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3600000007

第7章 取解脱

从这章起,我们开始学习《杂阿含经》中关于圣弟子们悟道证道的事迹,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因缘,让他们预入了圣流。

先看原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

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

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即成罗汉。心得解脱

注解:这是本书也是杂阿含经第一篇关于证道的文章,所以稍微啰嗦点。

1,破除阅读障碍。

很多人兴致勃勃而来,但一看到这密密麻麻的一版经文,立刻皱起眉头,心中不悦,其实无需如此。为什么?缘起故。什么因缘?你以前没接触过,或者很少接触,且其中很多地方你又看不懂,当然就会如此。

这好像学生时代,第一次看文言文,之乎者也,恼火,不懂。可是,有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学。再经过时间沉淀,到了成年后,再一看,点头赞道,嗯,不错,语言凝练,内涵深远,非今日小白文可比。

所以,既然知道是在学习古人的经典,更是事关见法悟道了脱生死的大事,则这个心中不悦的阅读障碍必须去掉。试想,假如现在全世界仅剩这么一篇可以使人悟道证道的绝世孤本文字,你还会畏难与退缩吗?说到底,其实还是没有择法眼,不知法的尊贵,也是不明苦谛所致。

事实上,大部分佛经的翻译都算得上流畅而优美,至少让你不认识的字几乎没有,只是一些名词术语,因为你没有学过法相,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这在手机都可以随时上网的时代,实在不值一提,你搜索几次就差不多了。

再者,古印度文法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重复确认,也不必为此而生烦恼,习惯就好。比如说,两个人开始吵架,一个说,“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则另一个一定会说,“你刚才说,你今天非打死我不可,是吗?”他一定要先确认,再才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像这篇经文中,前面是那位异比丘来见佛请法,并表决心要证得阿罗汉的一段话。那么,佛陀听完,他会再问一次,“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他要确认,如是说耶?即,你是这样说的吗?

而当请法者确认,是的,我就是这样说的。此时,佛陀如有开示,他才会交代你,“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接下去就是法要内容了,精华所在。

(实际上,这就是闻思修的体现了。听,要认真地用心地听。在今天,可以是认真地看书、看网页,也可以是听录音等。之后还要善思念之,要能融会贯通。以此经来说,就体现为,佛陀只是略说法要,可是请法者听完后居然能广说,这个从略到广就表现了异比丘的闻慧和思慧。至于之后的修慧,就是实修体证开发无漏慧了。当然,有些人习气较重,就算悟了,也未必很快就能证得阿罗汉。)

2,随使使。

前面的“使”,烦恼的别称,等同于“结”。结,“结集生死,目之为结”。而使,“随逐紧缚,称之为使”。后面的“使”,动词,驱使。

随使使,就是随着烦恼而动,被烦恼所驱使。这个烦恼,包含甚广,也就是漏尽通的漏的内容。而“色随使使”,比如你喜欢收藏,那么现在听说即将发行建国多少周年的纪念币,于是欢喜雀跃,这就是色随使使了。(注意:这个例子并不准确,因为杂阿含经所说到的“色”,多指色受阴,比如说你喜欢收藏,这实际上已经算“受想行识”部分了。本经说的色随使使,应该是眼耳鼻舌身等部分。这是大小乘下手修行悟道的一个重大分野,在小乘解脱道,即佛陀说的“自洲自依”;在大乘菩萨道,当然是六度万行了。接下来的各经会有进一步展示。)

我们知道,学佛和学习其他宗教哲学不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脱生死。那,为什么是这个目的不是别的?正因为“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你被缠缚了,那当然不得解脱,从而不断在六道中流浪生死。

那,为什么只有学佛才能断尽烦恼了脱生死?很多宗教不是说它们有天国可以永生、有法术可以长生不死吗?因为那只是想当然,就好像修定修到最高境界,结果自己也搞不清这个境界是不是永恒不朽一样,都是误以为、自以为如此。为什么?因为它们的认识论并非真的“道”。

所以,我们这里说学佛悟道,悟道后证得初果,也叫断见惑、断三结。断掉了哪些见解与观念、哪些结缚?我见、戒禁取见和疑这三个。其中,所谓我见,也叫身见或者萨迦耶见,即是认为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可以永恒不死的观念。那,为什么这种永生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按照佛陀的发现,但凡存在的,都是因缘所生,不是无因生,也不是一因生,或者说,都是有因有缘才结出来的果,是无常无我的,不具有主宰性、唯一性和永恒性。

那么,假如你也能悟透佛陀所悟,即是悟道,可以逐渐断除那些由不正确观念带来的烦恼缠缚。因为,人的言行举止毕竟是由观念和思维模式所决定,当你观念变了,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也会跟着变化,此即所谓修道。

而在悟道前,我们没有获得对道的理解,那么,也必然被各种烦恼缠缚,随使而使,这在十二因缘中,即“无明缘行”,或者“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等。

这烦恼的别称很多,数量也很多,我们常说的八十八结使,乃至一百零八烦恼等,越深入则越专业,如果对此没有兴趣,也无妨,记住六大根本烦恼即可,即贪、嗔、慢、无明、见、疑。再浓缩,其实就是“贪嗔痴”三毒了。

而且,你会发现,原来悟道时,所谓断三结、破我执等,就是在围攻这几个根本烦恼,只不过见道位的实力还不够,等到三果时,断五下分结,又前进了几分。而所谓五下、五上分结,它也不过是把“贪”分开,从六大变成七大,因为贪在三界均有,或者说,只要未出三界,贪爱断不了,亦即漏不可尽。而欲界在三界中处于下位,证得三果时,堪堪断完欲界之贪,所以叫断了五下分结,而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三果又叫不还果,即再不会到欲界轮回了。

3,广说。

佛陀一开示,异比丘听完,表示“知已”,已经知道、明白了。佛陀却没有就这样算了,而是追问,“你说从我这么简要的开示中已经懂了,那你就打开了详细地说说,看看你都懂了什么。”

接下来便是异比丘广说,然后佛陀印可。一般我们看这些地方都会忽略过去,因为感觉前面有了佛陀的开示,则本经精华已尽,实则我们要注意到两点:

一,异比丘的广说不是天上地下地纵横捭阖一通,而是不离我们自己的身心五蕴,一张口就是色蕴,然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其实就是自洲自依。很多人学几十年佛没有受用,其实就是少了这个。

二,不管是异比丘的广说,还是佛陀的印可,我们可能觉得有些啰嗦、重复,其实不要这样,因为这里就含着悟道之因、下手的熏陶和正见的确立。简单说,这其实就是在实践“法洲法依”。

为什么?因为你看,他们首先都是从缘起的一面先说:比如说色蕴,假设你喜欢抽烟或者喝酒,你喜欢上了,这就是随使使开始。然后,你被烟酒的喜好当枪使,要到什么时候终结?这种喜好死了的时候才算完。而便是在这段喜好贪爱的时间段中,你这就叫被取所缚,或者说有取识的建立。

然后,再来缘灭的一边,色蕴不随使使,便取解脱。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到,有些人戒了烟酒,正是不随使使的表现。你没有那种贪爱执著,有取识产生的缘便断掉了,你就解脱了。

所以,学佛悟道,便是这样的如实,且终有一天无漏慧被激发,得窥实相,破掉无尽的轮回,而并不是在搞什么迷信活动,也不是在谈玄说妙。

之后,这位异比丘欢喜告辞而去,独自去用功,最后证得阿罗汉。心解脱和罗汉,说明他已经证得四果了。如果只是悟道得初果,一般是说得法眼净和心无所畏。

4,那么,这么一个开示真的就能悟道证果吗?它是不是特例?有意思的是,紧接着本经的下一经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所问如上。差别者。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若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世尊。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如是。乃至得阿罗汉。心得解脱

请看,又一位异比丘求开示(所谓异比丘,应该是指的是从外地来的和尚,即另外的僧团),得到同样的法要,并同样证得了阿罗汉!

两者的差别,或者说佛陀开示时,为后者加了一个“增诸数”,即增加轮回的次数。数,就是数次多次不停地在六趣里转来转去。前面我们说佛陀指出“神通飞行者,此俗数法”,意思差不多,即世间的、三界内之事,非出世间的法。

生命体因为俱生我执的存在,又不懂法,六根触六尘时四识住不停地像刷油漆刷了一层又一层,或者像蜘蛛结网层层叠叠,结果当然只能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知何时到头。

同类推荐
  • 落落生活随笔集

    落落生活随笔集

    生活随笔集,带你的生活去兜风,去闯荡,去孤独。
  • 平繁一生

    平繁一生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将他们分开。但是这句话说一年前的他们。一年之后,他们之间没有了她。他们变成了最为熟悉的陌生人。当他们再次相逢的时候,她?他?是否再变成他们。
  • 慢热的人最长情

    慢热的人最长情

    陈定钦每次总是叫林先森为“林先生”,两人水火不容,却都尽最大地努力朝对方走去,经过等待最后收获真心。
  • 希望与勇气

    希望与勇气

    希望与勇气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事业。感谢阅读与支持。感谢一直陪伴的家人和朋友。感谢生活事业的艰辛和磨难。
  • 凰绻

    凰绻

    她终其一生,不求荣华,坠劫之时,无意堕入魔道。虽说是魔道,却也是情道。他问:“你想寻得皇权么?”她答:“不,只得凰绻便是。”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回到农村

    重生之回到农村

    重生回到贫困的外婆家,慕辞决定自己赚钱养家,学渣重生当学霸!系统:竟然有人说宿主你好看,噗……十年后,盛世美颜的慕辞挽着男神。男神:乖,听我的,拿着红本本昭告天下,你是我的。慕辞听话。一分钟后,慕辞刷着微博说:他们集体发给我一大摞绿本……
  • 我们的甜蜜方案

    我们的甜蜜方案

    奥数天才王宇因母亲生病,放弃了奥数大赛,后来又因为母亲而回国读书。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下,王宇认识到了一群好友。因为王宇原来成绩就特别好,后面为了让自己做个平凡人,自己装起了学渣,开始了自己的学渣旅途。而同桌刘玉玲则一直给王宇补课,虽然王宇没有听,但是王宇还是明天都去补课。
  • 狂医圣手在都市

    狂医圣手在都市

    龙飞从小与他爷爷四处行医,遵守他爷爷命令前往成都入都市修心养性去寻找未婚妻
  • 小赵的日记

    小赵的日记

    本书为高中时期的日记,多为作者亲身经历!
  • 没有灰姑娘

    没有灰姑娘

    童话都是骗人的,没有王子,没有水晶鞋,没有南瓜车,也没有......灰姑娘。当才女遇上校草是会邂逅一段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还是美人鱼的悲伤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还能回头吗

    还能回头吗

    这是一部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恐怖故事,讲述了四名学生因为测胆而卷入的一系列离奇事件,为逃出这些事件四名学生失去了太多太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开山门

    开山门

    赵星,一个风华绝代、特立独行的少年郎,一个矢志复兴荣耀的少年郎,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念念不忘的少年郎。在刻着“封魔宗”三个大字的山门石碑上,永恒地残留有他划出的两道交叉的剑痕,剑痕里激荡着他浩然无匹的剑意:封!在封魔宗前辈门人们归墟的墓园前,永恒地立着一块他用剑刻下的石碑:替天行道,万死不辞!在封魔宗刑台所在的山峰云雾间,永恒地飘荡着他铿锵有力的宣言:不自由,毋宁死!
  • 你是黎明亦是光

    你是黎明亦是光

    你是黎明亦是黑暗。男主:谢南城女主:叶晗叶晗是一个资深的网瘾少女,而谢南城是肖煜的小叔,肖煜何许人?没错,他就是叶晗的网友后续发展敬请期待如果雷同,纯属巧合!本书纯属虚构,望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