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72300000016

第16章 小方亦可治大病

俗话说,“偏方气死名医”。孙氏中医世家善用经方,同时亦注重对民间单验方的整理研究,进而用之于临床,常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一、三味都气汤方

组成:九蒸大熟地60g,细辛5g,五味子6g(打破)。上三味,以水4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二杯和合再煎,浓缩为一杯半,每日分2次早晚温服。功效:温肾、纳气、平喘。主治:老年哮喘,或大病瘥后,或产后,肺肾两虚,气息不续者。

老年人精气不足,肺肾俱衰,因而患哮喘、支气管炎者较多。方中以大熟地为君,不但可以补血滋阴,还可填精益肾,以壮天一之本,张景岳极赞其功,后世云“张熟地”有由然也;细辛非专主温肺散寒,且可达下焦以温肾,引肾气上达于肺;五味子除补益元气之外,且可收耗散之气,收敛肺气,下达于肾更滋肾阴。二药一散一收,与“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一开一合之机同,三药合用,由熟地守之、镇之、聚之。肺肾同气,开合自如,其喘不平者,未之有也。

1.肾虚哮喘张某,男,70岁,市民,1964年11月2日初诊。患哮喘病已七八年之久,劳累、受凉均可诱发宿恙发作,日常生活亦非常俭点,遇寒就温以养天年。一日过桥时,帮人推车,辄发哮喘,回家服红糖姜水后哮喘轻缓。翌日,仍感上气不接下气,喘急则出虚汗,心中悸惕不安,迄今已六日,病不已,转来求诊,脉虚数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津。宿恙哮喘有年,肺气早虚于上,肾气早衰于下,所谓“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两虚,出纳不相顺接,加之推车劳累损气,诱发哮喘复作,治当肺肾双补。拟三味都气汤调之,望其应手。处方:大熟地30g,五味子10g(打细),辽细辛3g。上三味,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半杯,今晚明晨温服之。

二诊:上方连服3剂,哮喘平复大半,心中悸惕亦减大半,脉虚数不若前甚,上方既已显效,仍守之继服。处方:大熟地30g,五味子10g(打细),辽细辛3g。上三味,水煮2遍,取汁一杯半,每日分2次温服。

三诊:继服上方4剂,哮喘平复,心悸安,唯胃脘略感胀满,脉来冲和,拟小半夏汤予之。处方:半夏15g,陈皮15g,生姜10片。上三味,水煮2遍,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2.经行发喘杨某,女,32岁,工人,德州人。1976年4月11日初诊。生第三子后,初感气短,未能及时治疗,迄今年半。近两月以来,每次经行辄发气短而喘,经后二三天,不治自愈,平素操劳,甚则心悸、腰痛,精神疲倦,四肢乏力,有时失眠,脉沉弦,舌淡少苔。患者连生三子,肾气早亏于下,气短年余不复,劳则心悸、腰痛而喘,仍属肾之元气不足之证,治以补肾益肺之法调之。处方:大熟地30g,五味子9g(打细),辽细辛3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药连服3剂,心悸好转,它症并未见效。询之,月经尚未届期,仍予上方继服,待期观之,再商治法。

三诊:患者坚持服上方,4月24日月经来潮时竟未发喘,腰亦未痛。效既显,随嘱患者下次月经将至时,可按原方再服3剂。

四诊:患者于5月27日月经前,又服药5剂,此次行经亦未见发喘。诊其脉来冲和,固症已除,不复予药。

二、安任饮方

组成:桑叶30g,竹茹20g,丝瓜络20g,酸枣仁15g,生姜6g。上五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荤腥及燥热之品。功效:和中降逆,安和胎任。主治:妊娠恶阻、呕吐酸苦、头晕目眩以及胎动不安者。

妊娠恶阻一证,傅青主述之尤详。他说:“妇人怀娠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憎恶,困倦欲卧,人皆曰妊娠恶阻也,谁知肝血太燥乎!……肝急则火动而逆也,肝气既逆,是以呕吐恶心之证生焉,故于平肝补血之中,加以健脾开胃之品,以生阳气,则气能生血,尤益胎气耳。”对于肝气逆而恶心呕吐,傅青主又着重指出:“且逆是因虚而逆,非因邪而逆也。”该证治之之方,首三味,桑竹瓜络乃取王孟英安胎之方,王孟英云:“黄芩但宜于血热之体,若血虚有火者,余以竹茹、桑叶、丝瓜络为君,随证辅以它药,极有效,盖三物皆养血清热而息内风;物之坚莫如竹皮,礼云如竹箭之有筠是也,皮肉紧贴,亦莫如竹,故竹虽簇而皮肉不相离,实为诸血证之要药……桑叶蚕食之以成丝,丝瓜络质韧子坚,具包络维系之形,且皆色青入肝,肝虚而胎系不牢者,胜于四物阿胶多矣,惜未有发明之者。”二贤之论,不特在病理机制上相同,抑且在治法上亦相切合,所谓智者所见略同,信矣!然则恶阻一证,所谓“火动而逆”恶心呕吐,心烦头晕者,究之实乃胆之虚火上逆而为病也,胆主枢,枢机不利,治之之法又必调转枢机而安和胆气,能使胆气安和者,又何患虚火上逆而不降之。方中桑叶、竹茹性皆清凉,得秋金之气,行肺气而转胆枢,丝瓜络乃清凉降火之品,唯酸枣仁为肝胆家之正品,安和胆枢之要药,且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又可俾肝胆之气血归入平和,入脾胃而和降之,肝胆脾胃,疏降一气贯之“皆酸枣仁之功也”。生姜一药,专主“畅胃口而开痰下食”,亦为“呕家之圣药”。以此五味合为一方,非但降胆中之虚火,抑且润肝胆之阴血,临证用之,无不随手奏效。若属胃气虚弱,食欲不振,或胃气不降,逆气上冲,乃中阳不振,浊气不降,清气不升,周身乏力,精神萎靡,舌淡苔白或垢腻,或兼黄腻,脉细缓无力,乃胃气虚,冲脉上逆之象,上方加党参、白术、砂仁;若素有脾肺气虚,水湿停蓄于中焦,呕吐痰浊,胃气呆滞心中悸惕,夜寐不安,或胸闷气短者,乃痰湿阻滞之证,上方加茯苓、陈皮。

1.恶阻井某,女,25岁,医士,1978年4月20日初诊。怀孕三月,呕吐泛酸,甚则呕吐苦水,胸闷胀满,纳谷减少,精神疲倦,脉来弦滑,舌质偏红,苔黄腻。患者妊娠三月,胃失和降,胆气上逆,胆火挟胃,上冲即致呕吐,以致吐出酸水、胸闷纳差之症继而出之。治当和胃降逆,宁胆平火。处方:嫩桑叶30g,青竹茹20g,丝瓜络20g,生枣仁30g,淡子芩10g,生甘草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方连服3剂,呕吐酸苦辄止,胸闷显宽,纳谷显增,精神亦觉好转。唯脉来仍属弦滑,舌质偏红,苔黄腻未减,仍按上方继服,冀望胆宁胃和。处方:嫩桑叶30g,青竹茹20g,丝瓜络20g,生枣仁30g,淡子芩15g,生甘草10g,胡黄连6g。上药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三诊:上方继服2剂,脉来较为冲和,舌红已瘥,苔黄腻显减大半,饮食尚差,精神已振,再以上方加减,偏重调养,和胃益津。处方:桑叶25g,青竹茹15g,丝瓜络15g,生枣仁25g,淡子芩10g,生甘草10g,炒白术15g,麦冬15g,生姜片6片。上九味,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2.子肿于某,女,26岁,工人,1982年5月12日初诊。妊娠四个半月,下肢浮肿,小便不多,口淡乏味,不欲饮食,有时呕吐酸水,周身倦怠,起则头目眩晕,甚则面浮,精神萎靡不振,有时心悸,脉弦滑,按之似芤,舌尖红,苔淡白。患者妊娠近五个月,脾气虚衰,中阳不振,水湿外溢皮肤,形成水肿。唯舌尖红赤,伴头目眩晕,乃为虚阳上浮之形。治当健脾利湿,脾得运化则水肿自平,略佐清宣以清头目。处方:枣仁40g,青竹茹10g,丝瓜络40g,桑叶20g,陈皮15g,生姜6片,白术10g,防风6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另:鲫鱼300g(大小不拘,去鳞肚),生姜20g,大枣8枚。以水800~1000g同煮,鱼肉如泥为度,取鱼肉及肉汁400~500g,加少许盐、味精、胡椒粉合匀。每日分2次服之。按此法《本经逢原》指出:“鲫鱼甘温无毒,乌背者其味最美……诸鱼性动属火,唯鲫鱼属土,有调胃实肠之功,故有反厚朴之戒,以厚朴泄胃气,鲫鱼益胃气……”孙朝宗主任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夏季雨水积于田野沟渠,不久即有鲫鱼生发于其中,乡人呼此鱼谓“土鱼”,始知此鱼乃本土气所生,故有健脾利水之功,亦所谓“土能制水”。此方不单能治妊娠水肿,凡肾虚水肿及肝病水肿,均可应用该方,其利水消肿之功,远远超过鲤鱼利水之功也,孙朝宗主任特命此方为生姜鲫鱼汤。

二诊:以上法治疗三日,面浮消失,下肢浮肿亦消大半,精神较前振作,它证虽减而不足言,仍以上法继进。

三诊:按上法又进三日,下肢浮肿基本消褪,饮食转有馨味,呕吐酸水止,头目眩晕亦止,心悸亦安,周身倦怠好转。唯脉来弦滑,按之似芤不复,细思之,病痊后脉亦必复,不可虑也,然而总不如小补为是。处方:枣仁30g,青竹茹10g,丝瓜络10g,桑叶10g,陈皮10g,白术10g,太子参10g,生姜片3g,甘草10g,大枣2枚(去核)。上十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鲫鱼生姜大枣,煮服方法同上,病痊为止。

3.恶阻高某,女,28岁,农民,德州市郊人,1983年9月21日初诊。停经三月,呕吐稀涎酸苦,一日二三发,脘闷,胁下作痛。精神抑郁,头胀目眩,有时耳鸣,心中悸惕,好叹息,不欲食,面色苍老,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赤,苔黄,脉来弦滑有力。肝胆偏亢,失却条达之性,上逆犯胃,故胸闷,呕吐酸苦稀涎;肝火鸱张于内,胆火随之,横窜经络而胁下作痛,上冲头目,故头胀、耳鸣、目眩;肝郁化火,伤其阴液,故大便秘结,小便色黄;阴液既虚,心失所养,故而心中惕悸不安;脉与舌象,无不属肝胆火盛之形。治当清肝宁胆,养阴和胃降逆,方用安任饮加减。处方:嫩桑叶30g,青竹茹20g,丝瓜络20g,淡子芩15g,黄连6g,小青皮10g,生枣仁15g,麦冬15g,川贝母10g,瓜蒌30g,生姜6片。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方连服3剂,呕吐酸苦稀涎减轻大半,胸闷显宽,眩晕耳鸣亦减,它症尚无起色。胃气稍降而肝之疏泄尚滞而不通,再拟上方加重调肝之品。处方:桑叶20g,青竹茹20g,丝瓜络20g,淡子芩20g,黄连6g,小青皮15g,生枣仁15g,麦冬20g,川贝母10g,瓜蒌30g,生姜6片,细生地2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三诊:上方继服3剂,大便通畅,肝郁得疏,胁痛止,饮食增加,心悸不若前甚,精神振作,面色已显红润,脉来不如前甚,上方即效,率由旧章。处方:桑叶20g,青竹茹10g,丝瓜络10g,淡子芩10g,黄连6g,生枣仁15g,川贝10g,细生地15g,姜片6片。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四诊:上药再进3剂。诸症基本平复,唯心中尚感空虚,夜寐梦多,脉弦似觉尚硬,舌质红润,苔黄显退。病却大半,偏重滋补可也。仍守上方,枣仁加至30g,另加柏仁10g,去芩连川贝善后。

三、三圣温海汤

组成:当归身30g,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上三味,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今晚明晨温服之,忌生冷食物。功效:补血、温血、生血、调血。主治: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汗出多;或劳倦内伤,血虚气弱所致之肌热面赤,脉大而芤,重按无力者。

方中以当归为君,其性味辛甘苦温而润,辛香又兼行气,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之功,主入下焦,温冲脉血海,暖带脉虚冷,凡妇人月经不调,血虚经闭,胎产诸虚,都用为主药;制首乌主补肝肾,益精血,补血而不腻滞,补肝肾而不偏燥。李时珍说:“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之上”;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脾,益血养心、敛血止汗,入心养神,入肾定志,心神虚怯、惊悸怔忡、心血亏损、盗汗失眠及津少便秘者均可治之。三药合用,补血生血而不腻滞,温血调血而不温燥,尤善用于产后血虚发热之证。

盖产后发热一证,以血虚为本,《内经》所谓“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产后发热,一为失血过多,一为调护失宜,血海空虚,血虚阳浮,阴阳不相维系而发病。治之之法,最忌蛮补,所以组方既不用参芪术草之温燥以碍于饮食,又不用阿胶、熟地之黏腻以碍于温运,只取当归、首乌、柏仁温补灵动之品,以收纳阳浮之热归于血海,以达“阴平阳秘”之效。清末德州罗止园《医话》中述之曰:“医者宜设法令其归纳、中和、吸收,自然热退,故余主张,必使其热收敛于气血之内,不可排除于人体之外,必使其热退回于气血之内,不可放散于皮肤之外。”治者若不明透此理,一味发散,一意蛮补,恐遗患终生,亦医者之大憾也。至于运用之变,更当慎重,若头痛、头晕者,加川芎2~3g,钩藤6~9g;若舌苔厚腻不欲食者加陈皮3~6g;胸中郁闷者加丝瓜络6~9g;胃中嘈杂呃逆者加竹茹6~9g,生姜片3~6g;少腹作痛者加炮姜3~6g;乳少者加王不留行6~9g。总之,加减之法,只可轻而灵动。孙朝宗主任从医五十余年,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今述及于此,以备后学者当予以充分重视。

1.产后发热于某,女,23岁,工人,德州人。1977年9月23日初诊。产后三日,由于失血过多,将息失宜,身热头痛,体温393℃,面目红赤,身汗出,精神有时昏冒,心中悸有畏冷之感,脉虚数按之芤,舌淡苔薄白。患者产后失血过多,将息失宜,均为血虚阳浮,血海空虚,阴阳不得维系而发热头痛,精神昏冒。卫阳失却固密之能而身汗出,阴血虚心失所养而心悸畏冷,脉与舌象均为血虚发热之证。治以养血益气之法调之。处方:当归30g,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上三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服上方两剂,身热显退大半,头痛减轻,身仍出汗,精神稍定,心中尚有畏冷之感,再按上方加味调之。处方:当归30g,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桂枝尖6g,生甘草10g。上五味,水煮2遍,取汁1杯半,每日分2次温服。每服药后约一小时许,服热粥1杯,仿桂枝汤法。

三诊:上方连进3剂,身热、头痛、汗出、心悸均止,精神振作,唯乳汁未下。处方:黄芪15g,丝瓜络20g,炒山甲9g,王不留行30g,路路通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2.产后身热呃逆尚某,女,26岁,家住德州工人新村,1978年3月3日初诊。产后三日,身热汗出,酸楚乏力,不欲饮食,呃逆频仍,精神萎靡,心悸寐劣,舌红少苔,脉虚数。患者产后失养,汗出酸楚,为血虚气弱;不欲饮食,呃逆为胃气上逆,血虚不得养冲,冲脉又隶属于胃,其气并而冲上则呃逆不已;心悸寐劣,精神不振皆因血虚而然也。治当养血安冲,和胃止逆。处方:当归身30g,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陈皮10g,生姜20g(切)。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3次温服。

二诊:上药连服3剂,身热减却大半,汗出将已,仍有呃逆发作,但不若前甚,心悸稍安。它症尚无起色,再按上方继服。处方:当归30g,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陈皮10g,生姜20g(切),鸡血藤20g。上药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三诊:继服上药3剂,身热退,汗出已,心悸安,呃逆平,饮食可,唯觉身楚乏力,尚未尽瘥,拟养血和络之方予之。处方:当归10g,制何首乌15g,柏子仁10g,鸡血藤20g,桑寄生20g,川续断10g,陈皮10g,生姜6片。上药水煮2遍,取汁一杯半,每日分2次温服。

3.崩冲李某,女,35岁,景州农民,1983年9月26日初诊。登墙摘枣,不慎跌下,遂患崩下,流血不止,去某诊所打止血针三日,寸效不显。来诊时,血流四日,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四肢逆冷,腰痛,不敢动转,舌色白滑,少苔,脉沉细无力,此乃气血两虚之崩冲危证,急当调补气血,安冲止崩。处方:当归30g(一半炒炭存性),制何首乌30g,柏子仁20g,阿胶珠20g,炒枣仁30g,东北人参10g。上药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上药连服3剂,血止大半。继服3剂,出血继减,四肢逆冷不若前甚,腰痛减轻。三诊时加炒白术20g,枣仁用量增至60g,精神振作,唯脉来尚细而无力,仍宗上方加陈皮10g。四诊时四肢显温,腰痛未瘥,仍守上方加川续断、菟丝子各5g,连服8剂,诸症均愈。为巩固疗效,嘱服人参归脾丸一个月。一月后来人告知,一切正常,病告痊愈。

四、头风熏蒸方

组成:川芎10~20g,防风10~20g,白芷5g,荆芥穗10~20g,当归10~20g,僵蚕10g,菊花10g。上药装入铁壶中,加水3大碗,将壶盖压紧,不可透气,铁壶嘴上装一皮管,约一米长。将壶置于火炉上煮开,热药气只需从管中冒出,以熏蒸患处。每次熏蒸30分钟,每日熏蒸2~3次。每日换药1剂,熏后避风寒。功效:散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偏风头痛,即蓄血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以及风湿性腰膝关节疼痛等。

该方法来源于《张氏医通》,其头痛条曰:“偏正头风熏蒸方,川芎半两,晚蚕砂二两,僵蚕因人年岁,一岁用一只,用水五六碗煎至三碗,以厚纸封砂锅,中开一孔如钱大,病人就之以熏痛处,虽年久证,不过五六次即愈。”孙朝宗主任年轻时,读此书尤羡慕此方用药之精,方法之巧,临床亦喜用之。今所用之方就是在此方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在应用方法上作了一些改动,不过力求方便易行而已,并非标新立异。

顾某,青年时任一煤厂老板,后因厌恶仕道奸诈、商道欺骗而转业,经营运输,自食其力,性情豪放,不愿寄人篱下,遇贫厄者,竟解囊相助。素爱医学,慕张锡纯、喻嘉言。1964年始患偏头风,至1966年遇风寒则痛甚,自书方辛热散风、辛凉解毒等,先后服药60余剂,其病时好时坏,后又择医问方服药半年,亦无大的改变。因与孙氏为世交,一日来家闲坐,谈及头疼一事,孙朝宗主任举此熏蒸之方告之,顾老亦甚奇之,竟愿试试。处方为:川芎24g,当归24g,防风18g,白芷6g,荆芥穗12g,天虫9g,菊花15g,透骨草30g。嘱遵方法熏之。三个月后,特来告之,应用熏蒸之法三日病除大半,继以此法熏蒸七次而病愈。并说应用这一方法曾治愈一面瘫患者云云。

又如张某,46岁,河北景州县人,农民,1961年1月初诊。患偏头痛,半年不愈,孙朝宗主任诊之,并无其他兼症,遂处方:川芎15g,防风15g,白芷9g,芥穗15g,当归24g,僵蚕9g,菊花9g,蜈蚣1条。嘱遵熏蒸方法予以治疗。三日后,其子特来相告,病已见效,又以上方3剂予之。第三次索方时说,病已减轻大半,又予原方6剂,嘱以法坚持治疗。云其病共熏蒸15天,每熏后倍感舒服,有时引起全身微“汗出”,至今其病未发。

五、天竹龙脑散

组成:朱砂1g,琥珀15g,天竺黄2g,冰片01g,薄荷冰01g(或薄荷油01g)。上五味共为细末,研极细,分作3包,每日分3次白水冲服。忌食鱼虾腥臭之品,尤忌烟酒。小儿用量酌减。功效:醒脑清神,疏风辟秽,解痉止痛。主治:由心肝火气上犯清空所引起之神经性头痛,或风热秽浊之气所引起之惊厥,头痛头昏,或中风神昏,或血热癫狂等。

方中朱砂安神定惊为主药,为“清镇少阴君火之要药”。叶天士指出“丹砂色赤质重,可以镇心火”。本经所谓“养精神,安魂魄”。《别录》所谓“通血脉”,《甄权》所谓治“抽风”,《纲目》所谓“治癫痫”皆各有独见,唯《从新》所谓“治心经邪热,镇心定惊,辟邪清肝,明目祛风……定癫狂”,乃概其全;琥珀甘平,为镇惊安神、利水通窍、活血散瘀之要药,与朱砂共为细末为朱珀散,乃治疗心神不宁,寐劣多梦,思绪纷纭,不时惊恐之良剂,此药亦入膀胱,主“通五淋”;天竺黄性甘寒,以“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为主要功能,凡风热痰涌者,用之甚效,黄宫绣云:“较之竹沥其性和缓,而无寒滑之患也”;冰片一名龙脑,以通窍、散火、明目、止痛为其优点,辛香走窜,善散郁火,与天竺黄合用,尤善清涤热痰壅滞。神昏癫仆用之“皆有其通利宣达之功”;薄荷冰,取之于薄荷,其味辛凉,功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对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隐疹等证疗效甚佳,历代医家每喜用之,如李杲用之“主清利头目”,《滇南本草》用之“治一切伤寒头痛,霍乱吐泻”,又云“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劳发热”,皆取其性锐而轻清,善引于头面而疗诸风,另外,此药不但善解风邪,尤善于解忧郁,逍遥散中之薄荷,即寓此意,亦是作者之神思灵巧也。此方中用薄荷冰,乃取其质扬气轻,为方中之舟楫,引药上引巅顶,以疗诸风头痛、神志昏懵等证,实有药到病除之效。

郭某,男,45岁,机关干部,德州市人,1968年5月10日初诊。患神经性头痛多年不已。刻诊:头痛如锥刺,甚则颈项板直不得转动,烦躁不安,不欲食,甚则呕吐苦水,脉象弦而有力,舌质红,苔薄黄。孙朝宗主任书方为清热疏风之桑菊葛柴之品予之,患者视之曰:“此等中药服过百剂,时轻时重,不能痊愈,现已闻药则哕”,拒之,随手从兜内拿出一大把处方,视之,其方与孙朝宗主任所书之方基本相同,孙氏再三思之,即予天竹龙脑散,嘱以方服之。服药3天,头痛竟止,又连服药7天,病竟愈。10余年后追访,病未发。

同类推荐
  • 精神科医生话:自杀、妄想、抑郁、毒痴、酒疯

    精神科医生话:自杀、妄想、抑郁、毒痴、酒疯

    《一个人拥抱天空》主要内容包括:看见河流、向西向西、一个人拥抱天空、上狼山、春天里来、自语、大海鲢、坍塌的大桥、独处的日子、冰王子、眼睛里有风声掠过、雨后阳光、异乡的刀、空间站、沿街挂起红灯笼、双人舞:爱与恨、飞机等。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本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关节炎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有效方剂300余首。本书内容选择精当,实用性强,充分反映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的最新进展。
热门推荐
  • 君子(天命系列之三)

    君子(天命系列之三)

    谁都知道,华胥国有个鼎鼎大名的女将军。她——四岁习武,六岁读兵书,八岁赤手空拳征服性如烈火的野马,十岁打遍华胥国无对手,成为史上头名女子武状元。十四岁起随父出征,在大帅过世后,独当一面,如今战功彪炳,被钦封一等“护国将军”,还是皇后的义女,可谓荣耀之极。可是,却遇到这个不将她放在眼里的百里兮!百里兮啊百里兮,女皇为你倾尽天下,奈何无法博君一笑。你要的究竟是什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一辈子有多少年,我有多少时间?一次又一次拒绝,想放却放不下,如何让你回心意转?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书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这在当时,对英国文坛是一大震动。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会冒烟的树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会冒烟的树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导游妹妹跟我走

    导游妹妹跟我走

    Boss的第一次跟团游就被破坏了!本着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凌Boss就此缠上了导游小妹赵思乐;于赵小妹来说,明明是毫不相干甚至厌恶的人,怎么就对他生出前所未有的信赖,这让她很不安啊。邻家阿妹跟顶层Boss的欢乐过招,啊喂,一不留神就掉坑了。文风整体活泼欢脱,偶有小虐调剂调剂~~~
  • 戏终人外情

    戏终人外情

    她为前世情缘入尘,悔吗?未曾!体味人生八苦、世态炎凉,终是他错了么?她一现凡尘,从不谙世事的侧王妃一步步成为纵知世态炎凉,也要让他情深不负的毒后。人心险恶,人人都做着令人作呕的事却还大义凛然地指责别人。这一世,她是真的厌倦了。
  • 落花店

    落花店

    每一朵花,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故事,都可以说给有酒的人。花开,花落,并不是终结。
  • 总裁请吃丸子

    总裁请吃丸子

    许丸梓面试了无数个工作,终于在一家名为“Thetimeoflife”的化妆品公司就职。但怎么也没想到,虽然这家公司的总裁是一只腹黑的流氓狼,但却对丸子情有独钟。“林总,你的丸子到了。”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江山美人都可以放弃,真的,我不骗你。当腹黑遇上呆蠢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无论如何,总裁,请来一碗丸子吧。
  • 调皮公主,本少爷要定你了

    调皮公主,本少爷要定你了

    她是世界第一家族的独苗苗,她是世界第二家族的小公主,他,洛家的大少爷,他,叶家的独生子。当他们恋上她们,当她们爱上他们,究竟会怎么样呢?
  • 逍遥国里尽逍遥

    逍遥国里尽逍遥

    柳毛毛被好友陷害,坠入深渊。邂逅仙女,吞噬内丹,改造身体的同时,又让他拥有神奇异能。青梅竹马下嫁,仇人坐上高官!他忍气吞声,立誓报复,完美重生!入官场,得美女,用超级异能化解一个个危机,稳步高升。正当他风生水起之时,却看到了仇人的妻子!且看他如何力挽狂澜,终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