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70900000156

第156章 招降策略

户部尚书毕自严看到皇上这么大把大把的花内孥的银子,又一次把舌头伸出来半天没回去。作为户部尚书,全国财政的当家人,现在这个情况,国家到底有多少钱,他比谁都清楚。

国库里现在的存银满打满算的,连二百万都拿不出来。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分怎么算。一个如此庞大的过度,打仗、赈灾之类的大事,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消耗。有时候,甚至是一年几百万的消耗。不紧着点过日子是不行的。

不过崇祯平常也不像是这么大方的人,当年孙传庭回陕西的时候,崇祯也就给了六万,而且还告诉孙传庭,你回去吧,我这里差不多就这么点钱了,没钱,给政策吧。

给政策这个说法,就是你回到陕西以后,只要你能够和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匪顽进行周旋,而且不用朝廷话费太多的粮草军需的话。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当时也是把个皇上憋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想了这样的一个主意。因为这样的会是一般不能轻易跟下面的官员说的。当时的知府,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地市级,当时的巡抚,差不多就是现在的省部级。那本来就是大权在握的主。

你再告诉他只要是能够筹集到钱,爱怎么整怎么整,这不是让他们直接上天的节奏吗。好在接受了这个政策的孙传庭是个好官。而他拿走的那六万也没白拿。他装备了一支很厉害的秦兵。

这一次,崇祯给了山海关八万两,却没有那么多的谆谆教导,只是让袁应文自己看着办的意思。这一次其实崇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之所以国库这么入不敷出的,就是因为到处都起火,那里都烧的通红。朝廷需要救火,只能靠修工事,靠养兵。这需要大量的银子。

这一次如果袁应文真的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把东北的军事给做一个大扭转。那么别说是八万两,就是十八万,二十八万,也没有问题。完全给的起,钱的问题好说,一个好的边帅是不好找的。

其实这一点上崇祯是很明智的,他是一个熟知历史的人。据说当年有一位敢打必胜的名将,叫做殷正茂,这家伙是什么样的仗都敢打,而且什么样的仗都打的赢,无论战场的情况有多么的恶劣,只要他去了,都是摇身一变,老母鸡变鸭。

但是就这样的情况,殷正茂同志竟然赋闲在家很久,直到两广叛变才被想起来。这是因为他本人有严重的经济问题。要说经济问题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而殷正茂同志的贪污却到了举国闻名的份上,也是够不容易的。当地方官的时候连老百姓的鸡蛋都没少拿。

不过当时幸亏主政的人是高拱,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拨给殷正茂一百万两银子,他至少贪污一半。但是他能够把事情给办妥。如果我给一个正直的人,拨两百万。他可能一分钱都不要,但是很显然,两百万不够。那这样的话,启用殷正茂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事情。

高拱顶住了压力这样做的了,果然,殷正茂出马,坚决一点不白给。一个月左右,就人唱凯歌还了。当然,军饷他也没少拿,不然的话也就不是殷正茂了。不过算了一笔经济账的高阁老还是赚了。

这个故事篇幅略长了一些,不过崇祯还是很明白的。所以他拿出这八万给袁应文并不是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而是希望袁应文在加官进爵捎带还有食物奖励的鼓励之下,一鼓作气。把事情办妥,不留下什么后遗症。

当然,袁应文和殷正茂并不一样,他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合格的边帅,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大明大臣,他除了自己的俸禄之外,几乎是不取分文,也绝少有什么应酬。这一点应该也是崇祯这样大方的考虑原因之一。

毕尚书的舌头终于缩回去了,因为一直在外面毕竟是会很难受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财政的户部尚书,他竟然提出了一个很靠谱的,兵部堂官才会提到的问题。

他问崇祯,“皇上准备怎样去安抚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以及他们的部属,臣斗胆,说一句不恭敬的话,这样兵人吃马嚼的,也是一个大的花销。而国库的存银,已经捉襟见肘了。”

其实这个问题既然一个省部级的尚书能够想到,就已经早就在崇祯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崇祯很难得的莞尔一笑说,:“毕爱卿,你是三句话离不开没钱,不过,朕取的也是你这份老成谋国之心。对于多尔衮等人,朕已经有了恩旨。”

说着,崇祯命令司礼监秉笔太监石文怡宣读了早就拟好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由外藩处得知,卿二人意欲来归,朕心甚为欢喜。特命礼部郎中赵小荣前往宣旨。诏封多铎为奉国将军,领辽东招讨使,命多铎为奉恩中尉,领辽东招讨副使。待回京见朕后,再行加封。其部属员仍归节制。钦此。

这圣旨上,其实算是打了一个太极拳,封官倒也是封官了。不过这官封的并不算是太大,但是也并不算小。算是给留了一个很大的余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虽然奉国将军和奉恩中尉的品级都不能算高,只是三品级别的爵位。但是一般不加封给外姓。只是赐给皇族。一般亲王之子封为郡王,郡王之子封为国公,国公之子封为将军或者中尉。

这里的中尉不是军衔,而是一个爵位。当然你说这样可能会伤害多尔衮和多铎的自尊心,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人家在皇太极那边,还是世袭罔替的亲王,怎么到了这边,连个国公都不给,只给个将军中尉之类的爵位。这显然是有点伤自尊。

不过,这是给后面的加封留有余地,如过一开始就封爵太高的话,就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加封的了。现在封国公的话,如果立了功呢,你怎么着也得给个郡王吧。这事就不好说。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爵位后面的官职其实是很有诱惑力的。什么官职呢,一个是辽东招讨使,还有一个是辽东招讨副使。这实际上是等于承认了多尔衮兄弟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地位。另外让他们仍然节制原来的部属也是一个很能安抚其心的策略。

不得不说,崇祯的智商是很高的,而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是个二杆子性格。这种又拉拢,又不一下子给足够好处的做法,是着实的被很多皇帝所热衷和使用的。

因此每当我想起来很多书上有人在黑崇祯,我就有点想不通,觉得这样的人不是真糊涂,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过我宁愿这些人是真的糊涂,因为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件相当不害臊的事情。而真糊涂基本上是可以挽救的。

其实本来在多尔衮兄弟的官衔上,崇祯是思考了很久的,本来想加上一个署理川陕平寇事宜。在招安他们之后,让他们略作休整,直接去打张献忠和李自成。

这事可行性是很高的,而且这是崇祯帝从教训里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这个教训其实来自于张献忠。对于张献忠这个人,是相当不愿意提到的,这是个小人,也是个枭雄。

但是今天说到他的时候,要说的还是他的反复无常。这个考语并不是轻易就给他下的。这家伙基本上只要是军事上失利,就会投降。投降之后休息几天,就会继续叛变。

他的投降持续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为期半年。这半年里是他混的最不得意的时候,曾经持续表现的很乖。当然朝廷里的大员们并不相信张献忠会改变习性。只是他们希望张献忠的下一次反叛来的晚一些。虽然这样说显得有些现实。但这确实是一个相当现实的事情。

然而杨嗣昌打破了平静,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参谋长,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很多人曾经觉得,如果照此办理的话,天下就会太平了。但是崇祯当时是比较厚道的,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这个建议就是,让投降了的张献忠,去打李自成。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李自成的老部下高杰在投降了明军之后,就基本上和李自成玩命的打,直到了南明时期,还成了比较牛的四镇之一。

崇祯当时觉得,人家刚刚投降,这样干不厚道。就是这样的放纵,让张献忠吃饱喝足以后,再一次的扛起来他的长枪。喊起来把皇帝拉下马的口号。

因此接受了这个教训的崇祯,是准备让多尔衮兄弟去打张献忠和李自成的,但是想了很久以后,他没有在圣旨上留下那句署理平寇事宜。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人从敌对的阵营中拉过来再说。如果现在就告诉人家,你们来了还得替我去打仗。估计人家直接和四哥去抱团了。

一切还得慢慢来。

同类推荐
  • 烈明传

    烈明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现今,梁贼猖獗,蜀逆狂悖,当一一灭绝,统一中原。而后当师帅大军北灭鲜卑。绝我中原大患。
  • 宋世乾坤

    宋世乾坤

    宋,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宋,一个我们为之骄傲而又位置扼腕的时代宋,一个自强不息,经济腾飞的时代宋,屹立在中国的苍茫大地上,影响万代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新编》
  • 帝国崛起日

    帝国崛起日

    看主角意外进入平行时空如何发展科技打退强敌建立超级帝国
  • 虎啸中山

    虎啸中山

    战国初年,为报观虎之仇,魏赵两家联手讨伐中山,中山战败,魏拔中山,中山君姬稳俯首称臣,国不成国,君不成君,从此被魏赵两家控制。为平衡三方利益,魏赵君臣合谋,将魏文侯的女儿公子倾嫁给了中山君姬稳。十年后,公子倾方为中山君诞下一子,魏赵和中山国内势力闻风而动,姬窟一出生便面临了生死考验。中山君姬稳将计就计,以“投子虎口”的壮举,下出了一出险棋,掩人耳目使姬窟子终逃大难。国都陷落前夕,中山君姬稳将一批黄金玉器等国藏秘密转移,夜发九车,出四门走六道,仓促间大车以载,发兵向西,竞然遗失了黄金车,埋葬地点也成了谜。事关国家安危的兆域图也不知去向。姬窟子长大,不甘沦为魏赵傀儡,带领白狄鲜虞等族众奋起反抗,驱魏弱赵兴中山,清除国内两股投敌势力,还给了中山一方净土,偿还了战争欠债,最终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盟友齐国也为中山送来了炫世铜钟。然而志向远大的魏文侯念念不忘中山这块飞地,给复国不久的中山又埋下了重重危机,深知中山不宁的姬窟子,带领中山民众迁都于顾,兴水利,渔田猎,修长城,在魏拔中山的第二次阴谋中走向了前途。
  • 大宋纨绔

    大宋纨绔

    病榻上的皇帝,各怀心思的群臣,还有隐藏着的神秘力量……一场诡异的蹴鞠赛,是一次小球转动大球的成功外交经历,还是所有阴谋的汇合之所?皇位之争异常惨烈,朝政之争惨烈异常,下一个,又是谁会成为前往岭南路上的露野白骨?当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汴京的玉津园的时候,一个纨绔子弟的出现改变了朝局的流向,也改变了各国之间的关系。没有烽火,厮杀虽不至于肉薄骨并,却是更能刺心切骨。本文讲述一个纨绔子弟如何娱己娱人娱天下,愚左愚右愚四海,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玩转朝局,大杀八方。
热门推荐
  • 其名月下

    其名月下

    闻说,人间界有一女孩,常踏着月色,唤醒迷失在“情”中的人,人们唤她,月下……
  • 快穿之无尽末日

    快穿之无尽末日

    程诺做梦也没想到,一辈子平凡的自己,有一天居然会真实经历世界末日!觉醒的异能鸡肋无比,末日规则一无所知,且看末日新人程诺如何在无尽世界摸爬滚打......本书计划无男主,新人新书多多指教~
  • 篮球队的使命

    篮球队的使命

    每个组织,都会有自己的使命,篮球队也一样,它的使命,就是组织最强的阵容,去打败对手······
  • 靠近你,温暖我

    靠近你,温暖我

    婚前,她最怕的人是霍云霆,婚后,她发现比霍云霆更可怕的是:天黑后的霍云霆。
  • 长情依旧

    长情依旧

    生在动荡的年代,长在当朝重臣之家,却并不为人所知,也随了自己爱自由的性子,本想自由顺遂的过一生,却终究卷入一场场的阴谋与爱情,国仇家恨,爱情,该如何选择?天皇最器重的家族,有着大日本帝国最显赫的家室,却不得自己心爱的女人?那要这些有何用?什么民族大义!什么地位!他只要她!是他的,永远都跑不掉。罢了罢了,随了他,就不管不顾,找一处安静的土地,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天下太大,就交给别人去挣去抢吧!
  • 人间羁客

    人间羁客

    一个踽踽独行的羁客,用这一扇窗看这个世界。
  • 梦非梦——黛玉

    梦非梦——黛玉

    在贾府中某些人的心里亲情是建立在权势之上的。他们有着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的念头,他们有着操纵别人命运的渴望。他们有着一颗贪婪的心。他们觉得黛玉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贾府的。只因为她的母亲是贾家的女儿。他们更觉得林如海是因为贾家的门弟才会娶贾敏。他们披着善良的外衣,却透出对亲情的不屑,让黛玉过早地领教这不堪的一面。当金玉良缘成为现实后,黛玉离开了这虚伪的荣国府。可当黛玉离开贾府有了新的机遇后。他们又一次打开了欲望之门。却不知繁华终有尽。真情绕心头!
  • 覆魔传

    覆魔传

    异界大陆帝国主战派借外国青年之手算计刺杀先代国王,在大陆挑起侵略战争,一时风起云涌。面对帝国的威胁,剩下的国家联合,组成由四大王国主导的人类联盟。战火起,变数生,就在双方交战的第十一年,沉眠大陆千载的魔界一朝破封,魔界日月双护座下七大魔君携七大军团凭借恐怖邪染,如同瘟疫蚕食大陆生灵...
  • 系统之这个宿主我不要

    系统之这个宿主我不要

    顾梓鑫是个天生废灵核,但是就算是天生废灵核也架不住这小子运气逆天。不光白白捡了一个系统,还不像其他系统的宿主一样憋屈。他要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知道自己有多风光。但是这时,风云突变……
  • 油菜花

    油菜花

    油菜花,简单的颜色,简单的花瓣,平凡却又独特。在春天的田里,浪花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