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0900000007

第7章 隋唐宋元家书(2)

朱仁轨诲子弟言

【作者简介】

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

【原文】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夫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推而行焉,于己既无大损,而又能革薄从厚,亦何惮而不为也。

【赏析】

朱仁轨以“让”教育子弟,言简意赅,可视为座右铭。让,可避免和减少人与人间的矛盾;让,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让的同时,你会收获更多远远超过“让”的东西。

杜秋娘之金缕衣

【作者简介】

杜秋娘,生卒年不详,唐间州(今江苏镇江)人。早年由镇海节度使李奇买来做歌舞妓,后纳为侍妾。唐宪宗平定李奇叛知,她先入宫为奴,后封为秋妃。系唐时宫女,有宠于景陵帝。唐穆宗即位后,命其为皇子傅母后削籍为民,返乡而卒。

【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好好珍惜少年的时光,努力学习,不悔一生。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

【作者简介】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秋道(今甘肃临洮)。字习之,贞元进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性耿直,仕宦不显,文章辞致浑厚,为当世所推重,谥号“文”,有《李文公集》传世。

【原文】

知尔京兆府取解,不得如其所怀,念勿在意。

凡人之穷达所遇,亦各有时尔,何独至于贤夫,而反无其时哉?此非吾徒之所忧也!其所忧者何?畏吾之道未能到于古之人尔!其心既自以为到且无谬,吾何往而不得所乐?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于心乎!

借如用汝之所知,分为十焉,用其九,学圣人之道,而知其心;使有余,以与时世进退俯仰。如可求也,则不啻富且贵矣。如非吾力也,虽尽用其十,祗益劳其心尔,安能有所得乎!

汝勿信人号文章为一艺。夫所谓一艺者,乃时世所好之文,或有盛名于近代者是也。其能到古人者,则仁义之辞也,恶得以一艺而名之哉!仲尼、孟轲殁千余年矣,吾不及见其人,吾能知其圣且贤者,以吾读其辞而得之者也。后来者不可期,安知其读吾辞也,而不知吾心之所存乎?亦未可诬也。

夫性于仁义者,未见其无文也。有文而能到者,吾未见其不力于仁义也。由仁义而后文者,性也;由文而后仁义者,习也。由诚明之必相依尔。

贵与富,在乎外者也,吾不能知其有无也,非吾求而能至者也,吾何爱而屑屑于其间哉!仁义与文章,生乎内者也,吾知其有也,吾能求而充之者也,吾何惧而不为哉!汝虽性过于人,然而未能浩浩于其心,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赏析】

堂弟因没有考上进士,受到很大打击,时常苦闷不堪,郁结于怀,李翱于是写了这封信去宽慰他。

李翱是韩门弟子,也是唐代古文的热心倡导者,所以,在写家信的时候也不忘宣传孔孟之道,可见其对古道爱好之深。这封信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劝解与传道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劝解宽慰中传道,在传道中劝解宽慰。作为书信,家人可从中得到安慰,郁结之怀得以宽解;作为文章,世人又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论文主张。这种写法,本身又符合作者关于文章的要求,是“仁义之辞”文章观的具体体现。不过,文中作者所体现的重道轻文的思想倾向是不足取的。

赵匡胤戒公主当节俭

【作者简介】

赵匡胤(927~976),宋太祖,祖籍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生于洛阳。从后周显德三年起,先为殿前都指挥使,继为国军节度使、殿前殿点检。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建宋朝,改元建隆。先后扫平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地方残余势力,确立了一统天下的局势。

赵匡胤深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的治国之道,建国之后,积极改革官制,减轻徭役,重视发展生产。他心胸宽宏,不尚峻刑厉法,重用读书人且唯才是举。生活上,他身体力行地反对奢靡,对子女要求尤严。

【原文】

永庆公主曾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上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上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寝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

永庆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上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赏析】

赵匡胤身为一国之主一生崇尚节俭,同时,他还特别注意对家人的约束,以至在当时形成了朝野内外崇尚节俭蔚成风气。这在整个宋朝历史中,是不多见的。

这篇家训就是通过赵匡胤与永庆公主以与及与皇后母女与之间两次有趣的对话,来突出表现他“为天下人守财”的节俭主张,并以分析劝导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告诫公主。

赵光义敦劝子弟

【作者简介】

赵光义(939~997),初名匡义,后避兄讳改名光义,赵匡胤弟,宋太宗。建隆元年(960)任殿前都虞侯,开元六年(973)封晋王。即位期间,沿循兄长政策,对外各个击破地方割据势力,统一海内,对内则崇节俭之风,励精图治,为时人称道。他节俭的生活习惯,显然是受到了兄长赵匡胤的影响。

【原文】

太宗曾谓皇属曰:“朕即位以来,十三年矣。朕持俭素,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真实之言,固无虚饰。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民庶艰难,人之善恶,必是未晓,略说其本,岂尽余怀。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厉情,听言纳诲。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礼接群臣,无非求于启沃。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曰:‘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赏析】

赵光义继承了兄长赵匡胤将江山的安危与教育子弟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子弟们生于富贵而长于深宫,很难知道农民劳作之苦,也无从体会蚕妇辛勤制作的艰辛。因此,告诫子弟要体恤民情,节俭生活;他还认识到长于深宫的子弟们涉世不足,善恶不分,所以他还告诫他们要不以忠言为逆,对一味奉迎的人则应保持警惕,不可任用。“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这些话非常质朴,然而寓意非同寻常。

王旦示子手书

【作者简介】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进士出身。在丞相任上十余年,为官清政廉明,无人敢以私事求他,亦不置田产宅院。弥留之际,皇上达银五千两,以为表彰,谥文正。

【原文】

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得厚葬,以金玉置棺中。

【赏析】

这是王旦在弥留之际写给儿子的家训,情意殷切,正气浩然。“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平心而论,此话说说容易,真正要落到实处,则实属不易。

范仲淹与诸子书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任陕西经略副使时,改萆军制,抵御西夏,镇守地防,被誉为“胸中有百万雄兵”。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力倡新政,颇有作为。然一生坎坷,几遭贬斥,仍不改初衷。《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千古传诵,令后世感佩不已。范仲淹有子四人:纯囗、纯仁、纯礼、纯粹,皆有名于时。

【原文】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赏析】

范仲淹教子先以诚切、笃实、情真来打动人,而后由表及里,由小见大,于不经意间说出一番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且易于接受。在这篇家训中,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要懂得孝敬之道,对于自己的宗族,要以自家人对待,既使是身居要位,也要常思念及族中困苦之人,引为亲近之人。于清贫之中,尚能泰然处之,不以苦为苦,则是日后大成之必需、必经之途。

范仲淹与中舍书

【原文】

某再拜中舍三哥:今日得张祠部书,言二十九日曾相看三哥来,见精神不耗,其日晚,吃粥数匙,并下药两服。必然是实。

缘三哥此痛因被二婿烦恼,遂成咽塞,更多酒伤着脾胃,复可吃食,致此吐逆。今既痛深,又忧家及顾儿女,转更生气,何由得安?

但请思之: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又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寄?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下?请宽心将息将息。

今送关都官服火丹砂并橘皮散去,切宜服之服之。

【赏析】

这封信是范仲淹写给重病生身的三哥中舍的,为的是劝喻开导他放下沉重的思想顾虑以安心疗病养身,这就决定了此信的风格:明白晓畅,通俗浅近。要开导有效,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论,只有说到“点子”上,说到患者心里,使其深以为然,才能使其排除干扰。范仲淹直言不讳的指出三哥生病的原因:被二婿烦恼及饮酒过量,加之又“忧家烦女,转更生气”加重了病情。接着大胆地与病入膏肓的三哥谈论有关于“死”的问题,为的是让三哥能看透生死,不再为一些锁事烦恼。这样,饮食才得下,药物才生效,最终才阳拒死获生。本文的亮点就在于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应多加注意。

包拯训子孙为官清廉

【作者简介】

包拯(999~1062)字希仁,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在开封知府任上,以廉洁名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被后世尊为“包青天”。后官拜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

【原文】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赏析】

素有“包青天”之美誉的包拯以其清政廉明、刚正不阿名扬天下,他不仅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写下家训告诫后世要干干净净做人为官。这篇家训平实率直,并不讲究辞章,然而却是十分形象的包拯风格。

欧阳文忠公书示子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散文精美,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精诗词。另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谥“文忠”。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原文】

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畜用;静,所以应动。善畜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与侄通理:自南方多事以来,旦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顿解忧。想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品,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外,不曾买一物,汝可观此为戒也。

【赏析】

欧阳修的这篇示子侄书蕴涵着他自己对修养的见解和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他认为“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是君子修身养性之道。他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箴言来教诲子侄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而成为君子。这篇书示子侄的一个重要中心,就是要他们“存心尽公”。今天的时代虽离欧公甚远,但他的忠告,像“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外,不曾买一物,汝可观此为戒也”,仍不失为金玉良言。

家颐教子语

【作者简介】

家颐,生卒年不详,字养正,宋眉山(今属四川)人。著有《子家子》。

【原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人家子弟惟可使觌德,不可使见利。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子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其贫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同类推荐
  • 大雁掠过河岸

    大雁掠过河岸

    看过许多的书,前面大都有序,很多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写就的。我的朋友得知我要出书,也指点我这样做。想了再想,我一介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写自序吧,这样更真切些。那就从《大雁掠过河岸》这个书名说起吧,它最早缘于我童年的记忆,到今天却记录了我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和感激。
  • 我们终将孤独地长大

    我们终将孤独地长大

    本书是一本散文体情感随笔,以当代年轻女性视角记录一个女生踏入20岁后的生活。作者讲述了一个20岁的女生对情感、幸福、奋斗和自由的体验和追求。此时的你,无须再追究昨日的风云和浮沉;重新开始的你,自会知晓生命中有一次拥有本真的机遇,足以填满人生苍白的遗憾。因为每一次期待,都是另一种重生。人生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所以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BOBO风暴

    BOBO风暴

    伴随着世纪之风,BOBO一族飘然而至,他们潇洒地享受着人生的每一刻。当我们还在为今天的生活而惆怅的时候,五彩缤纷的社会已出现了引人注目的BOBO一族。
  • 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的目光经常更多地投向了花朵,却忽略了花朵旁边的那些小草,殊不知,正是那些小草的辅助,才有眼前这些绚丽、芬芳的花朵。由崔修建编著的《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共六章节,主要内容为爱的花树上,一朵朵绽开的都是美好,那些细碎的阳光常常带给我们恒久的温暖,在爱意盈盈的尘世明媚地行走,精彩了心灵,才能拥抱精彩的世界,善美的花,开在爱的心田,打开智慧的锦囊,倾听生命开花的声音。
热门推荐
  • 画封

    画封

    一场巨变激起了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国家争斗王朝崩裂,究竟谁是幕后推手。一把剑一个墓,又牵扯了多少恩怨情仇。一位少年又是什么样的身份,他能否在乱世中展开自己的路。为帝,为皇,我都不愿。为臣,为子,你是否认我这个殿下。天子剑,江湖怨。
  • 枫叶天之九州风云录

    枫叶天之九州风云录

    一代仙帝,历劫重生,修炼只为重回仙界,泡妞和装逼,不过顺带的事情。
  • 命阙

    命阙

    “这是一个变数,天地格局将要因此改变!”“或许这是一场浩劫,但也可能是我们人界的机遇!”“想那么多干什么,看下去就是了,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忆初夏

    梦忆初夏

    尘世喧嚣,许多往事终成云烟,痛泪铭心,浮生沧桑,低吟浅唱,悲也好,乐也罢,点点滴滴,都于白驹过隙中浅淡成回眸一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兰因慢慢

    兰因慢慢

    “就让我这么坐着,手边放着一个咖啡杯,一把餐刀,一把叉子。它们的存在是最平白的、不加修饰的,这份寂静是最纯洁的、最美好的。”律师井然和法官唐晶的关系就像女作家伍尔夫所描述的这样。
  • 金玉奴错嫁薄情郎

    金玉奴错嫁薄情郎

    本篇借《喻世明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重新演绎,内容更加丰富,结局出人意料。金玉奴是要饭的杆子头金松的女儿,相貌俊俏,知书达理,一天救了饥寒交迫,昏倒在自家门前的秀才莫稽,心生爱意,金松也有意招莫稽为婿,以养老送终,但二杆郝中衡却不赞同,认为门第不当,后果难料,可最终金玉奴和莫稽还是结为夫妻。莫稽金榜提名,得了官职,与金玉奴和丫环玉莲一同上任,但在途中江上,金玉奴却意外落水。那么,金玉奴是怎么落的水,结局又是如何呢?
  • 系统让我爱上学习

    系统让我爱上学习

    第二节课上课我跟同桌在说话,老师听见我说话拿起一个粉笔发过来,砸在我的脑袋上后,我的脑袋有一个声音,系统正在绑定中。
  • 跟我恋爱吧

    跟我恋爱吧

    荆棘鸟为了一生只有一次的歌唱把自己挂在尖尖的荆棘上然后让它的歌声四处飘扬飘得好远…她为了一生唯有一次的真爱也一样颠倒一样痴狂。囍儿客栈书友交流群105398043,接头暗号:书名哦!