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2400000051

第51章 猛人 薛显

(有意想加入洋懿的大家庭的,请加入洋溢的QQ讨论群,群号是116079779,洋懿特别希望大家能踊跃的加入洋懿的大家庭,因为怕大家看不到,所以每次都放在正文中,同时洋懿也求一下推荐票,最后,加入讨论群的话,洋懿可以尽力帮你设置一个人物)

却见那将回复道:“吾乃砀山薛显。”

如果刘昱在此的话,肯定就知道这薛显是这次黄巾之乱乱入的的第三个人了,这薛显可能不太认识,那就由洋懿为大家普及一下。

“覆灭黄巾——乱入第三人为薛显,薛显为明朝大将,官至行省右丞,更是得过侯爵,武力值:96,智力:75,统帅:95,政治:70。”

不过这薛显毕竟是和明朝第一大将徐达一起征战过漠北的男人,所以可以说的上是全面的对夏侯渊压制着。虽说夏侯渊也是三国中排的上号的男人。不过毕竟现在的三国是集结中国上下5000年来的豪杰,所以说也算不上什么了。

只见薛显答完,骑着坐下的黑色良驹,犹如钢铁猛兽般席卷过战场,好似这战场犹如薛显他家后院一般,信庭漫步的杀向夏侯渊,当然了,我们的夏侯渊也不是盖的,同样骑着黄骠马,左一枪右一枪的收割者黄巾士卒们的人头,薛显见此,大怒道:“汝竟杀我几百黄巾健儿,纳命来。”

说完,也不等夏侯渊答应,两人就搅在了一起,打了起来,夏侯渊的枪法并不是家传的,而是早年和兄长夏侯惇一起拜人为师学到的,所以曹操用的是剑,而夏侯两兄弟则用的是枪,夏侯渊与夏侯惇的枪法虽然如出一辙,但是比之夏侯惇的霸道与刚烈,夏侯渊更多的是稳重与持久。

也一次,在薛显用双刀击退了夏侯渊一击以后,就再也没有占到什么好处,虽然薛显的武力值比夏侯渊高一点,但是夏侯渊打得十分的稳,所以短时间还看不出二人有什么差距,实力几乎是旗鼓相当的。

可是50招以后,夏侯渊开始越发吃力了,怎么说这薛显也是在历史上用50骑破万人的人,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是表明着薛显的实力,薛显虽然武力只有96点,但是薛显也是有着自己的属性的。

“薛显,武力值:96,智力:75,统帅:95,政治:70,唯一被动属性,随着战役进行的时间越长越大,武力值会随之提升1-3点,统帅值上升2点。”

这时,远在巨鹿县的刘昱接到了一条来自群英谱的提示。

“夏侯渊正与薛显交持,当前夏侯渊武力95点,薛显武力值原为96点,薛显唯一被动开启,武力提升2点统帅提升2点,当前薛显武力值为98点。”

所以50招以后,夏侯渊倍感吃力,因为有着薛显3点武力值的压制,毕竟这3点武力值可不是小兵之间3点武力值的差距,毕竟士兵的差距就那么点,还是很好追上的,而像夏侯渊和薛显这种一流武将而言,这3点的武力值在战场上可是天差地别啊。

打到60余合后,虎口有些麻的快使不上劲的夏侯渊赶忙用他的烈火枪一架,然后收回枪向前一扫,暂时逼退了薛显,接着知道自己打不过薛显的夏侯渊只好暂时撤退了,这对于刚刚出道的夏侯渊很是打击,自己竟会打不过一个黄巾匪将,自己以前当真是晓旭天下英雄了。

不过夏侯渊想跑路,薛显却没有放的意思,打算乘顺追击,拍马喊道:“呔,那将休走,让吾宰了你。”

薛显话虽说着,但身体却没有停下些许。薛显坐下的马匹比夏侯渊坐下的黄骠马快上少许,这不,不一会薛显就追上了夏侯渊,夏侯渊见跑不了,那就只好死撑了。

眼见自己的手下们一个个倒在了自己的身旁,夏侯渊也有些急了,与薛显打斗之时竟漏了一个大破绽,薛显见有机可乘,便狂舞着双刀向夏侯渊的防守死角砍去,夏侯渊眼见双刀挥至胸前,急忙收回枪势,橫枪想挡下薛显的双刀,可谁知本已有些发麻的手臂,在薛显的双刀砍下以后,就直接麻痹了,夏侯渊手中的烈火枪也在这一时刻,被震飞了。

此时的夏侯渊很是狼狈,眼见薛显左手挥刀平砍过来,只得俯身躲过,可毕竟薛显是用双刀的男人,眼见这一刀不成,便又挥动右手高举奋力向着夏侯渊身上一劈。

夏侯渊知道自己无力回天,只得闭上双眼等待死亡的降临,这时的夏侯渊十分的悔恨,悔恨自己不应晓旭天下英雄。

就在这时夏侯渊身后,一人身披黑色鳞甲骑着壮硕的黑马提着一杆黑色的长枪向着夏侯渊逼近,一人一马犹如黑色的闪电,只不过刹那间就到了夏侯渊身前,那将右臂挥动黑色长枪,向前一刺。

夏侯渊只感觉耳边传来一阵风,然后只听见“叮”的一声。那将喝道:“妙才莫慌,某来也。”

夏侯渊睁开眼一看,却是家兄夏侯惇,于是赶忙脱离两人的战场,然后重拾烈火枪,拍马喊道:“兄长,此人非一人可敌,我来助兄长一把。”

说完,便加入了夏侯惇与薛显的战场,夏侯惇的武力值是97,而夏侯渊的武力值是95,两人的武力值虽都比不过薛显的98点,但是集二人之力,还是大的薛显连连败退,最后薛显只好撤兵,不再攻打古城。

随后,夏侯渊问及夏侯惇前来之事,原来是曹操认为黄巾能打败皇甫嵩,以及击杀朱儁,必定是有能人在黄巾之中,于是对夏侯渊有些不放心,便派了夏侯惇带着剩下的3000骑兵,在夏侯渊走后的半日启程,赶往古城。

之后的两天黄巾军没有再对夏侯渊等人发起进攻,古城本就是春秋之时的遗骸,所以在此居住的百姓并没有多少,大概只有三四百户,近1000人左右。

又过了两天,皇甫嵩等人带着这些百姓和军队迁移到了叶城,因为曹操在叶城驻扎,此后曹操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素养,顺利的占领了上蔡,安阳等地,与汝南的黄巾形成对持。

同类推荐
  • 忽悠的局

    忽悠的局

    王诩晚年自号鬼谷子,身居云梦山,拨动天下大势。收下四名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斗智斗勇,设局、破局。四位少年从同窗好友,到不死不休,见证战国的你死我活。
  •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本书分百年皆客、治乱因缘、文成经纬、渔樵评弹四部分。从平民百姓的视角,读史论世、品评人物。
  • 清代战争史

    清代战争史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
  • 无梦行

    无梦行

    南北朝时,刘宋与北魏政权南北对立,战事不断,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也愈发激烈。中原少年因罪被判去充军,阴差阳错被鲜卑族兄妹所救,并卷入了北魏与刘宋的政权博弈之中,两国的不断交战中,少年的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见证了两国权贵的明争暗斗,少年的心境在不断变化,与鲜卑少女的感情也经历着起伏。
  • 盛世九州卷

    盛世九州卷

    一朝盛世之下,暗藏着杀意和争斗,是谁一心为国,又是谁觊觎着权力巅峰。清浊之间,阴阳之合,九州寰宇,共组一朝盛世。且看这一朝盛世故事,尽在此卷中。
热门推荐
  • 师弟又来求我了

    师弟又来求我了

    你捡起一根树枝系统:“检测到宿主的武器太烂,正在为宿主打造先天至宝。”你被人砍了几刀系统:“检测到宿主的骨质太脆,正在为宿主打造合金骷髅。”你收了一个师弟系统:“检测到宿主的师弟太废,正在为宿主打造最强阵法。”(本书又名《西游之骷髅崛起》
  • 重生七零:拐个战神养包子

    重生七零:拐个战神养包子

    上一世的林夙错信小人,嫁给了渣男还被羞辱,被娘家夫家联合害死。重生后,她发誓要报复那些害她的人!虐渣渣,撕绿茶,还不容易人生圆满了,这个憨直的未婚夫战神靳南城,拉着小手都要脸红半响,这也太纯情了吧!...
  • 墨重墨

    墨重墨

    墨肖,修幻大陆的半仙武者!年轻的他原本和妻子决定退出与世纷争的修行,却糟别人的暗算!妻子身亡,墨肖进入仙境将暗算他的人灭了,到妻子身旁含泪然后殉情,结果意想不到的是意外重生到一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墨肖……
  • 我会全英雄技能

    我会全英雄技能

    重生新世界,这里连通着《英雄联盟》中的瓦洛兰。虚空入侵,带来魔能觉醒,还有英雄传承。何超利用自己熟知英雄背景故事的优势,与瓦洛兰英雄友好交流(使劲忽悠),亲密互动(猛敲竹杠),得到英雄传承,觉醒全英雄技能。无数技能可以任意组合,还能多技能合成新的进阶技能,和英雄好感度达成,更有强大无比(奇奇怪怪)的双人技能。龙龟Q+提莫W+人马E+塞恩R=【极限飙车我最快】(五菱宏光车尾灯)蛮王【无尽怒火】+奥拉夫【诸神黄昏】=【砍你没商量】(不死免控追着干)盖伦【大风车】+拉克丝【终极闪光】=【怀中抱妹杀】(360度旋风激光炮)这一世,守护要守护的一切,拼,搏一笑!
  • 倾宠绝恋余生只爱

    倾宠绝恋余生只爱

    我们不知道我们会相遇,我们不知道我们会相爱,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在一起,我们不知道我们也许会有一天会分开,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心中有着对方,无论天涯海角,便也会永远在一起。
  • V字谜团

    V字谜团

    十几年前的案件,疑点重重,犯罪嫌疑人已死。而现在,V字谜团又重新浮出水面,到底是谁在从中作祟。心理犯罪学家兼刑警队队长白承泽和他的朋友张史、林珍等人能否抓住真凶。
  • 末日猎魂小队

    末日猎魂小队

    无超人,无异能,无飞天遁地。在这个丧尸肆虐的时代,我只想......活下去!
  • 恰似星辰遇薇光

    恰似星辰遇薇光

    林薇被她哥哥坑了之后,成为林家的继承人。可继承人却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严格的规则。另一方面,她与自己的“未婚夫”在学校相遇……
  • 和盘全书

    和盘全书

    新建的异世大陆,与我神州大地相同的历史经过,引来天上双子星下凡人世,历经种种磨难,为保人民的安世,最后双双滚落悬崖。
  • 江山行迹

    江山行迹

    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散文游记集《江山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