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93200000044

第44章 熊疑登场,缅怀父王

楚王宫殿,飞檐走壁,雕龙画梁,王者气派。

这一日,在宫殿议事厅,楚太子刚把吴起的事儿告诉了楚悼王,阳成君就来了。楚悼王问阳成君知不知道吴起来郢之事,阳成君说已经知道,自己正在考察,看是不是冒牌货。楚悼王点头道:“孤家素闻吴起是位贤人,如果核实身份无误,召来一见吧!”

君臣又说了几件其它事儿。楚悼王对太子和阳成君道:“还有事么?如无,就都退下吧!”

阳成君见太子也有事的模样,自己却抢先道:“臣还有事,请大王恩准单独召见!”边说边用眼睛望了太子。太子熊臧心中恨道:“这个混帐,总要与我相争!”但见父王眼睛盯着自己,明白是在示意自己退下,连忙对楚悼王行礼道:“父王与阳成君先议,儿臣暂且回避!”于是悻悻退下。

这阳成君是楚悼王新封的贤君。

战国时,封君是国君对臣子的最高荣誉。楚悼王继位后,因朝中大权均掌握在各派贵族手中,倍感办事力不从心,就努力培植自己的亲信人马,在年轻的贵族中,提拔了一些人,其中阳成君是爵位提拔得最高的一个,其职位是主管祭祀之事。

祭祀是国家大典,是对上天的敬重。国君的事业成功与否,须得天助,因而在当时来讲,祭祀也是实权(如果硬要与现代对应一下,可以把阳成君的职位跟本朝书记处书记配上对)。阳成君为人圆滑,办事倒也乖巧,摸透了楚悼王的心思,就在朝中拉帮结派起来。表面上为国君选贤,暗地里却网罗党羽,已经为好几批贵族请示楚王提升了他们的爵位。

楚悼王心中明白,楚国贵族众多,朝中许多部门都被贵族元老把持,不得已也只好让阳成君做些手脚,但心中已有戒备。此时见阳成君单独求见,心想其又是为提升私党贵族的爵位来找自己。.果然,阳成君对楚王道:“大王,这里有一些人,都应该提升爵位等级,好壮大他们在朝中的力量,与那三家贵族的权力相抗衡。臣以为,还是这些人最拥护大王,也没有野心,如有大事,全靠他们了。”

楚悼王不太爽,瓮声瓮气的道:“不是刚提升了一批吗?”

阳成君有理的道:“那三家原来势力大,大王您才几年,提升得太少,还不足以对抗呢!”

楚悼王压住火气,道:“还要多少才对抗得了呢?”

阳成君认真回道:“臣与执秩官已协商了一份名单,请大王过目。”说着呈上了一张黄帛。

楚悼王心中老大不喜,淡淡地点点头道:“先放在这里,孤家看看再说吧。”

阳成君催促道:“请大王快快下旨意吧,大家都眼巴巴等着呢!”

楚悼王心中有些烦躁,眉头紧锁的道:“去吧!”

阳成君叩了头下去了。

……

楚悼王心中郁闷。

他反思着:“这贵族越封越多,爵位越升越高,俸禄越支越多,如此下去国家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是个好办法吗?唉,楚国自楚武王,经十五位先王传至我熊(芈)疑手中,历代的王为了巩固政权,都要分封一批贵族,而贵族的爵位是世袭的,因而越到后世,贵族就越多。这样就使国家的包袱不断加重——因为楚国的收入,有一半都花在这些贵族身上!”

熊疑知道,“不封又不行,朝廷自古以来,都是贵族当政;如果没有受到新王的恩惠,谁肯尽心尽力呢?特别尴尬的是,一旦朝中有事,特别是如果有人篡逆,不会有人站出来支持的,王位那就难保了……”

因此,分封贵族已经成为楚国的特色政治,是历代君王巩固政权必然的手段!

正是如此,才使国家越来越衰弱。可以说,分封贵族完全是一个怪圈,它巩固了政权,但却衰亡了国家。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

祸福均系于贵族之身!

这叫楚悼王如何不伤脑筋?楚悼王的职责,似乎就是协调朝中几大贵族势力的关系,搞好平衡。楚悼王心想,如果每天用脑于此,怎么能够实现芈氏家族问鼎中原的遗志呢?

自从楚庄王200年前向王孙满问鼎之后,楚国历代有作为的国君都想问鼎中原。楚悼王的父亲楚声王在世时,曾经对祖上的问鼎玄机有过较深的研究;他还趁着策命三晋(公元前403年)之时,去洛邑探寻过周王朝那九只大鼎的秘密。因而,为鼎生仇,为仇冲突;并且,还因为与鼎相关的“宝衣”,跟三晋发生过直接的冲突。

这是三晋多次攻打楚国的根本原因。

父王的谋士屈名,给自己讲了周王室策命三晋时发生的秘密事件——

那一年,是周威烈王死的前一年(公元前403年),周朝要给魏斯、赵籍、韩虔三人策命爵位,正式承认他们的诸侯地位。熊疑的父亲楚声王也应邀到了洛邑,下榻在周礼庄。

周礼庄果然是豪华居所,别具一格,不但居室宽敞明亮,且所置家具精美无比,那宽大如台的床是黑色的、三方有护栏板围成的栏杆,上面绘有红色方形云纹,还配有竹编的床屉和枕头。有一架华美的屏风,斜放在床头,它是用胎漆漆过的,绘有一幅狩猎图画。居室的中央是客人的坐席,铺着精美的地垫,覆盖着南国的软席,美白玉的镇席压在四角。坐席之处,置放着一只很有品位的小几,黑亮亮的,呈狭长形,两端有足(这个时代,因没有桌椅,在室内除坐矮床之外,就只能席地而坐了;尊贵的人物坐在地上,要有依靠之物,小几就是那物什)。除此之外,室内还设有一张条案,呈长方形,下有两足,较高,为曲足,也漆得油亮亮的。

在那条案之上,堆放着一部竹书,其中一卷摊开在案面之上。

楚声王坐在软席垫上,眼睛盯了条案旁,那里站着一位谋士模样的人,他就是屈名。

屈名道:“大王,来洛邑也带着《左传》?”他看了一眼条案上摊开的竹书。

楚声王点点头道:“是啊!寡人叫你来,就是为了这部书呢!”

屈名难以理解“为了这部书”的意思,纳闷道:“《左传》不是经魏国的吴起修订过的吗?”

楚声王摇摇头:“你可瞧好了,孤的这个版本是修订前的!”

原来,《左传》原作不是吴起,后经吴起修订,加入了许多战争场面。而《左传》并不是楚国的书籍,也不是魏国的书籍,而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之间的历史,因为作者姓左,所以称《左传》。

对于楚声王来说,《左传》记录的历史,止于此前二十余年,属于“近现代史”。

难道楚声王是一位注重研究近现代史的楚国君王?

现在,我们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左传》,这部历史书籍很不简单,其叙事自然流畅,富有文采,特别擅长描绘古代战争场面;其写人生动传神,活灵活现,总共刻画了三千多个人物。《左传》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国史传散文的基础,是一座记载春秋历史的丰碑。

然而,楚声王出国时候随身携带着的这部他那个时代的“近现代的历史书”,并不是欣赏《左传》高超的文学水平,也不是研究鲁国的历史,而是为了楚国的现实!

屈名并不知道这些,于是开口问道:“大王,您不是来洛邑参加周王室策命大典的吗?”

楚声王道:“是啊,先说这部书吧,说完你就明白了。”

屈名道:“这部书有什么不对的呢?这部书跟策命大典又有什么联系呢?”

楚声王道:“寡人要告诉你的就是,这部书中有一段文字,关系大得很呢!”

屈名作为谋士,也是饱读了当时的许多书籍,听楚声王如此说,忙道:“哪段文字?”

楚声王指指条案,道:“你自己看吧!”

屈名转过身去,抓起摊在条案面上的那一卷竹书,看了上去,但见是卷七〈宣公三年〉这一篇。总起来说,《左传》****记录了十二位鲁国君主、二百五十六年的历史,是按编年体记载的;鲁宣公是第七位,在位十八年,〈宣公三年〉就是他在位第三年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件。

“爱卿读出来听听吧!”楚声王忽然说道。

屈名点点头,读道:“三年春,不郊而望……”

“别读那么多,”楚声王打断屈名的读书声,提示道:“就从‘楚子伐陆浑之戎’起,读至‘未可问也’止。”楚声王看来非常熟悉书中的内容,读什么都做了细致的划定。

屈名立即停了口,点点头,跳过前面的内容,然后再读了起来,读道: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最后一句“未可问也”读得非常响亮。屈名望着楚声王,那意思是:“读完了!”

楚声王意味深长的道:“爱卿,读出味道来了吗?”

屈名心想,这段记载,实际上是鲁国史官瞧不起楚庄王,把他作为反面人物来描写的,正面刻画了周朝的王孙满大夫,把他说成是机智勇敢,语言犀利,发表了一篇檄文一样的言辞,驳得楚庄王说不出话来。楚声王是楚庄王的后代,为什么欣赏这一段侮辱自己祖上的文字,难道是想在这次策命典礼上报复周王室?

屈名不敢贸然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只好说道:“大王,这……!”

楚声王道:“爱卿不必为难,你可以客观评价一下楚庄王!”

屈名不假思索地道:“自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后,楚庄王是第三位称霸天下的雄君,以当时楚国的实力而论,他已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别说是‘问鼎’,就是取了‘九鼎神器’,谁人又奈何得了呢!”

历史上,楚国与晋国争夺中原霸权,展开了著名的大战,称为‘殽之战’。战争的结果是楚胜晋败,楚国先是进击宋国,使其降;然后逼鲁国依附,再与齐国通好。一时中原形势完全落入楚国掌握之中,楚庄王如愿以偿地取得了中原霸权,因而发生了问鼎的重大事件。后人一般认为楚庄王问鼎,暴露了他想取周王室而代之的政治野心。

楚声王忽然道:“是啊,对于周室的九鼎,庄王为何‘问’而不取呢?”

屈名想了想,道:“是不是担心列国诸侯反对呢?”

楚声王摇头道:“楚国既然敢于自封为王,在形式上与周王室平起平坐,本来就是不怕各国的舆论,为什么有实力取了九鼎神器时,却是担心列国诸侯反对了呢?”

屈名一时语塞,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情理上,这是有些说不通啊!”

楚声王道:“爱卿呀,说不通的疑点还多着呢!”

屈名有些惊讶,道:“还有疑点?”

屈名他哪里知道,楚声王年轻之时,读到《春秋》和《左传》记载的这段历史时,就产生了疑问,到后来疑问越来越多,萦绕在他的头脑之中,得不到解释。

楚声王道:“疑点之一,是庄王他老人家到底怕什么?庄王听了王孙满一篇激昂的言语之后,真的就知难而退了,原来想取周朝而代之的想法,都飞到爪畦国去了,他是怕天命呢还是怕九鼎神器,或者是怕诸侯国及周王室?”

屈名听楚声王说得异样,边想边道:“除了天命,庄王哪里会怕其它呢!”

楚声王道:“寡人也是这么想,‘天命可畏’寡人能理解,可‘九鼎’究竟可怕在什么地方呢?”

屈名道:“九鼎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我等肉眼凡胎看不透,而庄王看清楚了呢?”

楚声王道:“是啊,寡人也在想,九鼎一定有秘密,可这些秘密又是什么呢?”

屈名“啊”了一声。

楚声王停了停又道:“还有疑点之二呢!”

屈名鼓了眼,道:“疑点之二?”

楚声王道:“庄王‘问鼎’,为什么仅仅问‘大小轻重’,而不问别的呢?”

屈名愕然,想“我从小读《左传》,怎么没读出这个问题呢?”嘴上却说:“史书上只记载了他问这个问题呢!”

楚声王道:“王孙满的回答就更难理解了,他只说‘轻重不可问’,而并没有提‘大小’,是‘大小’可以问吗,还是省略了不说呢?”

屈名更加愕然,道:“大王,您看历史看得好仔细!或许是‘大小’并不重要呢?”

楚声王道:“寡人有个假设!”

屈名道:“什么假设?”

楚声王道:“庄王知道‘大小’,而不知道‘轻重’,把已知的‘大小’和未知的‘轻重’混在一起发问,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大小’是障眼,目的是问‘轻重’。”

屈名道:“大王的意思,是说王孙满识破了庄王的真实意图,所以在回答时,故意不说‘大小’,而只说‘轻重’,其含义是警示庄王?”

楚声王道:“只有这样解释,才说得通,为什么王孙满回答时不提‘大小’,而只提‘轻重不可问’呢。其实,‘轻重’才是问题的关键,‘大小’并不重要!王孙满和庄王的心里都明白这一点。”

屈名像是从睡梦中惊醒,道:“这样说来,王孙满真的好厉害呢!可是,大王怎么知道庄王知道‘大小’而不知道‘轻重’呢?”

楚声王道:“寡人想,庄王已经掌握了‘大小’,这从王孙满回答中可以证明,另外从现实中也可以证明。九鼎不是置放在洛邑西北的郏鄏山谷之中吗?庄王那么有智慧,他还不暗地里派人,潜入九鼎置放之处,测量了尺寸,‘大小’不就清楚了吗?然而,九鼎的重量,就不可能称得出来了,据说当年从商朝的都城朝歌,运送至洛邑时,每只鼎动用了民工八万人,可想而知,它的重量谁在暗地里称量得出来呢?所以庄王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借着兵力强大,强问鼎的‘轻重’了!”(出自《战国策》)

屈名道:“啊,还真是的,这‘轻重’,原来是九鼎的秘密呢!”

楚声王叹道:“庄王问鼎,原来是要寻求九鼎的秘密呀!”

屈名道:“王孙满斥责和讥讽庄王,正是利用了庄王想知道鼎‘轻重’的迫切心情!”

楚声王道:“寡人还想到,九鼎除了‘轻重’是秘密外,就没有别的秘密了?是庄王对九鼎了解不够,提不出别的问题来呢,还是了解得太多,知道‘轻重’是九鼎秘密的突破口,所以要先问了这个问题,达到震慑周王室的作用?”

屈名道:“依常理看,既然九鼎是神器,就不可能只有一个秘密呢!”

楚声王道:“对,九鼎应该还有秘密!另外,还有疑点之三,那就是王孙满表现得很不正常!”

屈名再次惊讶,道:“大王,此话怎讲?”

楚声王道:“王孙满与庄王的对话中,竭力否认九鼎的作用,而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既然九鼎的轻重不关紧要,只有‘德行’才要紧,那又何必对九鼎遮遮掩掩,而不公布它们的详细情况呢?既然连九鼎的‘轻重’都不敢告诉,却答所非问地大谈‘德行’,王孙满到底是怕什么,到底是要掩盖鼎的什么秘密呢?”

屈名道:“啊,真是的呀,他如果把‘轻重’先说出来,然后再讲鼎的‘轻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行’。这样,不是更能以理服人了吗,可为什么王孙满不明说呢,他到底担心什么呢?看来,还真不正常呢!”

楚声王道:“因此,寡人认为,郏鄏的九鼎,一定有什么不敢告人的秘密呢!”

屈名道:“现在推测出来了,公开的秘密是九鼎的‘轻重’,可能暗地的秘密一定还多着呢!大王,您真是思虑得深呀!”

楚声王道:“这得感谢鲁国史官左丘明先生,是他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暗地里透了些音信出来。真可惜呀,庄王问鼎已经过去二百多年了,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些疑点呢!”不过,楚声王说这个话的时候却在暗想:会不会是吴起这个年轻将领呢?据说,是他修订了《左传》,他家住卫国的左氏中,所以,才对外号称“左丘明”。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只能够证明一件事情:吴起知道九鼎的秘密……而吴起现在是魏国的知名将领,那么,魏国一定是知道九鼎秘密的年轻诸侯国!

楚声王想到这里,出了一身冷汗。他担心在这次策命大典上,魏国趁势夺走周的九鼎!

屈名没有注意到楚声王情绪的阴阳变化,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吴起修订过的那部《左传》之上,连忙抓起来,把刚才大王说的宣公三年的那段问鼎的文字,仔仔细细地反复阅读了好几遍。然后,他又抬起头来道:“大王,微臣明白了,您这次到洛邑来,表面上是参加典礼,暗地里是来‘问鼎’的吧?”

楚声王从沉思中惊醒,忙掩饰道:“啊啊,问是不敢问了,孤家是来探索鼎的疑点,称之为‘探鼎’吧!”

屈名觉得意外,道:“大王,这鼎怎么个‘探’法呢?”

楚声王低头想了想,道“你呢,派遣能干的人,到各处去打听,看是否有相关的消息;寡人呢,找几位大国的君主,看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大王,如果鼎真的有秘密,您在洛邑明着去探寻鼎秘,怕是不妥当呢!”屈名想到,这里不是楚国的地界,所以担心楚声王的人身安全。

“这个……哦,没事儿,寡人表面上打着反对策命的旗号,暗地里收集鼎的相关情况。这样不就安全了吗?”楚声王道。

(未完待续)

同类推荐
  • 嘟嘟三国

    嘟嘟三国

    三国时期,不热衷于内战,向外扩张,又会怎样?
  • 大明方舟

    大明方舟

    一梦醒来,已无法回头,如果这是命运,那么命运就要自己掌握,在元末颤栗的天空中,铁方舟缓缓张开眼睛……
  • 夜语:步步生姿

    夜语:步步生姿

    大才子徐子明被人陷害,卷入科考舞弊案,惨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莫名其妙重生在御史陈家,成了一个官宦千金,可惜好景不长,未及成年又惨遭灭门之祸,重重打击之下,她能坚守本心,只为寻疑而来么?是要复仇,还是救赎?
  • 龙蛰

    龙蛰

    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你叫袁世凯,那我是谁?我管你是谁,我生来就叫袁思凯!!!一场意外,使失意少年开启“上帝禁区”,他穿越到1874年去寻找前世的缘分,竟然失手打死乱世枭雄袁世凯,大刀王五和他结拜为兄弟,李鸿章惊呼他为军事天才,吴长庆帮助他朝鲜为王,他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少年到帝王之路,几度沉浮,历尽坎坷,艳遇超过韦小宝。
  • 邺水凌云

    邺水凌云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诡怖星云,将他坠入另一片天空;阴差阳错,让他闯入朝堂;派系林立,迫他陷入党争;形势使然,推他号令一方。险象环生间,他机巧应对,步步惊心处,得贵人相助,风卷云涌时,他抓住机遇。入仕时,他不忘初心,封侯时,他将将弱冠,成王时,他权倾一方。初时,还是一个清平之世,诸番作乱,搅得天下纷争,四方不宁,邻敌环伺,且看他如何整理山河,于朝堂间,游刃有余,于权利间,左右逢源,于天下间,纵横捭阖……
热门推荐
  • 佛说太子刷护经

    佛说太子刷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之妖族大君

    洪荒之妖族大君

    这是一个穿越到洪荒西游世界的家伙的心酸求生史圣人对弈,以天地为棋,落子无声,曲终人散后,棋子注定要泯灭洪荒...桥豆麻袋!苏麓大声喊道,作者君你搞清楚,我可是主角,怎么就泯然了?圣人布局,你还想活?开什么玩笑?我可是穿越过去的,我不仅要活,我还要活的滋润!
  • 怎奈鲫鱼多刺人多情

    怎奈鲫鱼多刺人多情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有三恨,其中鲫鱼好吃却多刺,可你却偏偏不爱吃鲫鱼
  • 找不到,到不了

    找不到,到不了

    苏黎和苏墨这一对兄妹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因为禁忌所以矛盾,挣扎。故事还有许多配角甲乙丙,各有特色,构成整个框架。故事温暖夹杂轻松,文艺轻愁,小虐,我绝对是亲妈。会时不时发糖。结局HE。
  • 高冷式

    高冷式

    错过的不容易找回,但是以后的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帮你隐藏柔弱
  • 梦只因你

    梦只因你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因与他的相遇,让她的世界发生了改变,她从未奢望能够与他相遇,相识,相恋...........
  • 九世惊魂

    九世惊魂

    人有灵为,不同的灵气护体和转换成器,吸收着大地日月之精华,到达一定程度而暴发,将是死亡的来临,必须在快要暴发之前吸取,转化成一部分的力量。
  •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腹黑王爷别太过分

    一朝穿越,高三狗秒变贵妃,却成为被人暗杀的对象。那支带她穿越的奇怪的金凤钗是什么?到底是谁想要她的性命?在她身边三番五次救她的男人,那神秘的九殿下他到底是敌是友?重重谜团,危机四伏,穿越女觉得古代好可怕。但作为一名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能歌善舞乐天派的牛人。她玩转了整个古代。她本打算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潇洒离开,回学校吹牛皮。可万万没想到,九殿下宠溺让她无法自拔。殿下,为了你,四海八荒,我愿伴你,君临天下,主宰皇朝。我和天下,都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思物语

    奇思物语

    临海的妖怪为何不归家;神仙的千年恋曲;调皮野猫的流浪原因。。。大概这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