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32200000021

第21章 《青楼文化》序

青衫磊落险峰行

纵使時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乎?

提笔伊始,便觉出面前是座险峰。仿佛面对的不是青楼,而是青锋宝剑。白话小说中不是常有一句口头禅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尽管那些小说把二八佳人描绘得妖媚艳冶,但结论却往往是告诫读者离那些佳人远点。一般的佳人都要远离,何况青楼中不一般的佳人呢?中国有个十分英明的传统,即把一切倒霉之事都推到女人身上:褒姒灭夏,妲己亡商,夫差因西施而丧国,董卓由貂蝉而送命,至于杨贵妃,更是毁了唐明皇李三儿的铁桶江山,所谓红颜祸水是也。那么青楼则正是红颜的展销会,祸水的拍卖厅,罪莫大焉,岂能为之树碑立传,旌表其所谓文化乎?

其实,描写青楼人物,表现青楼生活之作,历来史不绝书。或则怀着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喊着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灵魂的不幸;或则抱着搜奇猎艳的闲适态度,欣赏着青楼中五花八门的西洋景。但真正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青楼世界,把它置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宏大系统中进行观察探究,却是很晚才出现的。这一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心理恐惧,二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心理蔑视,以至于忽略了青楼蕴含着巨大文化意义的可能,或者仅仅视之为文化边缘地带的残花败柳。殊不知,文化是无所不在的,而且,“道之所在,每况愈下”。像青楼这等似乎最为人们不齿的“下九流”社会场所,恰恰汇聚了社会文化五光十色的各个侧面。孟子曰:“食色,性也。”即便把“色”仅仅视为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也是与“食”平起平坐的人类的头等大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布衣黔首,谁能与“色”绝缘?围绕一个“色”字,人类演出了多少感天动地、鬼泣神惊的悲剧、喜剧、悲喜剧!文化的金字塔至少有一半奠基于这块不朽的基石。因此,完全有理由说,青楼与“色”的关系有多深,青楼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多深。研究中国文化而企图绕开青楼,或者谈论青楼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人庙而不访僧,登舟而不问水,至少可说是三分迂阔也。金庸《鹿鼎记》中有个出身扬州妓院的无赖小儿韦小宝,在他眼中看来,天下无往而非妓院,就连到了皇宫内禁,他也感叹:好大一座院子,不知得有多少姑娘!韦小宝看似无知的胡说八道,不是恰恰道破了事物的本质,说穿了皇宫内院其实就是一座最特殊、最高级的青楼妓院吗?如果说在某种程度上,皇宫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浓缩,那么青楼中所浓缩的中国文化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文化积淀的浓度上讲,李师师的意义未必逊于宋徽宗赵倍,陈圆圆的作用恐怕也不亚于闯王李自成和平西王吴三桂。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本书在“青楼”卧榻之侧,纵容“文化”酣眠的意旨,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青楼文化。不论“眼中有妓,心中无妓”也好,“眼中无妓,心中有妓”也罢,总之,青楼是文化,青楼有文化确乎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需要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攀登这座险峰,解析这种文化。

既然视之为一种文化,那么理所当然应该以一种“文化”态度待之。青楼中无疑有悲剧,也许青楼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悲剧,这很容易引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同情。同情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同情的文字只能算作纸上的蛆虫。但只有同情又是远远不够的,放纵同情则更有碍于深入了解同情的对象本身。相对于“同情”这个充满感性的词,似乎“关怀”一词更加妥切,它在不排斥感性的前提下,灌注了更多的理性。关怀中不乏同情,但更包含着一种超越。有了这种超越,那同情便是一种有距离的同情,不至于以泪眼模糊始,以楚囚对泣终。青楼并不等同于妓院,它不是妓院的雅称或代名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远离了今日的现代化工业社会,青楼中的那些女子也十分不同于今天的种种“野鸡”和“小蜜”。所以,笔者也好,读者也罢,都大可不必仿效传统文人“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姿态。如果一味地同情起来,那除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可观之处呢?因此,需要在同情的泪眼之外,加上冷静的意志和克制的力量,这便是关怀。《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载有“新亭对泣”的故事。东晋一些由北方过江的士大夫们,经常在郊区的新亭饮宴。一次饮宴时,某士大夫叹息说:风景还是这样,可是国家的河山却变样了!在座很多人听了都不禁流下泪来。只有大将军王导不以为然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某士大夫的态度虽也感人,但毕竟还只停留于“同情”见景伤心的同情,而王导却是一种关怀把同情揣在心底,更重视某种奋发有为的超越气魄。钉上十字架的耶稣,走下山顶的查拉斯图特拉,鼓盆而歌的庄子,肩住黑暗闸门的鲁迅,具有的都是一种伟大的关怀。具备一点包含彼岸追求的关怀,才好面对渊深丰厚又扑朔迷离的文化问题,尤其是容易使人“误人藕花深处”的青楼文化问题,并且在具体操作时,既能做到“冷眼向洋”,又能兼及“热风吹雨”。对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来讲,不能妄比伟人们的高风,只可说是“青衫磊落”,尽量抖去杂念,追求某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也就问心无怨了。

当然,绝不能以“关怀”为借口,变成一副冷血心肠,白刀子进去,出来的还是白刀子,把青楼当成一块可荤可素的冻豆腐。解析文化不是肢解文化,考察青楼不是爆破青楼,标榜绝对的超然物外不是虚伪便是愚昧。这一点无需多讲,其中的道理是浅显易知的。

所以,关怀的态度便是文化态度。

那么,青楼文化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怀呢?

一是青楼自身,二是青楼与社会,三是青楼与历史。

关于青楼自身,可以采用透视的方法,穿过缕缕表层的烟雾,揭开色彩斑斓的面纱,力图审清青楼的文化本质。具体言之,包括实际中的青楼是什么样的?人们心目中的青楼是什么样的?青楼的美妙诱人之处在哪里?青楼的丑恶可憎之处在哪里?青楼的文化规范是什么?等等。这样,便把青楼的全貌如同旋转沙盘一般缓缓呈现在读者眼前。

关于青楼与社会,可以采用聚焦的方法,着重考察几个重点问题,力图通过一串特写镜头,较为详细地描绘出青楼中社会文化的投影,从而以点带面,反映青楼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的勾连。具体言之,青楼中有没有爱情?青楼与爱情有什么联系?青楼与家庭有什么功能上的关联?青楼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青楼中的妓女是最出色的女子还是相反?她们的心态、她们的才华、她们的命运如何?这样,青楼在社会系统中的文化坐标便基本上得到了确定,青楼文化特色中最精华的部分也就昭然若揭了。

关于青楼与历史,可以采用品评的方法,从几个比较零散但又能够相互耦合的角度,对青楼文化进行评点和追思,力图穿越深邃的时空隧道,将破碎的青楼文化残片重新拼接,复原出青楼文化的历史意义。具体言之,青楼的存在和发展是否具有悲剧性?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悲剧?青楼的悲剧是否具有崇高性?除了儿女柔情,青楼有没有英雄侠骨?青楼的历史发展脉络说明了什么?青楼走向没落以至成为一种历史陈迹,是不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青楼的千秋功罪,如何评说?青楼还会再崛起么?这样,就完成了对青楼文化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一个考察过程,既入山中,又处局外,虽无轻车肥马,但险峰渐成熟路,本书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作为追求雅俗共赏的非学术性读物,当然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考证、摘引、勘误、补遗、纠谬等等令人生厌的内容,尽量直接切入对象。但这种套路本身也是一“险”。因为本书的对象实在并非K一壶浊酒喜相逢”就能抵掌而谈、放胆而论,它实在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学问”。要做到兼具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明了,且具有较高品位,实在不能不有捉襟见时之忧。故此,本书采用一种“混合”文体,将材料与见解杂揉一处,集描述、分析、评论、调侃于一炉,在保持严肃关怀的前提下,注意深入浅出的可读性。这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许多问题可能无法进行纵深开掘,甚至只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材料使用也可能详略失衡,趣味性的标准也许会淘汰掉更有价值的力证。由于对材料的加工欠细,出现前后龃睡或叠床架屋之病也未可知。个人见解与未加注明的他人见解泥沙俱下,其中难免存在误读和曲解,更不论平庸之见与荒谬之说了。这些都需要先请读者和本书所借鉴的著作的作者予以包涵。好在这只是一本非专业性读物,不存在留名传世以及争夺观点发明权等麻烦。倘若有益于读者一二,纵蒙人云亦云或信口开河之诮,又何足道哉!

要交代和表白的似乎就是这些,但心头仍有两支旋律交织起伏,令人不知确定哪一支作为本书的基本笔调。一支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七夕》

另一支是: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宮》

前者清纯思无邪,后者凄楚有叹惋。一个率直任性,无忧无虑地卧看;一个饱经沧桑,有滋有味地闲说。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历史,面对曾经繁盛一时的存在,是抛却一切成见和思虑,单刀直入,童言无忌?还是有所担当,在对象中深深地印人自我?或是故作不知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也许这永远无法在理论上归于一统。那么只好在实际演奏中一面调整、一面认可、一面欣赏这组并不一定和谐的和弦了。看来,说是“青衫磊落”,恐怕只是一种表态,这次险峰之行究竟得失多少,成败几何,必须行过之后再说了。

让我们边走边唱。

同类推荐
  • 我的富士康日记

    我的富士康日记

    又是一年的年末,我闲下来,整理一下尘封书柜的日记,发现当年的一段富士康工作经历,回忆进厂的前因后果,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我的日记上,演了一遍电影。年轻轻的生命,活生生地装进罐头瓶,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没有物质的基础,找不到感情的寄托。每个人的努力,每一声的呼救,都在时时提醒着我,不要忘记他们。我想把那段日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今天还奋斗在各个工厂里的朋友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只是文中人物,不可对号入座。
  •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一书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分“东篱”“结庐”“人境”“心远”“忘言”“相与”6个部分共75篇文章。其中,有自然生活的白描,也有自我情感的流淌,作者对具象生活的讴歌与感悟,其实是对人生种种的意象理解与表达,人世间纷繁芜杂的对立无处不在,而他又企图通过文字来消解这种对立。他笔下的“溪坪”是他多年前“逃离”的地方,却又像是每一个人身体的出发地和心灵的归宿地。全书以散文随笔为主,语言冲淡,极富韵律的美感;情感细腻,直达人性最柔软的区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与虔诚。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由97个小节组成,每一个小节长短不一,长的有数千字,短的只有一句话。97个小节采用了类似音乐中的“赋格”或者“卡农”的方法,不同声部反复交替吟咏同一个主题,每一节的开头都是“有一个女人,”紧接着是“她爱我”“她恨我”“爱”“恨”反复交替。这些描写展现了参差多态的女性和男女关系,既有爱的体验和两性的冲突,也有激情的游戏,以及自我意识的碎片。作者艾斯特哈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笔和广博的学识,精辟从容地探讨这个永恒的话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视角。作者的文笔精致优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贵妃

    重生之贵妃

    贺之瑶回望一生,她的荣耀和光辉,煎熬和绝望竟全部都因为同一个人。前生是不知不觉间步入穷途,若今世注定重遇,能否柳暗花明。一个夹在家族和皇帝之间走投无路的贵妃,重生了。以年贵妃为人物原型。
  • 天珠缘:黎明前的暴雨

    天珠缘:黎明前的暴雨

    天珠?魔法手机?DQ8899车牌号……充满神秘的力量,把两位现代少女带到了2亿年前的地球史前高科技文明社会——垌域,冒险、阴谋、刺激、谛笑皆非的人生重新拉开了序幕……只因,她们与这里的某些人,有着注定的因缘。他们是谁?他们怎样玩转世界?想知道,请入坑。谢谢支持!
  • 天津时间晚七点

    天津时间晚七点

    寅子是一名来自天津的主机游戏主播,直播时间为晚上七点开始。因为直播时太过于投入,经常出现将自己完全代入到游戏里的情况。欢迎进来骂作者的群号:782660683(作者是个话痨,加群须谨慎!)
  • 圣夜皇家学院

    圣夜皇家学院

    我———百里紫幽生性冷漠,典型的面瘫。四大家族之一百里家族中的小女儿,回国应爸爸妈妈的要求而进入了圣夜皇家学院美名其曰历练历练,在哥哥的帮助下我很好的融入了这个学院。原来,面瘫也会有其他的表情只是我的笑容只为他绽放啊!
  • 炮灰女配的完美逆袭

    炮灰女配的完美逆袭

    韩思桐是一个来从小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和严重家暴力下的女孩子可是遇到那个男人后,她的人生似乎改写了呢。今天可是特地来接你下班的。你的朋友她对我说你喜欢我。我其实对你印象也蛮好的,其实她不说我也想追你来着呢?”莫神对着她清清雅雅的笑着,只是他那幽深的丹凤眼里却充满了兴味韩思桐觉得她现在还不如找个地洞钻起来比较合适。“那丫头说你那天见到我之后就害了相思病了,天天是茶不思饭不想的。我想着,反正我如今也没有女朋友,再加上你长得确实挺对我胃口的。所以我就决定日行一善,试着跟你交往一下了!”
  • 脂砚:弃王妃三嫁

    脂砚:弃王妃三嫁

    第一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穿越第一天就被送去替嫁的孤女,他是一个马上要被废掉封号的痴傻王爷。他不曾见过她。第二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被迫和亲的侯府千金,他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头,她不曾见过他。第三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护国女将军,他是一个再次被废弃圈禁的魔头王爷。这次她给他带来一个礼物,一个会说会笑会哭会闹的惊喜。这是一个兜兜转转见君不识君的故事,里面有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生阶段碰到的友情,亲情,爱情,陪伴,承担,热闹,孤独,欺骗,逃离,背叛,躲避等情感,前期女主猥琐发育,后期才会爆发,男主多重身份,也是慢慢成长。男女主三观正,1v1,有甜有盐,后期还有萌物出现。ps:本文不是正常的古言文,文中会有非正常的情景出现,不喜勿喷,本文慢热,请见谅。
  • 云嫣然

    云嫣然

    万卷山东南,有女叫嫣然。落处有馨花,闭目云成端。情动婆娑起,鸿蒙是劫难。舍魂舍神身,墓碑留神山。
  • 诸天暖男系统

    诸天暖男系统

    唐三:“海哥,你的武魂是渔网?”徐海:“嗯呢。”唐三:“海哥,你的目标一定是星辰大海吧!”徐海:“不!。”徐海:“小三,你的第二武魂是锤子?”
  • 败类

    败类

    这是一个败类重生到另一个败类身上的故事。是的,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会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他会偷宗门的典籍,悄悄改写让敌人修炼的走火入魔;他会骗师妹上床共度良宵,也会偷窥寡妇洗澡自娱自乐;他会拐带大陆至尊的纯洁女儿,引来漫天杀戮却面无惧色,反而乐此不疲。他会豪赌无数,却赢来一个便宜师傅,最重要的是这个师傅不是一般人啊一般人。总之,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座右铭。白磊要用他肮脏的灵魂来书写异界那不屈的人生。此书毒草,中毒自理,如若身亡,实属活该。
  • 弃妃不自弃

    弃妃不自弃

    “上官懿先生,你愿意娶童舒以小姐为妻,从此爱她,尊重她,无论富贵和贫贱,无论健康和疾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不离不弃,永远支持她,爱护她,与她同甘共苦,携手共创健康美满的家庭,你愿意这样做吗?”“-----我愿意。”一句诺言许愿一世,你是否已将它流忘与心底?后宫佳丽三千,可有我一角小小的位置?蔷薇花期,当银明湖波光潋滟之时,你又与谁轻摇画舫,共品香茗?“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很俗套的语句,却情至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