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900000001

第1章 写在前面的话

记得刚会看书的时候(可能是9岁左右),我最大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做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好随便而且天天地看书,因为在我小时候,我们那儿的图书管理员可以一天天地坐在那里没事干,所有的书都可供他们自由地支配。那时的我有点自闭,说话口吃,很不愿意跟人交流,所以,就是从当时的情景来看,做图书管理员的确是最合适于我的职业了。

中学毕业因为犯了当时的忌,遭到批判,图书管理员这样的活自然轮不到我,因为那是个轻松的好活,于是被发配下去放猪。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高兴的,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不跟或者少跟人打交道了。当时不仅我自己,包括我的家人,做梦也想不到最终我会做教师,然而,后来的后来,我真的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教书匠,而且一千就是几十年。

在大学里做教书匠往往被人称为学者,但南郭先生其实也不少,我自己算不算学者,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清楚,有的时候像,有的时候又不太像。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个职业是个能说话的职业,上课可以说,下了课也可以说,还可以变成铅字发表,让更多的人看你想说的话。一个人看了些书,想了些事情,当然难免有话要讲,活了若干年纪,经历了若干事情,当然也难免有话要讲,做教书匠的好处就是,当你有话要说的时候,有地方让你说。

我现在的职业比起小时候想做的图书管理员来,面上光了许多,人前人后,人家都尊你为教授什么的。据某些社会学家的统计,这种职业的社会声望还排在前几位,国家和学校都在不时地往大学教师群里散点钞票,当年劳体倒挂的牢骚,不知不觉就丢到爪哇国去了。可是,现在的教授,读书的时间却少了,至少比某些图书管理员还少,然而文章却多了很多,真不知道国家和学校花这么多钱和精力,催出这么多说不清写了什么,也没有人看的文章干什么。从小,大人就教育我,做什么都要对得起付你工资的人;这么多年,我也总是把这话转给我的学生。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一不种地,二不做工,三不参加管理,做点研究,当然要研究点真问题;水平实在不高的话,至少要说点实话、真话,也好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对得起纳税人的钱。

下面的文字,都是近年发表在《读书》、《书城》、《随笔》等杂志上的一些随笔,属于随时有话想说就说出来的零散玩意,拢在一起,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结。

读史乱弹

我最爱读的是史书,因为那里有故事,有情节,有趣。读完?以后,掩卷而思,往往还会有所悟。有所悟或者自以为有所悟之后,往往就会涂上几个字。过去,官方将昆曲之外的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乱弹,意思是上不?大雅之堂的东西,作为一介学术的门外汉,所读所感,同样上不?台面,也就是乱弹而已。

财富,模糊的边界

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约两千多年吧,使用的货币是一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可能从秦五铢就开始了)。将钱做成这副模样,当然有浇铸之后方便加工的意思,但也暗含着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枚小小的铜钱,蕴涵了天地宇宙。晋人鲁褒《钱神论》言道,“体圆应乾,孔方效地”即此之谓也。不过,这样一来虽然气魄够大,可也有麻烦,因为宇宙在中国人认识中还有另外一副模样,那就是混沌,所以连带着钱这种财富的表征,也不免混沌起来,也就是说,财富的所有权含糊不清。

就拿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最稳定的土地所有权来说,虽说早就有了土地的自由买卖,张家买李家的地,请来中人,写好契约文书,方位标志一清二楚,连一个垄沟都不错,地契在谁那里,地就是谁的,哪怕你多年不在,地还是你的。明清之际江南盛行永佃权,田地权(所有权)和田面权(使用权)分得清清楚楚,可以分别典卖,按说物权是清晰的了吧?可是且慢,一旦到了更高的政治层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要是国家因“国家需要”看上了谁家的土地,那么二话没有,你就得让出来。仁慈一点的还有点补偿;横的主儿,连象征性的补偿都没有,好在这样的事情并不太多。但是至少在理论上,古代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含糊的。

连脚下最坚实的土地都如此,其他的财产的边界就更糊涂。中国人一向号称以农立国,但几乎人人都爱经商、也会经商,富可敌国的巨贾自不消说,农夫村妇也断不了推着挑着挽着篮子去赶集。挣来的钱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自己的,但是如果倒霉赶上了贪婪的官儿和暴虐的皇帝,那可就说不定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七品县令,想要让一个有钱的主儿倾家荡产,从来就不是什么难事,要不然怎么会有“破家县令”这个说法呢?秦汉时候皇帝一有急需,就拿有“市籍”的商人开刀,商人的钱就变成了国家的钱。

后来“市籍”这种贱民称号消失了,但商人地位依然不高,挣得的家产还是不保险。于是讲究一点的赚了银子就去买地,让自己变成地主,然后课子读书,考试进入仕途;性急的干脆大把银子买个官当,直接混入捐班的行列。总之是让自己或者子孙从铁砧化为铁锤,重则让人家破家,轻则保自己的家。但是做了官就可以确保家产无忧吗?好像也未必。政坛风云,宦海沉浮,一不留神,罢官抄家也是司空见惯寻常事。石崇富甲天下,连皇帝帮着自己的舅家王恺跟他斗富都斗不过,厕所里花团锦簇,香气扑鼻,有美婢二十四小时值班,高捧手纸伺候,害得客人进去以为误闯了他家的内室。结果呢,风向一变,照样家产籍没,身首异处,最心爱的歌妓绿珠也被连累跳了楼。当然,如果都像清朝的三朝元老曹振墉一样(此公有盐商的家底子),天天多磕头少说话,安享富贵的可能性显然要大一点,但同样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比如和珅吧,虽然已经被眼下的媒体炒成了天下第一巨贪,好像十恶不赦的样子,其实此公八面玲珑,不光只讨乾隆皇帝的欢心。钱是捞了不少,不过大多出于人家的主动孝敬,比起眼下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来,格调显然高多了。然而,和珅多年攒下的家当,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姓他钮祜禄氏,而是被后来的皇帝嘉庆拿去了。原因呢,当然有十大罪状,但真正的原由大概就像朱维铮先生说的,连年剿五省白莲教起义剿得国库空虚,害得嘉庆心里空落落的,只好来个“和砷跌倒,嘉庆吃饱”,其实也就是半饱,君不见,从此以后,嘉庆再也没有像他爹一样南巡找乐子了。

最要命的是,相当多对私有财产的剥夺,都有着相当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道德意味过于强大的“公”与“私”的概念。那个出过“何不食肉糜”笑话的昏君晋惠帝,听见虾蟆叫,问道:“为公乎,为私乎?”看来他并不是真的糊涂,王朝政治的要害就是这么点事,无非是公乎私乎,公私要平衡了,国家也就太平了。只是平衡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国家不言而喻地体现着“公”的一面,由公而剥夺私,即使手段不那么光明,道理上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有的时候,所有的鬼魅行径,只要挂上了公的招牌,就可以堂皇地行来,官吏们假公济私自然也就难免。可是说到底,那个时代的“公”其实也掺了百分之八九十的“私”,皇帝以天下为家,天下也多少有皇家家产的意思,君不见,昔日的沛上无赖刘邦做了皇帝,就跟他老子吹牛,说是你从前老说我没有我家老二能置家业,现在看谁挣的家业大?

古往今来,老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认为那是刘家和李家的天下,也都认可刘家和李家对他们土地财产的征用。只要这种事情别太频繁,别太无度。当然,那些当官的更是认可来自皇权的“公”的肆虐,落难倒霉的时候,无论有多大的脾气,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产被抄走。明朝万历年有过不小的作为,也捞了不少钱财的张居正,得意的时候日食万钱还说没有下箸处,死后家产被抄,一家十几口人被关在一间屋子里活活饿死,竟没有一个人有过冲出来想点办法的念头。

其实,就是在私的领域,财产权也不那么清楚,一个人只要有点出息,家族的负担马上加重,人人都认为可以沾上点光。手里有点银子,需要管的人就多。陈毅回忆说,他小时候很穷,舅舅做了一个管一块小地方的九品巡检,他就可以跟着上任,打打秋风。实际上,几乎每个做官的,后面都要管一大家族的人(叫他们怎么做清官!)利益均沾的结果,财产权多少也就模糊了。

中国有《易经》,总是变易,按老百姓的话说是“富不出三代”,用贾府里小红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对于文学艺术可能倒是有点好处,不然《红楼梦》怎么出得来?可是这样下去,社会的资产却总是难以积累起来。西方的历史短,但人家有几百年历史的资本家族,连日本也有三菱、三井这样绵延几百年的老商社。而我们的老字号,充其量也不过是卖卖鞋袜、烤鸭和剪刀的店铺,汉、唐、宋甚至明代都有过的大规模手工业工场,一个个都灰飞烟灭了。古罗马多数时候也是帝制,不过《罗马法》却把物权界定得清清楚楚,罗马皇帝可以砍大臣的头,但想没收财产可就难了。关键是,人家文艺复兴接上古代的茬,由市民社会走向现代,而现在的我们偏偏要跟人家学,学了技术还要坐人家的板凳(入世),据说还要遵从人家的游戏规则。可是,人家规则的基石就是物权,即私有财产权,我们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

我看,实在没辙,咱们回去算了,套一件大号的长衫,连头带脚裹起来,保管混沌。

同类推荐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舞蹈与舞者

    舞蹈与舞者

    本书选入裘小龙原创诗歌和翻译诗歌各半。原创诗歌分《写在中国》《写在美国》《中美之间》三辑,这既是地域上的划分,也是时间留下的轨迹,借此追寻诗人内心与创作风格的幽微变化,令人顿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感。翻译部分收入W.B.叶芝、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狄兰·托马斯等九位著名诗人诗作,或旖旎,或妖娆,或深邃……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慰藉所有忧伤的灵魂。
  • 拨亮季节的风景

    拨亮季节的风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 血战米峪镇

    血战米峪镇

    发生在1940年6月的米峪镇战斗,是贺龙元帅指挥八路军120师358旅,在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地区,以预期遭遇战的方式,消灭侵华日军精锐的村上大队七百余人的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俘虏大中尉以下官兵二十余人,缴获骡马三百余匹、轻重机枪六挺、步枪一百五十余枝,子弹一万余发。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夏季大扫荡,巩固了我晋绥抗日根据地,保卫了陕北延安和党中央,而且被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史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这次战斗的胜利与娄烦老区人民的奋力支援和英勇参战是分不开的。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
热门推荐
  • 夫人,Boss有令

    夫人,Boss有令

    第一次,简莫误把Boss当作同性恋,种下祸根;第二次,简莫牺牲名誉冒充他现任女友,却被无良Boss反扑……“Boss,简小姐跟人去民政局领证了——”“随她。”男人狭长的眸里闪现一丝邪魅。一个小时后,某女气势汹汹破门而入!“慕念琛,我的名字什么时候在你家户口本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直播之拯救黑化男神

    快穿直播之拯救黑化男神

    【本文1V1,基本格调:甜宠互撩】星际海盗,国际黑客,神秘杀手一朝身死重生校园体,绑定‘好人系统’开启了校园虐渣成神之路。可是为什么会碰到那么多黏人又勾人的小妖精?学霸校草眨着眼睛问,“歌歌,这道题怎么做啊?”叶弦歌:“......”你认真的吗?问学渣题目?柔弱小奶狗笑的很甜:“殿下,你想对我做什么都可以的!”叶弦歌:“.......”不好意思,我什么都不想做!求求你们乖乖做个好人,别一言不合就缠住她不放好不好。二十年母胎solo的叶弦歌表示顶不住。#男主一见钟情女主,女主日久生情男主#【高贵冷艳闷骚内心戏多女主VS柔弱偏执占有欲强男主】
  • 修真选择题

    修真选择题

    意外成为被命运主宰选中的幸运者,漆月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移山填海、青春永驻、长生不死,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她该如何选择?
  • 狂妃也有冷王宠

    狂妃也有冷王宠

    本为现代好吃懒动的宅女,没事看看番撸撸猫。一场命定的磨炼,且看宅女化生天命凰女造福九州。
  • 蓝瞳天使

    蓝瞳天使

    我叫郁·拉米尔只不过……这个名字已经三百年没有被提起了这群卑微的牲畜!我族几千年的传承被人类毁于一旦我是血族,人类更喜欢称我们为吸血鬼天使与恶魔只在我一念之间是复仇还是救赎?是毁灭还是遗忘?“其实,我渴望平凡。”郁曾这样安慰自己而在自己被当做异端的人类世界里,又该何去何从?
  • 《歧路灯》称谓研究

    《歧路灯》称谓研究

    本书共三部分,对《歧路灯》中的称谓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将称谓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 六月的天空

    六月的天空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她和他曾经同在多个场合上但是一个机遇使得他们真正的相识进而又因一个意外,使得他们越来越靠近彼此这一切的一切都从六月这个进入热情的七月的序章开始
  • 新世界英雄传记录

    新世界英雄传记录

    他们是英雄,他们也许不想当英雄。谁都知道,他们在峡谷中厮杀,谁又知道,峡谷之外,他们何去何从?他们天赋异禀,他们能力特殊,他们掌握着超凡脱俗的力量,他们却渴望平凡的生活,魂悸光年,为新世界联盟中百位英雄记史立传。
  • 庶女嫡妃

    庶女嫡妃

    一朝穿越,成为一名独守空闺的十六岁少女不说,特么的,好不容易熬到夫君回来。可谁想到还带回来了另一个女人,顾夕瑾此刻真有种想杀人的冲动!不过为了显示大家之秀,京城才女的风范,顾夕瑾只能选择一忍再忍,都忍成千年老龟了。“狗男女,老娘以后都不会再忍了!有种放马过来!”顾夕瑾双手叉腰,手里拿着菜刀,誓要和那贱人同归于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念在后,佑你向前

    一念在后,佑你向前

    她是李家的高贵女王却沦陷他的怀抱她颠沛流离只为获得他的关注她无心无肺却被他逃走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