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3200000001

第1章 分(一)

前言

我的老家在HB省南部一个偏僻的农村。小时候念了十多年书也没能登上大雅之堂,虽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热土难离的故乡,来到东北一家煤矿谋生。之后,我一次次回故乡办户口,相亲,定亲,结婚,离婚......挣了点微不足道的“银子”“捐给”铁道部不说,其中的辛酸和痛楚令我苦不堪言。那种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人说,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学校里你体会不到,走向社会才深有感触。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候,我哥哥说,章,你的经历和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了。我仅能苦笑。

我何尝不想把自己的情感经历、人生的体会和感悟整理成册,装订成书,以供读者和朋友参考和借鉴——我的一生不能白活啊!但我不能。特别是到了不惑之年,我往往更多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到这个世界上干啥来了。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也是一样。咱们作为一个人不能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间,然后再两手空空,悄无声息地回去啊!

尽管我们没考上大学,没有金榜题名,没有高官厚禄,但那又算得了什么?咱们仍可以找到自己的一份事情来做,仍能快乐自由地生活,仍可以做到虽平凡但不平庸。成功,我们可以把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失败,我们可以把失败的教训拿出来警示后人,避免后人重蹈我们的覆辙。这就是咱们说的不白活一回。这种想法在心中积聚了很久,始终没有形成体系,一直是杂乱无章,一团乱麻。

因为在这期间,我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工作和自学医学上。大家知道,煤矿的工作是劳累且危险的。我除了天天上班,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和《针灸治疗学》,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医学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只要你能钻进去,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宝藏。记得有一位名人说,其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你怎么打发你的业余时间,你怎么在你的业余时间里发展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后来,我们的煤矿逐渐萎缩,直至破产倒闭。我被调转到别的单位。新单位的领导对我比较器重。领导听说我多念了几年书,看我戴着个眼镜,像个文化人。有些动文动墨的工作就让我来做,特别是矿里宣传安全,促进生产的小短文、小稿件就鼓励我写。

以前,我也没有这方面的习练。我说过,即使在学校念书时,我也不擅长写作。但盛情难却,只能赶鸭子上架。单位方哥一句话提醒了我,你写吧,写什么都行,拣着好听的说,多替咱们干活的工人弟兄“吹”两句。我一听,顿时心里有了底。方哥说的拣着好听的说,不就是写作上的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吗?方哥所说的“吹”不就是类似与修辞上的夸张,不就是在一定基础上的有限度的夸大和缩小吗?不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吗?

从那时起,我就试着给集团公司报纸投稿。半月一篇,有时一周一篇。由于我写的文章多半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多半是我这些年在工作中遇到的真人真事,有的就是我本人在工作中的亲身体验,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再加上我写完后认真修改,反复推敲,很快就有我的文章见诸报端。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我有时间就写,有灵感就发。勤思考,多观察,不时就有我写的小文章刊登在集团报上。这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写作,增强了我组织材料和独立构思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观察事物的能力和阅读的水平。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有心把我的情感经历写一写,叙一叙;我有心把我的婚姻恋爱的经验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于是,从2012年秋天开始,我就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历时四年,终于同大家见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读者朋友有兴趣的就捧个人场,没兴趣的也不要冷嘲热讽,讲得不好,就当大家娱乐了。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学历低,阅历少,语言文字功底薄弱,肯定有很多疏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正文:

“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唉,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每当听到艺术家李双江的《草原之夜》,听到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感受那思念无助,无奈寂寞而又沉闷的心情,往往引起我情感的共振,我逐渐疏远的那份情感又被唤醒,与苏文相处的点点滴滴,如电影一般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初恋是一段美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大多数没有开花结果,尽管有时遥不可及,但她就像天边美丽的云彩,随时都可能出现在蔚蓝的天空,随时都可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闪现。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县城最高学府——重点高中度过的,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妙的阶段,是黄金时期,意气风发,青春年少,情窦初开。我读高中一年级是在(高一)47班。那时还未文理分科,数理化、史地生全学。高中一年级时我的心情总的来说忧多喜少,思念家乡之情总是挥之不去。

尽管能上高中——全县最好的高中,是不少人想往已久、梦寐以求的事,能到全县条件最好的中学求学,很多人百般努力也未能实现,和他们相比我是比较幸运的。能来到这样的好学校应当非常高兴,但是我一入高中就特别愁闷。入学时新鲜、激动的心情转瞬即逝,陌生、紧张、压力、没意思的感觉随之而来。非但吃不饱、饭菜不适,学习跟不上趟,而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面对一班陌生的同学、刚认识的老师,又赶上阴阴沉沉的天气,一时半会儿难以适应。

那是1985年秋天,8月28日开学。开学后的一个多月老是阴雨连绵,雨不大下还总是下,淅淅沥沥,时断时续,晴天阳光普照成了老天爷所赐的奢侈品。本来我就闷闷不乐的心情又笼罩了一层愁苦的阴云。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同学叫张喜雨,特别喜欢阴天下雨,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每逢下雨心情特别愉快,高兴得连唱带笑,手舞足蹈。然而,那年的连阴天令张喜雨自己说,“怎么老天爷老下雨,天天阴天,十天半月也看不着个太阳,我那么喜欢下雨现在也烦了。”连张喜雨都厌烦了,我忧郁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

刚开学才两个星期,本来学校离家七、八十里地远,又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星期六我本不应该回家。在学校里洗洗衣服,预习预习功课或者蒙上被子大睡一觉比什么不好,满怀思乡之情的我却踏不下心来,总想往家蹽。我母亲当着我的面不止一次地表扬邻居家的华哥。说你华哥轻易不回家,一个月也不回来一趟,人家一心扑在学习上,你得向你华哥哥学习。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憋闷想家的煎熬,犹豫再三,借了个自行车,冒着小雨骑车回家。在柏油路上骑车还好点儿,下了柏油路还有十八里土路,就特别泥泞难行。

风尘仆仆到家后,衣裳也湿透了。母亲见了我第一句话就是:“下这么大雨,你怎么回来了?”埋怨中包含着喜悦,责怪中也有关怀,我听了以后差点哭了,本来挺纠结的心情又遭到冲击。

但见家里三间屋子已是没有一个好地方,到处漏雨。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屋里比外边水点儿更大。东屋的炕褥子掀了起来,被子挪到一角。再看看西屋,西屋靠北边的炕柜也换了位置。我的书箱子上面盖了一层塑料,有的地方接上碗,有的地方接上了盆子,到处是“啪啪”的落水声,只剩下堂屋还有不大的地方没有漏水,所以有好几个包裹在那里堆放。满屋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连年的干旱每到秋天必须浇地才能种上麦子,那一年可好,地湿得半月都下不了地,过了秋分麦子还没种上——地太湿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又惊又喜。面对如此窘境强作笑容,急忙放下手中的其他活计,挤出个地方来和面,擀面,给我做饭。我换下湿漉漉的衣裳,赶紧到耳屋里拿柴烧火。我热乎乎地刚吃了饭,寻思找个地方呆一会儿。母亲却说:“章,你回学校去吧,不是家里不留你,家里实在也没有一个好地方,下回回来多呆一段时间。”我带上所需物品,本来想住一宿也没敢开口,心不甘情不愿地用个毛巾蒙上头,又冒着小雨赶回学校。回来时,雨停了,路上有人看见我一个男人蒙着花头巾,大惊小怪得回头直望。

那年9月10日是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学校组织我们高一的学生排着队伍,去影剧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轻轻的溪流》。因为是老师们的节日,所以去看电影的大多是人民教师。当时我哥哥正在小学代课。不管是正式的国办教师,还是临时的代课老师,不都是教师吗?那一天确实来了很多老师,宽广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全是人。我一边随着队伍往前走,一边瞅着脚下的积水,眼睛在流水一样的人群里寻找,看看我哥哥来没来。那么多人,一个我认识的也没有。那天我哥哥确实去了,和乡里的同事们组团去的,由于时间紧,观看完电影就坐车回去了,我们谁也没看见谁。

10月的一个星期三,下午是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学校安排几个同学跟体育老师谢老师去野外拉沙土,回来垫跳远的沙坑,其中就有我一个。我们四个男生带着铁锹,坐着学校的拖拉机,“嗒嗒嗒”地来到校外,出了校门的心情就是不一样。拖拉机向北背离家乡的方向又开出了很远,出了城,来到了一条河坝旁边。那条河河面很宽,两岸距离有二三百米,太阳从西边斜照过来,河面上金光闪闪,泛起鱼鳞似得波纹。水上还有一只小木船在那里来回摆渡,附近没有大桥,两岸的人们只好靠这只船来通行。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船只,挺新鲜。以前只是自己用纸叠过“小船”,放进河水里或者洗脸盆里一会就沉下了。看见宽广辽阔的河岸,面对波光粼粼的河水,拂面是萧瑟的秋风,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异常地舒展。我想,这条河可能和我们村前的小河是相通的,如果能坐上这只船,顺着这条大河一直往南去,就能回到我们家里,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

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科。因为我从小学就比较喜欢学数学和自然知识,初中阶段虽然物理、化学并不突出,但是我总爱冥思苦想探求一些道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着,而且我不爱背历史,不会思考发挥,世界地理的地名也颇难记。又听说文科工作岗位少,竞争力相对较大,所以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理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

高二年级重新分班,原来的班级秩序彻底打乱,我被分到(理)50班,也从此正式开始了我的情感历程。班主任老师姓李,教化学的,对我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听他的课感觉特别轻松。他讲课总是说一些笑话,幽默,饶有兴趣,寓教于乐。虽然是教化学,化学难记,相对于数学、语文课时少一些,但李老师像教英语、数学那样卖力气、下功夫,常常给我们加课,有时占用一点自习课时间补课——开小灶。那时老师都“傻”,加课也是白尽义务,也没有辛苦费。因此,从那时起,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新鲜,成绩也渐渐有所提高。

进入高中阶段,我的成绩就不像在初中那么突出了,常常在班上十几名、二十几名里徘徊。人们都说高中是最艰苦、最劳累的时期,也是竞争力最大的时期。确实,每一位高中生都渐渐长大成人了,不像初中孩子们贪玩而不知学习,不像在初中时必须靠班主任老师一天到晚地“嘟嘟”。大多数同学们都能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作业,利用一切时间加班加点,根本不用老师督促,就像钟表一次上足了发条。

分到新的班集体,一班新学生又组成了新的“集合”,又有了新的班主任李老师,学习气氛也有新的变化。据同学们传扬,李老师是全校最好的化学老师,是化学教学方面的权威人物,又是教研组组长,他是退休以后唯一一个可以享受去北戴河疗养资格的老师。带着家人的嘱托、亲人的期待,又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也信心百倍,憧憬着梦想,劲头十足,决心重打锣鼓另开戏,好好努力两年,争取毕业时考上大学,为亲人们争光,为自己也争口气。

那年我十八岁,血气方刚,志在青云。但在班级里我还是个子比较矮的,按大小个排队,我排第四,所以在教室里的座位常被分在前排。在前排也有好处,离老师近,不敢做小动作,不敢交头接耳,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好。我和小孟一桌,前面是两位女生,登记花名册时得知一名叫杨艳,另一名叫苏文。杨艳和我一样,早早地戴上眼镜。不过她戴着白边近视眼镜,梳着两个羊角辫子,发帘盖着眼睛,眉目如画,说话文邹邹的,一句一个“谢谢”。不像咱们农村人说话带着土气。苏文个子最矮,头发特别乌黑浓密,干净白皙的脸庞大而圆,但说话声音特别细而快,乍一听奶声奶气的,有点像小学生,不仔细听都听不清,发帘下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闪闪发光,明眸善睐,一说话还笑眯眯的,天真可爱的样子。这些都是两位女生偶尔回头看时我才看到的。

李老师管理班级有个特点:不分男生女生,不分成绩优劣,不偏不向,一视同仁。表现在分值日组时就是,从前往后一列,不论男生女生为一组。这样一来我们这组就四个男生五个女生,其中女生就有苏文和杨艳。老师令我当组长。李老师风趣地叫我“趟儿长”(一趟儿为一组)。所谓值日,不过是扫扫地,擦擦黑板,大扫除时擦擦玻璃,除去擦玻璃我擦不好,越擦越模糊外,其他那两样都不算个活儿,只要到时候别忘了就行。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常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劳动习惯了。每到星期三那天,下午第四节课上完课,大多数时候是我和几位女生在值日,另外几名男生也不知是忘了,还是不愿意干活都逃之夭夭。还是女生比较主动自觉。我和女生们在一起值日,没有说过一句话,各自低头默默地干活,做完值日悄悄离开,像演哑剧一样。后来,一到星期三我就提前给几个男生打招呼,久而久之,大家渐渐地都养成了按时值日的习惯。

说实在的,我真不愿当这个组长,我这个人不懂“为官之道”。若让我干活还行,若让我管人可谓“蜀道之难”。我从小就不会说话。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有事外出,让我“管事”,因为是夏天,有的同学因为脚热脱了鞋,有的同学爱多事儿便说:“这么臭,谁脱鞋了?”结果发现有个女同学脱了鞋,正在那儿凉快。有的同学便说“把鞋给她扔出去!“。我便警告那位同学说,“再脱鞋给你扔到外边去”。结果把那位同学吓哭了,那名同学哭哭啼啼地去老师那里告了状,从此以后老师再也不让我“管事”了。当“领导”的都得懂得“下哄上瞒”,处理协调好领导上层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搞好团结,做好工作,不是官大脾气长,更不是权大一级压死人,应会智慧处事,当领导的主要不是干活而是管人,什么人用什么方法管理。我就不会灵活应对,不会做思想工作,不懂的沟通协调的奥妙,“二架梁上的婆婆难当。”

我怯于和女生们说话,因为一和女生说话我就脸红,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不说话怎么开展工作,组长怎么当,幸运的是,女生中有苏文张罗着,帮了大忙。大家七手八脚就把值日做完了。特别是赶上学校大扫除,卫生大检查,苏文更是忙里忙外,领头干活,任劳任怨,省了我的不少事。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很佩服苏文的为人,作为小组组长,我失职,自惭形秽。

我上高中时是寄宿制,学校离家七十多里地远,除了二十多里土路,还有五十多里柏油公路,我一般两到三周回家一次。期间,若是家里给我捎来衣服、干粮、咸菜等东西时,赶上上课并不能直接送到我手里,就只好送到学校门口门卫的收发室。收发室的两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就把人名、班级登记到一块小黑板上,有同班同学看见了就通知我,我知道后下了课就去取。

有一次,初中时的一名同学给我邮来一封信,还有两次家里人给我捎来衣物,东西都自动地出现在我的课桌上。我自由活动回来发现家里捎来的东西不取自来,莫名其妙。后来听同学们说,是咱们班的,你们前排的女生给你带过来的。噢,原来是苏文和杨艳她们帮的忙。杨艳在校外居住,是走读生。苏文和杨艳俩人常常结伴进出校门。我估计肯定是她们看见有我的包裹,顺便为我代劳了,她们助人为乐的行为我非常感激。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从这些细微的事情开始的,你给别人帮忙可能很快就淡忘了,但是别人帮助你的事尽管很小,微不足道,但却永远难忘,铭记在心,永怀感激之情。

同类推荐
  • 男神计划

    男神计划

    什么是男神?帅气的脸庞!完美的身材!阳光的性格!这样就是男神?不,远远不够!身材、气质、性格、人品、成就,俱是巅峰!这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男神!当他激烈、炫酷的动作电影票房大卖之时;当他的歌曲深入人心之时;当他随着跑男团风靡天下之时;当他的转椅闪耀屏幕之时。。。。。。人们惊呼,一个真正的男神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一个两百五十斤的大胖子努力成为男神的故事。
  • 地表最强主播

    地表最强主播

    辞职后的的陈平安,一不留神拥有了逆天直播系统。虽然这个系统确实是二十分的坑爹,但陈平安的人气却如同坐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大旭:什么?平安在强化?我去看看。呆呆:(⊙o⊙)哇,我一看陈平安就想流鼻血。卢开:不行,有陈平安在,我不能被称为幻神。…………雕刻大师!探险达人!强化机器!游戏王者……我,陈平安,地表最强主播!
  • 带上游戏系统去修仙

    带上游戏系统去修仙

    再想想,现在还没想好呢,不是还能改么,着急啥呀
  • 青春正成长

    青春正成长

    青春从不单调,有明媚的忧伤;有华丽的冒险;更有倔强的成长。本书未能写长,有许多遗憾。已发布起点新书《天龙大侠传》
  • 美人劫

    美人劫

    莫冲误看宇宙星象图,导致变傻,偶遇神秘老太婆,重拾记忆,原来自己可以预知他人的天命,而且命中注定要化解凡世一场淫邪浩劫,且看莫冲如何逆天行事,险过“美女劫”,从而成为拯救苍生的救世主!
热门推荐
  • 玄天仙界

    玄天仙界

    现代中年人常年喝酒,终于酿成悲剧,脂肪肝化为肝癌,生命尽头才想着向天祈祷,不成想,还真让他重生了,只不过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 六芒星师

    六芒星师

    世间还有没有无论是神还是魔也无法逆转的事?那就是——命运!千年前的一场阴谋,令万妖之主银狼王陷入轮回,而作为阴谋者之一的黑狼王却遭到人类的背弃,被封印于六道轮回之中。千年之后,银狼王转世为人,即便如此,每当月圆之夜,他依旧会变成一只银狼,一只凶残的野兽。当尘封千年的记忆被开启,他该何去何从?是报复,杀光所有人类;还是,找回那一份遗失千年的爱……当残酷的命运再一次降临,他又该如何抉择,是顺?是逆?他说:或许有一天,我心成魔,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 想恋夏天

    想恋夏天

    本书写身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夏天来到全市最好的中学读书,遇见高冷霸道的同桌,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是相爱相恨吗?你看看就知道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的控制

    爱的控制

    我一直忠于爱情,也一直忠于她,但是强烈的爱让我变得极端,让我变得不像我
  • 会驯兽的召唤师

    会驯兽的召唤师

    都市青年被车撞死因祸得福,受父母遗物的吊坠上的传承重生在异界贵族获得同万物交谈的能力和强化魔兽的能力。看龙岚如何以召唤师,驯兽师的双身份成为君主,成为帝王。
  • 网游之盗版史诗

    网游之盗版史诗

    当凡人获得神的力量时,是守护?是征服?还是毁灭?在力量和权力的诱惑下凡人是否能不忘初心?
  • 幻之奇缘

    幻之奇缘

    亲人远去。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神瞳一睁道则显,幻术百出强敌灭。无可奈何花凋谢,悲啸天地凄不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逝去的唯有怀念,还有的要更加珍惜!这一生要孜孜不倦的追寻力量,只为守护住挚爱之人。
  • 梦里晨曦

    梦里晨曦

    一场难得的失眠后的熟睡竟然就穿越千年前重生了,作为一位新时代却没有任何才艺傍身的小白领,如何在这个时代混的风生水起是个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任务!虽然文不成武不行,但咱不能丢了广大穿越同胞的脸!所以,琴棋书画就算了吧,有时间还是挣钱、抢权更实在一点,当然顺道也该解决一下个人问题,好歹是个白富美,找个高富帅应该是小意思了!可是,这个病怏怏快要一命呜呼却美得不似凡人的美人,可不可以不要老是出现在面前挑战人家的小心脏啊!人家要找的是高富帅,不是比自己还要白富美的白富美啊……
  • 战灵变

    战灵变

    少年从北域众多天才中脱颖而出,走向广阔无垠,精彩绝伦的世界……笑问天下,谁敢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