软的一手用得多些,然而乡村却恰恰相反,地方财政日益严重的困难,以及干部根深蒂固对农民的轻视,使得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肯轻易开口子(农民的事儿没人当回事,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现实,似乎也不能单怪基层),而更倾向于动用强硬手段。动硬的,前提是被动的那方须有该着的理由,于是,在乡村治理这个语境里,农民往往会变成“刁民”。我们看到,在大河库区,所谓“刁民掀小车”的事件是怎样从老百姓一句无关痛痒的愤激之言,变成了言之凿凿的“事实’,最后竟然成为在省、地、县各级政府官员中流传甚广的一种经典故事,一种严肃整治的借口。在这里,农民就这样被妖魔化了,妖魔化的农民,顺理成章地成为应该被整治的对象,而且决不能手软。各地诸如此类的“刁民故事”,实际上是“官方舆论”的一部分,造好了这种舆论,治理或者摆平才好下手。

现在的农村,上访包括集体上访虽然只能算是“群众闹事”的初级阶段,但由于这种行为有将下面的种种“猫腻”透露出去的危险,所以受到地方政府非常的重视和敌视。我们知道,地方上“猫腻”实际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纯粹的腐败与违法行为,另一种则属于不得不为之的不规矩之举,如对农民某些不合理的收费,计划生育的执行等等,如果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那我们基层政府可能既完不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又没法自我生存下去。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允许上访的存在尤其是泛滥,在某些情形下,上访访到上级机关还好说,访到媒体,万一给捅出来,那么不仅当事的基层政府难堪,连它的上级也跟着丢脸。

虽然上访受到政府的严厉压制,但农民上访的势头却屡禁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访已经成为农民的一种抗议形式,与其他比较激烈的“群众闹事”是一样的。面对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不公正现象的日益增多,农民实际上是不可能一声不响的,但是作为“一盘散沙’的农民,采用其他形式集体反抗,显然不容易(不是所有地区),寻找领头者困难,担心违法的心理压力也大,上访虽然也会遭到“修理’和报复,但毕竟要轻得多,正因为如此,上访才成了农民最佳、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恰是由于农民不断地上访(包括那些像书中所说的把上访当成仪式的“上访专业户”的行为),因而引起的外界的注意,才或多或少地遏制了一点某些地区政治状态的日益恶化。

尽管如此,对比起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民)所受的不公正来,上访所达到的效果不能不说还是相当可怜的,那些能够对政府构成较大压力的集体上访,结果好的并不多,农民之所以“不屈不挠”地坚持上访,仅仅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持续上访的经济压力,上访精英与一般农民之间的利益裂痕,连续上访无果之后群情激愤导致的过火行为等等,几乎每一项因素都足以造成行动的失败。最根本的还在于,作为上级政府并不真的情愿处理基层政府的干部,尤其不乐意因农民的上访,按农民的意愿处理这些干部。应星书中提到,尽管上访精英出于担心报复,一再坚持清查社(乡)干部的贪污问题(从而除掉他们),但是上级工作队一次次进出,却始终不肯在这个问题上松口。不轻易为农民的意愿而牺牲基层干部,可以说是地方上级党政机关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既不是官官相护,也不是保护干部,而是因为对行政体系而言,是基层政权而不是群众构成了它们的权力基础,谁为我出力就保护谁,这是一种常识。书中认为,上级政府往往要在下级政府与上访的农民之间维持仲裁人的角色,在我看来,那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即使做仲裁的话,也是偏袒一方的仲裁,不到万不得已,几乎没有上级乐意抛出他们的下级。这个基本原则,是由政府的地位与角色决定的。

说实话,应星书中所讲的大河移民“上5组”集体上访之所以结果还不错,只能算是一个特例。首先,那里因电站冲刷所致的土地问题足够严重,已经长期威胁到了农民起码的生存,农民足够“苦大仇深”,“斗争”情绪较为高涨而持久。其次,那里有一小群文化与政治素质相当高的“上访精英”,其中的“许老师”作为老三届的高中生,在“文革”中经受过政治洗礼,而且又有多年的工作经历,这样的人,即使放在城市,也应该是佼佼者,所以足以在经验、智慧上和地方官员相抗衡,居然能够娴熟采用分化利用、请君入瓮,这些政府官员惯用的权力技术,来对付地、县、乡三级政府,而且在不得已采取到电站吃饭方式以示威的时候,也能让农民保持克制,最后全身而退(农民更多实际上是像白杨16组那样,盲目冲动,越轨逾矩,非理性地打砸,难以自控),基本上让政府多次“挤脓包”的企图落了空,还为农民争得了一定的利益补偿。最后,大河移民“上5组”农民集体上访之所以结果不错,还因为有一些特殊的条件。一是当地有一个水电站,这个电站恰恰是地区重要的财源,因而任何针对电站的威胁行动,都可能引起地区政府的关注。一般地说来,城里的下岗工人的“闹事”要比他们的农民兄弟更容易引起重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城里人可以到市政府、广场等影响大的地方去静坐示威,而农民则难,大河移民附近的电站,实际上约等于城里人的市政府和广场,因此他们的行动比其他地方的农民较易受到注意。二是这些农民手里控制了一个作为初步斗争成果的电石厂。大河移民上访之所以受到上面的频频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坚持的时间特别长。如果不靠变卖这个电石厂的资产支持上访,仅仅靠那些贫困的灾民凑钱,肯定难以为继。事实上,大河移民的上访者,不仅有足够的经费,而且还像“公家人”出差一样,享有补贴。这两个条件,一个电站是地区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电石厂恰恰是政府根本不在乎的(所以轻而易举地赏给了农民)。用人家不在乎的资产支持上访,到人家在乎的地方去示威,结果不错当然可以理解。

在本文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忽然对我们这些学者口口声声的“乡村治理”产生了莫名的反感,不管我们出于什么美好的动机,这种居高临下的“治理”语境,都可能令我们难以跟“摆平”与“摆平术”真正划清界限。

同类推荐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我和幸福有个误会

    我和幸福有个误会

    失恋或者遭遇恶男怎么办?80后爱情观情感大师、天涯社区人气十大美女之一杨冰阳为恋爱和婚姻中的女性倾力打造的寻爱宝典——《我和幸福有个误会》。
  • 飞翔的蒲公英

    飞翔的蒲公英

    本系列丛书共三册,分别为:《飞翔的蒲公英》《青春的序曲》《遇见墨香》,是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深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习作精选,题材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内容广泛,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观察、赞美,还有对生活小事的反思,对亲情的歌颂,对故乡的思念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细腻、真挚。
  •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时给人以极大的享受和美感。作者笔下的世界天真未凿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散文集。书内选取了他的一些短小精致的散文作品,以故乡为线索串联起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他的故乡,他的幼时,时光渐行渐远,那时的万物愈灵愈美。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巨擘,一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学生汪曾祺也以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当代作家中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自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关注沈从文及其作品,1939年他选择考入西南联大,与沈从文在联大任教有很重要的关系。沈在创作、生活上对汪处处关照,两人的师生情谊维持了近半个世纪。汪曾祺的散文总有一种温和,不矫情不做作,质朴浅淡,却含蕴悠长,耐人寻味。老师沈从文曾评价学生汪曾祺:“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热门推荐
  • 打造最强玄幻世界

    打造最强玄幻世界

    我们开创文明,我们传承文明,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我们曾经都拥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后来灾祸降临了。失去光芒的星星在黑暗中静默,一个声音在阴影中低语,但很少人能听得到。在毁灭中重生,死亡的人重新抬起头。为了我的家园!为了我的信仰!等你们再次降临的时候,我会让你们明白,什么叫做绝望!
  • 摧魂铃铛

    摧魂铃铛

    23岁的殷烁和别人合租单元房,夜里却发现舍友张默面色阴森诡异的说“你听见铃铛声了吗?”早上有人发现,张默的尸体挂在小区旁边空地上的歪脖子树上,脸上的表情狰狞,手上紧握着一个青铜铃铛……
  • 重生之新的抉择

    重生之新的抉择

    是否有许多人,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烂……亦或是总是回顾过往,认为是在过去某个岔路口的选择造就如今浑浑噩噩、不知所为的生活!如果你可以回到过去,将要怎样抉择?是依然重蹈覆辙,还是开拓新的人生?或是打破旧我,重获新生……分岔路口已然出现,你向哪个方向???
  • 四人组

    四人组

    异能无所不能?真理?答案?现实?无缘?一切?
  • 摄政王总想拐哀家私奔

    摄政王总想拐哀家私奔

    容熙刚一穿越就捡了个金饭碗,进宫做太后。钱多、事少、福利高,独居守寡不用伺候丈夫,还白捡一个儿子终生可靠。天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吗?容熙简直欣喜若狂,二话不说收拾包袱就嫁进了宫。小丫鬟在后面哭着狂喊:“小姐,难道你忘了当年大明湖畔的摄政王了吗?那是你的未婚夫啊!”容熙:“……”穿越第一天,我就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渣女。我的前·未婚夫很不好惹,颜值一流,武力比颜值更一流,动不动就想灭掉我。我本来以为我最大的困境是怎么在他手上活下来,但后来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呵呵。尊贵俊美的摄政王大步而来,每日一问:“太后,请问今天您愿意与本王私奔吗?”
  • 天行霸唱

    天行霸唱

    一曲凡人歌两行情人泪三杯吐然诺四海任纵横一个平实的故事说一个满身乡土气息的孤儿如何步步懵懂而行又如何从高处跌倒最后绝境逢生霸唱天下的故事
  • 总裁他又吃醋了

    总裁他又吃醋了

    谢清澜第一次见她觉得似曾相识,破天荒的睡了一个好觉,只想将她据为己有,第二次见面便移不开眼了,想圈在身边缠一辈子……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欠了她这么多,一辈子都还不完……“二哥,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因为你是第一个对我这么好的”,“我还能对你更好”谢清澜抱着她猛的用力。温婉儿惊呼“你混蛋”,谢清澜笑着亲亲她的嘴角“你才知道”……
  • 魂穿男多女少的古代

    魂穿男多女少的古代

    尤湄穿越为彧朝西北将军顾清翔的独女,这里是一个男很多女很少的地方,自古如是,周边各邻国亦是,连飞禽走兽都是雄多雌少。她会何去何从呢?不知不觉中,身边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优秀的男子,她能接受这种婚姻制度吗?这些男子甘愿共享妻子吗?
  • 黑之救主

    黑之救主

    一道黑气,让安影的敌人变成他的修为。一个救赎之地,让安影接触各种修炼体系。这是个在多个世界殴打反派的故事。
  • 古苍武界

    古苍武界

    一个有“幻想症的阳光宅男”,当代社会中,毫无特点的平民青年遭遇车祸,成为漏网之鱼携带记忆重生到高级位面——修真世界,地球的生活是他的思想宝藏。李煜化身东方煜,面对新奇、残酷的世界,没有天生BUG的人设,看他如何修炼变强,逐渐拥有保护自己所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