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19800000002

第2章 陆地战舰的出现(1)

1.古代的战车

先从古代的战车说起。所谓战车,就是指用于作战的车辆,适于在平原上冲击追逐,行军时可运载粮饷和军需物品,扎营时可用于防卫,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用具。

在古代战争中,战车被应用于冲破敌人的防御阵形,由于本身有防御的能力,因而在战场上也被应用为“移动的堡垒”。这与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作战应用十分相似,可以说古代的战车是现代坦克的最初的设计雏形。但是它本身造价高昂,机动性差,对地形的要求高(基本只适于在开阔的平原作战,无法通过堑壕),这些缺点使它最终为更灵活的步骑兵所取代,最终成为一种辅助型防御武器。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在寻找一种方法,创造出战场上真正攻守兼备、可以跨越各种堑壕地形的“移动的堡垒”。

2.履带的发明

1770年,英国人埃奇沃思发明了一种“可让任何马车行驶并跟马车一起移动的铁道或人工道路”,而且在英国获得了专利。他的办法是把若干木制板条连接成一根环状的链,按一定的方式连续地移动,使一块板条或几块板条始终跟地面接触,他的目的是要把马车重量在使用狭窄的车轮时能分散到更宽的地面上,使马车能在崎岖的或松软的地面上行驶。然而埃奇沃思的设计只停留在了图纸上。美国发明家巴特尔于1888年获得一项履带的专利。1904年,霍尔特也获得一项非常实用的履带发明专利,并于1906年投入批量生产,用履带替换了原来的蒸汽拖拉机的后轮,于是出现了霍尔特履带式拖拉机,这就是最早改制成坦克的那种拖拉机。

履带的发明,终于使大型的战车在松软和坑洼不平的地形中移动和作战成为了可能,解决了坦克诞生所需要的重要条件,为人们心中的陆战“移动的堡垒”的诞生在技术上铺平了道路。

3.来自战地的灵感

1914年秋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英国远征军在法国战场上向德国军队发动进攻。战场上堑壕纵横,碉堡林立,使得阵地防御战术日臻完善。德国军队凭借堑壕、铁丝网,用机枪向英国士兵狂扫,英军和法军士兵成排成排地倒在血泊之中。

英国随军记者贝斯特·斯文顿目睹这一惨景,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位战地记者,他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地报道自己看到的一切,可是连他自己都不敢多看他自己拍下的血腥与残酷的战场真实场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现代战争的理念还没有成熟,步兵在数量上的优势至关重要的观念深入人心,各国都大规模地开始征兵,普遍的兵役制和改进了的铁路网,使大部分交战国能迅速动员职业军队身后的后备军。但是由于机枪和大炮的使用,使得步兵的伤亡极其巨大,而且士兵的训练很不科学,对战场的认识不足。士兵大部分是由社会底层劳动者构成的,“大都是文盲的部队,虽由勇敢的士兵组成,但他们由贵族和有钱人组成的军官团所受到的训练很差,那些人的战争知识,还局限于使用军刀和剑。”一位军事家曾感慨说。

在1915年英国历史学家伯纳德·佩尔斯访问前线时,一位士兵忧愁地说:“先生,你知道,我们除了士兵的胸膛外,没有武器。”对此,另一个士兵补充说:“先生,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法国的一位军官曾在回忆录中描写法军冲锋时的情景,他写道:“每当法国步兵前进,整个战线就立即完全被弹片所覆盖,倒霉的士兵像野兔般地被打翻。他们都很勇敢,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人能在向他们集中射击的炮火中活下来。军官们都是杰出的。他们走在部队前面大约18米,就像阅兵行进那样安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见一个人能前进46米以上而不被打倒的。”

斯文顿目睹英军士兵的巨大伤亡,心中非常痛苦,他曾经写信给一位朋友抒发这样的感情,从朋友的回信中,他偶然看到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灵感,这位朋友在信中把我们前面讲到过的美国的“霍尔特”农用拖拉机描述为“能够像魔鬼一样爬行的美国机器”。这时,斯文顿突然想起科幻小说中关于“陆地战舰”的描写,于是萌发奇想,能不能把牵引火炮的拖拉机改装成不怕枪弹、能够越野的“陆地战舰”,来对付德国人的堑壕、铁丝网和机枪呢?他决心把科幻小说中的假想变为现实。

于是,斯文顿火速赶回英国,向大英帝国防务委员会郑重提出造“陆地战舰”的建议。

4.陆地战舰

但是,斯文顿的“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种沉闷僵局”的建议一开始却遭到冷遇。当时英国陆军大臣齐吉纳认为斯文顿的建议是不可取的“戏言”,即使按照这个建议把“陆地战舰”造出来,也是“敌人炮兵绝好的靶子”。并且说它是“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但价值非常有限”。

斯文顿的建议正面临着被扼杀在襁褓之中的危险,时任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却慧眼识珠。当时,英国海军航空队中活跃着一支装甲车部队。丘吉尔非常清楚装甲车在陆地作战中的作用。适逢当时英国海军正在独立研制装甲车。丘吉尔看到斯文顿的建议,如获至宝,随即向英国首相阿斯齐兹建议,为了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裹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驰骋于荒野地带的新武器。

阿斯齐兹首相迅速批准了这一报告,开始责成陆军实施研制,而陆军研制却以失败告终。就在陆军试验失败的两天之后,海军就开始了“陆地战舰计划”,成立了“陆地战舰委员会”。斯文顿也参加了“陆地战舰”的秘密研制工作。

5.设计蓝图

究竟把这个“陆地战舰”制造成什么样子?斯文顿和同事们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当时认为,这种新的陆地武器,也应该像海上巡洋舰那样具有强大的火力、坚固的装甲防护和良好的机动性能。委员们竟然依照海上巡洋舰的模样,设计出一种新式武器的蓝图。它长30米,宽24米,有四层楼那么高,装着三个直径达12米的大轮子,连同携带的武器弹药,预计全重超过1200吨。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实在难以建造。后来,英国人根据澳大利亚的一种试验模型车,经过重新研究设计,终于在英国海军部里,秘密制造出一种新式武器。但是,它的样子在现在看来,仍然是十分难看,也十分笨拙。身躯像一个斜方形铁盒,长8.1米,宽4.2米,高3.2米,全重28吨。铁盒的装甲厚度为5~10毫米,可以起一般的防护作用。在车体两侧装有两门57毫米口径的海军火炮,还有四挺轻机枪,作为进攻的武器。铁盒后方拖着两个导向轮,沿着车体绕着两条金属履带,使其能自由运行,车身上还有一台77千瓦的汽油发动机。这种新式武器走起来在现在看来也是慢极了,一般每小时仅能走1~3千米,最快也只有6千米。在车体里,乘员竟有8人之多,其中半数是从事驾驶的。

斯文顿和同事们进行着大胆而艰苦的研制工作,世界上第一辆坦克问世了。由于这辆战车的样子非常可笑,像是战舰上的水柜,为了保密,他们给它起名叫tank,意思是一个“大水柜”。想不到,从此坦克的名字就这样叫了起来。

当然,刚出世的“婴儿”是极不完善的,越野行驶能力和越壕能力极差。“陆地战舰委员会”又组织了第二辆坦克的设计工作。1916年2月2日,该型号坦克正式对外作展示性试验。陆军大臣、海军将领们亲眼看到该型号坦克以最高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爬沟过坎,碾轧铁丝网,翻越堑壕,高兴地说:“用这家伙,我们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了。”

随后,坦克投入批量生产。当初生产的坦克,根据作战需要,有的装了机枪,有的装了火炮。英国人把装有火炮的叫“雄”坦克,把装有机枪的叫“雌”坦克。这就是坦克的“亚当”和“夏娃”。

为了使用第一批生产的“雄”、“雌”各半的150辆坦克,英军于1916年5月,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斯文顿成为刚诞生的这支部队的长官。

6.两线鏖战

1916年的欧洲,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所组成的同盟国与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和塞尔维亚等国家组成的协约国在古老而美丽的欧洲大陆上进行着空前惨烈和血腥的战争。

1916年2月21日清晨,天气奇寒。7时15分,沿着前线,隐蔽的德国炮群以每小时十万发的速度,把炮弹射进堡垒。有两百多万发炮弹密密麻麻地落在以凡尔登、布拉邦特和奥尔内的村庄为界的22.4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区域内,把法军的前沿堑壕都炸光了,到处散落着法军士兵遗体的残肢。德军很快攻破了法国的主要防线,俘获了13000名俘虏,缴获了65门大炮和大量机枪。与此同时,大量的德国火炮一起发威,在他们的步兵部队之前,连续不断地射出炮弹,夷平了堑壕,炸毁了碉堡,并把森林炸成碎片。35000名士兵阵亡,而且几乎在没有来得及还击的情况下就失去了生命。

当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希望的时候,法国上下有很多人开始主张放弃凡尔登,法国参谋总长诺埃尔·德卡斯特尔诺对这种越来越深的危机感到吃惊,以任命亨利·贝当将军指挥凡尔登保卫战来力挽狂澜。除凡尔登到西南约56公里的巴勒杜克城的次要公路外,德国大炮把所有的路都切断了。沿这条公路有一条单向窄轨铁路,为和平时期的守军运输补给,但现在是远远不够了。公路旁开辟了采石场,几千名法军士兵和成群平民一起工作,用铁镐和铁锹拓宽和铺砌路面。贝当把前线分成若干防区,以补给炮弹、枪弹和其他物资。每24小时有6000辆卡车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平均每14秒钟有一辆卡车经过,因此这条路有“圣路”之称。有50多万人的部队和17万头供拖曳之用的牲畜沿着圣路进入前线,这应该归功于贝当在后勤工作上的革新。虽然在多年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军队占领法国后,老态龙钟的亨利·贝当元帅回国,组成傀儡政府,也就是维希政权,声称与德国合作是保护法国人民的唯一方法,被当成是可耻的卖国者,但是在1916年的法国,亨利·贝当的确是全法兰西的英雄。

在凡尔登激战正酣的时候,为了迫使德国从俄国战线撤出部队,给德军以致命打击,并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英军发动了索姆河之战。

这次战役的设计者,是法国集团军作战部指挥官约瑟夫·霞飞。尽管战争爆发两年来的堑壕战已经表明,这是极其愚蠢的计划,但他坚信只要在索姆河西岸的战斗中有一次重大的突破,整个战争就会取得胜利。

从6月24日开始,英法联军的大炮,对德军防线进行了连续7天的“弹幕”射击,发射炮弹达162万发,场景非常壮观惊人。这种射击是由整排的大炮,同时、同距离射击,飞出的炮弹在前方好像造成一张弹幕。弹幕逐渐推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幸存。协约国方面的士兵纷纷爬出堑壕,观看一排排炮弹在德军阵地上爆炸开花。

与此同时,包括下士阿道夫·希特勒在内的德国士兵,正躲在12米深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下,焦急地等待着英法联军的进攻。一些德国士兵在工事上竖起几块小牌子,上面写着:“来吧,英国猪崽们,德军早就等着你们了!”

说到这里插入一点希特勒发迹前的故事,希特勒在这次战斗中也负了伤,有人说是脚部中弹,也有人说是因为逃跑而不慎扭伤了脚,不过前一种说法更可靠一些,因为希特勒因为这次受伤而被授予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两年后他又因为负伤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两枚勋章也成为了他自诩为“英雄”的资本。这位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刚刚从维也纳回到德国,他在那个艺术之都度过了悲惨、贫穷而又堕落的5年,他在《我的奋斗》中称这5年生活为“一生最悲哀的时期”,他写道:“对我来说,这个逍遥自在的城市的名字所代表的就是5年艰苦贫困的生活。在这5年中我被迫求职糊口,开始当小工,后来卖画,收入之微薄,不足以填饱我每日辘辘的饥肠。”不过从这次战斗开始,希特勒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一战开始时他参了军,并且在这片战场上开始了他罪恶野心的第一步。在《我的奋斗》里,希特勒毫不掩饰地说:“我衷心感谢上天赐给我这个能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幸福机会……对我来说,对所有德国人来说都是一样,现在我的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时期开始了。”

7月1日清晨,阳光灿烂,战场上先是死一般寂静,忽然,英法军中哨声四起,士兵们随即跳出堑壕向德军阵地猛冲,士兵中包括了后来的英国最伟大的军事帅才蒙哥马利,当时他只是一位士兵。但是,他们前进的速度太慢了。

英军的缓慢推进,使德国人从容地从掩体中爬出来,架起了机枪。在德军猛烈的火力下,呈密集队形冲锋的英军士兵一批批地倒下。到傍晚时分,德军防线前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近6万名死伤的英国士兵。而英军当天只前进了100米。一个白天死伤这么多士兵,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法军的情况虽然好一点,但损失也十分惨重。

此后的两个多月中,德军拼命地加强防守,而英法联军仍继续进行着毫无成效的进攻,每天都要伤亡一万人左右。到9月15日,无计可施的英军司令黑格将军,决定使用英军的秘密武器——坦克。

7.装甲怪物出场

那时只制造出来49辆坦克,而且仍处于试验阶段,坦克的驾驶人员也大都未经训练,但是黑格不顾参加设计和制造的斯文顿和其他人的意见,命令把这些坦克投入战斗。即使是首相阿斯奎斯和陆军大臣劳合·乔治,也劝阻不了他。49辆坦克中,有一半左右尚处于试验阶段,只运到前线22辆坦克,并且在出战之前有4辆坦克因发动机出现故障而无法启动,最终只有18辆到达战场。

9月15日凌晨,英军的18辆坦克在大雾的掩护下,轰轰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德军士兵被这庞然大物惊呆了。只见它刀枪不入,把以往不可逾越的堑壕、铁丝网辗在履带之下。德军士兵惊慌逃命,有的则被轧成肉饼,有的被怪物射出的枪弹、炮弹击毙。德军尸横遍野,战线迅速崩溃。一辆坦克的驾驶人员攻占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堑壕和俘获了300多名俘虏。这样的胜利真是让人难以想象,黑格将军惊呆了,他的确希望坦克可以产生效果,但是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一辆装甲怪物就占领了1000名士兵都无法攻占的村庄。黑格将军盛赞坦克为“可能结束战争的最好礼物”。

同类推荐
  • 山西往事

    山西往事

    (本书纯属虚构)本书讲述八路军115师下687团团长王成虎率所部在山西和日伪军、土匪之间的展开斗争的故事。王成虎祖上是屠户,学过拳脚,念过几天私塾,但是王成虎觉得生逢乱世靠舞文弄墨救不了国家,便参加红军。王成虎行二,幼名二狗,生性乖张狡猾、重情重义、意志坚定,但是也不乏幽默风趣,37年,他已经是八路军115师687团团长,抗战全面爆发后,115师奉命从陕甘宁边区奔赴前线…
  • 后手

    后手

    海沽警察教练所的路承周,在校期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英租界警务处担任巡捕,被军统海沽站相中,发展其成为军统通讯员。之后,日本人也觉得,他是个理想的发展对象。原本只想以巡捕身份掩护工作的路承周,突然发现,自己成为各方追逐的目标……
  • 世界军事探秘

    世界军事探秘

    军事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的社会活动。诸如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国防设施的计划和建造;后备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等,都属于军事的范畴。军事不是孤立的活动,它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既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又对它们发生不同程度的作用。正如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说的那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超级火头兵

    超级火头兵

    华夏大陆,六大帝国,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一朝被两大超级帝国的战争而影响,为名为利而战,战争的起止将会源于何人?
  • 抗战之狙杀行动

    抗战之狙杀行动

    刺客赵子龙因一个青铜鼎穿越到抗战年代。他去南京救人期间,发现鬼子的侵略而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之后,他要做的就是,杀鬼子除汉奸,挖宝藏……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充满热血、悬疑的抗战小说。欢迎朋友们阅读!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最后的净土

    末世之最后的净土

    病毒爆发,末世到来。面对丧尸的侵袭与各方势力的威胁,程峰对天起誓,“我愿斩除一切障碍,守护最后的家园!”
  • 快穿之情定男神

    快穿之情定男神

    一次去片场的路上,影后叶澜依偶遇风衣男子。“依依,该回来了。”轻飘飘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在人间与阴间的边界,一个叫第一系统的家伙,介入了她的生活。“和我签订契约,我就带你找到他。”无形的信念促使叶澜依签订了契约,从此穿梭在各个位面中,不知不觉她似乎发现了什么……
  • 樱花巷雨

    樱花巷雨

    刚认识的时候我问她,能解答樱花的花语和含义么?不经意的微微浅笑像是早已诉说了一切,它象征着热烈的生活、爱情的纯洁、以及自身的高尚,至于花语么,是一生一世永不放弃幸福生活,一生一世也只爱一人白首相依。嗯,她说得很对,我看着她,同时心中也在默默地回溯着,一生一世永不放弃,一生一世白首相依!
  •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一吻定情:天才对对碰

    第一次见面,还是冷面小正太的他对上了冷面小萝莉的她。从此鸡飞蛋打,冤家路窄,当他发现了自己爱上了那个智商超高情商负数的人,他该怎么办?而小正太小萝莉表面的伪装被对方撤掉以后,又将会是什么?
  •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生变,虽骨肉犹仇敌也。”魂飞千年,生逢乱世,后周太祖郭威是爷爷,世宗柴荣是大伯,身后还有赵氏两兄弟,看郭屹如何一步一步荣登九五,问鼎天下,誓要华夏再无靖康之耻、崖山之殇……
  • 命运左轮血染天

    命运左轮血染天

    鲜血侵染了半边天,而在我面前,则是一大帮声称正义之师的人,要来通缉我我笑了:我宁为举世皆敌的魔,不做万人景仰的神!有本事就来弄死我,没本事就给我等着!游戏里出现的左轮枪为我持有,却险些至我与死地。游戏里出现的隐藏职业命运之灵,老板上官羽璇所得,却让无数无辜子民,命丧黄泉。左轮枪,命运之灵,臭名昭著,剧情就这么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怒吼

    战神怒吼

    星辰陨落!悠悠千年,嗜血时代,强者生存,败者灭亡!但强者也难逃生死轮回!永恒之墓里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神魔两界内的天神或者恶魔!一个平凡的青年死了从永恒之墓中复活而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古世纪的古神称他为战神?高大的石碑,碑文上奇怪的图案到底意味着什么?与自己复活有关系吗?成排破旧的石碑令他感到异常震撼!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原本仙道与魔道势力并存,,仙道的真气与魔道的斗气同在,东方神龙与西方巨龙共舞……东方凤凰与西方天使同在,前生的爱情;恐怖绝地……演绎出一个寻爱与真相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 千金逑

    千金逑

    她天之骄女,亡国公主,他是她此生挚爱!她相府千金,青梅竹马,他是她此生痴恋!意外让两女灵魂互换重生,从此痴爱情仇,不死不休!宫闱庶杀,后妃倾轧,她睿智机敏,步步惊心。朝堂波谲,暗藏杀机;他机巧善谋,步步为营;命运错乱,情缘纠葛,男人的权谋,女人的宫心计!当真相浮出水面,何人才是她的良人?谁与为偶!
  • 生命无罪

    生命无罪

    在这充满荒诞的世界里,人类如何生存。?一个来自古镇的少年如何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