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82400000020

第20章 箕子的诅咒——说筷子(一)

据说黄帝他老人家发明了锅灶(见《说灶》),燧人氏他老人家教会了大家用火,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细节上的问题,锅里的饭做好后,该怎么吃呢?没有人发明新的工具,大家就只好下手了,我们的第二个手指称为食指,可见这个手指在吃上大有作用,在古代他还有一个名字“啑盐指”,就是尝尝咸不咸的意思,想必经常出入于汤锅之中,大理段氏他们家老祖先估计天天将手指头伸进去,将一根肉指整成了百炼钢,最终创造出了一阳指这样的独门功夫。

这只是少数天赋异禀人才能练成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食,让他慢慢变凉才敢下手去吃。不过上古的时候,大家工作都不是很忙,可以慢慢等着他变凉,凉了之后再下手抓着吃,倒也不碍什么事。

幸好,后来发了一场大水,洪水滔天,沧海横流,方显工作狂本色,负责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吃起饭来肯定也不会慢慢等着他变凉,有一次锅里的肉煮好后,他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捞,他虽然会治水,却不会一阳指,结果被狠狠烫了一下,为了尽快吃到饭,大禹折了两根树枝夹起来吃。于是一种新的吃饭工具诞生了,产生了划时代的的意义。

这当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这个故事再延伸一下还可以解释为火锅的起源,为了尽早吃饭,大禹发现肉切得越薄煮得就越快,于是他就将肉切成特别薄的小片,在锅里涮一下就吃——于是火锅出现了。这个传说强调了筷子在吃菜时候的重要作用:夹。所以最早的时候筷子的名字可能就是夹,不过春秋战国那会,各国文字不同,写法就有点差别,《礼记》就把筷子称为挟,《管子》上把提手旁换成了木字边,到了三国时,张揖编《广雅》,解释这个字的时候,写成了草字头改成了“荚”。虽然部首不同,但强调的内容却都是夹,充分说明那时候给这两根棍取名字的时候强调的是它的实际用途,简单明了。

筷子出现了,就不能随便用手指了,再用手指去吃饭,是一种很不礼貌也很不卫生的行为,特别是当手纸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春秋时候,郑国的公子宋估计食指还保留着古代的习惯,食指仿佛内置海绵体,感到美食,就如同看见美女,会充血摇动,甚至不能自已,就为了喝到一口王八汤,竟然将手指伸到国君的锅里,结果引发了一场叛乱。

尽管反对用手,但是我们的老祖先一开始也不鼓励用“夹”吃饭——只能用筷子吃菜,《礼记》上明确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有菜的时候用筷子,没菜的时候不要用筷子,还说“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饭黍毋以箸)”,因为小米饭是一种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贵食物,筷子这种东西是配不上他的,能够配上小米饭的只有“匕”——匙子。古人吃饭的时候就跟现在吃西餐一样,左手拿匙子,右手拿筷子,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去夹,吃米饭的时候用匙子去盛。

人吃饭的时候这样,祭祀的时候自然更要注意,想必在小米饭旁边放一个匙子,在煮好的肉上放一个筷子,为了便于祖先享用,肯定这个筷子要插在煮好的东西之上,即便到现在,许多地方供奉祖先的时候都是将筷子插在饭上,煮和者在古代是一个字,于是根据这个意思,人们很形象地创造了一个字“箸”,成了这两根棍的新名字。到了汉朝,筷子基本上摆脱了“夹”这个浅显的名字,彻底而改名为箸。

改了名,吃饭的时候匙和著并用这种习惯保留了很久,当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曹操说出那句著名的“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时候,《三国志》说刘备吓得“失匕箸”,匙子和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说明他面前摆放的就有筷子有匙子。

筷子改名为箸,名正了言也就顺了,箸的含义越来越多,可以表示著名的著的,还表示穿着的着,在这些字被单独造出来之前,人们为了避免混淆,于是单独创造出来一个筯来表示筷子。竹字头下面一个助字,想必是帮助人们吃饭的意思。既然是帮助人们吃饭,就不要有那么多规矩了,估计从这个时候,用筷子吃饭的那么多规矩就被慢慢取消了。想用吃米饭就吃米饭,想用来吃菜就用来吃菜,《世说新语》上王述性急,拿筷子扎鸡蛋,结果鸡蛋没扎到,气得他拿起鸡蛋摔在地上用脚踩,可见这个时候人们在餐桌上已经没有古人那么多的礼仪了。

有时候盲目的讲究礼仪,反而惹人厌烦。比如明朝初年的唐肃,这人是个饱读诗书的呆子,有次因为早朝缺席,还没有向朱元璋请假,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去了。后来朱元璋有点想念他,就把他召回来,让他陪自己一起吃饭。陪领导吃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个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人都有体会,何况这个领导还是个脾气不好的皇帝。《翦胜野闻》上说,唐肃为了表示自己毕恭毕敬,就在筷子上做文章,他吃完饭后,将筷子横在碗上。朱元璋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是我从小学的礼节。朱元璋大怒:“这种民间的俗礼怎么能用在天子身上?”给他定了个大不敬罪,可怜这个呆子被发配广西当兵去了。

其实唐肃挺冤的,他的老家在浙江会稽,明朝时候,南方人对“箸”的讲究的俗礼还真是特别多,影响最广的一条就是箸不能叫箸,因为南方人多乘船,就害怕船到江心停“住”,也害怕船被虫“蛀”,“zhu”实在是一个不吉利的发音。但是偏偏吃饭要用的这个两个东西就叫箸,不用还不行,于是干脆反其意而用之,给他改个名字“快儿”,一开始也就普通百姓这么叫,《菽园杂记》上记载这个事的时候还颇鄙视称作“此皆俚俗可笑处。”态度跟朱元璋一样,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士大夫亦有犯俗而称块儿者。”这说明这股风已经渐渐影响到了上层社会,既然文人都用了,于是就有了专门的字“筷”,很快在口头语中风靡开来。一开始,就跟新华词典不收录“******”“小伙伴”一样,上层还颇为抵制,《康熙字典》就不收录筷字,显示出对他的鄙视,但这个字的生命力异常旺盛,很快就在习惯上取代了所有称呼,成了这两根棍的专有名词。

一、箕子的诅咒

在另外一个民间故事里,筷子不是大禹发明的,而是一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发明的,这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十分具有科研精神,曾经为了弄清楚一个孕妇的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大胆的实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剖腹产手术;曾经为了查看人的心脏是否有七窍,对自己的亲叔叔实施外科手术,摘去了叔叔的心脏。他的这些事迹都被详细记录在《封神演义》里,被后世传扬,他们就是妲己和纣王。不过《封神演义》的作者出于抹黑他们的目的,只记录了他们那些失败的手术,而对筷子这件大发明只字未提,幸好民间故事里广为流传。

据说有一天纣王吃肉的时候嫌太烫,无法手持,非常不高兴,妲己为讨他欢心,摘下头上发簪,挑起一块肉,送到纣王嘴里。纣王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也拿起一根簪子挑着吃,一会他们把簪子合在一起,正所谓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双簪合璧,也会更好用,于是筷子发明了。

这个民间传说很不可信,如果筷子从这里起源的,看这俩人你侬我侬的样子,筷子最早就不应该叫夹,而应该叫挑,挑逗的挑,正好也和调情的调同音。

让商纣王发明筷子在政治上也不正确,商纣王作为众恶所归的典型,他当然不能发明这种功在千秋的工具,他要发明也是发明一种祸国殃民的东西,比如酒池肉林什么的,同样对于筷子也一样,他发明的也是一个奢侈品:象牙筷子。

当年这双象牙筷子制作出来后,立刻就轰动了朝野,大臣箕子非常伤心,他以这双象牙筷子为起点开展了一番大推理,“他用了象牙筷子,就肯定不会再用普通的陶碗,而要用玉杯,象箸玉杯在手,肯定就不会喝平常的小米饭,而要吃牦牛和大象的幼胎,必然不穿粗布短衣,住茅草屋,而要穿锦衣,住高楼。”然后箕子得出一个结论:国家要完。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箕子“移民”了,而且移得很远,从河南一口气走到了东北,来到了一座半岛上。后来商朝真的完蛋了,而他领导着半岛上的人民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朝鲜。

那根象牙筷子的作用,说起来颇类似于蝴蝶效应里那只扇动了一下翅膀的蝴蝶,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后来的史书上都十分推崇箕子的这个推理过程,《史记》上所持的态度和韩非子基本一致,贾谊就说:“纣亡天下,自箸而始,”《淮南子》上说:“糟丘生乎香箸。”,糟丘就是酿酒产生的酒糟,这都堆成一座山了,可见纣王的酒池该多么深了,但这一切都是从香箸开始的。总之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对箕子这句话进行了各种演绎,将箕子说得跟个巫师似的,那象牙筷子被他附加了诅咒,我们不妨称为“箕子的诅咒。”凡是违背了的,似乎都没有好结果。

所以有作为的帝王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诅咒,南朝齐国的明帝萧鸾就十分讲究,他吃饭的时候就用竹筷子,还有意向别人显摆:“你知道我为什么用竹筷子吗?”恰好这个手下颇能揣测圣意,回答说:“过去大禹衣着朴素,有人笑话他,大禹就教导众人说使用象牙筷子会导致社会腐化堕落。圣上您用竹筷子正是不忘圣贤教诲,有意提倡俭朴,发扬古风。”这位大臣真会说话,他不但讲出了箕子的诅咒,还唯恐箕子说服力不强,抬出筷子的发明者大禹来说事,让皇帝好好受用了番马屁功夫。

我倒以为,纣王用象牙筷固然不对——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嘛。但是如果完全按照箕子说得去做,用土碗、穿布衣、喝米粥,这不是太装了吗?特别是到了唐宋,各种高档筷子成了富贵人家的基本生活用品,象牙筷已经不稀罕了,犀角筷、沉香筷也不足为奇,金筷、银筷更是屡见不鲜,甚至高档餐具还发展出了一个品牌“力士”,许多高档餐具上都刻有这两个字,几乎成了高档餐具的代称。但这两个字的含义至今不明,据我想象,或许高力士创建的企业生产的吧,不过这厮是个太监,没有后代,毫无爱国之心,将资产转移美洲,逐渐堕落为化工企业。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不再筷子的材质上纠缠,箕子的诅咒也只是理会精神。皇帝敢将金筷子赐给大臣,《夜航船》上说唐明皇在一次宴会上,就把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我不是要送给你筷子,而是要表扬你像筷子一样的耿直。”在这里奢侈的筷子不再是亡国的象征,反而成了奖赏大臣维护社稷的道具。宋璟这时如果说出一套箕子的推理来,唐明皇估计会拿筷子捅死他。

后蜀国的嘉王孟仁操给家里的教书先生仲庭预也是一个耿直的人,与宋璟不同,他是用金筷子证明自己的品行,《太平广记》说他家境十分贫寒,嘉王送他一个旧火炉御寒,仲老师生火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双黄金铸造的火筷子,他人穷志不短,把火筷子还给了嘉王,嘉王十分欣赏他,不再让他只是当个老师,委以重任。注意,这仅仅是一把生火用来捅炉子的火筷子,都用金子打造,真正吃饭的筷子想必就更奢侈了,但是耿直的仲老师并没有想到箕子的诅咒,而是愉快的接受了新的工作。

但大家不谈箕子的诅咒,并不意味着他不起作用了,他只是不再应验在筷子上,而是应验在夜壶上。嘉王的哥哥就是后蜀国王孟昶,他的夜壶都是黄金打造,镶满宝石,赵匡胤灭蜀之后,拿着夜壶做了一番事后诸葛亮般的简单推理,说:“夜壶都这样,那用什么盛粮食呢?这样腐败能不亡国吗?”他用的逻辑还是箕子那套,但是拿来说事变成了夜壶,不再提筷子什么事。实在是因为筷子奢靡不算什么事了。

后来赵匡胤的子孙被金国的铁骑赶到了长江以南,《西湖余志》上说宋高宗赵构吃饭的时候就用两双筷子,一双筷子专门用来夹菜入碗,一双筷子用来吃饭。联想起他后来十二道金牌调岳飞班师回朝的事,好像他吃饭也喜欢这种绵绵不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调。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为的是不浪费粮食,自己吃不完的饭菜还要让宫人们吃,这样没有沾过自己口水就不算剩饭,大家吃起来也不介意什么。他虽然是拿筷子说事,但实际上做做的却是节约粮食的秀。

这个杀害了岳飞的皇帝,虽然昏聩,却是真正理会了箕子诅咒的精髓,箕子那番话警的是骄奢之心,诫的是贪婪之意,说白了筷子只是一个道具,只要能做到勤俭节约,用不用象牙筷子倒在其次。

同类推荐
  • 四色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四色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细节描述讲述了一个关于逃避的故事。四个高中生“听到”了一起强奸案,可没有作出施救。过后把赎罪的希望寄托在幻觉与想象之中。本是血气方刚的男子,却成了不言不语、洋洋自得的懦夫。逃跑、逃跑、逃跑、逃跑。他只是感到整个头部都灌满了水,水甚至从他的口、眼镜、鼻孔和耳孔流出来,跑步都跑不稳,头重脚轻,下一步脸就要砸在地上,像装满水的胶袋砸在地上一样。他连这些都想不了。也想不起来有没有在叫喊。
  • 学院异志录(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学院异志录(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再也没有什么比让一个心理学的见习生去一个校园邪教组织(如果真的有)去做卧底,更危险、更愚蠢、更不负责任、更没道理的事情了。这就好比,让一个认识到快乐之虚伪的人去追求幸福;让一个看不见任何希望的人去赞美人生,这只会让他们掉进深渊中……算了,你要试着自己生存……”这里只讨论一些,实际上无关紧要,然而却令人异常烦恼的事情。
  • 再无蔷薇眷猛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再无蔷薇眷猛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对许多人来讲,青春,就是谈情说爱。但我不是。我的青春,第一样是钱,是大学学费。然后是爸爸妈妈,负债累累的家。然后是朋友。我想告诉他们真相。那个说我变态的人,我们已经不是朋友。我也想告诉爸妈真相。然后才是爱情。当然,还有别的,很多,很复杂。可是,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是吗。
  • 我是写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我是写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网络作家很神秘?每天码字上万,每周写满七天;有人成了千万富翁,有人以此糊口,有人以此为人生乐事,有人过劳死。据权威数据统计,全国有2000万人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网吧少年、社会精英、农民、知识分子、退休干部……在网络写作世界中人人平等,点击量才是硬道理!用最真实的故事,为你展现最原生态的网络写手世界。
  • 一种抵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一种抵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也许,在以往的阅读经验里,我们看多了大起大落的感情戏,习惯于桥段雷同的流行小说;那么,《一种抵达》将告诉你,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涌动是怎样的一种风景。以“青春”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抵达》跳出了青春小说的既定套路,“成长”、“情感”、“生命”、“理想”等词汇是小说的着力点,而故事长达数十年的时间跨度则为作品提供了描叙多重意象的可能。如同电影的场景转换,宛若音乐的韵律跌宕,令人沉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行文走笔,用词凝练,清冽中不失温和,处处彰显汉语之美。
热门推荐
  • 太阳神重生异界

    太阳神重生异界

    太阳神阿波罗,古希腊十二主神之一,月神阿尔忒弥斯的哥哥!曾经威名远播,在整个古希腊神界。却不料被人陷害,以致身死道消!不过太阳神阿波罗,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天蓝大陆。强者重生的他,又会在这天蓝大陆,掀起怎样的风暴?且看再度修成真神的他,会如何征战整个修神宇宙,成就极阳光明天尊神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校园之恋

    tfboys之校园之恋

    这本书讲述的是当红偶像TFBOYS,三个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孩子在星谷校园中发生的校园之恋。
  • 影响力

    影响力

    本书讲述了影响力是一门艺术。它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每个瞬间。第一印象带来首因效应,陌生人见面,只需30秒就会对对方产生初步印象。个人魅力的大小,决定了影响力的高度。世界上70%以上的富翁积累财富的主要来源是人脉。而经营和维护人脉,是维护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 无力拯救

    无力拯救

    (鞠躬)致歉,本文的分类可能有点误差,因为找不到可以匹配的分类。Ps:因为简介字数有限制,不在这细写了,简单说一下,在正文里会补。[男主视角-故事大胆-中间高甜,结局悲剧,目前没有改结局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假)平行世界因为一次撞击改变轨迹,意外相交,dei就是这样!男主(明)程序员(暗)xxxx暂时无权查看女主xxxx无权查看。正文见!
  • 守夜

    守夜

    孤行于战后伦敦萧索的街头,凯一身男装,漫无目的。昔日驾着救护车冲锋救世的英雄气概,已随硝烟一同消逝。供残疾人工作的蜡烛工厂里,邓肯年轻且健康无虞,却理想尽失,生活如一潭死水,直至意外访客把他带回狱中度过的战时岁月。婚姻介绍所二楼的防火平台上,相对抽烟的海伦与薇芙,每每想敞开心扉,却总是欲言又止。我们何以落得今天的模样?这是四个命运交错的伦敦人的故事,由战后的1947年,回溯至1944年,抵达一切开始的1941年。
  • 名侦探柯南之宠爱

    名侦探柯南之宠爱

    毛利轩穿越到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成为毛利兰的哥哥但是天道并不允许他的存在在小兰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就被人抱走从此毛利轩这个名字毛利家的一根刺便在没有人提过这个名字小兰不知道她有个哥哥妹控哥哥归来之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敬请期待
  • 始于错择

    始于错择

    脑洞太大,突然就想写个小说,无视掉我就好,
  •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冒牌强者

    冒牌强者

    为救父亲,苏轩潜入修真门派,寻找珍稀药材。不料被门派长老发现,苏轩忽悠自己乃是当世强者,结果被逼着当了掌门……苏轩是欲哭无泪,因为这个门派里,其实一个打杂的都比自己厉害,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己乃是冒牌强者,那下场绝对很悲催,被吊起来弹蛋蛋都是很有可能滴……于是,苏轩无奈了,只能够继续硬起头皮,开始忽悠起了全天下……不过当冒牌强者,倒也有点好处,比如说--有大把大把性感漂亮身材好的妹子倒追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