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26000000016

第16章 读懂女人心——女性心理浅谈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我在深圳中心书城,一间叫做“GAGA鲜语”的西餐厅,跟几个女伴喝茶聊天。那个黄昏,微风轻拂,“金桔柠檬绿茶”在唇齿之间留香。我们聊着韩剧,帅哥,染红的头发。似乎不经意地,一个女伴谈起自己最近的烦恼。

“这段时期,”她说,“我出门超过三个小时,就受不了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因为衣服紧身,而是再宽松我也受不了,一定要回家换上舒服的睡衣才行。”说完,她哈哈大笑。我看她笑得畅快,便顺口夸赞她身上的杏黄外套可爱,选什么size的内衣来搭配,而没有用心捕捉,她的话语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置身于都市“轻熟女”闲聊厮混的好场景,我那时说不上慵懒,也不算专注。一个心理咨询师常用的倾听、共情、澄清等等技术,都被抛诸脑后。我眼中只剩下街道、人流,和来来往往的女人。暗地里,我被其他女人独特的装扮所吸引打动。

在都市繁华的中心区,女人们相逢,自然会没完没了地相互打量。一方面大饱眼福,另一方面借鉴学习。所有的女人,都拥有共同的密码,和运用密码,开启独特魅力的秘笈。出色的女人,懂得欣赏其他女人的优点,并为之喝彩。因为一个女人的成长,很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女人都是良师。心灵的神秘之处恰恰在于,你自己没有的,永远也无法从别人身上看到。所以当一个女人真诚地发现其他女人的优点时,就等于发掘出自身同样的优点。她为其他女人的美丽喝彩,她自己就是美丽的。

然而那天过后,我总回想起太阳沉落莲花山边,女伴说出穿衣烦恼的情境。不知道有什么东西牵动了我的神经。隐隐地,总感觉有东西在那儿。于是,我尝试着依照女伴的口吻,写下她的那番话。过滤了现场令人分神的嘻嘻哈哈,直接从文字的字里行间,我忽然发现,女伴很焦虑。她的焦虑,到了出门在外,身体和服装不能和睦相处,超过三个小时。

服装一方面向外界展现自我,一方面又保护自我内在的世界,是主体与世界的交界面,也是女人的第二层皮肤。如果一个人跟她的服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那么说明她的内心与外界,有了不和谐,或许因为她的自我定位,身份认同,触发自我价值的焦虑?我不清楚。也没有去找那位女伴求证。

不过,从此以后,我对记录下身边女性常见的困扰情境,然后思考写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我开始征集志愿的访谈对象,用录音笔录下她们谈话的内容,整理录音,写成文章。整个过程中,访谈对象忍耐痛苦和改变自我的努力,给我许多激励。我感谢她们。希望亲爱的们早日走出困境,绽放幸福的笑容!

以上十五篇女性心理成长的文章,是访谈的一部分内容。文章的形式并非读者提问,心理专家作答。而是让访谈对象说出烦恼“独白”,我来反馈“回响”。我把主体间的声音,分配成5:5,而实际上我认为,真正的心理咨询,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声音,应该是9:1,只是现在写作嘛,我总要比咨询时说得多一点,观点也更鲜明尖锐吧。

在我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的老师吴和鸣教授一再告诫我,“任何症状都不能脱离情境。当你试图了解对方为何会有这种情绪、想法和行动时,你一定要尽量还原到最初的情境中。没有离开情境的心理疾病。”所以对我而言,回答简单笼统的问题是困难的,比如你问我:“我有拖延症,怎么改正?”或者“我老公外遇了,我该怎么办?”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我的思考方式,是必须以我个人的主观感受,从具体的事件情境中,捕捉那些带给我强烈意义感的东西,然后加以整理。我要不厌其烦地描述最初的情境,才能以我的感受,分层理解对方的心理。

解读访谈对象,我通常会采用三种视角,从女性自身生理特质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和从家庭影响、个体成长的角度。我认为这也是形成女性心理的三个维度。

人们喜欢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以便了解对方、产生互动、发展关系。婴儿一出生,便在生理上成为男性或者女性。一个女人,首先是在生殖器的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出现了第二性征。她光滑的皮肤、饱满的乳房和翘起的臀部等。这些先天特征,形成生理学层面的女性。

身为女人,在生理上,基本都有三种男性欠缺的经历——月经初潮,怀孕和停经。它们共同的特征,一是围绕子宫和****,即女性生殖系统;二是疼痛。有资料显示,75%的女性有痛经现象,而初夜、分娩或者流产,都伴随着躯体的疼痛。在疼痛面前,生物本能的反应,是感到恐惧和弱小。即使一个雄壮的男人,让他每月牙疼一周,他也会懂得,自己是多么局限和弱小。时常感到恐惧弱小,一个人自然渴望安全,也容易形成依赖,需要被保护。这是女性原发的心理特征。我的文章《QQ陌生人,牵走我的魂》和《甩了土豪男友为什么难过》的女主角,都有类似的依赖心理。

人类社会发展培养出来的,不仅是在生理学层面,还包含心理学层面的女性。心理特征不单建立在生理之上,还由特定的人类文化决定。

对女性而言,影响最广泛的文化现象,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要解读女性心理,必须经常提醒自己,在这个大背景下,看待事件,看清情绪,看出原因。

我们生存的社会,是父权社会。男性是主流,女性被忽视,在从属的位置上,承受广泛的歧视。社会对女性的不友好,随处可见。领导阶层几乎没有女性,80%以上的******针对女性,公共场所缺少独立的哺乳空间,公厕的女厕位从来不足,企业招聘、升迁、关键岗位的人员选择,更倾向于男性,女性遭遇雇佣歧视,工资待遇歧视,和几乎永远坐不上最高管理者的位置。

职业女性更加承受双重的压力,在工作岗位拼搏,在家庭劳动中,还要背负生育及抚养的重担。社会对女性高要求而低保障,带给女性心理上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无用感和低价值感。

在《就算不做女汉子也温柔不起了》这篇文章中,女主角曾经是职场上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但是成功的代价,是丢弃家庭,脾气暴躁到了无法控制。为了回归女人温柔的本色,她放低身段,转换工作角色,谁知接踵而来的,是被******。她拒绝做“二奶”,结果被骚扰她的男人坑害,倾家荡产。一个平凡的女人,既不拼爹,也不依靠身体的性,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上扬的人生道路,得到社会的财富与尊重。但是,在父权的社会下,她能获得的资源和空间,何其有限。即便拼命付出,也只换回对男性的社交恐惧,以及悲伤抑郁的心境。女主角的心理困扰,主因不在于她个人,而在于这个父权的社会。

至于文化对女性的贬低,从各种神话和历史传说中清晰可见。女性要么是红颜祸水,要么是邪恶女巫,阴毒的继母,给男性带来伤害。而一旦高尚纯洁,则只能照顾男性和养育儿童,成为充满生机的“大地之母”。女性必须自我牺牲,不能为自己要求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为男人和他的江山社稷,牺牲了自我的女性。在男性塑造的审美观念中,那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是用来衬托“美人”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而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心理,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的要求下,在父权的价值观和判断中,产生与形成。

现实生活中,不乏具有“圣母情结”的女性。她们全身心为男人付出,不计回报,为了爱,遍体鳞伤。在《相爱男友忽然劈腿》这篇文章中,女主角的男友已然变心,她由娇艳的“红玫瑰”,褪色为剩饭粒般的“白玫瑰”,还要痴情等待男友回头。这种传统文化赞誉的女性形象,情操或许高尚,可惜,丧失了宝贵的自我意识。

传统女性的形象,存在并且指导着我们现今的生活。那些祝英台,花木兰们,对几代女性的心理,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为传统形象很早就被内化到我们的内心,成为一种时空存在。她们提供给我们持续的安全感。即使在幸福或者成功时,我们几乎忘记了她们,但是在漂泊、迷茫、需要慰藉时,传统女性形象又会悄然现身,影响我们做女人的心态和现实选择。

传统文化对于女性心理的影响,核心体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上。许多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听妈妈说过:“你爷爷奶奶原来想要个男孩,结果生下你……”她一出生,就不那么受欢迎。必须不断努力,出类拔萃,“为妈妈生我争口气”,才能抵消妈妈因为生女孩,而受到的家族冷遇。女孩总能感受到家庭对女性价值的否定,和自己身为女性的缺陷。由此,她心中常有的一句潜台词,就是:“我只有足够好,才值得被爱。”

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女孩,普遍缺爱。在内心深处,脆弱异常。成年后,与男性的亲密关系,往往被动依赖。在《分手对我是个难题》中,女主角上百次地跟男友提出要分手,却被对方一瓶奶茶就搞定,那是因为,她太缺爱了。

每个人都来自于家庭。家庭造就出孩子的人格。孩子的问题,从来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关系、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在文章《一再想要改变孩子的妈妈》中,女主角身处父亲与丈夫的矛盾中,像个“夹心饼干”,动弹不得,心怀不满,无力改变。她眼中的孩子,总是充满问题。需要她花费精力,改变孩子。父母把自己的焦虑,蚀刻在孩子身上,雕琢出这对父母,才会养育出的他们的孩子。

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思想,开启了人类心理分析的大门。弗洛伊德的观点,始终以描述“深层心理”为核心,认为在心灵的表层之下,潜藏着心理动力学力量的运作。人类的情绪、思想、行为,由潜意识决定。潜意识形成于早年,贯穿人生始终,影响过去现在和未来。

百多年来,精神分析思想不断发展,已经不是弗洛伊德时代的模样,但是它的三个基本假设,始终传承未变,即承认潜意识的存在,承认潜意识的动力性,和承认潜意识与过去的关系。这些,也是我从个体成长角度,理解访谈对象的基础。在所有的文章中,我都使用精神分析思维,理解女主角表层意识之下,深层的潜意识是什么?潜意识由何而来?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了她现今的状态困境?这种分析体味,是十五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者从大量临床实践中得出结论,一个人在0—6岁被如何养育,决定了她心理形成最重要的方面。美国精神分析家艾瑞克森提出了“自我认同”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转变,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我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对其他女性的观察理解、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思考体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对于女性而言,自我认同是根本。

因为女性这种性别,被方方面面地嫌弃,导致许多女人,从出生开始,就根深蒂固地不被接纳。在不被接纳的环境中成长,她们缺乏自我接纳,更谈不上自我欣赏。一旦解决了一个女人对女性身份的认同问题,那些“我是谁?”“我在何处?”“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生命主题,多半有了答案。心理咨询师帮助女性心理成长,重点就是帮助女性实现自我认同,让她独立成熟,自主自处。

在文章《老公抱怨我性冷淡》中,女主角正是出于对母亲的认同,而形成“疼爱=不做爱,做爱=不疼爱”的性爱公式。她潜意识里拒绝做爱,所谓的性冷淡,是心里有这个坎,没能跨过去。在《约我的男生必须提前三天》这篇文章中,女主角对母亲又是一种反向认同,凡是母亲赞成的,她都反对。因为目睹母亲追求父亲,受了很多委屈,也不太有自尊,所以到了自己,她绝不主动追求男生。男生要约她,必须提前三天。这种不近人情的要求,不仅阻挡了喜爱她的男生,也耽误了自己的青春。

我们常说“娶妻先看丈母娘”,看一个女孩对母亲的认同,就看到了她的面貌,以及未来生活可能的结局。

认同的发展,主要在青春期。女孩进入青春期的生理标志,是月经初潮。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关于月经的荒诞说法,文化同时灌输,把月经看成秘密的思想,这些都表明了对女性生理过程的贬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提到月经的时刻,也是负面信息居多。这些态度,让女孩感到自身污秽,萌生羞耻心理,产生无形的恐惧担忧,进而导致对她女性身份的反对,和对自我的不认同。

青春期对女性另一个重大的影响,是外表被过分夸大。女孩成绩再好,家世再优,也抵不上一副好的容貌。“最美丽”的女孩最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被喜欢和表扬,而长得丑的女孩,更有可能被嘲弄和攻击。漂亮与否是女性自我价值最重要的砝码。女孩学到了重复一生的道理:长得漂亮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漂亮女人会得到更好的待遇。

成年后,女孩发现,无论自己在青春期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都不能保证此生的幸福。“白天鹅”经不起挫败,“丑小鸭”永远自卑,在不断追逐美貌和爱情的道路上,女人摔得头破血流。少女梦幻没有实现,理想中的“我”,怎么也不是现在的样子。

世界上有很多种做女人的方式,也有各种成功女人的楷模。“我”之所以为“我”,不在于盗版或者模仿,而在于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以喜悦的心情相信,并且深深地相信:身为女人,“我”并不完美,但却独一无二!

以上文字是我对于女性心理的一些浅谈。现实生活中,我所谈到的每一个维度,都存在着例外。我想,正是这种不能用逻辑箍住的例外,才让世界呈现出千姿百态,也让生活形塑出一个个优雅野蛮成熟幼稚复杂多变的女人吧。

同类推荐
  • 那些回不去的青葱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那些回不去的青葱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女生的友谊,青涩的校园暗恋。在最青春的岁月里放在心底深处的禁区,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追逐过的那些青葱岁月,而回首曾经,我们都已经无法再回到哪个偷偷在心底种花,哪怕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的时代。六年里,没有哪一天我觉得我真正离你很近。开始,我只想把你放在我心底最深处,后来我只想做你影子下的一块阴影,最后,会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吗。我从未想过,也从未在梦里预知过我们的未来。我不懂什么叫爱情,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何我会如此痴迷。
  • 奇奇怪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奇奇怪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故事全部来源于我学生时的随笔。都取自生活中的突发奇想,有的只是人心的光怪陆离造就世界的奇妙,有的是鬼魅丛生但也给生活点缀了些暖意。没有事情是我的亲身经历,请不要胡思乱想。
  • 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助理律师宋笑三十出头,已混完一小半相当乏味无趣的人生,更糟的是,他并无改写这被规定好的糟糕剧本的能力:为结婚生子咬牙买了房,注定要在这空气严重污染之城当一辈子房奴;婚后生活琐事锅碗瓢盆,鸡零狗碎。职位升不上去,七年转不了正,妻子威胁离婚……他在这个看上去并不友好的世界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世界末日后一年七月某日,北京城大雨倾盆,他决定去死,却在被水淹没的小商店偶遇被大水困住的七岁小孩。他发现自己突然陷身一个两难困境:是事不关己地继续自杀,还是和这倒霉孩子一起去死?陡然间宋笑有在将倾沉船上的错觉。他和乐乐是在同一条船上唯一幸存的两个乘客。黑暗中,他们好奇地面对着彼此。
  • 九秋午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九秋午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九秋午后》是2013年度为《小说侠》写的六篇专栏的未删节完整版,加两篇不明故事集《搏斗》和《八月三十》,一篇新作《韦驮天》和一张作为封面的新画(以马克笔画劳特累克色粉画同一题材),共九篇,计2.39万字,均为脑洞小说或脑洞杂文,适合电波一族的您随时翻阅。
  • 在光未末不真实的世界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光未末不真实的世界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我是光未末,“未来”的“未”,“末日”的“末”。今天是我17岁的第1096个早上,没错,是第1096个。我认为我的世界大概是像细胞分裂那样,被悄悄分裂成了两个。两个世界里分别带着一个细胞核——“我”,在分裂前的一瞬间,这两个世界的过去是完全相同的,一旦分离,之后的未来便各自延伸,不再有交集了。我被困在永远17岁的虚轴世界之中,经历了各种以前从来无法想象的事情。实轴世界的我顺利度过了18岁,在吹熄生日蜡烛的瞬间已经开始了成人后的新生活,而虚轴世界里的我,却永远留在17岁。
热门推荐
  • 主神她成了影后

    主神她成了影后

    作为修仙世界的神一脚踩空掉到了这个名为21世纪的地方卧槽!还能有比这更玄幻的事情了吗在体验了几天现代生活后林舒言就不能自拔了“这里也太爽了吧”吃喝玩乐样样都是她没见过的 就这样林舒言还收获了一个极度优质的老公 “林舒言你上到整个身体,下到头发丝都是我的。”一个霸道的声音道 再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实力站到华国娱乐圈的顶峰,向世界宣布,这个男人是她的。 全国盐巴不愿意了,大喊道的白菜被拱了怎么办啊
  • 重生再为王爷妻

    重生再为王爷妻

    女主前世被自己最心爱的人一杯毒酒送上了天。现如今重生,指定好好的和上辈子的夫君好好过一生。(女主这一生超甜)
  • 我家后院通神墓

    我家后院通神墓

    蒙毅偶然发现,自家后院竟然有一条通往‘诸神墓地’的通道!在墓地中,蒙毅看到了太多神话传说中人物的墓葬,而自己……竟然拥有复活他们的能力!“百锻神山的开派祖师君千殇?”“大日神宗的念轮回?”“无极魔宗的梅千之?”“还有……一代圣儒,儒家的至圣先师诸葛正阳?”“等等……千仞山的张瑾凌?千仞山不是当今北海仙洲的武道圣地吗?张瑾凌常被后人称作‘武祖’,怎么也葬在了这里?”蒙毅站在数之不尽的诸神墓葬前一脸的纠结,自己应该先复活哪位?……ps.本书非神墓同人。
  • 《深渊之中情有多深》

    《深渊之中情有多深》

    原本以为是在悬崖上行走,却没想到已经踏入了深渊。人名地名故事一概属于虚构
  • 灵震

    灵震

    异界大陆中他从小天赋顶尖,十岁灵徒九段却被亲近的人所害,雷电加身经脉尽断失去原有的一切;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从此只能沦为废柴,却不知他脱胎换骨,“觉醒起来”...从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路灵力震荡,震动九霄,镇压一切强敌,,,,,,。
  • 世界精英都在玩的300个思维游戏

    世界精英都在玩的300个思维游戏

    书中的300个思维游戏是世界各界精英为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每个游戏都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这些浓缩世界顶尖聪明人的思维训练游戏,将让你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变通力、行动力、记忆力、反应力、转换力、整合力、思考力,引发你的头脑风暴。
  • EVE编年史

    EVE编年史

    本书是太空战争游戏EVE(星战前夜)2006年6月至今的发展历史~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史诗级战争大片~如想知道更多细节~请进游戏体验~在此感谢(狂飙断金)对卡砌战役之前的整理~-------------------------原来的幻剑书盟文章将不会再更新。
  • 地球超级进化

    地球超级进化

    上个宇宙纪元破灭后,一个逃过一劫的星核慢慢演变成了新的星球——地球。但是却因自己身的原因无法恢复,耗尽最后的能力,终于让天选之人降生在地球。“老头,你怎么跟古代人一样,你是谁啊?”“呵呵,我是地球。”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莫名其妙的忍者世界

    莫名其妙的忍者世界

    即将大四毕业的我在床上孜孜不倦的玩着手机跑酷游戏,里边的忍者画作精美深得人心。没想到......这一切那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