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1400000011

第11章 地产商:吹响向“土地”赚钱的号角(2)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新的建筑条例于1966年开始实施。拥有地皮的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在新条例实施后受到影响,都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由此掀起了香港的一股建房狂潮。在这股狂潮中,拥有大额钱币的银行除资助某些地产商外,其自身也直接投资房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李嘉诚深知投机地产和投机股市没有什么两样,“—夜暴富”的后面往往紧跟着的就是“一朝破产”的悲惨结局。他丝毫不为短期的暴利所动,继续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兴建厂房。除了特殊情况外,他一般很少向银行贷款,有的工业大厦完全是靠自筹自备资金建造的。随着一大批新厂的不断竣工和出租,租金源源不断呈几何级数涌来。

但是,那些从事房地产投机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65年1月,香港一家名叫明德银号的小银行因挤提事件而宣告破产。原因很显然,明德银号因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没有流动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明德银号的破产,引起了其他银行存户的恐慌心理,挤提现象再一次爆发,只是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猛烈,蔓延的速度更是快得出奇。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不得不出卖股权与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形势危急,为稳定香港经济,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勉强遏制住了那股发生在存户间的挤提狂潮。但银行危机并没有随着这次风暴的结束而终止,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由于银行和地产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银行危机的剧烈振荡下,香港的房地产业落入万丈深渊,地价楼价暴跌。那些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的炒家,由于脱身迟缓,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更是叫苦连天。

由于李嘉诚的先见之明,这次危机虽然也给长江带来了损失,但与同行相比就微不足道了。充其量只是由于部分厂房租期届满,续租时降低租金,这对长江的整个根基毫无影响。

具备一个政治家的长远眼光。

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暴利所牵动,“众人皆醉我独醒”,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此举的确令人折服。李嘉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为投资者,应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

敏锐抓商机,迅速做决断

当大街上遍地都是鲜血的时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资时机。

——李嘉诚

1966年底,香港的房地产业终于出现了新的转机,地价楼价出现了上升的迹象。银行的元气也逐渐得到了恢复,有能力重新资助地产业。地产商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但这种迹象没有维持多久,中国内地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并开始波及到香港。

1967年是内地红卫兵异常活跃的一年,他们在北京“火烧了英国代办处”。在这一过激事件的影响下,香港部分“左派”在市民中煽动反英情绪,并在港督府的大门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港督府出动大量英警进行暴力镇压,触发了著名的“五月风暴”。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此谣言一出,迅速在香港四散开来,弄得整个香港人心惶惶,人们纷纷移民国外,特别是那些有钱人,把自己在香港的物业都贱价抛售,比如司徒拔道的一幢豪华花园式洋房竟以60万港元贱卖。新建成的大楼没有了客户,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和建筑商们无可奈何。李嘉诚也不例外,毕竟他现在已经拥有了数个地盘和物业。

续太久。

当然,作为地产商的李嘉诚,最关注的还是“中国共产党会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在香港推行大陆的共产主义制度”。

李嘉诚深知,对大陆来说,香港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大陆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当时中国没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如果香港的局势出现动乱,将会严重影响内地经济的发展。再说共产党若想收复香港,早在1949年趁解放广州之机便收复了,为什么还要等到现在?

观察到了这几点,李嘉诚认为这是拓展事业的最好时机。他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经过深思熟虑后,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他把在塑胶行业的盈利和物业收入积攒下来的几乎全部资产都转入到了地产业,光买不卖。同时,李嘉诚还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在别人眼中,李嘉诚简直就是个疯子。很多亲朋好友为李嘉诚的“冒险行动”捏一把汗,有些同行的地产商,也等着看李嘉诚的笑话。面对这些,李嘉诚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怕就干脆别干”。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李嘉诚已拥有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了35万平方英尺。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价再度回升,房价上涨。此时的李嘉诚已经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大楼和厂房,不久即全部出售,利润成倍增长,光每年的租金就高达390万港元。可以说,李嘉诚是这场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也是这次行动使李嘉诚的地产事业进入了他的第二个高潮时期。

超越置地——嘘声四起

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李嘉诚

1971年6月,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简称长置)在香港正式成立,李嘉诚把大部分“火力”都集中在了地产发展方面。因为他发现,香港的地产不久之后将会非常炽热,地价和楼价将会快速回升。

因为在1969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公开表示:愿与中共展开全面对话,解除对华将近20年的禁运政策。在这一点上,中国也是积极响应,于同年释放了12名在押的美国人质。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关系,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与中国首脑亲切会面。这说明两国之间会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将会有限度地打开国门,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那样,香港的经济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还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再次来香港汇集,对楼宇的需求当然也会激增。

李嘉诚对地产所投入的兴趣之大,可在公司成立的“誓师”大会上看见。在那次会议上,李嘉诚雄心勃勃地指出:长置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经营规模。李嘉可估计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现在已跻身于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除地产外,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也是置地的营业范畴。会议现场就有一位董事站起来,说:“我们公司和置地等地产公司相比,太微不足道了,我们怎么能赶超置地呢?”“能。”李嘉诚满怀信心地说,“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赫赫大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致富,创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李嘉诚不是盲目地夸大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定下这一目标是有凭有据的。李嘉诚通过平时观察发现:置地之所以能够屹立半个多世纪而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它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置地是中区的地王,而中区是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也就是说置地在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再者最近10年来,置地的经营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发展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

另外,李嘉诚考虑到以长江的资金,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所以在那次会议上,他制定了长江今后的发展方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以收租物业为主,先去地价处于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在那次会议上,李嘉诚说了很多有理有据的话,但也并没有使在座的股东全然信服。因为他们看到的是:长江和置地,两者悬殊委实太大了,从而缺乏了与其竞争的勇气,不敢树立赶超对方的目标。其实,不得巨大的成功。

同类推荐
  • 跨越:世界上最伟大的七个商业奇迹

    跨越:世界上最伟大的七个商业奇迹

    生活中最令人振奋的事就是去创造,建立和发展那些有用的东西当你在做一些值得去做,并且从未尝试过的事情时,谁能够有勇气,有雄心去征服那些障碍,谁就能成为领先者。商人没有所谓的景气、不景气。无论情况如何,非赚钱不可。如果我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运转。要有这种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遇到不景气的时候,正是发挥少年时代磨练出来的素质和本领的时候。有这种少年历练的人,和那些因悲观而跌倒爬不起来的人截然不同。这种骨气,根植于少年时代,渐长而渐成。
  • 1分钟现场成交法:金牌店员是这样炼成的

    1分钟现场成交法:金牌店员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店员必备的现场成交实用宝典。本书以一个个极具代表性的现场成交场景为线索,以现场成交策略为核心,打磨出一篇篇简单、有效、做得到的现场成交篇章。这些成交策略都是经过门店实战运用,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对极需提升自身能力但又异常忙碌的店员来说,只需花上一分钟,就能轻松掌握门店销售秘诀,给店铺的业绩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巧”。管理知识和故事结合得巧妙,赋予管理学以趣味。将枯燥的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同时,将管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基本上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也弥补了其他管理故事中“见事说事”的缺点和不足。
  •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精编版)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精编版)

    解放军在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面旗帜、一个信念,但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年代先进性的实践,对于今天所有类型组织在完成使命、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自主变革、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 华为文化手册

    华为文化手册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为什么成功的是华为?在无数的企业家中,为什么任正非是教父级人物?答案或许众说纷纭,但其核心与关键是三十年来华为塑造的强大的企业文化。正如任正非所言:“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本书从华为的团队合作文化、执行文化、竞争文化、危机文化等方面,深度解读华为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揭开华为公司三十年来持续壮大、不断腾飞的真正动力。读懂华为文化,才能真正读懂华为。翻开这本书,透视二十万华为人的强大凝聚力,领悟华为成功的真正基因。
热门推荐
  • 瞿秋白精品集

    瞿秋白精品集

    瞿秋白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他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并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本书收录了其作品中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 登越王楼即事

    登越王楼即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尊宠妃很傲娇

    帝尊宠妃很傲娇

    曾经的天真懵懂的异世孤魂,历经数劫后,睥睨天下;他是最高大陆的尊上,拥有着无上的权利和崇高的地位,却倍感孤寂。一次偶遇,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碰撞在一起;心灵相互不断吸引靠近,有过争吵,有过意气用事,唯独没有诀别!因为她说,“只要你说,我便走!”他可以放弃天下,何况小小的尊严,紧拥着她说,“丫头,我认输!”
  • 灰姑娘的恶魔校草

    灰姑娘的恶魔校草

    她们从一群无忧无虑的年少逐渐羽翼丰满飞向各处。她们会邂逅自己的爱情,选择自己的人生,就像灰姑娘的神仙教母,她们是灰姑娘同样也是自己的神仙教母灰姑娘,依然会与王子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不管ta是否富有是否美丽是否善良,都会一直幸福下去。
  • 一段一见钟情

    一段一见钟情

    从第一次见面到内心的触动,经历时间,年龄,距离等等各种不能终老的因素,会到白天吗?我只有和你们一起幻想。我没有华丽的文字,写的都是真实经历。
  • 那年青春暖时光

    那年青春暖时光

    林夏刚上初一时,便遇见了一群人,(她)他们温暖了她的流年,也漏过了离殇,命运之轮让那些故事,从那时开始转动………温文尔雅却冷淡疏离的程瑾言,那是林夏最初青涩的喜欢,他们……花花公子却细腻如丝的苏瑾年,那是林夏最挚诚温暖的年华,他们……还有唐月洛,那个陪她度过唯美岁月的假小子,她……让盛世欢颜带你走进她(他)们的故事?
  • 抗日之超然兵王

    抗日之超然兵王

    杀鬼子杀到手软,抢装备抢到无聊,什么任务都能超额完成。我,一个最强小八路,杨超然!
  • 步步求生

    步步求生

    冥冥中的力量在暗中操纵一切,丧尸?末世?还是神的游戏?我叫杜斐,这场浩劫中的幸存者;虽然步步求生,但我发誓只要活着一定要将这幕后黑手揪出;哪怕是神,也要让他尝尝我的怒火。为了不像前段时间那样断更,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存稿,存稿期间每天一更,如果读者大大要求,也可以偶尔两更。步步求生讨论一群:51443440讨论二群:286707550
  • 无敌曲

    无敌曲

    大江上,赤雀踏水而行。洪湖边,烈虎吼碎山河。大千世界,谁能称天下第一?九天之上,看一人谱写无敌曲。岁月易逝,红颜易老。一挥手,昨日便是明天……
  • 斗罗大陆之域子承律

    斗罗大陆之域子承律

    一部讲述斗罗大陆上又一位大能的故事,他的武魂是钟灵毓秀的本体武魂,探索出了人体与武魂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