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43900000015

第15章 新疆

父亲在无聊的时候,总是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他的自言自语是为了活跃气氛,比如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他会突然冲着门口说道:“咦,你怎么来了?吃饭了吗?”等我和姐姐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又一次被父亲给骗了:门口根本没有人。这时,父亲会开心地大笑起来;更多的时候,父亲的自言自语则显得毫无意义,就像是在念着某个原始部落的咒语。

在父亲那众多的自言自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要去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在说这句话时,父亲的眼睛里充满了向往之情。他看着窗外,仿佛看到了平芜尽处的新疆。我们谁也没有问过父亲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我们都知道父亲肯定是想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事。但究竟是什么事,我们却不得而知。

父亲十八岁的时候应征入伍,在新疆当了三年兵。当兵是父亲一生之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再怎么说,我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母亲拌嘴的时候,父亲经常会来这么一句。

父亲十四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因病相继去世,留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父亲是老大。去部队报名的那一天,因为不敢面对弟弟妹妹怨恨和绝望的眼神,父亲是半夜偷偷溜走的。弟弟妹妹第二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哥哥已经不见了。那一刻注定了兄妹间的隔阂和矛盾将永远都不会化解。

到新疆后的第二天,父亲抓起行李就往火车站跑。父亲的班长一直追到火车站才追上他。

“你要干啥去?!”

“我家里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没人照顾啊!”

这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件父亲在新疆做过的事,然而这并不是我离新疆最近的一次,这件事是我最近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的。我第一次长时间地想象新疆是在一九九七年,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那时,我有一个同桌,她叫胡红。在我的记忆里,她永远活在夏天里,因为我只记得她穿裙子的样子。她喜欢穿一条红裙子,也许她只有那么一条裙子。在那条红裙子的映衬下,她的脸蛋永远是红扑扑的。

那时候的日子慢得就像天上飘过的云彩,没有尽头。有一回,她偷偷送给我一颗棉花糖。当我吞下那颗柔软的棉花糖时,我感觉我仿佛吞下了一片云,一片飘在新疆天空的云。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长发里长满了虱子。睡午觉的时候,我会帮她捉虱子,我将捉来的虱子放在一个玻璃瓶子里。最多的一次,我捉住了十七只。上课的时候,我会时不时看一眼在瓶子里爬来爬去的虱子,不知道为什么,那会给我一种奇异的满足感。

我们住在不同的村子里,放学路上我们是碰不到的。但有时她会去她亲戚家吃饭,而去她亲戚家的路会经过我放学的必经之路。那样的日子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节日,我会静静躲在草丛后面看她从我眼前经过。有时候,我会特意站在一小块丘陵上,在她经过的瞬间,使劲往下一跃,以引起她的注意。

有一天,我和儿时的玩伴王华一起去上学。

“你觉得班上哪个女生最漂亮?”

“我说了你必须也得说。”

“嗯,那当然。”

“我觉得是胡红。”

“哈哈,我要去告诉全班同学。”

之后,王华一直拿这件事威胁我,只要我不把作业给他抄,他就说:“我要让全班都知道你喜欢胡红。”

胡红的父母离异了,她跟她父亲一起过。有一天她突然告诉我,他父亲要带她去新疆。几天后,她就走了。她的座位一下子空了,让我很失落,她头上的虱子还顽强地活着,在玻璃瓶底,奋力地爬来爬去。

我开始想象她在新疆的样子:她和父亲并排走在戈壁滩的白杨树下,阳光像蜂蜜一样涂满了她的脸颊;她和初恋情人在葡萄树下捉迷藏,她一直跑呀跑,直到她的恋人把甘甜的葡萄塞进她的小嘴里才喘着粗气停了下来;她穿着维吾尔族的盛装,骑在骆驼上,走在沙漠里,笑着。她的头上再也没有虱子了,因为那里的烈日已经把那些虱子全都晒死了……

我要去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

临走的时候,她送给我一包葡萄干。

“这是从新疆带回来的。挺好吃的。”当姐姐递给我一包葡萄干时,我又一次想起了胡红。

姐姐嫁给了一个新疆人。姐夫在新疆种棉花,收成好的话,年收入能有十万。所以,尽管离家很远,父母并没有太反对这门婚事,尤其因为父亲的新疆情结。

“‘我要去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父亲见到姐夫的第一面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自言自语地说:“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这首歌,我在新疆待了三年,一九七九年的时候……”

姐姐去了新疆。有三年没有回来了。

“今天生日有没有买点好吃的呀?”生日那天,姐姐打电话问我。

“没有啊,在上班。”我跑到公司的消防通道里接电话。

“晚上下班后可以去买点好吃的呀。”

“嗯。”

……

“你现在谈恋爱的了吗?”

“在谈,上次跟你说过,你忘了?”

“哦,想起来了。相处得怎么样?”

“还行。”

……

“我跟你说,结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姐姐的声音有些哽咽。

“怎么了?你们吵架了?”

“嗯。我要离婚。我已经搬出来了。”

“你住哪儿?”

“宾馆里。”

“孩子怎么办?”

“不知道啊……”姐姐哭了起来,“唉,跟你说这些干啥,你好好上班吧!”

挂掉电话。我看见了消防通道里的灭火器。红色的灭火器,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在新疆上空燃烧的火烧云。

同类推荐
  •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名中国军人在西非利比里亚参与维和行动的难忘故事。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作者成为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战士并经历了维和全过程。在“政局动荡,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人身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利比里亚,中国军人不辱使命、英勇无畏,他们穿山越林,风餐露宿,身经枪林弹雨,作者用心记录下一些故事,在此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段特殊生活。当真正走进利比里亚,我看到了风景宜人的大西洋,可长年的动荡不安和无休止的派别纷争,早已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变的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没有喧闹没有繁华,只有荒凉的土地夹杂着乱草,密密麻麻的弹孔一排排映在墙上,为了生活,人们拿起了枪,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本该在学校朗朗读书,也被迫加入战争;女人们甚至为了一盒牛奶,一块面包,弥灭灵魂,出卖自己的肉体。走在利比里亚街头,电线杆弹孔密集,广告牌形同筛子,随处可见没有房顶的空屋和被炮弹炸毁的车辆……一群头裹方巾的男子在街口举枪乱射,枪声过后,那一滩滩血渍,从老人、妇女和孩子的躯体里流出,他们还没来得及判断灭顶之灾从何而来就一命呜呼,罪恶的枪管其实没有收获一根稻草,却把他人一切的一切残暴而彻底的剥夺了。当我头戴蓝贝雷、肩披橄榄枝、身穿迷彩、手握钢枪作为一名优秀军人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维和运输分队队员踏上远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维和的征程,我就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战场,经历炮火硝烟的洗礼,接受生与死的考验。生命固然重要,但作为军人使命高于一切,同时,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有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我还是要为自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由衷的自豪。谭国瑞:男,祖籍山东,退役军人,青年作家。已出版《狼》(电视剧筹拍中)、《我是特种兵》(电影筹拍中)、《楼兰迷踪》、《职场不相信眼泪》等14部长篇小说,多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曾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国际荣誉和国内文学奖项。曾接受央视采访,个人报道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1995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2005年1月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凯旋回国;2006年12月退役。
  • 娱乐圈那点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娱乐圈那点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我”被娱乐圈富丽堂皇的外表所吸引,在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般的内斗之后,终于无比失望地离开了影视公司。作品通过一个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公司的小职员的视角,讲述了光鲜的影视圈背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娱乐圈光怪陆离全景式的画面。“我刚走进漆黑一片的大厅,就不慎与端着托盘的秋怡撞到了一起,香槟酒‘哗——’地洒了满地,酒杯稀里哗啦掉落在地上,发出撼人心魄的脆响。我发誓,这只是一个意外,并不是我事先导演的。
  • 端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端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七岁那年那个端午徐徐展开的谜面,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命运选中我成为了知晓谜底最多的人。我不知道生活在谜面上的他们是否应该更幸福,身在这谜底,我就像在处在端午正点的阳光之下,无处遁形。舒小白依照自己的意愿重新剪辑了世界;林觉夫用不对称的偿还救赎了自己;母亲用结束阻止了一个她不愿意看到的开始;如果父亲还在,他一定是在遗忘中温和地接纳了过去。即便是飞蛾吧,这些生活在谜面上的人至少有自己认定的扑扇的方向。
  • 云影收茶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云影收茶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寻梦的方式大概可分两种,一种为精神领域里的追随,另外一种便是身体上的靠近。昼夜两悬,一半是生活,一半在梦中,人终究需要梦,或细微,或宏大,寻梦的路上,一半的心思看世界,另一半心思则窥探自我,行走世间,给自己留一些纪念,纵使这纪念会随风、随尘而去,但总会落在某处,静默、安然。或远,或近,我们每天都在行走,脚步停留过的地方,人在,情在,人情在。有一天突然回头望去,一步一情,却只剩回忆的风景,执笔抚案,一一叙述那人、那物,那依旧停在远方的故事。
  • 鸟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鸟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讲述了一个县城青年的往事,或者按照作者个人的逻辑,这只是一个变成鸟的少年的故事;从更严格意义上而言,《鸟人》则是“以异化的身体为背景,以县城少年的成长为主线,将地域性和地方传说融为一体”的一个故事。作者的话:《鸟人》脱胎于贺兰山看岩画的经历。那些图腾让我想到地图,二者虽然大相径庭,一个是随性的、片段式的描摹,一个是在科学考证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世界客观的印象。我在想,这样两个东西之间,能不能搭建一个桥梁,把它们融为一体,或许简单点说,这正是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内核所在。
热门推荐
  • 诗歌生活方式

    诗歌生活方式

    想写一首简单的诗歌,用文字和符号共同合作,描绘成一幅精美图画。
  • 行尸走肉:末日危机

    行尸走肉:末日危机

    十二岁的紫夜辰意外注射了SD病毒,病毒破坏力极强,是一种发现了50年未能分析出来的未知病毒,由实验得知,病毒有极强的愈合力,还拥有无法提取的强大力量,但人类无法承受这种病毒。紫夜辰父母得知,立马将自己的儿子冰封起来,但强大的病毒另紫夜辰依旧在厚厚的冰层中发育,感官依在。也就这样,紫夜辰亲眼看见自己的亲人死在了自己面前,他暗暗发誓,定要报仇......十年后,当紫夜辰从冰层中醒来的时候,殊不知此时,末日到来了......
  • EXO因你而爱

    EXO因你而爱

    因为是你,所以才会感觉到动情;因为是你,所以才会懂得喜欢;因为是你,所以才会明白爱是什么。没有了你的存在,我好像一秒钟也活不下去了呢!
  • 第二任孟婆

    第二任孟婆

    每一个轮回是一生,每一次经历是一世。尚书之女瑾悦为了不被姐姐们欺负,被母亲不得已安排入宫为妃。与皇子九鱼的偶然相遇让他们互生情愫。但造化弄人,瑜妃为了得到李尚书的帮助,让九鱼错娶瑾悦姐姐瑾怡为妻。新婚之夜九鱼才知妻子并非自己所爱之人,却已经无力回天。瑾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暗中刺杀瑾悦。九鱼为救瑾怡替她挡剑,瑾悦及时收回手中的剑,但却被姐姐瑾怡的剑刺中。种种误会让瑾悦对九鱼彻底失望,含恨而终。瑾悦到了冥界因为怨恨无法化解,耗尽了孟婆的功力,因此瑾悦成为第二任孟婆,在奈何桥边站了数千年。直到紫衣少女的出现,瑾悦认识到自己的一魄已经化为人形跟随了九鱼三生七世。因为魄力过于微小并无瑾悦的记忆。九鱼每到奈何桥一次,瑾悦的一魄便附身于紫衣女,直至七魄全部散尽,紫衣女也拥有了全部记忆,而九鱼因为未喝孟婆汤,被轮回门渐渐吸取了记忆。瑾悦为了帮九鱼找回记忆,历尽艰辛,最终九鱼恢复记忆,二人重新进入轮回。
  • 等待十年之约的四叶草

    等待十年之约的四叶草

    三个普通的小女孩偶然间在机场遇见了自己的偶像,而她们还跟偶像一个班,这一次次的偶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幻灭无双

    幻灭无双

    一个富家公子,过着安逸的生活,因为一个强大的人到来,家破人亡。从此开始了无上征途......
  • 北辰小窃

    北辰小窃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人可窃余一.
  • 叛逆的云少

    叛逆的云少

    二十年前,江湖上最强大的十大门派联手攻上云山,将整个天族灭绝??二十年后,当年逃过一劫的天族少年,开始复仇了??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致我所忘记的初心

    致我所忘记的初心

    年少,我们活得快乐。长大,我们忘记了初心。初心是什么?是最初的心,最初的梦想,最初的一切......请让我们一起寻找忘记的初心,铭记时光,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