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1400000021

第21章 多元化投资:沉浮中要有永远盈利的支柱产品(1)

有人问我凭什么到处投资,做这个,做那个,基本都成功,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你能成功。我和他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

——李嘉诚,马云和吴鹰拜访李嘉诚,李嘉诚如是说,2006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事业上应该赚多些钱,有机会便要用钱,用到好处去,如此,这一生赚钱才变得有意义!

人要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少少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假如一个人有很多资金,但没有knowledge(知识),欲去乱搞新科技的话,他失败的居多。

一棵树根部的分枝可能散布在五十尺一百尺以外的地方,但主根仍在。

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投资香港卫视

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商机就已经来了。新兴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新的市场需求,而有一些市场总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突然兴盛,使早具慧眼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梳理这些商机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看看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新鲜东西就行了。

——李嘉诚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通讯业的突飞猛进,电视已基本在老百姓生活中得到普及。虽然香港本地只有两家免费电视台,但是竞争相当激烈。随着欧美有线电视的发展,港府为了平衡香港电讯市场的垄断现象,决定成立第二电讯网络。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资讯窗口。

这时,“超人”的次子李泽楷刚从加拿大打工回来。虽然父亲刚开始只安排他做一个公司小职员,但李泽楷并没有嫌弃这一职位。

25岁的李泽楷性格桀骜不逊,颇有当年乃父之勇。凭借他4年的海外磨炼,初出茅庐的李泽楷决心要为这个家族做点事情。他毕业于美国坦福大学电脑工程专业,在加拿大就一直从事电子技术类的工作。所以,李泽楷非常看好电视的发展前景,他曾多次与父亲商议投资电视行业一事,并得到了李嘉诚的默许。

亚洲首枚专供本区域服务的电讯卫星。

1989年,港府宣布由李嘉诚旗下的和黄经营第二电讯网。这时,由包玉刚的九龙仓和郭得胜的新鸿基业组建的新财团无不羡慕,只是港府亲自点将,实在无能为力。不久,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学生运动,港府要求和黄注资成本不得少于55亿港元。否则,将无法获得有线电视经营权的牌照。李氏父子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放弃此项业务。

包氏集团当然不能让机会溜走了,随即就与港府签定协议,成立九龙仓有线传媒公司并挂牌营业。由包氏的女婿吴光正出任董事会主席。上台伊始,吴光正就向外界承诺,九龙仓将在2年内使香港市民收看到20个有线电视台;5年内力争达到32个频道。

退出有线电视争霸的李氏父子,并没有放慢进军电视业的脚步。发射亚洲卫星一号的原本目的是主打电话业务,全部经营权归李嘉诚所有。李嘉诚知道,亚洲卫星一号是以通讯为主,现在普及范围不大,使用率低,如果把它用在电视上效益一定可观。于是,李嘉诚立即成立了卫星广播公司,并向亚洲卫星一号租用线路。紧接着,李嘉诚经过多次与港府斡旋,最终获得了卫星电视的许可牌照。

调查后发现,在香港多达十几万座大厦可以安装卫星天线,这对包氏集团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为争夺收视权,双方展开了博弈。李氏父子旗下的所有子公司,甚至包括屋村都拒绝安装九龙仓传媒公司的有线电视。同样,吴光正也号召包氏家族的公司抵制安装卫星电视。

1990年年底,李氏父子的卫视公司开始挂牌。第二年,总投资达4亿美元的卫视公司开始营业。年底,已有5个频道的节目面向观众。卫视自经营以来,全天24小时不停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滚动直播,经营其中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雀巢、索尼、富士等全球知名企业。从开播到到1993年出售,不到2年的时间,卫视仅广告收入就达3.6亿美元。虽然卫视在海外的市场状况不错,但在香港本地却并不理想。因为港府此前曾规定:禁止卫视频道播放粤语节目,而且不能向用户收费。这对卫视来说绝对不利。对于一个香港电视媒体,不播放广东话栏目,还有谁会关注卫视。

对此,李氏父子决定借助媒体舆论,向港府施加压力。因为从市场反馈消息显示,将近100%的卫视用户要求播放粤语节目,市民对港府的决定很不理解。紧接着,各大报纸、杂志等各路媒体铺天盖发表评论,都说港府的做法不对。同时,李氏父子还要求港府同意卫视向用户收取费用。

李氏父子的猛烈进攻使吴光正集团感到了威胁。九龙仓有线传媒公司发言人曾表示,若港府同意卫视播放粤语节目,肯定会有大批观众倾向卫视,九龙仓有线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到时我们不得不放弃有线经营权。李氏父子步步紧逼,包氏家族只有招架之势,毫无还手之力。港府因迫于民众和媒体的压力,曾一度表态,会考虑在恰当的时候允许卫视播放粤语节目。

到1993年,港府终于同意李氏父子播放粤语节目,但也限制卫视独立经营的收费电视。港府的英明的举措,平衡了包、李两家利益的纷争。后来,有线和卫视两大财团签署协议,共同经营香港电视。两大财团的对决也从此结束。

1993年7月,李氏父子旗下的卫视突然宣布,要将卫视63.6%的股权出售给一个澳洲传媒大享,共涉资金40.6亿港元。人们对李氏父子的这付。卫视还能获得15亿港元的收益。不仅如此,和黄和李氏父子还掌控着卫视发牌机构52%的股权。再算上卫视剩下的36.4%股权,可以继续获得经常性的利益。李氏父子这一算盘打得可真够精。

李氏父子从投资卫视再到出售卫视,不到4年的时间。这一进一出,其中获取的利润不可估量。这次父子联手,可见李嘉诚是在故意煅炼儿子,当然“小超人”也是心领神会。这次卫投资视,李嘉诚基本是坐阵大本营,主要由李泽楷冲锋陷阵。

经过这次卫视投资,李嘉诚感觉到了电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虽然他最终没有统治整个香港电讯,但是从这件事可以预料到,其他地方的电信市场方兴未艾,有待开发。也许当时他出售香港卫视的主要经营权,是早有想法的。

对一个投资者来说,一定要知道你想要的东西是什么,甚至更进一步,通过这个投资,又可以间接得到什么。如果掌握了这一投资策略,就会在商海中无往而不胜。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拥有世界上最集中的资本和技术。作为一个本地企业,如果只向一方面发展,即使成绩突出也很难以立足。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去努力,尤其是新型尖端技术行业。作为华商的代表人物,李嘉诚看到了这一点,同时也做到了这一点。

眼光决定境界,境界影响结果

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李嘉诚

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位总统,他不顾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是无理谩骂,毅然决定高价从俄国人手中买下靠近北极的一块地皮——阿拉斯加,一块终年积雪,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荒地。而现在的阿拉斯加,已探明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在未来能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美国人无不为那位政治家睿智远见而折服。由此可得,不管是商人还是政治家,某人是否具有深邃的眼光,将直接决定着他的事业能否办大办强。

西方世界兴起的以原子能、电子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世界生产力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而且,随着地球通讯卫星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范围之内的人们能够在瞬息之间分享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让那些巨型企业向境外扩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业已形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临近,李嘉诚的目光开始放眼全世界。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嘉诚在香港积累了庞大的财富,他需要为手头的巨额资李嘉诚的目标是将长实开拓为跨国集团。他认为,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只有通过跨国投资迅速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才能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去。他说:“舞台大了,机会就多。”通过跨国投资,不但可以拓宽财源,也能为自己的企业王国提供安全保障,符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商业原则。

于是,在收购了香港一些企业,特别是某些英资企业之后,李嘉诚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国投资。

在向海外进军时,李嘉诚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稳健。李嘉诚采用的方法是“投石问路”:先小规模投资,然后大举扩张。1977年,他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花费2亿多港元,在美国休斯顿收购了一座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花费6亿多港元,把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收购了。到1986年年底,李嘉诚在北美拥有的物业达到28幢之多。在小试牛刀之后,李嘉诚发现加拿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投资环境。

1986年12月,李氏家族及和黄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向合营公司UnionFaith投资32亿港元,加盟到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其控股权达到52%。赫斯基石油公司拥有加拿大西部大面积油田和天然气的开发权。另外,这家公司还拥有一个大炼油厂及343家加油站。虽然当时世界石油价格低,石油股票低迷,但李嘉诚仍然十分看好石油工业。

当时,赫斯基石油公司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除因世界石油降价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外,并没有出现债务危机。按照加拿大商务法,外国人不能收购像赫斯基石油公司这种“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所以,李嘉黄对这家公司的控股权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和黄与嘉宏共拥有49%,从而,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彻底被李嘉诚控制了。在加拿大,李嘉诚还对世博会旧址进行了投资,这也是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大手笔。

1986年,世博会在加拿大首都温哥华如期举行。会后,为各国搭建的临时展厅不是被拆卸,就是被废弃一边。这块地皮地处海边,呈长形,面积比香港铜锣湾还要大。相对来说,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优越的,可以说是市区边缘的黄金地段,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李嘉诚的大公子李泽钜,非常看好这块地皮。他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一个综合性商业住宅区,其获得的利益将无法估计。于是,他积极向父亲建议买下世博会旧址的地皮。理由有三:

一是该地皮四周都已开发,具有良好的社区设施和交通条件;二是该地皮临近海湾,景色宜人;三是对于饱受市区嘈杂拥挤之苦的市民而言,彰显矜贵的海景住宅极富吸引力。

李嘉诚决定接受儿子的建议,投资世博会旧址开发工程。迄今为止,在加拿大,还没有能在这么开阔的地段发展综合物业的香港地产商。如果开发成功,不管是对香港的建筑史,还是对加拿大建筑史来说,都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世博会旧址这块地皮属于省政府所有,因而能够以较优惠的价格购得。但根据李嘉诚的初步预算,该项目总投资也得达到约170亿港元,这个数字对长实集团来说是不能独力承担的。于是,李嘉诚遨请香港地产巨头李兆基、郑裕彤加盟,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公50%股权,其余50%被各大股东分别拥有。

对当时正在饱受经济衰退所困扰的加拿大来说,毫无疑问,李嘉诚的这次投资,对其市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项目最少可以给他们带来100亿港元的巨资。一时间,李嘉诚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

在李嘉诚向加拿大投资的时候,他还向别的国家进行了投资。1986年,李嘉诚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为什么李嘉诚会选择这家公司呢?因为皮尔逊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控股权,是一支潜力很大的升值股。当时,皮尔逊公司的股东们早就听说李嘉诚有大举收购英资的行动,因此对李嘉诚怀有戒心。当李嘉诚购入该公司5%的股权后,该公司的股东担心李嘉诚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于是便组织了反收购。结果,李嘉诚见势不妙,就抛出了所有皮尔逊公司的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商议决定,以最快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购入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在这家公司的控股数算起来也是个大股东,但却进不了董事局。为什么呢?因为该公司掌握大权的管理层,对李嘉诚同样怀有戒心。于是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1990年,李嘉诚又出击美国。当时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陷入了财务危机,急需一位资金雄厚的老板为他解除危机。李察明还表示如果谁帮助自己渡过这次危机,以后愿与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结果,李察明找到了李嘉诚。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会找李嘉诚时,他说:“我相信李嘉诚的为人。”

李嘉诚和郭鹤年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这一举动,引起日本商界的不小震动。在回答记者为何会进军日本这一提问时,李嘉诚曾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

其实,李嘉诚的海外投资也给香港人留下了话柄。有人说他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是隐形迁册;还有人说他食言,准备大淡出。但李嘉诚却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条投资法则的正确性。再用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世界经济史证明,不管是哪家公司,当其发展到相当规模,就会突破原有日益显得狭小的区域,到外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自然会为剩余资本寻找出路。经商需要冒险,但是更需要保险。如何做到这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像李嘉诚一样——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橙”子计划

十年前将只细船撑出去,证明中国人在外地发展业务,在异地做生意比老外做得更好。

——李嘉诚

1989年,李嘉诚开始进军欧洲电讯市场,他登陆的第一站便是英国。同年,他以84亿港元收购了英国一家移动电话公司rabbit(兔子)。但这只“兔子”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喜人。自经营以来,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客户数量不断剧减,公司业务逐年下降,与欧洲其他电讯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同类推荐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压力存在的必要性、压力的来源、如何减压、如何增压、如何调节压力等内容,以“压力”为关键词,讲述了我们如何能够一张一弛的利用压力,让身边的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工作业绩提升,有利于我们轻松快乐的生活。
  • 权力战争:中国企业高层权力构架调查

    权力战争:中国企业高层权力构架调查

    我是个职业经理人,在国内企业任总经理九年。在职业生涯的风尘中,我逐渐发现一个深层次哲学道理:中国企业发展三十年,时至今天,中国企业之核心瓶颈问题决不再是MBA教科书中的诸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课题:而是企业的高层权力架构。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每每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体系、改革市场营销体制、完善财务制度、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时,总感到有一股灰色力量从中作梗。我感到,单纯技术层面的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之类的“事”并不难做,真正难做的是“人”。具体来说,是难以让老板接受某项改革方案、难以消除股东的误解、难以抗拒老板的负面干预、难以防止老板时常爆发的各种非理性决策。
  • 魅力徽商

    魅力徽商

    古有俗语,“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作为中国商界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东南亚等各国。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诚”、“信”、“义”、“仁”等优秀商业道德给我们现代商人留下的是一笔宝责的精神财富!
  •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是入门浅但学问深的行当。一个入门很久的人不见得能在11年内爬到塔尖,同样一个初入龙门的人占据高位也不见得非用11年。到底该怎么做运营?如何做运营才不至于让自己忙死累死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把握住处于塔尖20%的核心用户?如何强敌逼阵时快速找到突破口?如何挤破头皮提高转化率?在这本书里,类类以自己常年战斗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予了有效而真诚的解答。
  • 营销场的建构——一种人际传播的视角

    营销场的建构——一种人际传播的视角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理论上系统解读会议营销这一新型营销模式的优秀著作,既有丰富的一手资料,更有高屋建瓴的提炼和总结,相信对在中国从事会议营销及其他营销工作的一线同仁都会有一定的启发。
热门推荐
  • 申公巫臣

    申公巫臣

    故事开始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经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周王室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弥留之际,无力掌控大局。整个社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事刚刚停歇。凝重的空气中散发着浓稠的血腥味儿,引来大群以腐肉为食的乌鸦、秃鹫和豺狼。这便是公元前618年,楚郑两国之间有名的“狼渊之战”。一个年仅十二岁的楚兵小心推开尸体,伏扑在地上,他发现一个郑卒正在向他靠近…几千年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一架来自公元4026年的飞船“夕阳号”时空旅行发生偏离,降落到这片古战场上。飞船上是一伙异能盗墓贼,骷髅人尤里,人形蜥蜴咖哥,半机械人铁当和机械师迪米,他们由一个外号叫作“幽灵”的船长带领。夕阳号此行的目的是寻找黄金宝矿和能量锆石。盗墓贼绑架了这两个兵卒,他们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无双国士巫臣和倾国倾城的绝世红颜夏姬。数十年后,两人相约进入时空隧道,但普通人的身体无法承受曲率跳跃的压力。在未来科技的帮助下,经过无尽的痛苦和重重考验,他们拥有了强大的超能力。夏姬和巫臣最终成长为拓荒外行星系、维护地球文明、抵御外星石人入侵的星际勇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隐婚娇妻:冷酷总裁狠狠爱

    隐婚娇妻:冷酷总裁狠狠爱

    在柳倾夏的世界里,她一直将保护司徒墨宸这个“弟弟”为己任。十一年来,可谓是尽心尽力。可是这个“弟弟”也实在太难伺候了,今天对她好的冒泡,明天就分分钟换个女朋友。没关系,作为“姐姐”,忍了。可是,陈姨也太“乱点鸳鸯谱”了,居然联合自己母亲,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将自己嫁给了司徒墨宸。人家明明是有正牌女友的啊。并且,司徒墨宸不是应该生气的吗?为什么还对她那么的好?柳倾夏觉得,自己的脑子明显不够用了,没关系,结婚以后,她依旧可以好好保护自己的这个大“弟弟”。
  • 清茗美人传

    清茗美人传

    清茗还需玉露烹,美人无意粉妆浓。等闲事故愁人理,一杯可醉月明中。八百里秦淮,摘星得月。烟花柳巷中烟尘女子,得月楼里的风流艳词。有人叹息道:山外青山楼外楼,秦淮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周嘉庆四年,北有匈奴蛮夷屡犯边关,西有吐蕃蠢蠢欲动。朝庭庙堂之上,佞臣横权,奸臣当道。诸如蛇蝎鼠辈者,数不胜数。东瀛犹如猛虎,盘踞一方,高丽心思不轨,南诏捉摸不定。正是四面楚歌之境地,何以破局?话说天下大势,久合比分,久分必合。江山如此多娇,一时英雄蜂起,争权夺势斗权谋。瞒天过海者,暗度成仓者,风华绝代者粉墨登场。江湖水浑,游侠剑客,刀光血影。这时世之中,且看风流人物江山美人一锅煮!
  • 异世修行笔记

    异世修行笔记

    人活着其实就是修行,修行其实就是修身和修心,人们修行的目的有很多,千奇百怪,而我是为了长生。
  • 奸察使

    奸察使

    什么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飞鸟和鱼嘛?最远的距离是出轨和捉奸的距离,因为双方都不知道在哪一刻做出相互的背叛与折磨。一个神秘过去的女人领导着一个捉奸的团队,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帮助那些痛苦的女人在围城战役中扳回一局。跟踪,偷拍,捉奸,一气呵成。
  • 纵横天源大陆

    纵横天源大陆

    废柴青年穿越到异界开启波澜壮阔精彩的传奇人生。
  • 传世名著百部(第39卷):诗经

    传世名著百部(第39卷):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书中所收之诗,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作为最早的一部诗集,它在文学上的价值是开创性的,从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到语言运用,均具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它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为后世文学创作所效法和借鉴。
  • 小道与鬼

    小道与鬼

    一个生长在普通家庭里的穷屌丝,正准备去外地上学,就在他充分展示他屌丝风范时,一些意想不到的奇遇去悄然出现在他的身上.......
  • 深渊归来之末日重生

    深渊归来之末日重生

    十年前,我失去了一切,服毒含恨而死,坠入地狱,十年后,我成为这地狱之中至高无上的王者。我回来了…回到了我服毒自尽的前一天,这一世我就将彻底洗刷过去的一切。金色的光雨重天而降,这是神对于人类的惩罚,金色光雨沾染到的都会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力量,这是目前我最需求的东西…这残忍冷酷的人间地狱由我来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